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民间乡村经济民俗

民间乡村经济民俗

时间:2022-03-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章 民间乡村经济民俗民间乡村经济民俗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主要经济民俗基础,它反映出整个民间经济的面貌与特色。民间乡村经济的类型,主要有山村经济、渔村经济、牧村经济和农村经济。“靠山吃山”,正是这种采集经济习俗的概括。随着狩猎经济的发展,其生产范围也不断扩展。不仅为食用而猎,也为经济生活而猎。“起麻”2~3人,负责树倒后快速剥取杉皮,杉皮的长度一般以“直铁”长度做标准,或两刀或三刀长。
民间乡村经济民俗_民俗综览

第三章 民间乡村经济民俗

民间乡村经济民俗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主要经济民俗基础,它反映出整个民间经济的面貌与特色。

民间乡村经济的类型,主要有山村经济、渔村经济、牧村经济和农村经济。

1.山村经济民俗

(1)自然采集。它是人类原始生产的古俗。人类祖先的主要食物就是靠自然采集获取,比如植物的花果、干果、块茎、茎叶、菌类等。由于当时工具极其落后和缺乏,人类在动物方面的食物主要来源于小兽、鸟蛋、沙滩鱼类、贝壳或巨兽尸体等。

(2)采集的扩展。随着采集经济的发展,人们创造了许多新的方法,采集范围也不断扩展,由单纯采集食物向经济收益发展,比如采集人参、草药、蘑菇、木耳、茶子、冬笋、猕猴桃等。这些“山货”有的成为山民赖以生存、换取其他生活用品的等价交易物。“靠山吃山”,正是这种采集经济习俗的概括。

(3)狩猎经济。比起采集经济生产来,狩猎是更为进步的一种经济生产方式。随着原始工具的不断进步,人类由被动拾取小兽、死兽变为主动猎取巨兽、猛兽了。他们采用集体围猎、设陷阱、放火驱赶兽类等方式猎取野兽。远古的狩猎习俗为后世狩猎经济创造了生产方式和经验。

(4)狩猎的扩展。随着狩猎经济的发展,其生产范围也不断扩展。在猎取兽类的同时,也捕捉鸟类和爬虫类。狩猎的目的也有所不同。不仅为食用而猎,也为经济生活而猎。在东北地区,狩猎对象很多,除貂、鹿外,熊、虎、野猪、狍、狼、麝、狐、兔等都是山民狩猎的对象。当地山民称行猎为“打围”,其目的有二:一是专门为了猎取野味,称“菜围”;另一种叫“红围”,完全是为了经济目的而行猎的。比如取虎骨、熊胆、麝香、貂皮、鹿茸等。而行猎的方式和习惯也有所不同。以猎鹿为例,有季节性、技术性,鹿茸按其滋补作用又有老嫩、形状、被射中者是否撞碎其角等之分。猎鹿多有妙法,如“哨鹿法”,即猎人发现鹿迹后,一边高举假鹿头,一边吹响牛角哨,学发鹿鸣声,待群鹿闻之相聚而射之;又有以盐水洒于鹿道,诱其舔地上盐渍而射取之。此外,还有割茸、炸茸、取胎等特殊技术的传承。至于猎熊、猎貂、驯养等习俗,亦各具特点。

在南方,狩猎对象主要有野猪、麂、狐狸、野兔、蛇、竹鸡、野鸡等。其工具主要有鸟铳、弓弩、猎犬、烟火等。以狩猎野猪为例,猎人进山须带用猪血、桐油浆过的麻网,说是为辟邪之用。多人合猎分工,包括抄山、坐段、赶山、打头铳等。抄山即寻找兽迹,坐段就是形成对兽的包围圈,赶山即由抄山者训练猎犬将兽赶出潜伏地,打头铳即在野猪出现时开枪打中第一枪。至于猎物分配,亦有传承习俗:打头铳者得兽头和两蹄,补枪者亦有功,可从打头铳者处分得半边兽头,抄山者得内脏和另外两蹄。其余兽肉按人、犬数平分,犬得兽肉交其主人。在围猎中,如遇猎物跑进山民家中“避难”,则不宜猎取,而应由该山民礼仪送回山中。

(5)驯养。人类驯养野禽、野兽为家禽、家兽,是由古代传承下来的习俗之一。驯养目的有四:一是食用,以满足人类生活和营养需要,如鸡、鸭、猪、羊、鱼等;二是使某些动物成为人类生产方面的动力,如牛、马、骡等;三是为人类提供保护作用,如犬守门户,鹰、鹭抗击兽敌等;四是为人类提供经济来源,如养蚕获取蚕丝,养蜂获取蜜糖,养蚁提供药用等。在驯养习俗中,各具方式方法,各具惯制特点,各需技术和秘诀。有的经人们长期实践,一些驯养技术被高度概括后,成为经典秘诀。比如农家养猪,就有“养猪无巧,栏干潲饱”之说,意思是说,只要做到了“栏干潲饱”四个字,猪一定长得快,长得好。

(6)林木。在我国南方,山村林木资源丰富,很多地方现冠以“毛竹之乡”。林木的砍伐、运输等均有自古传承的习俗。以山民砍伐杉木为例,砍伐季节为农历四月和八月为佳。四月砍伐的叫“菜头麻”,八月砍伐的叫“八月白”或“秋白”。伐木工具及有关行为亦各有代称,如斧头为“碓子”,直刀为“直铁”,蛇为“溜棍”,筷子为“撑篙”,饭为“铁子”,吃饭为“炼铁”,收工为“班师”等。伐木一般由10多个人组成“一班碓子”,其分工是:“扫窝”一人,负责选树、砍扫树蔸四周的柴草杂物。“起头麻过号”一人,负责剥下第一块树皮,然后用毛笔在去皮处写上东家名字,同时用写“正”字的方式记录已砍伐的支数。“碓子”2~3人,每人掌握一把斧头,各自对树的一面进行砍伐,砍的口子要视树的大小而定,有“尺木三寸口”之说,即围长一尺的树,可砍三寸左右的砍口。砍口太大,浪费木料;砍口太小,又难以砍到树心而顺利倒树。砍后要把树蔸砍斫平整。“带钩”一人,即用一丈以上长的小毛竹或长条木棍,一端装上铁钩。砍伐时,带钩人持钩立于树的(山势)上向,用力钩住树的尾巴,等树摇摇欲倒时,再用大力往山的上方一拉,树就能倒于山的上方,以后就可以由下而上“出树”,带钩人在倒树的一瞬间要拉长声调边唱边用力:“要钱不是我要钱,小姐要钱买花线,小姐要钱扯鞋面……”顿时这种唱声、砍伐声连成一片,响彻山谷。“起麻”2~3人,负责树倒后快速剥取杉皮,杉皮的长度一般以“直铁”长度做标准,或两刀或三刀长。几个人的标准要统一,剥麻要视情剥到该树的一定位置,剥下的杉皮留做以后盖棚屋用。“踩麻”2~3人,要将杉皮收集好放在较平坦的地方,逐块伸开叠放好,并用物压妥,以后用时就不会再卷成筒状。剥完一棵树的最后一块杉皮,要在树的留皮口处用刀撬开“老鸦口”,让其皮不得再吸收到其他水分,树就干得快。树尾巴要留着,使其枝叶吸干树干的水分。如此流水作业,各负其责,一天下来,砍伐甚多,“一山雪白”。如果山场广阔,林木丰富,可同时组织几班“碓子”进山,其砍伐效益就可想而知了。砍伐毛竹也同样有习俗传承,如留蔸要矮,视竹节疏密,一般从两节以上砍伐,砍伐时要先砍下向,后稍砍上向,待竹欲倒时,砍伐者立身于下向,一手按住竹,另一手快速在竹的上向猛补几刀,再用力往上一摁,竹子就会倒往上向,利于出竹和运输,否则,竹倒下山,要“调头”就不那么容易了。毛竹砍倒后,要将竹搬离竹蔸,后用刀或斧头对竹蔸“冲节”,使竹蔸能盛进天然雨水,经年历月,竹蔸糜烂,其竹鞭就能更好地吸收水分,促其生笋长竹。

(7)烧炭。山村林木资源丰富,可利用杂木等烧取木炭,以供城乡过冬取暖之用。木炭窑有洞式和筑(盖)顶等几种。洞式窑一般在土坎上打洞,从烧火口打入,里面要挖掘成圆柱形、椭圆顶。再从火口对面的地方即圆柱体壁上,垂直挖烟洞,直至窑底,上出口于窑顶外。将砍好的木柴竖放于窑内,要填塞满整个窑洞,后从火口烧火,要视窑的大小及烟色而判定是否“烧过了”里面的柴料,是否可以“封窑”。起初,烟洞外口不热,烟色淡白,烧到后来,烟口灼热,烟色淡青且渐稀。此时,有经验者可以断定炭烧完全了,即可“封窑”。就是将烧火口封妥,不能进空气,过数天后即可打开火口“出窑”。炭从烧火口运出,也有另设出窑口的。筑顶窑就是在土坎上面或斜坡上垂直往下打窑,同样打成圆柱形,柴火应劈成长短不齐。装窑时,最长的放中间,然后渐次由长到短塞满整窑。如此,窑的内顶自然形成倒扣“锅状”,再用草叶等填平顶部,最后用黏土筑顶,筑成倒扣大锅式形状。烧火、看烟、封窑、出窑等与洞式窑相似。这种烧法比洞式窑在装窑、塞顶、打烟洞等方面要方便得多,但必须注意窑顶崩塌事故。为此,也有找一口大锅倒扣于窑柴上面当窑顶的,出窑时,取下大锅,既方便又安全。随着科技的发展,早已有了“制炭机”,即可利用锯屑等竹木下脚料,靠机械力挤压成条状木炭,同时高温加热。这种木炭还具有结实耐烧、无烟、热度高等特点。为节省木材,旧式烧炭已越来越少了。很多地方已靠暖气、电能取暖。

(8)采挖冬笋、春笋。南方竹海延绵,竹笋丰富。竹笋是由竹根即“竹鞭”长出的,竹笋美味可口,是天然绿色食品,人们甚至将其誉为“山珍”。每年立冬过后即可采挖冬笋。挖冬笋的要点是“六看”,即一看山场二看竹,三看竹鞭四看芽,五看地势六看笋。具体来说,“一看山场”就是要根据当年气候特点,雨水多的年头一般向阳山坡多结笋;如是旱年,则要到山埚中才能多挖到冬笋。反之结笋少,挖笋很难如愿。“二看竹”,就是要看竹的老嫩,“老竹嫩叉,嫩竹蔸下”。这说明因竹的老嫩,结笋有远近之分,老竹即指生长四年以上的竹子,它的笋一般结在新的叉鞭上(竹鞭会分叉),而嫩竹的笋总是离竹蔸不远。看竹还要看竹叶,结了笋的竹子竹叶繁茂且叶间杂有黄叶,如将该竹一摇,黄叶落下,说明其笋已被挖走了,反之笋尚在。“三看竹鞭”,即仔细辨认竹鞭形色,如竹鞭宽厚壮实,金黄色,有生气,则有笋。反之,有笋也不多。“四看笋芽”,竹鞭上有笋芽,笋芽如为金黄色,肥壮有力且尾部分叉,说明不远即有笋,如笋芽短小,呈指甲状,贴于竹鞭上或气色不旺,则无笋,或有也不多。“五看地势”,真正结笋的地方总是地势舒坦、土质松软。石头山、大树蔸下等处,一般结笋不多,即使结笋,鞭入巨石,也难以挖出笋来。“六看笋”,如笋的形色好,肥壮有力,“胡子”粗壮,笋尾开叉,说明后面还有笋,反之,如果笋色灰暗,甚至已见虫蛀斑迹等,背后有笋也不多。挖冬笋“三忌”:一忌给竹“带枷”,有的人一时找不到竹鞭,就对竹四周环挖,直到找着竹鞭为止。如此,该竹遭到痛创,风吹即倒。二忌斩断竹鞭,有的人未挖到笋,怒气冲天,斩鞭出气,斩鞭也是对竹的毁灭性打击。三忌刮芽,在挖笋过程中,不能用锄头刮去笋芽,因为笋芽是未来的春笋,如果把芽刮去,就少了春笋,自然减少新竹。另外,挖过笋后要填“鞭槽”,不能让竹鞭裸露于外,要用土填好为佳。至于春笋,立春以后,笋茁壮生长,冲出土面,与日俱长。清明时节春笋遍地,山民多将煮熟的春笋晒成“笋干”,它是上等点茶佳品,也可烹成菜肴。谷雨前后,是传统大做干笋(又叫闽笋)的时节。山民把春笋大量挖运回家,剥洗后蒸煮,然后用绞架绞压,待到伏天酷暑,开绞晒笋。干笋大都金黄透明,色味俱佳,经济效益颇高,是山村四季宴席名菜之一。现在随着毛竹加工业的发展,毛竹的价格愈来愈高,毛竹的经济效益已大大超过了春笋的效益。为保障毛竹加工业原料供应,发展毛竹生产,禁挖冬、春笋已成为地方政府的禁令和山民的自觉行动。“物以稀为贵”,故冬笋、春笋的价格愈来愈高,有的地方冬笋单价与猪肉单价相当,突显冬笋的可贵。

(9)采矿。这里指的是山民手工小矿产,如淘金、挖金、采铜、挖煤、采矿石等。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新材料、新工艺的发现和利用,原来认为毫无价值的东西,现在派上了大用场。如山中巨石,可用机械取出,再制成油光滑亮的“花岗石”,深受人们欢迎。

2.渔村、牧村等经济民俗形态

(1)捕鱼文化。渔村经济民俗主要以捕捞水产品为基本内容。捕捞作业民俗要晚于采集和狩猎生产习俗,最早称为“捕鱼文化”,其作业方式主要为用手摸抓。后来人们创制了叉、钩、网等工具,捕具的出现使渔业生产习俗进一步完善。渔业生产受到江河湖海和大自然气候的严格制约与限制,水上作业的艰险给渔业生产习俗带来重大影响。

(2)水上捕捞。渔村经济的生产具有诸多特色。如水上捕捞就有多种多样的习俗传承:用手捕捉;用篮网、钩、叉捕捉;用药物毒取;驯养鸟类(鸬鹚等)捕鱼。如今,还用电、炸药等方法捕取鱼类。海上捕鱼季节性很强,渔汛可分为初渔汛、大渔汛、休渔汛三种。唯大渔汛为旺季,其时渔歌唱晚、万家灯火,盛况空前。

(3)修造渔具。为了更好地在水上作业,渔民工具的修造成为重要的经济内容。休渔期,男子修造渔船,女子织补渔网。渔家的菜园都是用旧渔网围成的,这些构成了渔村特有的风貌。

(4)祈吉避凶。渔民在海上作业,故对“海神”“海龙王”“海怪”等都有特别的信仰。如在海上遇到风险,则祈求海神娘娘送灯指路;当鲸鱼过境(通常称之为“过龙兵”)时,即投下玉米渣等食物祭海,以祈求平安。渔家具有独特的禁忌,其目的都是为了祈吉避凶。

(5)牧村经济民俗。古代牧民总是从事游动性放牧,定居牧村是现代才有的事。古代狩猎者用驱赶兽群入栏的方式,对野牛、野马、野羊、野猪、野骆驼等进行驯服、驯养,同时也对飞禽类进行驯养。驯养的成功使禽兽得以大量繁殖,从而为人们积累了大量的肉类、皮毛、兽骨等。牧业生产自然形成了独立的经济体系。

(6)牧业的发展。牧业生产经济的发展,既保证了人们对肉类食品的大量需求,又能给人们提供乳制品。在我国有一部分牧业生产并不取用乳汁,而在非洲一些地方,发展牧业只为取用乳汁,并不食用畜肉。当牧业经济出现取乳后,牧业就得到了新的进步与发展,从而出现了新的生产分工。如我国蒙古族传统分工曾是男子挤马奶,女子挤牛、羊奶;有的部族是男子挤骆驼奶,妇女挤牛、羊奶。其工艺习俗亦成惯制。

(7)游牧形式与马的作用。游牧形式是我国牧业生产的传统形式,其中有以个别家族或多个家族结成集体进行游牧的,还有的是集团性的游牧。为适应自然季节变化,牧民有规律性地迁徙,用“幌车”运着活动帐幕进行游牧。牧村经济的习俗形成了稳定的类型,其皮革、羊毛、驼毛、肉制品、乳食品等的生产工艺各有其生产惯俗。骆驼与马在牧业生产中是不可缺少的运载工具。而马群在畜群中占有最高位置,是牧民的主要财富。运输、围猎、战争都离不开马。

3.农村经济民俗

在人类历史上,农业生产的传承晚于渔、猎、畜牧业。农业是从采集植物的古俗发展起来的。人类找到了可食用的植物后,就注意这些植物如何才能繁殖生长。明确了这些以后,出现了最初的农业生产。

(1)农业与水土。农业的最根本条件是水和土。最早的耕种习俗是“刀耕火种”。即从事采集和狩猎的人们利用最原始的工具,如石刀、石犁等,在焚烧过的土地上进行播种、耕作、培育、收获。其间,人们不断地发现草木灰可以做肥料,除草可助庄稼生长,防旱涝、灭虫等与作物获得好收成有很大关系。人们还逐步掌握了按气候、节气有步骤地进行播种、培育和管理的各种生产环节。“懵懵懂懂,清明下种”就是无数的农谚之一。

(2)农具。农业生产工具的创造和发展,是农业生产习俗的重要内容。农具的发展进程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原始的刀耕火种;使用复合农具,如在木棍的一端装上锄、铲等;金属与木竹的结合,产生了大批较先进的适合进行各种耕作的农具;半机械化、机械化阶段。农业与畜牧业的结合,人们使用牛、马、骡等作为耕作动力,是农业发展的巨大进步。它大大缩短了人们的劳动时间,大大降低了人们的劳动强度。

(3)种子。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种子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对各种农作物的筛选中,人们总选择最习惯食用且营养丰富的植物种子,进行大面积栽种。最终选中了麦子、水稻、大豆、玉米、高粱、稷等作为人类最适合的品种。水稻来源于印度和我国南方,玉米来自南美洲,黑麦的故乡是高加索。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人们一方面开垦荒地,扩大种植面积;另一方面千方百计探索如何才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袁隆平和他的科研人员发明了杂交水稻,它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增产潜力,使得水稻产量有很大提高,解决了我国人民的第一大问题,即吃饭问题,为人类做出了突出贡献。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也依靠科技的力量不断提高产量,获得丰收。

(4)杂粮与蔬菜。除主粮谷物外,人类也不断促进其他食用植物发展,主要表现在蔬菜和杂粮等方面的种植,如萝卜、山药、蒜、葱、甘蔗、甘蓝、马铃薯、花生、甘薯等。这些植物的生长同样受到季节、气候的制约。人们不断改变生产条件,不断研究出使这些植物稳产、高产的科学方法。现代发明和发展起来的“大棚栽培”技术,不但使作物高产,还能突破自然气候的限制,使蔬菜四季常青,人们称之为“反季节蔬菜”。

(5)农产品加工。随着粮食作物和其他作物的丰产丰收,除直接供人们食用外,盈余的农产品就逐渐转向加工、深加工、精加工了,农产品加工业也应运而生。比如稻谷可加工出数十种食品,油菜子、芝麻、花生等可用来榨油,同时某些野生植物的种子也可用来榨油。薯类可用来磨粉,甘蔗可用来榨糖,等等。加工业的产生使社会分工有了新的门类,这些加工业可谓五花八门、千姿百态、各具特色。

(6)种植分工。在广大农村,农民为了获得好收成,有各种民俗传承。如出于对土地的钟情,就有对“土地神”的迷信和崇拜;对水的观念引出了对“龙王爷”的迷信和崇拜;对各种自然灾害的畏惧而祈望老天爷“行善”,除害灭病。农业种植的分工,构成不同的村落经济类型,如专门种粮的称粮农,还有果农、菜农、棉农、药农等,各有习俗传承,各具特色。

(7)农业技术及其改革。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相当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在“七十二行,耕作为王”的几千年习俗传承中,乡土风俗显现出朴素而保守的特点。时至今日,古老的农具、耕作方式仍在大部分农村使用。在如何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方面,当代已有不少新的突破,例如改撒种、拔秧、栽禾为抛秧、机械插秧,改用脚耘禾为撒除草剂等。塑料编织袋代替了箩筐,塑料布代替了晒垫。稍平之地改牛耕为机耕,收割机代替了人工收割。为加强田间管理,大力整修农田,同时加大水利兴修力度,建立高产、稳产农田,我国正向农业现代化进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