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神农氏创耒

神农氏创耒

时间:2022-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神农氏创耒中国人常说自己是“炎黄子孙”,即炎帝、黄帝是中华民族始祖。会同如果真是神农氏后裔繁衍地,在会同语言中肯定可以找到证据。炎帝神农氏又名连山氏,会同境内有“连山”古地名,可见炎帝因出生地得姓氏。传说炎帝神农氏尝百草,发明中医药,有“药王”之称。神农氏创耒耜是人类稻作文化的“第一次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神农氏创耒_乡土湖南

神农氏创耒

中国人常说自己是“炎黄子孙”,即炎帝黄帝是中华民族始祖。中国人历来讲究名分,“炎黄”之称谓,说明炎帝要么在年代上早于黄帝,要么在地位上高于黄帝。

关于炎帝出生地,以前学界众说纷纭,先后有“陕西宝鸡说”、“湖北随县说”、“山西高平说”、“河南南阳说”,最近又有学者提出“湖南会同连山说”,并言之凿凿,从史料、民族、方言、易学、民俗、地理、物候等方面提出了令人信服的证据。民俗专家何光岳,在研究《伍氏族谱》中发现,湘西伍氏是神农氏后裔,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伍子胥祖籍常德,即神农氏之后。他还发现,湘黔边界的汉、苗、土家、布依等族伍姓都是神农氏之后。[1]民俗学者阳国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断湘西吴氏也是神农氏后裔。至今湘西吴、伍两姓互不通婚的习俗就是因为曾有伍姓先民触犯族规,被迫改姓吴,从此两族分道扬镳,世代为仇。他还发现,湘西地区的伍、吴两姓呈飞鸟状分布,即靖州、会同、洪江等地为鸟身,会同处于飞鸟心脏部位,吴、伍两姓最多,自古就有“十里不离伍,五里不离吴”之说。东边的城步、绥宁武冈、洞口等地为鸟的左翼,以伍姓为主,兼有吴姓。西边的天柱、芷江、新晃、吉首等地为鸟的右翼,以吴姓为主,兼有伍姓。[2]据1988年族谱调查,会同64姓73部族谱中有72部族谱始祖由外地迁入,唯独《伍氏族谱》例外。

民族学专家石宗仁曾说:“在构成民族的四大要素中,以语言最具稳定性;而在语言要素中,又以民族母语最最稳定。”方言是文化的“活化石”,独特的方言是解读古代文明的一把“钥匙”。会同如果真是神农氏后裔繁衍地,在会同语言中肯定可以找到证据。据调查,会同方言与东边邵阳“老湘话”、周边的“西南官话”明显不同。会同方言语调平直、呆板,声调多为阴平,少上声和去声,原始性强;古音较多,如“中”念“通”,“是”念“舌”,“昌”念“汤”,“也”念“哑”,“舍”念“洒”。会同方言母语与苗族古语自称同出一辙。会同方言中最具特色的是“带古”(这个)、“咯估”(那个)、“门的古”或“猛的古”(这样子、那样子),南方苗族古语自称“句芒”、“句甿”、“根牟”、“荆(古读为根)蛮”、“仡蒙”、“仡模”、“仡芒”、“仡猫”、“苗”,可见会同方言中的“门”、“猛”和苗族自称中的“蒙”、“模”、“甿”、“芒”、“牟”、“蛮”、“猫”、“苗”同出一辙,“咯”、“估”、“古”和苗族自称中的“仡”、“句”、“根”同出一辙,有的只一声之转或发音口形略有变化。

古地名也包含不少相关信息。炎帝神农氏又名连山氏,会同境内有“连山”古地名,可见炎帝因出生地得姓氏。史载,炎帝首创《连山易》,发明了“连山八卦”。连山的地名、庙宇和各方位的地貌特征与“八卦”的含义完全吻合。在八卦中,艮卦代表山和南方,连山南面正好有艮山口地名,山上有山神庙;离卦代表火和北方,连山北面正好是火神坡,坡上有火神庙;震卦代表雷和东方,连山东面正好有雷公山,山上有雷神庙;乾卦代表天和西方,连山西边正好有天柱地名,并有盘古庙,即炎帝祖先盘古“归西天”之意;坎卦代表水和西南方,连山西南方正好有河水流入,并有镇江庙;兑卦代表泽(不流动的水)和西北方,连山西北方正好有一片上百万年的天然水泽“莲花塘”;巽卦代表风和东南方,连山东南方地势开阔,有利于东南风吹入,并有风神寨及风神庙。这么多地名、地貌与“连山八卦”相对应,绝不是巧合,这正是炎帝长期仰观天象、俯察地理,根据连山特殊的地貌特征创造的结果。

当地的民俗与传说也与炎帝密切相关。传说炎帝为火师,有“太阳神”和“火神”之称,精通制陶,连山附近有“太阳坪”和“火神坡”两处古地名,洪江岔头乡发现了7400年前的高庙陶文化遗址,陶器上有“乾坤八卦”、“太阳神”、“双凤朝禾”等图案,与神农氏族特征相吻合。传说炎帝神农氏尝百草,发明中医药,有“药王”之称。连山境内有药王洞,在易经庵中曾立有药王菩萨塑像,当地老百姓每年四月二十八日有敬祀“药王菩萨”的习俗,一些世代为医的郎中每月初一、十五都要烧香敬祀“药王菩萨”。至今连山一带仍有崇尚易学、建新房时在中堂和屋梁上画“阴阳太极图”的风俗。当地侗、苗、瑶、土家等族的“古歌”、“族歌”中也包含有关炎帝的传说。如侗族古歌《人的来历》唱道:“……南方有个炎帝号神农,他能擒龙捉虎栽种五谷治病除魔整妖仙……炎帝南奔过扬子江,带领众族住回次州罗霄武陵和神州会稽山;挖土垦荒开田地,刀耕火种水田谷黄金灿灿。”古歌中提到的“武陵”就是湘西武陵山。会同连山到底是不是炎帝故里,炎帝到底是不是湖南老乡,还有待专家深入考证。

中国的农耕文明源远流长,“民以食为天”是妇孺皆知的古训。炎帝在促进农耕文明发展和教民熟食方面也有着杰出贡献,他教民造耒耜,种五谷,改善饮食结构。《周易·系辞》:“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白虎通义》:“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论衡》:“神农之挠木为耒,教民耕耨,民始食谷,谷始播种,耕土以为田,凿地以为井,井出水以救渴,田出谷以拯饥,天地鬼神所欲为也。”这些文献记载了炎帝教民耕种的丰功伟绩,还揭示了他获得神农氏称谓的缘由。神农氏创耒耜是人类稻作文化的“第一次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今天湖南境内耒水、耒阳、嘉禾等地名都与炎帝创耒有关。炎帝还教民制陶器,做斤斧,改善生活条件。《周书》载:“神农耕而作陶。”《资治通鉴外纪》载:“神农……作陶,冶斤斧。”陶器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一项重要革新。在此之前,食物主要是生吃或烧烤吃。发明陶器后,出现了蒸、煮的烹饪方式,熟食洁净爽口,也利于消化、吸收,促进了人类体质的提高和寿命的延长。炎帝曾尝百草,创医药,成为中医鼻祖。《淮南子·修务》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帝王世纪》:“神农尝味草木,宣药疗疾,救夭伤人命。”《路史·外纪》载:神农氏“磨蜃鞭茇,察色腥,尝草木,而正名之。审其平毒,旌其燥寒,察其畏恶,辨其臣使,厘而三之,以养其性命而治病,一日间而遇七十毒。”这些文献生动描述了神农氏为民治病不断探索医药知识的情景。古人在采集渔猎生活中逐渐发现误食某些动植物会导致呕吐、腹痛、昏迷甚至死亡,而吃了另一些动植物却能够减轻或消除病痛。经过长期实践,人们积累了许多经验,掌握了许多动植物的药性和疗效。由于人们的药物学知识是从尝试植物开始取得,中药又以植物类为主,因此古人称医药著作为“本草”,并将第一部医药专著称为《神农本草经》,以纪念神农氏对中医的开创之功。[3]

关于炎帝陵的记载,最早见于晋皇甫谧所著《帝王世纪》:“炎帝神农氏在位120年而崩,葬长沙。”宋王象之所作《舆地纪胜》载:“炎帝陵,县南一百里康乐乡白鹿原。”宋代罗泌所作《路史》记载:炎帝“崩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南宋茶陵县析置炎陵县,因此炎帝陵在今株洲炎陵县鹿原陂。自古以来,官方和民间对炎帝陵的祭祀活动绵延不绝。据文献记载,盛大的祭典活动在宋代是“三岁一举”,在明代不少于15次,清代有38次。1988年,炎帝陵再次修缮,前来祭祀的社会各界及海外侨胞更是络绎不绝。炎帝陵日益成为中华儿女缅怀远古祖先的圣地。2006年,炎帝陵祭典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此外,耒阳奉神农氏为“齐天鼻祖”,大年初一和尝新节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四月二十七日是神农氏生日,耒阳还要举行“拜神农章”的祭祀典仪。

【注释】

[1]湖南学者提出伍子胥是神农氏后裔.扬子晚报,2003-06-19.

[2]阳国胜.炎帝故里在会同.边城晚报,2005-06-11.

[3]万里.炎帝神农氏对中国医药学的贡献.光明日报,2002-08-07.

[4]炎帝陵祭典入选首批非遗,代代景仰.长沙晚报,2006-05-2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