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江西省吉安市中心城市发展政策支持

江西省吉安市中心城市发展政策支持

时间:2022-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吉安市制定城市经济发展多元化战略,大力发展多元化城市经济,为城市化发展提供多支柱产业基础,从而为区域内外人口聚集创造强大的产业支撑。
江西省吉安市中心城市发展政策支持_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问题研究

4.2.3 江西省吉安市中心城市发展政策支持

对于吉安市而言,在既无资金优势,又无特殊政策优惠,自身区位优势与产业发展间互动力较弱的多重夹击下,如何加快吉安市域内中心城市人口聚集能力的快速提升,实现跨越式发展,是目前吉安市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实施的关键问题。我们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既不能指望短期内能吸引大量的外部资金,也不能期望上级政府随便会给出什么特殊政策,必须立足于吉安特殊的区位和发展特性,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区域内外人口聚集发展能力兼顾,同时在中心城市人口聚集能力的培养上采取或尽力争取一些特殊的政策支持途径。

第一,集中优势资源,发展中心城区。吉安应确立以吉州区、青原区为重点的中心城市发展战略,集中有限资源,优先发展吉州区、青原区的城市人口聚集能力培育,使之成为本地区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成为吉安市域人口聚集的主要中心。从整体看,由于吉安市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并不强,城市建设的资金相对有限,市域内城镇密度稀疏且规模普遍较小,市域内各区域城镇间产业结构雷同化比较明显,彼此间经济互动发展联系不强等原因,因此从宏观上看,在现阶段,吉安市市域内整体推进城市化的发展战略并不可取,也不能照搬以重点发展小城镇为特色的东部模式。如果人为造成多头分散布局,导致有限资金“撒胡椒面”,只能造成资金使用效率的下降,不仅形不成全区经济社会的主导力量,反而使“城镇建成之日就是空城之时”,造成有限资源的浪费。鉴于目前吉安市城市化发展的基本特性,也考虑到吉州区、青原区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的各种优势地位和条件,我们认为要实现吉安市市域内中心城市的人口聚集能力快速增强提升,就应该从实现人口聚集的基础平台拓展上做起。也就是优先发展吉州区、青原区城市化建设,使吉州区、青原区两个中心城区更大、更强、更优,积极增强吉州区、青原区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中心地位,扩展城市各种功能,积极探索跨越式、灵活性、适应性兼顾的城市人口聚集能力培育的新策略、新途径。这是我们寻求吉安市中心城市人口聚集能力培育快速提升的思想平台和政策基点。

吉安城市发展应立足于中心城区,发掘全市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中心的特殊区位优势,着力提高我区产业、人口、资源聚集功能,增强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力争把我区建成赣中地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交汇点。

首先,加快城北新区开发。紧紧抓住市委、市政府将城北新区开发建设列入全市城建开发三大组团之一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倾全区之力,按照国家级园林城市的标准加快城北新区开发建设。遵循“整体规划与分期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全面完成赣粤高速公路吉安北连接线、区行政中心、庐陵文化园、井冈山大道北段(吉朱大道)改造等项目建设,构建城北工业生产资料等市场体系,完善城北新区金融、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休闲娱乐等城市服务设施。用足用好上级政策,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资金、产业、市民聚集到城北新区。“十一五”末开发建设成新区面积8~10km2,聚集人口5万~10万。力争到2015年,城北开发建设成面积达22.75km2,聚集人口20万,集行政、工业、商贸、仓储、旅游休闲等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区。

其次,构建产业经济圈。按照城市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分布,展望2020年远景目标,东以赣江为界逐步向西发展,形成三个层次,构建三圈经济核心。第一层即中心城区为经济核心圈,重点发展商贸、金融、信息等新型服务业;第二层即城乡结合区为工业制造、物流商贸批发市场及农副产品供给经济圈,重点发展轻工制造、绿色蔬菜、房地产业;第三层即郊区为农业和观光旅游经济圈,重点发展农业种植、养殖业和旅游休闲农业。

再次,繁荣商贸物流业。按照“城内大商场、城郊大市场、城外大物流”构想,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全方位提升中心城区服务水平。充分利用105国道、赣粤高速公路、京九铁路,提升中心城区人气旺盛的优势,加快构建以城北生产资料等市场,城南建筑材料及生活资料等市场,中心城区以商贸零售市场为核心的市场体系建设。配合市里加强对中心城区商贸网点规划布局,通过兼并、联合、托管等多种形式对零售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引进、发展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大型连锁经营的零售企业(集团),引进一批名商名店、四星级以上宾馆。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物流配送中心,构建开放型、互联互通的社会化物流配送网络,加快进出口物流基地建设,依托工业园引入国内外现代物流企业,借助城北新区开发,在城北筹建一个集生产、销售、运输、仓储、配送、包装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物流中心。

最后,提升城市品位。与拉大城市框架相适应,放宽城镇居民户口准入门槛。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对大学毕业生进城实行先落户、后就业。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切实解决失地农民出路问题,确保失地农民全部转为城镇居民。努力构建社区服务体系、农民工跨地区就业服务体系、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重点抓好曲濑国际旅游风情园、庐陵文化园、千古钓源村旅游开发等项目的建设,想方设法聚集人气,扩张城市。积极参与国家级卫生城、文明城、双拥模范城、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园林城“五城”联创活动,把完善基础设施和提升文化内涵结合起来,全方位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居住环境。

第二,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城区辐射力。吉安市制定城市经济发展多元化战略,大力发展多元化城市经济,为城市化发展提供多支柱产业基础,从而为区域内外人口聚集创造强大的产业支撑。单纯的人口聚集不是城市,城市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是由各个发展优势聚合而成的。人口集聚正是城市经济社会功能不断增强提升的结果。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必然要求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功能的提升,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发展前提就是城市本身必须具有强大的产业支撑。对于吉安而言,目前积极型城市化发展类型是较好的一种选择。这种城市化发展类型指的是城市拉动力大,城市里有很大的就业机会,需要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来,这是由经济发展所导致的。换言之,城市经济发展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是城市人口聚集能力培育的关键。所以,要提升吉安市中心城区的人口聚集功能,就必须用新思路、新眼光去扶持以吉州区、青原区为主的中心城镇群的经济发展能力。就目前吉州区、青原区的城市经济发展现状看,其作为中心城区的经济聚集和扩张功能不充分,难以发挥产业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自然也就使城市人口聚集能力大打折扣。鉴于此,我们认为吉安市地方政府应在政策上支持鼓励吉州区、青原区两个市内中心城区大力发展多元化的城市经济。如积极促进吉州区、青原区新兴替代产业的发展,发展与城市功能基本一致的信息服务业、旅游业、基础设施等。把发展城市经济与开拓城市就业渠道联系起来,与城市经济结构调整联系起来。此外,吉安市应该在发育要素市场、改革产权制度、加快资源优化重组的市场化进程中给予明确的政策导向和支持。如鼓励吉州区、青原区区内相关加工企业间的资产重组与收购,把吉州区、青原区建设成赣中地区有强大特色产业支撑的中心城区。

第三,改善政策环境,促进人口聚集。改善加快城市化发展的政策环境,在户籍制度改革方面应有“先行一步、敢于试点”的精神,积极促进区内外农村人口向城镇的有序聚集。中心城市人口的聚集,对于像吉安这样一个中部中等城市而言,人口流动的聚合效应应主要由区内农村人口向城镇的有序聚集来实现。因此,制定积极的外来人口政策,善待农民工,通过一系列激励政策鼓励区内农村人口向中心城市及周边地区迁徙,就成为吉安中心城市人口聚集能力发展培育的重要途径。如何实现区内外特别是吉安市域内农村人口向中心城市的聚集,除了以上所谈的发展城市经济,提供入城农民的就业机会外,我们认为尚有以下几条具体的政策支持途径:

首先是取消入城门槛,放开户籍限制。我们强调“城市化是解决城乡差别的根本出路”,就是基于城市化本身对促进城乡人口流动有很强的拉动作用。但是目前的户籍管理制度对城市化过程中人口聚集的制约作用,应该说还是比较明显的。而对于吉安这样的中部中等城市而言,只有通过激活城乡人口流动的强化机制,城市人口的聚集才有可能逐步提升。也就是说,“取消入城门槛,放开户籍管理限制”,实现城乡人口的自由流动,是像吉安市这样的欠发达地区进行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突破城市化过程中人口聚集瓶颈的政策主导关键所在。我们也就此建议吉安市地乡政府积极寻求省政府或中央支持,让吉安成为中部地区户籍制度改革的试点区,并在吉安市吉州区、青原区率先试点实行按居住地划分城市人口,按职业确定身份的新型户籍登记制度。

其次是利用多元化渠道,加快吸引农村劳动力向中心城市转移。对此可实行以下几种途径:一是“户口换土地”,对在吉州区、青原区内的城市和集镇连续工作3年以上的农民予以户口登记,同时撤销原所在地户口,把农民“买走”;二是“工资换土地”,对连续在乡镇企业或其他非农产业连续工作5年以上的农民,对其原住地家庭承包土地作出必要调整,把农民“请走”;三是“机会换土地”,对经商、招工的农民,也相应调整土地,把农民“送走”。上述办法,主要针对吉州区、青原区这两个经济相对发达的中心城区来试行。

最后是建立适应农村人口转移和适应城市人口集聚需要的新型社会保障体制。吸引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进而实现把农村人口城镇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立并完善与之相应的社会保障体制十分重要。一是在公平原则基础上,应该在企业招工等人才聘用方面取消全民所有制形式,统一实行合同制。要使入城农业人口在子女入学、入伍、医疗、就业等方面享有与原住民同等的待遇;二是在城镇化人口在失业救济、医疗、退休养老金等方面,也应逐渐享受到适宜发展需要的相关保障体系;三是为了减轻农村剩余劳动力外移入城的盲目性和无助性,吉安市地方政府要积极发育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就业中介服务组织,逐步形成包括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培训在内的社会化就业服务体系,帮助农民在身份转移成本、收益、风险等方面作出正确的判断,减少因盲目转移而造成的损失,使农村人口在转移的过程中更具理性。

第四,确立“旅游先导”,快速聚集人口。吉安应该确立“旅游先导”的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旅游人口的流动带动市域外人口的聚集,把吉州区、青原区建设成面向赣中及相邻地区跨境旅游的中心。围绕把吉安建成“江西旅游重点区,沿海休闲后花园,红色旅游首选地”的目标,抢抓国家积极发展红色旅游的契机,按照“大井冈、大开发、大市场、大产业、大环境”的发展思路,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吉安市新的支柱产业和经济亮点。

首先是塑造井冈大品牌。充分发挥井冈山对吉安市旅游业的带动作用,整合旅游资源,共同打好“大井冈”牌,以“红色摇篮、绿色家园”为主题,以“辉煌井冈,成功之地”为主体形象,在旅游资源开发、宣传促销、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统一行动,共同塑造大井冈的旅游品牌。突出“红、绿、古”的旅游资源特色,实施精品开发战略,以红色摇篮文化、绿色自然生态、古色庐陵文化、会展节庆活动、休闲度假、专门兴趣等六大类旅游产品为主题,以井冈山红色及会议旅游发展区、庐陵文化旅游发展区、安福武功山生态旅游发展区、新干—峡江—吉水—万安沿赣江休闲旅游区等四大景区为重点,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加快建设梨坪、三湾、青原山、东固、吉州窑、武功山、万安库区、影视城、白鹭湖、汤湖、热水洲温泉以及庐陵文化园、井冈山农业科技观光园等景区景点,实现旅游产业的大扩容和产品质量的迅速提升。

其次是拓展旅游大市场。瞄准长珠闽沿海发达地区和京九沿线大中城市、港澳台以及东南亚等客源市场,重点推出一批精品特色旅游线路,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高规格、广覆盖、大声势、多形式地开展宣传促销活动,重点办好井冈山旅游文化节,使之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节庆活动品牌。积极开展区域旅游合作,联合打造推出全国知名的跨区域精品旅游线路。积极推广旅游标准化,加快旅游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完善旅游服务功能,提高质量、创立品牌,提升吉安旅游接待能力,把旅游优势转化成旅游产业的经济优势。加快星级宾馆建设和地方特色菜肴体系建设,开发具有吉安特色的旅游商品和土特产品,在吉安市中心城区、井冈山市建立大型旅游购物中心。扶持旅游文化娱乐业发展,努力把“岁月·井冈山”办成知名旅游娱乐品牌。

最后是营造旅游大环境。启动中心城区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井冈山市争创“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活动。坚持依法治旅,强化旅游市场的监管检查,净化旅游市场,优化旅游业发展环境。吉安不仅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又是赣中的重要交通枢纽。我们认为,目前吉安市域以吉州区、青原区为主体的中心城区如果要提升自身的人口聚集能力,就应该大力发展与自身旅游资源相结合的特色旅游,充分利用旅游人口带来的聚集效应,提升自身的城市服务功能,发展成面向赣中及相邻地区跨境旅游的中心、旅游服务中心、旅游人才培养中心。

总体而言,吉安市以吉州区、青原区为主体的中心城区人口聚集能力的培育,并不单纯是人口的聚集过程,而是整个城市化过程快速发展的缩影和主要体现。因此,对于吉安市而言,要提升自身人口聚集能力,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特殊区位优势和各种资源优势,用新思路、新政策,制定新型的城市化策略,积极探索有自身特色城市化发展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