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火圈舞的传说

火圈舞的传说

时间:2022-03-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火圈舞的传说白马人的火圈舞,汉族有人称为圆圆舞、街火舞、火把舞。白马人为了躲避战火和生存,在一次次的迁徙途中,常常以山头为宿营地,并点燃篝火,防范袭击。火圈舞,象征白马人齐心协力、坚不可摧的团结精神,显示了白马人同仇敌忾、誓死抵御侵略的坚强意志。从火圈舞的唱词、动作等,不难发现火圈舞是白马人战前的演练、战斗的拼杀和战后的欢庆。跳火圈舞时,男女老少手拉着手,臂膀挽着臂膀,显示出白马人的精诚团结。
火圈舞的传说_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故事卷

火圈舞的传说

白马人的火圈舞,汉族有人称为圆圆舞、街火舞、火把舞。白马人所有寨子,每年从腊月八日开始凑柴、烤街火、唱歌、跳火圈舞,要到正月十八日才结束。关于火圈舞的来历,是这样传说的。

相传很久以前,居住在大山深处白马人的先民,常常遭受官兵匪盗的欺压和追杀,被迫一次次艰难逃生。在一次迁徙路上,白马人扶老携幼,历尽九死一生,最终还是被尾追而来的官兵团团围困在一座山岭上。

生死存亡关头,白马人与官兵展开了殊死搏斗,在山头上整整坚守了七天七夜,打退了官兵一次次的进攻。直到第八天,即农历腊月初八,这天傍晚,苦战了一天的白马人疲惫不堪,燃起了篝火取暖,一个个渐渐进入了梦乡。狡诈的官兵趁白马人熟睡之际偷袭,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只白公鸡的啼叫,救了白马人的命,为了纪念腊月八摆脱劫难,便把这一天定为火圈舞的开始日,成了白马人最为重要和喜庆的传统节日。

白马人有一首酒歌唱道:“白马人的苦难比天上的星星还要繁多,白马人的意志比大山的磐石还要刚强,白马人的故事比白马河水还要源远流长,白马人的篝火燃起了生生不息的希望,白马人的火圈舞就是天上的太阳和月亮……”

白马人为了躲避战火和生存,在一次次的迁徙途中,常常以山头为宿营地,并点燃篝火,防范袭击。同时为了消除疲惫和瞌睡,白马人围着篝火通宵达旦地唱歌跳舞。白马人唱道:“火儿不吹自己燃起来,青年不叫自己来。白马城是什么城?白马城是铁铸的城。守城就是守护家园,杀退敌人要齐心……”雄壮的歌声抒发了白马人保卫家园的钢铁意志。白马人手拉手,围着篝火跳舞,形成了火圈舞,传承至今。

白马人跳火圈舞时,不分男女老幼、富贵贫贱,大家手拉手、肩并肩,连成一个大圆圈,围着熊熊大火歌舞。有时反背跳,有时曲跳,舞步简练明快,随圈左右盘旋,走三步一蹴踢一次腿。边舞边唱,或男唱女合,或女唱男合,歌声有时高亢粗犷,有时悠扬婉转。男女齐声高歌:“燃起篝火,扯起圈子,小伙子不叫自己来,歌手把口开。祖先啊,你把我们带到这个地方来。我们要跳得像磨扇一样转,转的是麻子石头磨扇。我们要跳得月儿圆,我们要跳得山也笑来水也欢……”一段歌曲过后,转动一个方向,舞步时缓时疾,以走步和滑步为主,身体随脚步起伏摆动。

白马人说,火圈舞中的“火”,象征“城池”、“白马寨”。白马人通过手拉手、臂挽臂,表示护城的决心和信心。火圈舞,象征白马人齐心协力、坚不可摧的团结精神,显示了白马人同仇敌忾、誓死抵御侵略的坚强意志。从火圈舞的唱词、动作等,不难发现火圈舞是白马人战前的演练、战斗的拼杀和战后的欢庆。跳火圈舞时,男女老少手拉着手,臂膀挽着臂膀,显示出白马人的精诚团结。欢歌声、舞步声、噢噢声,形成一种战场气氛。

火圈舞从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开始起跳。这天清晨,全寨子的小伙子都要上山打柴,柴背回来后,标上各自的记号,摆放在村头的大场边,供村里人在大场上跳火圈舞和闲谈烤火用,整整要用一个多月时间。村里人通过柴的多少、柴捆整齐与否,判断小伙子的能力和精干程度。若柴捆整齐、分量多的小伙子,便会受到大家的称赞;反之柴捆七长八短、捆不紧扎的小伙子,会受到村内外人的讥笑。火圈舞从腊月初八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七结束,整整跳四十天时间。跳火圈舞,除了寨子里青年人背柴外,家家户户还要凑柴。每天晚饭后,小伙子、姑娘敲锣打鼓,唱着《凑柴歌》,挨家挨户地去凑柴。每到一处,主人就会很热情地把柴交给小伙子和姑娘们,多少不限。凑的柴堆放在场中,点燃篝火,全村男女老少欢跳火圈舞,唱火圈歌。

火圈舞,是白马人休闲时和庆贺节日最常见的舞蹈,它用独特的形式把迥然不同的两个自然物——“火”与“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班正礼讲述,刘启舒采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