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礼仪的原则与职能

礼仪的原则与职能

时间:2022-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礼仪无论是表示尊敬还是热情,都有一个“度”的问题;没有“度”,施礼就可能进入误区。一般而言,一个具有高尚情趣、潇洒风度的人,总是备受欢迎的。潇洒的风度是指一个人受人欢迎的内在素质修养和他外部行为等的总称。从礼仪角度而言,任何组织内的个人,均应重视社交礼仪的学习和再教育,自觉掌握现代社交礼仪的常识,为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服务。
礼仪的原则与职能_礼仪与修养

(一)礼仪的原则

1.宽容的原则

即人们在交往活动中运用礼仪时,要严于律己,更要宽以待人。理解宽容就是说要豁达大度,有气量,不计较、不追究。具体表现为一种胸襟、一种容纳意识和自控能力。

2.敬人的原则

即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要敬人之心长存,处处不可失敬于人,不可伤害他人的个人尊严,更不能侮辱对方的人格。敬人就是尊敬他人,包括尊敬自己,维护个人乃至组织的形象。不可损人利己,这也是人的品格问题。

3.自律的原则

这是礼仪的基础和出发点。学习、应用礼仪,最重要的就是自我要求、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检点,按照礼仪规范严格要求自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4.遵守的原则

在交际应酬中,每一位参与者都必须自觉、自愿地遵守礼仪,用礼仪去规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这是对行为主体提出的基本要求,更是人格素质的基本体现。遵守礼仪规范,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确保交际活动达到预期的目标。

5.适度的原则

应用礼仪时要注意做到把握分寸、认真得体。礼仪是一种程序规定,而程序自身就是一种“度”。礼仪无论是表示尊敬还是热情,都有一个“度”的问题;没有“度”,施礼就可能进入误区。

6.真诚的原则

运用礼仪时,务必诚信无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在交际过程中做到诚实守信,不虚伪、不做作。交际活动作为人与人之间信息传递、情感交流、思想沟通的过程,缺乏真诚则不可能达到目的,更无法保证交际效果。

7.从俗的原则

由于国情、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必须坚持入乡随俗,与绝大多数人的习惯做法一致,切勿目中无人、自以为是。注意禁忌,否则就会在交际中引起障碍和麻烦。

8.平等的原则

这是礼仪的核心,即尊重交往对象、以礼相待,对任何交往对象都一视同仁,给予同等对待。礼仪是在平等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一种彼此之间平等对待关系的体现,其核心问题是尊重以及满足相互之间获得尊重的需求。在交际活动中既要遵循平等的原则,同时也要善于理解具体条件下对方的一些行为,不应过多地挑剔对方的行为。

(二)礼仪的职能

社交礼仪作为人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必然具有其内在的职能。社交礼仪具有四大职能:一是塑造形象;二是沟通信息;三是联络感情;四是增进友谊。

1.塑造形象

塑造良好的形象是现代社交礼仪的第一职能,包括塑造个人形象和组织形象两方面。

(1)个人形象塑造。

在人们社会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里,人们总是以个体形象出现在生活中,人类大部分时间是代表着自身的存在意义,比如生活在家庭中,生活在朋友之间,人们总是以自身最好的形象去生活,但有时人们互相相处时,也会出现诸多障碍:某某不拘小节,某某不知礼知情,某某行为粗暴、态度恶劣等等。那么人类怎么样才能使自己的生存更有意义,做一个受欢迎、受喜欢的人呢?标准和条件均是多样化的,有人喜欢潇洒的风度,有人喜欢率直的个性,有人喜欢有板有眼等等。总而言之,社交礼仪能帮助你塑造出可人的个人形象。一般而言,一个具有高尚情趣、潇洒风度的人,总是备受欢迎的。

高尚的情趣,指一个人的性情和志趣高远不低俗。要培养自己高尚的情趣,就得知情知礼,不懂礼不知礼者则难成高尚的人。所谓彬彬有礼,然后君子也。比如说,一个人唯有懂得尊重他人,才能在生活中与人为善,处处为他人着想。在行动上,才能产生乐于助人、不计报酬的行为。有的人时时想着自己,心中没有他人,生活中势必会斤斤计较,寸利必争,甚至为此还会损公肥私,甚至飞扬跋扈,为非作歹。这种人,就是一个心胸狭窄、情趣低劣的小人。一个富有高尚情趣的人,必然是一个心胸开阔、心底无私的君子。他既懂得外在礼仪方面的涵养,更注重内在品质的修炼。

潇洒的风度是指一个人受人欢迎的内在素质修养和他外部行为等的总称。这种风度具体表现在人的形态、言谈、举止、装束打扮等方面,这是在生活中逐步凝炼而成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个人形象是否优美,很大的程度上是通过个人的风度体现出来的。比如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如果得体优雅、风趣幽默,那么大家会认为他很美。同时,如果他在装束打扮上非常邋遢、不整洁,那么即便他言语非凡,同样也是不美的。可见,个人形象之美是多方面的,不仅需要有丰富的内涵,也需有外在的表现。现代社交礼仪不仅可以丰富你的内涵,同时还可以教会你许多外在的礼仪规范,使你成为一个真正受欢迎的人。

(2)组织形象塑造。

人是社会的人,大部分的人隶属于某一个组织,如一个班级、一个学校,一个公司等,即人是组织化的个人。人在社会中,总是代表着自己为之存在的组织的利益,显然,一个人的各种形象也就代表着组织的形象。比如,作为一个学生,他的社会角色决定了他的性质,自然也决定了他应有的组织形象。与个人交往时,你若不喜欢交往的对象,那么你就可以不必与之交往。但在社会中,你没权选择,社会的需要、组织的形象,是首选的条件。所以,一个学生在外面的形象,将影响着这个学生在学校、在社会中的形象。

商品社会,形象就是对外交往的门面和窗口,良好的组织形象可以给组织带来无穷的社会效益。从礼仪角度而言,任何组织内的个人,均应重视社交礼仪的学习和再教育,自觉掌握现代社交礼仪的常识,为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服务。

2.沟通信息

沟通信息是现代社交礼仪的第二职能。

礼仪行为是一种信息性很强的行为,每一种礼仪行为均可以表达一种甚至多种信息。根据礼仪表现的方式,可以把礼仪分成三种类型:一种是言语礼仪,一种是行为表情礼仪,一种是饰物礼仪。这三种类型的礼仪行为均具有很强的信息性。

言语礼仪是指通过口头或书面语言的方式表达的一种礼仪,即直接用语言来传达的某种礼节,比如问候语“你好”“早安”“身体好”“万事如意”等等。这种礼貌问候语本身就包含一种很强的信息,通过语言本身的字面含义传递给对方这样一种信息,或是祝福,或是尊重,或是一般性礼貌,或是一种随意的问候等等。

行为表情礼仪是指通过人的身体语言来传情达意的一种礼仪行为。人的身体语言属非自然语言,也称无声语言,有时也称“态势语”“体态语”等。它泛指人际沟通中除却语言信息之外的一切由人类行为所产生的信息。它可作为人们传情达意的一种重要辅助的工具。如果说人的有声语言是人的思想的物质外壳,那么,人的人体语言可以说是人的行为和情感的物质外壳。按照美国心理学家、人类学家霍尔的看法:无声语言所显示的意义要比有声语言多得多、深刻得多。国外心理学家甚至提出这样一个公式:一个信息的传递=7%词语+38%语音+ 55%表情。我们且不论此公式有多大科学性,但它强调无声语言在人际传播中所占的比重是很大的。比如手势语言在人际传播中所占的比重是有很大现实性的。握手是社交活动中最频繁的动作,而不同的握手姿势所传达的信息显然不同:如用双手紧紧握住对方并适度用力摆动,自然表达了久别重逢的激动或深深的感激或浓浓的鼓励;如松松垮垮握一下对方的手,可能传达不重视或希望快结束等信息。可见,手势不同,传递的信息也是全然不同的。故要求人们既要通过态势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所想要传达的信息,同时又得学会准确地猜度他人传递给你的各种信息。唯有如此,才能在社交活动中如鱼得水,顺利地步入社交圈子。

饰物礼仪是指通过服饰、物品等表达的一种礼仪。在社会活动中,人们经常通过服饰打扮或各种物品来传情达意。不同的饰物所代表的礼仪信息是不同的。比如红色衣服适合喜庆场合,黑色衣服适合隆重、庄严的场合,白色表示纯洁、高尚等等。又如现在社交场合盛行的送花礼仪就特别有讲究。花作为一种礼物,在历史发展中,人们已赋予花许多象征意义,所谓的“花语”也即花所能代表传递的信息。比如在欧洲一些国家中,人们习惯用一枝红蔷薇表示求爱。如回赠一枝香石竹就表示拒绝,紫藤花表示喜欢,水仙花表示尊敬。而在中国,送一枝并蒂莲,表示夫妻恩爱;送一枝红豆,表示使人最相思等。在社交活动中,应多多了解“饰物语言”,通过饰物来传情达意,往往能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3.联络感情

联络感情是社交礼仪的第三大职能。礼仪是人们在社交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表现为一些礼节、礼貌、仪式等。这些礼节、礼貌在社交活动中不仅表示一种礼数,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联络双方的感情,为个人或组织营造一个和睦的人际环境和顺畅的社会氛围。比如现代社交礼仪中的宴会礼仪,它作为招待亲朋好友、迎来送往的一种礼节,首先表达的是一种礼数。这种礼数的目的就是为了联络双方的感情,增进互相的了解和信任。宴请已成为社交场合一种有效的礼仪手段。

联络情感不仅是社交礼仪的重要职能,也是社交礼仪的一个重要特征。一方面,表达感情、联络情感是社交礼仪的重要目的,同时,行使礼仪行为的基础又必须是情感。故情感既是行使礼仪的基础,又是礼仪的重要职能。所谓“有感而发”,礼仪行为也是如此,有了一定的情感基础,才能产生和颜悦色的礼仪行为,否则,礼仪只不过是一套僵化的程序和手段而已。我们在一定的社交场合,向对方施行礼仪行为时,只有在真挚的感情基点上生发出一系列的行为,才能让对方感受到你的行为是真诚的、友好的,否则就会产生虚情假意之嫌。比如在与他人握手时,你心里还想着刚才发生的另外一件事,以至于你的眼神也是不专注的,手势也是无力的,这样的握手势必让对方感受到你缺乏真诚,让人觉得不被受重视,也许一次很好的机会因此而丧失。长此以往,就会给你的社交生活带来重大损失。故必须充分认识社交礼仪的“情感”特征。

社交礼仪最重要的情感特征是真诚。以真诚的心换取他人之心,以真诚的行为款待他人,以真诚的语言取悦他人。真诚是社交成功的一半,所以在社交场合,尤其需要付出自己一颗真诚的心,方能收获温暖。由此,礼仪联络感情的职能才能得到尽情的发挥。

4.增进友谊

增进友谊是现代社交礼仪的又一职能。现代社会由于通信和传媒的发展,人与人的交往更多被现代的高科技取代,面对面的人际交往相对减少。一般而言,面对面的人际交往更能加强相互的了解、增进双方的友谊,故在现代社交中,社交礼仪往往能更快更顺利地带人进入社交的境界,能迅速地增进双方的友谊,为双方的交往带来意想不到的成功,为此后的友好发展铺平道路。

社交礼仪增进友谊的职能有两个方面:一是在个人的社交圈子中,能为个人交往架设友谊桥梁。二是在组织的相互交往中,能为组织之间互相了解、增进友谊带来便利。

某人在省级机关某部门工作,接到某校的一份请柬,特邀其参加该校举办的一次隆重的庆典活动。但当他准时到达校门口时,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接待,反而被学校门卫拦住询问了很长时间,之后,虽被准许进校,但在来到庆典的地点时,居然没有专门人员迎候,他等了很长一段时间,也没有得到安排引导。于是他心情糟糕地离开了会场。这样一件事,后果是可想而知的。从这个学校发出请柬的出发点而言,自然是诚意可取,目的是想通过举办一次庆典活动,达到联络各方面的目的。然而由于在庆典的筹划中,许多应有的礼仪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连起码的接待、司仪人员也没有,这样一来,不仅原先的目的达不到,反而产生了更糟糕的影响。往好处想,权当是工作疏忽;往坏处想,客人会以为其厚此薄彼,只重视所谓重要的客人,而忽视一些别的客人。从礼仪角度而言,凡是自己邀请的客人,均是贵宾,理当得到足够的重视,唯有如此,才能起到加强联系、增进友谊的目的。而往往很多的时候,一朝礼仪行为不慎,就会产生千古之恨。就如刚才的例子,如果这位被邀请的朋友对此事难以忘怀,那么以后如果该校有事有求于该部门,自然进展就不会顺利,甚至还会遭受同样的“礼遇”。

社交礼仪增进友谊的职能是显而易见的,在社交场合中,唯有慎重处理各种礼仪行为,了解各类场合的不同礼仪,方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