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职业技能培训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职业技能培训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时间:2022-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我国有2.4亿农民工转移到城镇,农民工已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主力军。教育问题关系到我国社会的稳定和未来的发展,而当前农民工在我国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尽管目前中国国民的经济收入有所增加,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但要把全部的资金投入到教育方面是不可能的,更何况一些欠发达地区人均国民收入还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离完全脱贫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教育问题_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问题研究

5.2.2 教育问题

5.2.2.1 农民工技能培训问题

农民工是我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也是当前我国社会中最庞大的弱势群体。目前,我国有2.4亿农民工转移到城镇,农民工已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主力军。其素质的高低与否已经现实地直接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加大对科学文化素质欠缺的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实质上就是优化我国人力资源、提升我国人力资本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长期以来,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壁垒下,我国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分布严重失衡,农村教育发展水平与城市相比有天壤之别,农民自主的进城并没有打破封闭的城市教育资源,农民仍被排斥在城市教育体系之外。近年来在沿海地区很多企业出现的“民工荒”实质上就是“教育荒”。[8]农民工的培训、农民工素质的提高不仅是提升农民工经济福利的举措,更是合乎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当前,农民工职业教育的现状仍远远落后于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农民工职业教育中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

第一,培训机遇不平等。由农业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6部委联合举办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覆盖全国农村的资金只有2.5亿元,同时培训任务的落实地点主要在农民工输出数量较多的省份,针对尚未转移的农民和在农民工聚集的主要城市却少有培训点,迫切需要培训的已进城农民工难以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

第二,对农民工的职业教育或培训缺乏长期性和系统性。不少地区对农民工只是进行短期的岗前培训,有的培训甚至只有短短半天,这对于本身文化水平就比较低的农民工来说并没有多大收获。有的即使在短时间内具备了上岗技能,但随着技术要求的不断提高,短期培训的农民工因缺乏转岗能力而再次淘汰,有的地方对农民工培训只是简单地教给他们一些手艺或技术,却不注重对其进行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等方面知识的系统性教育,导致农民工进城后难以适应城市生活。

第三,教育培训机构与农民工之间的适应性不够。目前社会上有各种技能培训班,但庞大的农民工队伍中接受过技能培训的所占比例却很低,其根本原因,一是农民工培训所需费用超过了他们的承受能力,二是一些职业教育培训机构没有根据市场需求和农民工文化水平较低的实际情况开设专业和课程。一些地区在培训农民工时缺乏科学的市场需求,调研和规划培训项目单一,重复培训现象严重。此外,目前社会培训机构虽然不少,但资源缺乏整合,师资力量分散,培训力量不足,急需得到整体加强。[9]

5.2.2.2 农民子女教育问题

教育公平是政府、社会及教育者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可能,以及受教育者个人的意愿和条件,对教育机会进行合乎情理的分配。目前在我国,农民工的子女随父母进入城市后,他们尤其是适龄儿童接受的却是独立于城市儿童之外的边缘化的教育模式,无法享受公平的高质量的教育。教育问题关系到我国社会的稳定和未来的发展,而当前农民工在我国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因此,如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基本权益,已经成为现时期难以回避的综合性的社会问题

5.2.2.3 农村教育体制问题

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改善教育环境,培养适合本地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最终目的是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经济的发展。通过优化配置现有的教育资源,建立起初步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并且引进部分本地区经济发展所急需的人才,这是促进其经济发展的第一步。之后更主要的是建立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系统,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使教育的社会效益与经济发展之间形成以下良性的永久循环模式:

(1)教育环境的初步改善─→经济的发展─→群众脱贫─→(2)教育模式的更大调整,资金的投入─→人才的增多─→群众致富─→(3)教育形成规模效应─→人民群众整体素质的提高─→经济持续的发展

从以上循环模式可以看出,三个阶段的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层次不同。这其中,教育模式的调整直接影响教育状况的改善和从教育中获得经济效益的程度。在第一阶段,需要政府部门多渠道的投入,实现教育的基础设施,教学基本环境的改善,培养出一些基础性人才。但到第二阶段逐步开始脱离贫困后摆脱对国家的财政依赖是历史的必然。然而,为了更高层次的经济发展,需要有更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支持,对资金的投入要求也就更高,也需要教育的更大发展。尽管目前中国国民的经济收入有所增加,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但要把全部的资金投入到教育方面是不可能的,更何况一些欠发达地区人均国民收入还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离完全脱贫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使教育真正起到促进经济的作用,必须加强教育系统内部的造血功能,通过改变教育自身的缺陷来形成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系统。

就我国目前的教育导向来说,基本上是以普通的文化教育、升学教育为主,轻视投资收效快、注重实用技能培训的职业教育。在教育结构中,十分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这对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他们那里需要的是大量高层次专业性人才。但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他们对人才的需求与现行的这种教育体制存在很大的矛盾。特别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农产业和非农产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文化水平要求不高,而对实用的职业技能有较高的要求,对一般文化水平的贫困人口进行适当的职业培训,特别是多元化的劳动技能培训,有利于非农人口找到更多的就业机会,农业人口增加经济收入。而这些地区的实际情况是:一方面,农业、地方企事业、乡镇企业、转移劳动力都迫切需要大批的中级科技人才,另一方面,当地职业中学不多,没有足够的为地方培养中级科技人才的学校。大量的普通中学毕业生不能升学,只好回乡务农,但因未受过专业技术的教育,无一技之长。同时,因长时间的读书,体力有所下降,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适应繁重的体力劳动。因此,他们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知识优势)。这反映出现行的教育体制与提高贫困人口的素质、减轻贫困的目标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大多数农民需要的是劳动技能和经营管理技能的培养,而普通的文化教育实际上仍是“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教育体制,它使农村的贫困人口没有看到直接的经济收益,家里反而为孩子上学支付学费,这使大多数急于脱贫的贫困家庭放弃送子女上学的打算。正如笔者调查的一些地方的农民所言:“上不上学一个样,不上学还可以在家劳动,一上学就成了无用之才。”这种教育体制影响了贫困家庭送子女上学的积极性,反过来又导致了劳动人口素质的进一步下降,形成恶性循环。

社会主义不要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贫困是人类的天敌,危及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综观经济落后地区的状况,我们发现有一种贫困的恶性循环。当地贫困人口的素质相对低下,使他们同时往往缺乏改善生活状况的强烈要求,适应不同的经济环境的能力也相对较差,他们大多数缺乏多样化的谋生技能,只能从事简单的农业劳动,而且劳动效率低下,这反过来又使他们在现代社会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加剧个体的贫困。这种贫困又阻碍了贫困人口受教育、提高自身素质的机会,甚至出现代际贫困现象。可见,贫困人口素质低下既是贫困的原因,同时它也是贫困的结果。这样,在贫困与低人口素质之间形成了这样一种恶性循环:

img2

在中国整个欠发达地区,恶劣的自然条件、经济机会不平等等因素加剧了这种贫困的恶性循环。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的链条,必须要从其内部入手。关键的因素是通过对贫困人口素质的改造。那是不是仅仅因为教育的投资不够而影响了教育对人口素质的改造呢?当然没有这么简单。主要的原因是教育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即教育没有能为当地人民改善生活状况服务。所以,教育的落后是全方位的落后,是一个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而又被许多人忽视的因素,因而解决起来困难很多。其实教育与经济的发展是切合联动、密不可分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