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祭祀用品】

【祭祀用品】

时间:2022-03-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纸马 亦称“甲马”。供祭祀财神、月神、灶神、寿星等神祇时使用。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可知以纸箔制冥器祭祀之俗始于唐代。祭灶用麦芽糖制品之一,呈小瓜状。现冬季春节前后仍有糖瓜、关东糖等出售供人食用。鱼供 汉族祭祀用品。蜜供 汉、满等族祭祀供品。五牲 古代祭祀供品。即用作祭祀的五种动物。是汉族丧仪用白习俗中的一种例外。如死者已成年而举行出殡仪式,所用路钱也为红色。丧仪、祀鬼用物。
祭祀用品】_实用中国风俗词典

【祭祀用品】

纸马 亦称“甲马”。汉族民间祭祀用物。指印有神像供焚化用的纸片。流行于全国各地。供祭祀财神、月神、灶神、寿星等神祇时使用。据《金陵岁时记》载称:“取红纸长约5尺,墨印财神仙官或莲座等状,新年立春供设厅堂。刻木如牌坊,形高尺余,曰‘纸马’。至中秋则刻月宫太阳星君;祀灶,则刻东厨司命星君,纸皆尚白;若遇喜寿事,则刻喜神寿星。”按清赵翼《陔馀丛考》卷三十云:“纸马又称甲马。唐王玙用纸马祀鬼神,后世遂在纸上画神像,涂彩色出售,祭神毕焚之,谓纸马。”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宋时已有纸马铺。《知新录》云,古者祭祀用牲币,秦俗牲用马,唐明皇时才用纸马以祀鬼神。

纸箔 汉族民间祭祀用品。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指以五彩纸和箔纸制成的冥器,烧化后可供神灵、鬼魂享用,如纸钱、纸轿、纸车等。《天香楼偶得·马字寓用》:“俗于纸上画神佛像,涂以红黄采色,而祭赛之,毕即焚化,谓之甲马。以此纸为神佛之所凭依,似乎马也。”《陔馀丛考》卷三十:“昔时画神像于纸,皆有马以为乘骑之用,故曰纸马也。”“甲马”、“纸马”均属纸箔冥器。又宋王应麟《困学纪闻》所载:“欧阳子谓五代礼坏,寒食祭而焚纸钱。案纸钱始于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王玙为祠祭使,祈祷或焚纸钱,类巫觋,非自五代始也。”可知以纸箔制冥器祭祀之俗始于唐代。此俗今仍在一些地区流行。

糖瓜 汉族祭祀供品。流行于全国各地。祭灶用麦芽糖制品之一,呈小瓜状。宋时祭灶已用麦芽糖,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六“十二月”条下有“二十四日,不以穷富,皆备蔬食饧豆祀灶。此日市间及街坊叫卖五色米食、花果、胶牙饧、萁豆,叫声鼎沸”的记载。饧是麦芽熬成的糖。糖瓜始于何时,不详。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十二月·祀灶》有乾隆时“祭品则羹汤灶饭,糖瓜糖饼”北方多在腊月二十三日祭灶,民国年间沿用糖瓜等物。民间传说糖瓜可粘灶王嘴,使灶王在玉帝前不能谈人家丑恶言行。糖瓜形状约有元宝、甜瓜、大球、小球等几种。元宝状者又有大中小之分,可叠置成套。为防潮解,表面通撒淀粉。现冬季春节前后仍有糖瓜、关东糖等出售供人食用。

鱼供 汉族祭祀用品。流行于中原地区。行祭的一种方式,当地民间全用鱼类做供奉财神的祭品。俗谓财神爱吃鱼肉,实有取吉庆有余(鱼)之意。

化莲船 汉族民间对作水上道场所用船只的称谓。流行于江浙一带。民间有溺水而亡者,家属为其超度,请僧、道在船上作水上道场,该船称化莲船。又每年夏历七月下旬,各地为赈济水上孤魂,举行放水灯活动,即“水上焰口”,其船也称化莲船。

羹饭 汉族祭祖供品。流行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夏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又称鬼节、冥节),各家各户备新收的谷物供奉祖先,行秋祭礼,以告祖先秋成。届时以新收的米或谷,杂以新收的瓜果,煮成粥敬献,名为“羹饭”。元代时,称此俗为“烧饭”,意为烧饭敬祖。皖南将此看作是荐新之一种。

黄钱 汉族祭祀用品。流行于北京、天津等地。丧仪或年节祭祀时烧化。由黄色纸按行、列凿制钱形轮廓和当中方孔。年节和庙会活动中焚化敬神是它的主要用途。是旧时纸马铺销售量最大的一种。天津也为未婚男青少年的丧仪和年节祀鬼时用作烧子。

蜜供 汉、满等族祭祀供品。流行于北京地区。为一种素食。其制法:以面条为砖,砌成浮屠形,或方或圆,或八角式。大者高数尺,小者数寸,外以蜜罩匀,大都为岁终供佛之用,不可吃食。其中有称“碎蜜供”者,则专作食品之用(见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

打九十 汉族民间对制作纸钱的称谓。流行于浙江南部。以粗黄纸为坯,用铁铸成的铜钱模印,打纸成痕,即为纸钱,俗称“打九十”。用以祭祀祖先,追荐亡魂。

五牲 古代祭祀供品。即用作祭祀的五种动物。有二说:(1)指牛、羊、豕(猪)、犬、鸡。《左传·昭公十一年》:“五牲不相为用”。(2)指麋、鹿、麏、狼、兔。《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为六畜、五牲、三牺,以奉五味。”孔颖达疏引汉服虔作麏、鹿、熊、狼、野豕。清王引之谓五牲为牛、羊、豕、犬、鸡,服虔注非(见《经义述闻·五牲三牺》)。

三牺 古代祭祀供品。用于祭祀天、地、宗庙的三种祭品,即雁、鹜、雉。《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为六畜、五牲、三牺,以奉五味。”孔颖达疏:“服虔云:‘三牺,雁、鹜、雉也。’”三物均系六畜中毛羽完备者,平时专门供养,备作祭祀之用。班固《东都赋》:“于是,荐三牺,放五牲,礼神祇,怀百灵。”注:“善曰:三牺,祭天、地、宗庙三者之牺也。”

三牲 ❶古代祭祀供品。凡祭祀,用牛、羊、豕(猪)三物供祭。《礼记·祭统》:“三牲之俎,八簋之实,美物备矣。”《礼记·宰夫》:“凡朝觐会同宾客以牢礼之法。”汉郑玄注:“三牲,牛羊豕具为一牢。”《书经·微子传》:“牛羊豕曰三牲。”民间以鸡、鱼、猪为三牲。❷上古所用牺牲的总称。《小学绀珠·动植类·三牲》:“夏牲用玄,殷牲用白,周牲用骍。”《礼记·檀弓上》:“夏后氏尚黑:大事(丧事)敛用昏,戎事乘骊(黑马),牲用玄。殷人尚白:大事敛用日中,戎事乘翰(白马),牲用白。周人尚赤:大事敛用日出,戎事乘騵(赤马),牲用骍(赤色的牲口)。”

庙采 即“庙菜”。古代汉族祭祀供品。指供宗庙的菜。《夏小正》:正月,“采芸”。《传》曰:“为庙采也。”《吕氏春秋·本味》:“菜之美者,阳华之芸。”其特点是越年生植物;正月时其根苗都可采为食菜,味美;二月开黄花。对芸是何菜,有下列4说:(1)芸是邪蒿;(2)芸是苜蓿(《尔雅》郭璞注);(3)芸是柴胡;(4)芸是芸苔菜,即一种油菜。

红钱 旧时汉族祭祀用品。流行于天津等地。丧仪或年节祭祀时烧化。天津丧仪除用白钱外,尚有红钱和黄钱两种。红钱用红色纸按行、列凿制钱形轮廓和当中方孔,是为未婚女子的丧仪和年节祀鬼时专用,也称“红烧子”。是汉族丧仪用白习俗中的一种例外。如死者已成年而举行出殡仪式,所用路钱也为红色。

白钱 旧时汉族祭祀用品。流行于北京、天津等地。丧仪、祀鬼用物。祀鬼用纸钱,多由白纸做成,故名。其间一种为钱形、直径约11厘米的,是出殡时沿途撒的,俗称“路钱”。另一种是较大张的白纸,按行、列凿制钱形轮廓和当中方孔,是丧仪和年节祀鬼时焚烧的。天津民间对后一种白钱也称“烧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