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审美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审美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时间:2022-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诗意地栖居——审美人生一、什么是审美审美是人主观上刻意为之的纯粹的精神享受行为,是人对外部事物进行体验、感受、感悟、玩味以及作种种思考的活动。审美是对生活现实的暂时摆脱与逃避,是对理想或幻想的向往追寻,是人生的梦。相对于科学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活动而言,审美则是价值和意识活动,即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活动。审美是对现实生活的暂时逃避。
人诗意地栖居_审美人生_文化漫谈

人诗意地栖居——审美人生

一、什么是审美

审美是人主观上刻意为之的纯粹的精神享受行为,是人对外部事物进行体验、感受、感悟、玩味以及作种种思考的活动。审美是对生活现实的暂时摆脱与逃避,是对理想或幻想的向往追寻,是人生的梦。人的审美包括对现实生活中身边事物的欣赏、旅游踏青观赏大自然美景以及从事各种艺术活动等。

相对于科学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活动而言,审美则是价值和意识活动,即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活动。精神需要是人的高层次需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标志。艺术是人们审美的主要方式,美学关涉的基本都是艺术问题。通常所谓美学基本就是指艺术美学或艺术审美学。艺术是审美创造(立美)与审美体验(审美)的活动。

img25

审美是主观对客观形式的把握和关照,是摄入,是客体的主体化过程。此时的客观形式已不再是客观的了,而是转化为主体的内在精神活动,成为主体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如当我们聆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时,从那极具震撼力的音响中获得极大的力量,就仿若是我们自己在与命运作顽强的搏斗与抗争。审美是主观的,但也有客观依据,叫做审美客观性,也就是说审美对象在形式上是客观的,主体的美感是由形式引发而来的。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形式易给人美感呢?答案是生命的形式。曲线之所以比直线美,是因为前者更有动感。生命力越是强盛就越容易给人以美感;越是形象生动、生气勃发和生机盎然的事物就越能给人以愉悦。野兽比家禽美是因为前者具有更强盛的生命力。当然,若从审美主观性的角度看,主观可能与客观并不相符,主体也会认为直线比曲线美,无生机的事物比有生机的事物美,甚至于坚信死亡比生命更美。

另外,生命所具有的一切特征皆易引发人的美感,比如对称、协调、韵律、节奏、色彩等。

审美在内容方面可分为肯定性(正向)、否定性(负向)与中性三个取向。有学者对艺术中否定性内容是否也该称为美表示疑惑或反对,其实事实上只要对象对主体没有现实不利和危害因素,在这个审美前提下,否定性内容同样能给人以美感。我们在原始森林里看到老虎只有惧怕,而绝无美感,但动物园里的老虎却能使我们感受到力量之美。再如暴力是丑恶,我们当以谴责和拒绝,但影视作品中的暴力却成为审美对象,可以给我们带来生命搏杀的惨烈与悲壮之美感。负向内容不仅美,而且其美感往往要强于正向内容,比如悲剧就因其内涵丰富深刻而远较喜剧更有力量。

审美在本质上不同于生活,它是对生活的提升和超越,审美情感与生活中的情感也有本质的区分,生活情感活动有现实功利(即实用性)的原因,人们遇有对自己有益的事就会开心,反之便会烦恼、痛苦和忧伤。审美情感则没有功利性,是纯粹的精神享受活动,它与现实生活拉开了距离,是虚幻的,超越现实的。生活现实与审美原本是两个领域。审美是对现实生活的暂时逃避。所谓以审美的态度面对现实,简言之也就是说以出世的精神去做入世的事。这是一种可使人获得持久幸福感的人生高境界。

因为审美是主观精神的,所以必受到时代、地域、民族、社会制度、教育程度、文化环境、性格,甚至性别等许多方面的影响与制约,因此而导致主体不同的审美倾向与审美标准,造成不同主体间对同一事物存在审美差异。

艺术是审美创造与审美体验活动。正如歌德所说:“要想逃避这个世界没有比艺术更可靠的途径。”因此艺术也是虚幻的,超越现实的。艺术创作也是艺术家生命运动的轨迹,是艺术家生命力的展现,是艺术家的自我精神的表露与表现。相对于文字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艺术则是展示形象的手段。纯粹展现形式美而不涉及思想的艺术,我们称之为形式主义。但艺术更多的时候也表达思想。与文字不同的是,艺术通过直观形象的展现而间接表达或传递艺术家的某种思想观念与倾向。艺术分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形式是客观外在的,它直接付诸于我们的直觉,包括质地、线条、明暗、旋律、节奏、构图、比例等等。内容是主观的,是由形式引发或要表达的偏重于精神性的东西,比如一幅描绘春天的画或如门德尔松和舒曼等赞美春天的音乐,春天的内容能激发我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命的热爱。

二、美的生命本质及审美的起源

无论客观之美物、美景还是主观之审美、美感,两者有一个共同的本源或本质,那就是生命。美是生命现象,美在客观上是一种生命运动,是生机的显现,在主观上则是主体对外部生命现象的体认、感悟、共振与共鸣。通过对生命现象的审视,主体如照镜子一般由观察对象而仿若照见了自己,印证了自我的生命存在,并由此而获得欣悦愉快和满足感。

人的一切能力与需要均源于生命生存与繁衍本能,人的审美与美感同样也是源出于此。尼采认为“人的精神意识,抑或说精神需要、行为要求,是由人的生物生命激发的”。当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第一次听见和看见外部事物的时候,他感到诧异和惊奇,他既对自身的生命及诸种生命功能(视觉与听觉等)惊异,也对其审视的外部世界感到好奇,这是生命的激活。人从这样的激活中获得极大的满足感与快感,这是生命的首次自我肯定,它有益于生命的存活与成长,生命便由此被赋予了存在的理由与意义。生命快感的本能决定人对其所见所闻皆能产生快感。这种生命快感便是美感的起源。生命就是美,美就是生命。

美最初的含义是单一的,就是审美与美感。生命快感是生命或生命意识的第一推动力。严格说生命快感虽然是美的起源,但它并不就是纯粹精神性的美,而是极具功利性的生命快感。凡有利于生命生长的事物皆会给人以愉悦感,如生机勃发的大地、灿烂的阳光、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水以及鲜美的食物等。这种愉悦感乃非主观刻意求之的,是无意的。之后当生活得到了些许的保障或得到暂时的满足之后,便有了既解身体疲劳又愉悦性情的娱乐玩耍活动。进一步的发展,愉悦感便逐步超越生活功利和娱乐活动,逐步远离实用,与生活拉开距离,最终上升为纯粹精神享乐性的审美行为或审美活动。动物也有生命快感,但它没有发展成为像人那样所具有的纯精神性的美或美感。

人的生命在得到激活,有了意识之后,一方面需要食物能量维持其生物性的生长,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地从外部获取感性刺激以促进精神的发展需要。当然外界对人的感性刺激必有一定的限度,限于主体的承受范围之内,若超出承受限度则对人的成长有害,会被接受者本能地排斥和拒绝。每一个生命个体对刺激的承受程度是大不相同的,也就是说刺激对人具有个异性。一切新奇的事物都会对人构成刺激,所谓“新奇”既包括旧事物在不同程度上的变化也包括接受全新的事物。对客观外界刺激的主观反应首先是人的情绪情感,其次还有人的理性思考活动。

生命快感既是美的起源,同时也是生活情感的起源。美在生活情感中不断发展成长,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所谓“美源于生活”,其实生活不过是美的“流”而非“源”,只是美成长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土壤而已。之后美又从生活情感中独立出来并在艺术中开花结果。生活有许多内容,包括劳动、娱乐游戏、学习、思考、研究、创造、恋爱婚嫁、仪式、交际、衣食住行等。其中娱乐游戏是动物也是人类的天性,是动物在非饥饿状态下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活动。娱乐游戏属于低层次的审美活动,是人类艺术创造与审美活动的前奏;艺术则属于高层次的审美活动。当然艺术活动并非唯一的高层次的审美活动,对大自然的欣赏以及对生活中各种事物以观赏的态度面对之也属于高层次的审美活动。

柏拉图“美是什么”的提问与回答,开启了中西美学对美的追问的先河。他认为“理式”是现实世界之外的永恒不变的独立精神实体,是现实世界中感性事物的本质和原型。万物之美是分享了理念世界中“美本身”的结果,对美本身的观照和彻悟是灵魂在迷狂的状态中从眼前的具体的美的事物回忆起上界的美的理式的过程。这种理论很是奇怪,因为它无法解释现实世界之外的“理式”究竟是如何进入人的大脑,从而使人从具体的美的事物回忆起上界的美的理式的。

中世纪神学家、哲学家奥古斯丁从基督教神学的立场来看待美,他认为美的根源在上帝,上帝是美本身,是至美、绝对美、无限美,是美的源泉。其实所谓上帝也就是人的生命本能,如果把“上帝是美本身”理解为“生命本能就是美本身”的话显然是有相当道理的。

另有一说认为美起源于劳动。事实上劳动只对人类的进化及人的审美器官机能的完善有推动作用,而与美的起源并无直接关系。比如雄性动物英姿勃发的美,其目的是为繁衍而吸引异性交配,这便与劳动无关。其实人类各种活动中与审美最直接相关的是娱乐游戏活动,审美与娱乐游戏两者都充分体现了人类自由的天性,可以说审美主要是在娱乐游戏中发展成长,娱乐游戏(包括随意涂鸦)就是早期的审美活动。其次,各种图腾、巫术及仪式活动对审美有着重要影响。娱乐游戏体现了人的自由精神本质,是非功利的,而劳动则恰恰相反,它是功利活动,为稻粱谋是一种被迫和无奈,是反人类自由天性的。由此可见,纯精神性的审美活动当更多地来自前者而非后者。

生命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自我确证的过程,这种确证是生命成长的动力,失去这种确证的动力生命便难以为继。自我确证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静观的审美的,以对生命或生命形式的相遇相视来确证自己,就像照镜子一样从一切生命现象身上看见自己的影子,在形式上越是同自己相近的生命就越能给自己以愉快感。所以人觉得人是最美的,费尔巴哈说过“艺术上最高的东西是人的形象”[1],其次是动物,再次是植物,再到生机勃勃的大自然等。另一种自我确证是能动的,即人通过各种活动以对外部各种事物产生影响来自我确证,这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其中艺术创作(立美)活动就是此种方式中之一种。

美感不同于日常的生活情感,生活情感是现实功利性的或者说是实用性的,是欲望与排斥,与生存安危利害得失直接关联,而美感却与生存安危利害得失没有直接关系,它虽不实用,但却有大用,它是生命的原驱动力(生命的另一个驱动力是好奇心与求知欲)。所以说美感是超越于现实生活之上的。生命快感随着人类的进化、人脑的发达以及伴随着视听觉功能的强大与完善逐步发展成为审美情感,成为纯精神性的视听享受与满足,并主要通过艺术活动来实现这种精神满足。

美是生命现象。生命现象包括生命的形式和与生命相关联的事物两个方面,生命的形式不一定就是生命,它既可能是生命,也可能是无生命之物,但却有着某些与生命相类似的特征,如鲜艳的色彩、婀娜的曲线、比例的和谐以及协调而有节律的运动、力量的展现等。沙漠中枯死的胡杨树之所以美,就在其保持了活着时婀娜妩媚的动姿与造型,给人以虽死犹生的强烈生命感受。与生命相关的事物则有阳光、水、清新的空气等,它们皆给人以美感。

三、以审美的姿态面对人生

庄子关于生命现象有一番名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生命既是一个奇迹,也是一个永远无解的谜。每当你自问己从何来时便必会陷入极度困惑与迷茫之中。其实人生原不过是一场梦幻而已,唯所可求的就是各人尽力把自己的梦给做好。做梦并不只是艺术家们的特权专利,也不只存在于艺术之中,它切切实实就是我们的生活。遗憾的是那些对生活有太多抱怨的人们并不懂得此番道理,常将自己深陷于琐碎、贪欲、名利以及各类莫名烦恼之中而不能自拔。叔本华认为人生是不可遏止的生命冲动,个人接受这种冲动的驱使,不断产生欲望,欲望意味着痛苦。因此,一切生命现象在本质上都是痛苦。欲望得到满足时人们又会感到无聊。人生不过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来回摆动。英国大戏剧家萧伯纳也说过:“世人皆以为人生不幸福,根源有二,一是欲望得不到满足,二是欲望得到了满足。”一言以蔽之,欲望乃不幸之根源。

诗意地栖居确是凡人颇难企及的人生高境界。但这种境界并非高不可及,而是可以通过自我精神修炼去不断提升,以趋致境。尼采说:“要真正体验生命,你必须站在生命之上,为此要学会向高处攀登,为此要学会俯视下方。”人皆欲追求幸福,然不知幸福本不在外部世界,不在物质的丰实与华美,而在于内在心灵的寡欲与清净,在于精神的充实与圆满。幸福就在于我们看事物看他人和看世界的眼光与视角。佛教里有个经典故事,说到禅宗创始人慧能六祖与两个小僧在行路,一僧看见树叶在动,便说树叶在动,另一僧认为是风吹着树叶动,慧能却回答说不是物动乃是心动。慧能的唯心观彰显出人生的莫大智慧与至高境界。禅宗解脱的实质是生命的自由。通过明心见性、转迷入悟的途径,心灵摆脱烦恼业障,进入无我境界,从而体验到一种想象的自由。这一过程极类似审美活动,在体验上具有审美自由的特征。再如“心斋”“生忘”是庄子哲学追求虚静超脱的心理状态,其目的在于体道,寻求一种逍遥自由、适意自得的、艺术的、审美的人生境界。宗教里的出世观确对我们的人生有很好的启迪作用。以审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看人生,以平静淡然的心态面对世俗和欲望,便是消解人生烦恼与痛苦,使生活走向幸福与完美的有效之道。尼采之日神精神要我们有滋有味地做人生这个梦,不要失掉了梦的情致和乐趣。酒神精神要我们有声有色地演人生这幕悲剧,不要失掉了悲剧的壮丽和快慰。

所谓审美的人生就是说我们在主观心理上要与现实生活拉开适当的距离,提升人生境界,登高俯瞰,以观望者的角度,冷观现世,笑对尘俗,淡泊名利,与世无争,宠辱不惊,举重若轻。

宗教信仰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人的精神支柱,它强调隐忍克制,回避当下,把希望寄托在来世,作为宗教人生观哲学基础的“神学形而上学”虚构了一个无条件的、摆脱矛盾的、令人神往的彼岸世界,引导人们“恶生而热恋死”,这实质上表达的是一种生命意志的虚弱,属于被动消极的人生态度。而作为审美人生观之哲学基础的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其立足点则是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的肯定,倡导徜徉于此岸的生命大地尽情地沉醉与欢唱。无论是日神精神所虚设的梦境的轻盈松弛,还是酒神精神所营造的沉醉迷狂和生命力的冲撞,其着眼点都是使人更好地流连于此岸,享受生命的欢跃。针对宗教的缺陷与不足,中国大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提出著名的“以美育代宗教”的口号。暂且不论美育是否能够代替宗教,但他至少让世人意识到美育的重要作用。

韩国前总统金大中是一位深刻领悟了酒神精神的贤智者,他活出了人生梦的情致,活出了悲剧壮丽的色彩。当一个人把自己面对死亡的困境都当作审美对象时,还有什么能让他屈服?他的一生所遭遇的苦难让人感慨万千。他五次面临死亡竟然都得以逃脱。被绑架到海上的临死时刻,他“拉住上帝的衣襟,乞求上帝拯救”,冥冥之中他感知了上帝的光芒,死亡都变得轻盈起来。是悲剧,更是信仰之光的闪耀。信仰的支撑让金大中的人生韧劲十足,“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南宋词人苏东坡被放逐到荒僻海南,夏天极其潮湿,秋天阴雨连绵,所有东西都发霉。床柱上还有许多白蚁,要什么没什么。六十岁的老人,水土不服,无朋无友,寂寞无聊,但他却没有悲观厌世,更没有失去生活的乐趣和美好的理想。他自己制墨、采药、盖房,同时,抄录《唐书》《汉书》,注释《尚书》,编定《东坡志林》,考订药书,赋诗作词。似乎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能将他打倒,因为他总有一颗“诗心”。其作《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横空暧暧微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解鞍敧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描绘出一个物我两忘、超然物外的境界,把自然风光和自己的感受融为一体,在诗情画意中表现自己心境的淡泊、快适,抒发了他乐观、豁达、以顺处逆的襟怀。

img26

隐士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独特的文化现象。“隐士”就是隐居不仕之士,即有才能、有学问、能够做官而不去做官也不作此努力的人。隐逸的根源在政治浑浊和强权统治。他们的隐居,主要是为了实现自我,按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过自己的生活。他们的隐居,开始也许是出于一种政治态度和政治选择,逐渐就转化、发展成一种生活方式和人生价值追求,并最终趋向一种审美境界和文化追求。隐士表面上超脱,在意识形态上也表现出超脱,实则内心都有无穷的痛苦。物不平则鸣,痛苦和不平正是产生优秀文学艺术作品的最好土壤。隐士们以自己的种种价值认定、人生实践和文化创造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

魏晋文人放浪形骸的生活方式和谈尚玄远的清谈风气的形成,既和当时道家崇尚自然的思想有关,也和当时战乱频仍特别是门阀氏族之间倾轧争夺的形势有关。知识分子一旦卷入门阀氏族斗争的漩涡,就很难自拔。魏晋以至南北朝,因卷入这种政治风波而招致杀身之祸的大名士就有何晏、嵇康、张华、潘岳、陆机、陆云、郭璞、谢灵运、鲍照等。所以,当时的知识分子有一种逃避现实的心态,远离政治,避实就虚,探究玄理,乃至隐逸高蹈。

魏晋士人们低吟浅酌,赋诗作画,抚琴对弈,或者游历山川,“以玄对山水”,隐居山林,置身于自然的怀抱,欣赏自然美,舍弃尘物。此种审美解脱的生活方式让人羡慕不已。他们自由超脱的审美人生既是迫于对政治风险的避让,也是超越一般人功利世俗的心态,获得内在精神境界圆满自足,为自己的人生寻求诗意生存的空间。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说:“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清代小说《红楼梦》中的贾府,可谓是浓缩了整个封建社会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典范。吟诗作赋、绘画赏菊、弈棋理琴这些在当代社会被高度专门化的艺术活动是他们生活的主要内容,大观园的女孩子往往既善刺绣女红,又堪称鉴赏家、艺术家。姑且不论小姐们,单以丫鬟为例,这里面既有善唱曲子的芳官,长于色彩搭配的莺儿,也有熟谙酒令知识的鸳鸯,她们与多才多艺的小姐们一起营造出一个高度艺术化的生活空间。而清代戏剧家李渔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创作的《闲情偶寄》,就生活中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的艺术化提供了丰富的指导方案。在一定意义上,李渔的《闲情偶记》是中国古人“审美化”生活的理论总结。

【注释】

[1]出自《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第17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