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说噱逗唱小热昏

说噱逗唱小热昏

时间:2022-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说噱逗唱小热昏从民国期间到20世纪70年代,江阴城乡曾经流行过类似相声、独角戏一样的街头说唱,这就是“小热昏”。小热昏大多数由两个人演唱,也有三人档、一人档的。小热昏起源于唱春、宣卷,流行于20世纪初期,遍布于江浙沪一带。周福林还培养了一批人,包括他的女儿、女婿唱小热昏。据说,苏锡常一带的说小热昏艺人都是周福林的徒弟。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还有一对唱小热昏的夫妻搭档,活跃在江阴城乡。
说噱逗唱小热昏_江阴民间文艺

说噱逗唱小热昏

从民国期间到20世纪70年代,江阴城乡曾经流行过类似相声、独角戏一样的街头说唱,这就是“小热昏”。

在我国,类似现代相声、独角戏这样文艺形式,很早就有了,唐代的“参军戏”便是其中之一。参军戏是唐代盛行的一种滑稽戏,有点类似于今天的相声,最初由两人搭档,一人揶揄戏耍另一人,犹如相声的逗哏与捧哏。后来演变为多人合演,也有了女演员的参与。最为著名的有女伶刘采春,她和她的丈夫周季崇、夫兄周季南组成一个家庭戏班,演出参军戏,并以她唱的《罗贡曲》唱红大半个中国。刘采春还被当时的大才子元稹写诗赞美:“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

“小热昏”,是一种民间说唱娱乐形式,因为说唱滑稽夸张有趣,人们调侃所唱所说的内容是“发大头热昏”,所以取个名称叫“小热昏”。小热昏大多数由两个人演唱,也有三人档、一人档的。他们以说说唱唱招徕群众,不收门票,靠卖梨膏糖来赢利谋生,所以又叫“卖梨膏糖”。梨膏糖大多是他们自行制作,将生梨压榨取汁,加白糖和一些偏方原料即可制成。梨性寒味甘,有生津润燥、消痰止咳的作用,加进偏方原料的梨膏糖还有去除儿童腹中寄生虫的功能,很受观众欢迎。

小热昏起源于唱春、宣卷,流行于20世纪初期,遍布于江浙沪一带。那时,和江南大多数地方一样,江阴城乡的文化娱乐设施落后,即使有一两个剧场,也因设备简陋、开演亏本而常常歇业。尤其是乡镇,很多镇上没有剧场,终年缺少调剂人们精神的娱乐活动。而且,那时的人们很少有文化消费的能力,小热昏就成了最受欢迎的“香饽饽”了,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

小热昏道具简单,表演方便。表演者常常只带一只百宝箱、一副木架、一块可以搁在木架上的木板。百宝箱里主要放的是梨膏糖,还有一副表演用的三巧板,一面小锣。每当开场唱过一阵,他们便要支起木架,搁好木板,在木板上摆出梨膏糖开始卖糖。卖过糖,继续唱,直到把糖卖完。

小热昏演出没有固定的场所和时间,常常要跑码头赶集场。演出时间除了集场可以白天黑夜连续演以外,平时一般都在晚上。每当夜幕降临,劳作了一天的人们正在家中歇息,小热昏艺人在宽敞的空地上拉起了临时场子,“”地敲响了小锣,人们听到这锣声,就知道小热昏要开场了,便纷纷端了凳子,走出家门,围在小热昏的演出场地上,观看小热昏艺人起劲的演出。天渐渐黑了,小热昏艺人还点上桅灯,在夜风中若明若暗的灯光下继续演出。小热昏每场演出时间一般是两个钟头左右,或者是看梨膏糖的销售情况,糖卖得快,很快卖完了,演出也就早早结束。

江阴有过一位小热昏名人叫周福林(1903~1987),艺名“筱福林”,江阴顾山周东庄人。先是唱宣卷,后来拜无锡陈国安(艺名小得利)和上海杜福林为师学唱小热昏。二三十年代起他定居在无锡菩堤浜,在那里开办一爿小小的梨膏糖铺,主要演出活动也在无锡,经常在崇安寺、周山浜等地方定时定点说唱小热昏,有时还雇船到常熟、苏州、常州去走码头赶集场说唱。他常用的小曲有“梨膏糖调”、“醒世曲”、“叫货调”等七八种。他用三巧板还会唱“三巧赋”、“叹五更”、“十叹空”、“小寡妇上坟”等几十种,尽管他文化水平不高,但他编唱词曲信手拈来,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抗战时期,他自编自演《东洋赤佬坏东西》、《害人精米蛀虫》、《盛杏荪卖铁路》和《一根黄瓜三扁担》;他还会演唱长篇《枪毙阎瑞生》、《黄慧如和陆根荣》和《林则徐禁鸦片》等曲目。由于他擅长绕口赋子板,一口气不歇连唱13分钟,不仅在同行中崭露头角,而且深受群众欢迎。解放后,他配合抗美援朝,义演捐献国家购买飞机大炮;配合爱国卫生运动,义演《除四害》等,是无锡首届文代会唯一的街头艺人代表。

周福林的开场篇是这样唱的:小锣一敲就开场,场里场外真闹猛,别的事体我不唱,唱两段滑稽开开场。说稀奇来真稀奇,稀奇出勒无锡地,无锡人乘船到常州,半路上被红眼鳑鲏吞到肚皮里。迪个稀奇不稀奇,还有稀奇在后面,公花园里有爿茶馆店,冲开水朋友叫阿二,有次听我唱滑稽,开水冲冲勿当心,一个跟斗跌勒茶壶里……唱到这里,等大家笑过,他又马上扳过来:我说的不是阿二跌勒茶壶里,是茶壶盖跌进了茶壶里……

周福林还培养了一批人,包括他的女儿、女婿唱小热昏。他的女儿周仁娣7岁就跟着父亲出去演出,以后与丈夫尤茂盛一起继承父业传唱小热昏。据说,苏锡常一带的说小热昏艺人都是周福林的徒弟。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还有一对唱小热昏的夫妻搭档,活跃在江阴城乡。两人身材奇特,配合也出奇的好。男的又高又瘦,约在一米九出头,浑如面锅边捞面的长筷;女的身高一米五六,普通身材一个。他们演出时,站在借来的长凳上,男的就显得更高,差不多跟屋檐一样高,他就自己介绍:“我叫‘齐屋檐’”,他又指指女的“她叫‘齐门槛’”,意思是她跟门槛一样高。这对黄金搭档,就凭这样的身材台型,给观众的视觉效果就超过了当年上海滩上以一瘦一胖搭档的著名滑稽演员殷秀岑、韩兰根。“齐屋檐”的大名叫顾乾宗,江阴月城黄桥人。他的小热昏没有拜过师傅,却口才奇好,能唱各种小调,嗓音也好,开口一说话就带韵,如开场白:“夜饭吃饱,困觉还早,某某镇上,来了两个赤佬……”这是介绍他们出场。“小热昏,说开场,唱一唱大姑娘与小姑娘。大姑娘,立起身有半天长,坐下来与泰山呒两样。头发好像粗缆绳,眼睛大过竹榻床,耳朵好像水车棚,鼻头管里好砌山墙;脚板头上开火车,手心底上当操场。大姑娘开心起来笑一笑,露出牙齿像板箱;发起火来一巴掌,十八只水牛落水荡,伤心时她两笃眼泪往下汪,淹死七十二只小绵羊……回头再唱小姑娘,小姑娘小得勿像腔,拿过皮尺量一量,总共不满五分长。她毛竹筒里跑白相,茄棵下头乘风凉,长生果壳壳当浴盆,绣花引线当长枪,碰着蚊子打相打,好像针尖对麦芒,三日三夜打一场,还是蚊子打胜仗,小姑娘一命呜呼见阎王……”这是他常唱的插科段子。“齐屋檐”经常根据社会新闻编节目,如《枪打潘梓宝》等。还根据社会现象编演一些有积极意义的节目,如针对社会上“望子成龙”的观念,编了《望子成龙升天记》,说的是某人生了一个儿子,很是高兴,就想要把他培养成一个大人物,于是想尽办法,让儿子读了大学,又让他做了大官;还不满足,还要让儿子往上爬,最后要让他上天,不料爬得太高,从天上掉下来,一吓,原来是做梦,自己还睡在床上……

为了追求演出效果,取悦观众,“齐屋檐”也常常编些“花边新闻”、奇闻轶事来说唱,还常常讲些带“荤”、带“色”等低级庸俗的笑料,引得观众开心大笑,使现场人气更旺。唱到观众入迷,情绪高涨时,他就抓住时机出售梨膏糖,往往能把他带来的梨膏糖销售一空。

令人惋惜的是,“齐屋檐”死得很早,逝世时还不满50岁。据说是死在江阴北门的一家旅馆里。起因是天热中暑,抢救无效。“齐屋檐”一死,“齐门槛”就失去了搭档,从此歇业,江阴就少了一档滑稽幽默的小热昏艺人,时隔半个世纪,至今人们还怀念他们。

除了周福林、顾乾宗,当时在江阴杨舍还有一个谈进进(艺名小德生,周福林的师弟),北门、南闸等还有一些小热昏艺人,都和周福林、顾乾宗等活跃在小热昏演出的天地里。

小热昏这种文艺形式贴近群众,有着很好的宣传效果,被一些群众文化干部采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原长寿公社文化站长陈政明,也采用了小热昏这种宣传形式,深入到田头场头,车站码头,他站在长凳上,用一副快板、一面小锣,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吸引了很多群众,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被誉为“背包俱乐部”。由于他的工作成绩突出,受到了各级领导的表彰。1958年,他出席了全国文教群英会,被授予“全国文教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受到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

小热昏在“文革”期间被迫停演。以后,随着江阴城乡文化建设的不断完善以及广播电视、电影戏剧的逐步普及,小热昏在江阴渐渐地销声匿迹了。

2009年12月15日,80多岁的小热昏传人周仁娣、尤茂盛夫妻俩应家乡顾山镇人民政府的邀请,带了几个60多岁的徒弟,从无锡赶往顾山,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展示,在顾山镇的红豆村会堂里展演了1场,让老年人重睹了小热昏的风采,让年轻人走近了小热昏。

img14

周仁娣、尤茂盛夫妻应邀在顾山镇的红豆村会堂里演出 (邵振良 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