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珍爱生命,爱护环境

珍爱生命,爱护环境

时间:2022-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现实社会中,仍然有很多人不懂得珍爱生命。有材料表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多个国家近年来自杀率都有增高的趋势,自杀人群则出现年轻化趋势。说到珍爱生命,不得不提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破坏环境的问题。
珍爱生命,爱护环境_中国公民知识读本

五十二、珍爱生命,爱护环境

生命,多么充满活力的一个词语,从每个人诞生的那一天起,我们就像刚刚破土而出的嫩苗一样,开始了生命的过程,每个人都经历着出生、成长、死亡的生命过程,生命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条件。

(一)生命的含义

“生命”这一概念,虽然是我们日常生活经常提到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很容易区分一个物体是有生命的还是没有生命的,通俗地讲就是“活着”还是“死了”,但是但对于生命的含义,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

新华字典的解释中,“生”指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命”指的是动植物的生活能力。生命就是指由高分子的核酸蛋白体和其他物质组成的生物体所具有的特有现象。与非生物不同,生物能利用外界的物质形成自己的身体和繁殖后代,按照遗传的特点生长、发育,在环境变化时表现出适应环境的能力。

在生物学的定义上,生命是指有机物和水构成的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具有稳定的物质和能量代谢现象(能稳定的从外界获取物质和能量并将体内产生的废弃物排出体外)、能回应刺激、能进行自我繁殖的半开放物质系统。每一个生命个体都要经历出生、成长、死亡的生命过程。

哲学定义上,生命是指生物所具有的生存发展的能力,是人类通过认识实践活动从生物中界定、发现、抽取出来的具体事物和抽象事物,是生物生长、发育、繁殖、代谢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生存发展意识。哲学上讲,生命是一定发展条件下的产物,在出生、成长、衰老、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都伴随着一定的条件的作用。

在中国封建传统思维模式下,人们把生命理解为人的命运,即从人们出生的那一天起,个人的能力、机遇、生活、旦夕祸福、贫穷富贵等命运就由上天注定了,个人的行为是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的,只能“听天由命”。吴沃尧在他的谴责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回中说道:“生命注定何必去寻”,这就是封建思维模式下人们对生命理解的典型代表。

除了对生命的生物学定义、哲学定义以及中国传统思维模式下特有的解释之外,关于生命还有很多的理解,如有的人把生命理解为生物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还有人将其狭义地理解为有生命的东西,尤其是指动物。其实我们对于生命的理解,除了狭义的将其理解为生活的能力,即人们的生存能力外,更多的是指生命的抽象的人生含义,即人为什么活着,也就是人的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二)生命的意义

每个人拥有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幸福,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都是有意义的,这种意义可以从具体和抽象两方面来说。

从具体意义上讲,生命给了我们每个人生存的基本条件和能力,正是有了生命,我们才有了生活,有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可能。生存权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世界各国都将这一权利作为基本人权纳入法律,进行保护。生命对于人的具体意义因人而异。对于一对热恋中的男女而言,生命的意义在于能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关心对方,照顾对方,共同生活;对于一名教师而言,生命的意义在于站在讲台上,将自己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传授给每一个学生,桃李天下;对于一名医生而言,生命的意义在于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救死扶伤;而对于一名国家干部而言,生命的意义在于在自己的工作中为人民服务……

从抽象的意义上讲,人生苦短,不过短短几十年,有的人一生平平庸庸,碌碌无为,为人所不知;有的人一生轰轰烈烈,辉煌卓越,为人所称颂;也有的人一生作恶多端,臭名昭彰,为人所不齿……人生短暂,每个人的生命和精力是有限的,如何让自己不虚度此生,这就涉及生命的抽象意义,也就是我们为什么活着,我们生命存在的价值在哪里。有的人一生很短暂,但却在自己有限的生命里实现了生命的价值,流传千古;而有的人,虽然生命存在,但却如同行尸走肉。霍金身体残疾,在只有两个手指能动的情况下,写出了著名的《时间简史》,探讨宇宙起源;海伦·凯勒,一个处在盲聋哑世界的伟大女性,依靠自己的努力获得大学教育,用一生的力量致力于慈善事业,依靠坚强不屈的毅力面对生命的挑战,给人类带来光明。他们都在用不同的力量诠释着自己对生命的理解。生命可贵是因为它是一条单程线,每个人能拥有生命,这本身就是一种奇迹,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深度,我们应当努力使我们的每一天过得充实,过的有意义、有价值,真正做到“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三)珍爱生命,保护环境

生命是如此重要,对于我们每一个人只有一次,生命是无法预期的,每个人随时都面临着死亡的危险。200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夺去了太多人的生命,而那些幸存者之所以能够幸存下来,很大原因是自己对生命的渴望和期盼,他们也用自己的努力诠释着对生命的理解。大地震带走了父母、子女、丈夫、妻子,也更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难得和可贵,只要有生命,一切都可以从头再来。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现实社会中,仍然有很多人不懂得珍爱生命。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来自生存、工作、学习、感情、家庭、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再加上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心灵日益脆弱,很多人选择以结束生命来逃避现实,这些人中有事业如火如荼的大明星,有即将走向社会的精英,也有正处于花季的少男少女。有材料表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多个国家近年来自杀率都有增高的趋势,自杀人群则出现年轻化趋势。

说到珍爱生命,不得不提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破坏环境的问题。生态环境是我们人类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基础和条件,生态一旦受到破坏和污染,就意味着人类的生存受到了威胁。矛盾的是,人类为了更好的生活却总在不自觉地破坏着环境,当有一天生态系统压力过大而崩溃的时候,同时也就意味着人类生命的终结。所以,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这实际上是不珍爱生命的一种表现。现在世界各国面临的环境污染主要有以下几类:

第一,陆地污染与破坏,如城市的生活、生产垃圾,尤其是塑料橡胶、玻璃这些无法自然分解的物质,极大威胁着城市的环境。第二,空气污染,如汽车尾气以及人们生产过程中,从工厂、发电厂等排出的废气和有毒气体等。第三,水污染,如人们的生活污水,工厂工业生产中排放的各种有害甚至有毒的废水、废渣以及油船、油井泄漏的原油。农业生产使用的化肥和各种杀虫剂等造成的河流、湖泊和海洋的污染,也可以归结为水污染这一类。第四,噪音污染,噪音污染是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而来的一种污染,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的现象,比如城市的汽车噪音污染,工厂生产、建筑施工等对周边环境的噪音污染等。第五,放射性污染,放射性污染是近年来才出现的一种新型环境问题,主要是指人类活动造成物料、人体、场所、环境介质表面或者内部出现超过国家标准的放射性物质或者射线。如原子能工业中核燃料的提炼、精制和核燃料元件的制造,就会产生放射性的废水、废气。日常生活中的医疗检查和诊断过程也会产生放射性污染,如X光透视等。

破坏生态,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表现,同时也是一种不珍惜生命的表现,生命的可贵就在于它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那么在这仅有的一次短暂生命中,我们应该如何珍爱生命,让自己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不断提升生命的价值呢?

首先,应该正确理解人类的生死。每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死亡。每个生命都要经历出生、成长、衰老、死亡的过程,这是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对生死有正确的态度。我们无需整日为死亡而困惑和焦虑,凡事以平常心来面对,也就是说要带着一颗平常心来生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处变不惊,从容应对,这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其次,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负责。珍惜生命,因为生命是你自己的,必须对自己负责。放弃生命,这是对自己最大的不负责,也是对他人,尤其是亲人的不负责。所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拥有健康的身体是实现生命价值的基础和前提。当下的生活中,由于工作、学习、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人们逐渐淡化了保持身体健康的意识,心态也变得越来越脆弱。事实上,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中,保持个体身心健康显得比任何时候都更重要。

一方面,要加强身体锻炼,多运动,提高身体素质,所谓“生命在于运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如工作、饮食、起居、娱乐等各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我国上古时代的奇书《黄帝内经》上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数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就特别强调了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强调了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包括积极有效的心理状态、健康的人格、人际交往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保持情绪稳定的能力等,每个人都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保持心理健康。在日常生活中,要通过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力量,来培养和维护人们健全的个性、健康的心理和社会活动能力,使之在学习、工作、生活和创造活动中保持身心健康。

最后,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大自然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最重要的东西,没有大自然,人类就无法获得生存所需的各种物质和资源,人类与自然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关系。但是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人的需求也是多样的,为了更好的生活,人们总是无止境的从自然中获取自己所需的物质,无视对生态的破坏和对环境的污染。事实上,自然界在与人类相互依存的同时,也有与人类对立的一面,一旦人类对自然的索取超过了自然界的承受能力,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自然界的报复就不可避免。所以,我们在开发利用自然的同时,要注意保护自然、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与自然和谐相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