首页 理论教育 我们是要加倍偿还的

我们是要加倍偿还的

时间:2022-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摆平”的本意是放平,比喻公平处理或使各方面平衡。第一种,“摆平就是水平”。面对这种情况,有的领导便“饥不择食”,立即采取“救火式”“堵漏式”的方式加以摆平。他们摆平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压。这种“压服”式的摆平,既违背党的宗旨,又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即便矛盾和事件一时压下去了,它还会再积累、发酵,最后导致矛盾的总爆发。第二种,“摆平就是拿下”。
误区之八_“摆平”是水平_不系领带的领导科学

大约七八年前,一个亲戚到一家商场买了一台冰箱,后来因为产品质量问题,商场不按原承诺退货,彼此发生了纠纷。我劝亲戚走法律程序,亲戚不同意,理由是走法律程序太麻烦,也太慢,万一人家有门子,你打不赢官司不说,还要花上诉讼费。我说那怎么办?亲戚愤愤地说,不行就找人摆平他。我说,那可不行。

我的亲戚所说摆平的含义是清楚的,那就是找人去和商家干仗,至少是要闹他一下,吓唬他一下。我的亲戚是普通百姓,法治观念不强,容易寻找法律之外的途径,当然事情最终并没有出现这种走向。但是,从那时起,我对“摆平”这个词开始产生了反感,尤其当这句话出自一些领导干部之口的时候,我甚至感到一种“痞子气”,我想到了“江湖”二字。“摆平”的本意是放平,比喻公平处理或使各方面平衡。但是,社会和党内的潜规则给它塞进了很多“私货”。这个私货主要是两种东西。

第一种,“摆平就是水平”。 近些年一些地区在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征地拆迁、劳动仲裁等方面出现不少社会矛盾,甚至发生很多群体事件。这些矛盾和事件,都带有“紧急”的色彩,需要尽快化解、平息。面对这种情况,有的领导便“饥不择食”,立即采取“救火式”“堵漏式”的方式加以摆平。他们摆平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压。有些领导,一看群众聚集起来,有的甚至还有点过激行为,就忙于加上一顶社会治安案件之类的帽子,立刻动用警力,把稍有过激行为的人抓起来。他们想以“硬”治“硬”,一下子把事件“压服”下去。这种“压服”式的摆平,既违背党的宗旨,又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即便矛盾和事件一时压下去了,它还会再积累、发酵,最后导致矛盾的总爆发。而更多时候,压只会造成更大的反弹。2011年的乌坎事件,开始为什么闹得那么大?主要在于基层政府没有正视村民的合理利益诉求,采取了“压”的办法,从而让比较理性的上访升级为过激的行为。后来为什么得到了稳妥的解决,就在于正视了群众的正当利益。省委主要领导做出了“必须直面和解决好这些矛盾和问题”的重要批示,省工作组真诚表态:“民意为重,群众为先,以人为本、阳光透明、法律至上”,并以“最大决心、最大诚意、最大努力”来承诺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二是“买”,高价赎买、超额补偿。这些年,一些地方高价买“稳定”高价买“平安”,高价买“和谐”,但这种赎买政策并不能长久管用,因为它造成了得陇望蜀的社会心理生态。一旦个别群众的欲望和胃口被吊起来,而实际的政策规定、财力物力又不能满足这些不合理的欲望和要求时,矛盾就会升级。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信奉‘搞定就是稳定,摆平就是水平,无事就是本事,妥协就是和谐’,结果埋下了更深的矛盾和隐患。”其实最根本的还是如何不让这样的事件发生。这就要求我们坚决改变“看病没钱,办丧事有钱”的堵窟窿式的思维方式,平时就要重视群众利益方面的事情,一点不要有欠账。我们要懂得什么叫叠加效应,欠账多了,就叠加了,就成高利贷了,那时我们是要加倍偿还的。

第二种,“摆平就是拿下”。我们有些领导干部,有时用非法律、非政策、非正常、非工作手段去解决一些矛盾。与人发生什么重大事故或纠纷,他们或者绕过法律制裁花钱消灾,或者许诺好处将其顺服,有的还采取恫吓的手段。对于管辖范围内的所谓“对立面”,轻则敲山震虎,重则工作调离,再重者官职拿下。而且,有的领导干部还结交了不少有能力去“摆平”的人,这些人常常对领导这样说:这件事我去摆平;这件事我找×××一下子就给你摆平了。我对这种摆平不寒而栗,因为我闻到了江湖匪气,看到了黑道侠影。

投鼠忌器,领导干部还是少说“摆平”之类的话,它既不好看,又不好吃,还挺吓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