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非沪籍社区青少年群体的失业差异中寻找突破口

在非沪籍社区青少年群体的失业差异中寻找突破口

时间:2022-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大量数据表明,非沪籍社区青少年群体很多所谓主观因素往往是客观因素所造成的,从而导致他们在就业问题上出现主、客观因素的恶性循环,这种状况在沪籍社区青少年群体中并不多见。相对于沪籍社区青少年群体,非沪籍社区青少年群体由于受到上述客观失学因素的影响而直接导致其受教育程度偏低,学历不高。
在非沪籍社区青少年群体的失业差异中寻找突破口_青少年群体结构理论:社区青少年群体构性风险研究结构及其结

三、在非沪籍社区青少年群体的失业差异中寻找突破口

非沪籍社区青少年群体失业原因与沪籍社区青少年群体也有很大差异。虽然,从表面上看,大部分沪籍和非沪籍社区青少年的失业原因,都可以归结为主观上的自身素质低和客观上的就业形势严峻等因素。但是,大量数据表明,非沪籍社区青少年群体很多所谓主观因素往往是客观因素所造成的,从而导致他们在就业问题上出现主、客观因素的恶性循环,这种状况在沪籍社区青少年群体中并不多见。

相对于沪籍社区青少年群体,非沪籍社区青少年群体由于受到上述客观失学因素的影响而直接导致其受教育程度偏低,学历不高。本次基础调研数据显示,非沪籍社区青少年群体的学历层次普遍较低,有超过七成半的人仅为初中及以下学历(约占75.2%),更有超过一成的人仅有小学文化水平(占12.5%)。这种学历层次的人,要在就业竞争激烈的上海找到体面工作的机会几乎为零。另外,虽然有相当数量的非沪籍社区青少年表现出强烈的就业意愿(这与一些非沪籍青少年来沪原因直接有关),但由于受年龄等客观因素限制而无法就业。本次基础调研数据显示,有超过四成的非沪籍社区青少年是因为当时(即来沪时)或现在没有达到法定劳动年龄(即未满16周岁)而无法就业(占42.7%)。[10]当然,根据我国《劳动法》关于“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规定,[11]这些非沪籍社区青少年不应该就业,但问题是,这些未满16周岁的非沪籍社区青少年同样也因为上述客观失学原因而无法就学。这样就出现了一个令人十分无奈的局面,即很多非沪籍社区青少年既不能就业,也难以就学,他们只能是“没有进一步就学”、“没有稳定工作”的社区青少年。这就很容易造成他们有意无意地把失业的原因统统归结于客观因素而在主观上失去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的信心和愿望,从而使他们养成懒散、“啃老”等不良习惯。在这种状态下,即使达到了法定劳动年龄,他们还是难以在残酷的劳动力市场竞争中胜出,失业也就成为他们的一种常态。因此,如何让非沪籍社区青少年群体在目前难以改变的客观现实面前,正视自身的不足,激发改变自身现状、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应对竞争的主动性和进取心,就成为我们做好非沪籍社区青少年工作的重要突破点。

【注释】

[1]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在沪的非沪籍社区青少年群体人数已达8.6万,是目前沪籍社区青少年群体人数的2.77倍。

[2]参见上海市松江区车墩镇政府网站,车墩青年理论学习板块《关于来沪青少年生存发展状态及工作对策的调研报告》(2009年12月21日),http://cdz.songjiang.gov.cn/show/index.aspx,2013‐08‐13。

[3]参见刘宏森主编:《2006—2009年上海市社区青少年工作蓝皮书》,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93—164页。

[4]参见刘宏森主编:《2006—2009年上海市社区青少年工作蓝皮书》,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7页。

[5]参见蔡忠主编:《项目为本:上海市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本土探索》,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46—257页。

[6]参见刘宏森主编:《2006—2009年上海市社区青少年工作蓝皮书》,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7—38页。

[7]具体见本书第五章相关数据。

[8]具体见本书第五章相关数据。

[9]具体见本书第五章相关数据。

[10]具体见本书第五章相关数据。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5年),第15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