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斧耕火种”的原始农耕

“斧耕火种”的原始农耕

时间:2022-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滇国时期的农耕还处于从原始农耕阶段,即周期性轮歇耕作的旱地种植。“斧耕火种”,是滇国人主要的农耕方式。滇国的铜斧绝大部分为梯形斧,与滇西地区的弧肩形斧及滇南地区的靴形斧差别甚大。
“斧耕火种”的原始农耕_走进古滇国

十五、“斧耕火种”的原始农耕

狂热惨烈的祭祀活动结束之后,人们兴高采烈地走田地,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播种季节。

云南是中国野生稻起源的重要地区。在我国境内已经发现的现代野生稻有以下三种:普通野生稻、疣粒野生稻和药用野生稻,其中只有云南省三种野生稻同时并存。据战国时期成书的《山海经·海内经》记载:“西南黑水之间……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谷自生。”所谓“黑水”就是今天的金沙江。这一带,自古有甘美的豆子、稻谷、黍子、粟米生长。明代朱孟震在《西南夷风土记》中也提到云南一些地区有“野生嘉禾,不待播种耘薅,而自委实,谓之‘天生谷’。每季一收,夷人利之”。原始人类正是在采集这种野生稻谷的过程中,逐渐驯化,种植稻谷。

在滇池周围发现的新石器遗址中,考古工作者不仅从出土的红陶器上发现有稻壳和芒的痕迹,而且发现有遗留的稻谷,既有粳稻,也有籼稻。李昆声先生在《云南在亚洲栽培稻起源研究中的地位》一文中写道:“籼稻是最先由人工驯化而从普通野生稻演变而来的,而粳稻则是由籼稻或野生稻的植株个体在不同条件下而形成的一种变异型。也就是说,籼稻是直接起源于野生稻的。因此,滇池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除了有粳稻外,最近鉴定出有少量籼稻,这对于研究亚洲栽培稻的起源,是一个重要发现。虽然这些古稻的年代不超过4000年,但它们在研究普通野生稻驯化为栽培稻的嬗变关系中,是一个重要环节”(《云南社会科学》1981年第1期)。

滇国时期的农耕还处于从原始农耕阶段,即周期性轮歇耕作的旱地种植。没有灌溉,也没有水田,都是旱地种植,种植的稻谷也是旱稻。

“斧耕火种”,是滇国人主要的农耕方式。滇人在森林茂密的地区发展农业生产,前提是必须砍倒地表的林木荆棘。他们先使用铜斧砍倒一些树木杂草和荆棘,经过自然晾晒使它们干燥,然后再用火焚烧,以清除出耕地。经过焚烧后开辟出来的耕地土质比较疏松,火烧后形成的草木灰烬为土壤提供了磷、钾等肥料,经过简单整理后,使用竹棒或者木棒就可以轻松容易地掘坑点播种子,也有的直接用手撒种。作物成熟以后,再用青铜镰刀进行收割。

img32

荷叶锄

与这样的耕作方式相适应的是作为砍伐用的工具铜斧得到充分发展。所出土的青铜农具,青铜斧就占了近一半。滇国的铜斧绝大部分为梯形斧,与滇西地区的弧肩形斧及滇南地区的靴形斧差别甚大。斧的用途颇广,既可作为工具,用于砍伐树木,开辟耕地,以及竹木器的加工,也可作为兵器,用于战争和狩猎。

img33

铜斧

在农作物生长的同时,湿润温热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也给杂草的生长提供了条件。因此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除草成为当务之急,于是,大量铜锄便应运而生。滇国山地地形复杂,为适应不同环境的锄草工作,锄的种类也较多。其中有宽叶型铜锄、尖叶型铜锄、梯形铜锄和蛇形铜锄等,都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在大量农具中,部分器物上刻有孔雀、牛头等精美花纹,体现出滇人对农具的钟爱。

作物成熟以后,再用青铜镰刀进行收割,然后用摔掼的方法使其脱粒,称“掼谷子”,然后入仓贮存。

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妇女。石寨山12号墓出土的一件贮贝器胴部的“籍田出耕图”中除抬肩舆者为男性外,其他乘肩舆者、荷尖头锄者、持点种捧者、随行者悉为妇女。另一幅上仓图中,共出现了44人,除了两名蹲坐在仓房前的独木梯上等候接粮的男子外,其余的也都是女性。

img34

祭祀后出耕图

虽然他们的农业种植方式比较原始,广种薄收,但是由于滇池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土地肥沃,气候条件良好,起伏的山峦总有足够的林地可以供人们砍伐焚烧,耕地的轮歇周期比较长,而且旱稻种植到滇国时期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有经验的积累,作物的产量除了维持日常消费外,还有剩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