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杂技艺术的发展历史

中国杂技艺术的发展历史

时间:2022-03-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张氏飞叉行话云:顺柄(中锋)为叉,边锋为耳。为支援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事业,作为中国杂技团支援宁夏的10名成员之一,张金顺携两个儿子张树林、张树国,从北京出发,踏上了前往宁夏组建杂技团的道路, 《飞叉》绝技也由此带入宁夏。宁夏的第一个杂技团建立起来了,杂技《飞叉》成为宁夏杂技团的看家节目,经常参加各类大型演出,到部队、工厂、矿山去慰问演出,受到社会各界的极大赞赏,赢得了广泛的声誉。
张氏飞叉_民间宁夏

张氏飞叉

行话云:顺柄(中锋)为叉,边锋为耳。有这样的说法: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叉有三宝柄、耳、锋。叉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工具,比如禾叉、鱼叉、猎叉、兵器钢叉等。飞叉是由古代战争兵器钢叉演化而来的。一般的兵器钢叉有三股钢叉、五股钢叉、托天叉等几种。钢叉上带着许多叉环,挥舞钢叉时,那些钢环会产生出激越而杂乱的响声,可以在作战时起到扰乱敌心,让敌人心惊胆怯的作用。在《水浒传》中,打猎出身的解珍、解宝用的武器就是钢叉,打虎时所用的也是钢叉(双股猎叉)。

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在硝烟散尽的和平年代,一些兵器往往演化成了人们赏玩器械,散发着宁静的光芒。飞叉这个在战场上被兵士们广为挥舞的利器,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就演绎为中国杂技中戏耍类节目。据史料记载,清朝皇帝在重大庆典中也有花会调演,飞叉表演队伍常常走在花会队伍的最前面,起到开路先锋的作用。1936年,第十一届奥运会在德国首都柏林举行,中国武术队员郑怀贤在出场式上一番中国式《飞叉》表演,赢得了全世界的瞩目,大扬国威。

杂技在中国古代又称“杂伎”或“杂技乐”。在原始艺术综合发展的阶段,它与乐舞不分,成为当时文化的主导。在汉代的百戏、唐代的宫廷中,它与乐舞一样,大展华彩、辉煌鼎盛。宋元以后,随着古典舞受到轻视,杂技也沦落江湖,这反而使得一些前朝绝招妙活得到了发扬广大的继承,而且精益求精。明末清初,杂技沦,江湖上个人表演、父子师徒相传的杂技得到更为丰富的发展,如《飞叉》《耍坛》《钻圈》《古彩戏法》《转碟》等,形成了小型多样化、系列化的表演,保持了许多古老技艺。其中一些特技在元明戏曲形成之际,还被吸收入一些剧种,如蒲剧《挂画》中的“椅技”,川剧中的“变脸”“吐火”等等。这一时期,中国杂技艺术不仅在中国民间盛行,还流传海外,饮誉欧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杂技艺术得到了一定的保护和传承,发展的空间更为广阔,并作为中国特色文化的一部分走出国门。20世纪80年代,中国杂技艺术代表团第一次参加法国巴黎第五届世界“明日”杂技马戏比赛,便一鸣惊人,获得金奖中的首奖——“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奖”,为国际杂技比赛中的最高奖项。在第八届至十二届摩纳哥蒙特卡洛国际马戏杂技大奖赛中,中国杂技有三个节目获最高奖“金小丑奖”。中国杂技首次进入英国主办的第十届世界杂技锦标赛场,初露锋芒就夺得了四项冠军。在第十一届世界杂技锦标赛上,中国杂技演员获得了全部二十五块金牌中的二十二块,同时夺得了最高奖“黑湖塔”杯和团体冠军奖杯。可以说中国杂技为中国争得了世界荣誉,让世界人民更进一步地了解了中国文化。

在杂技舞台上, 《飞叉》无疑是最具中国传统特色的杂技了,也是许多杂技演员的看家本领,更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席的一种娱乐项目。飞叉在杂技舞台上是经过美化的,进行了改进,头分三股,恰如一个“山”字,在叉头下,配装了环形铁片与钢片,艺人在表演时,双手把叉一搓,当钢叉旋转飞升起来时,那些铁片和铜片便发出哗哗啦啦的响声。艺人一旦将钢叉舞动起来时,钢叉会在艺人的双臂、双腿、两肩、背部、腰部和胯下流畅地翻转滚动,真是风生水起,让人眼花缭乱。

在宁夏银川,只要提到杂技,人们就会立刻想到神奇的 《飞叉》,提到《飞叉》出神入化的表演,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老艺人张金顺。和中国杂技之乡吴桥一样,河北省东光县的杂技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东光县,人人都会几套杂技。在旧时代,杂技是练摊养活家人的一门重要手艺。张金顺便出生在东光县,他从小就跟着舅舅习艺,练出了一手飞叉的绝活儿。十七岁时,张金顺学艺有成,出师之后凭借着《飞叉》《流星》等绝技开始走南闯北。张金顺表演的《飞叉》,一把钢叉旋转飞舞,流光溢彩,出手时高飘,接叉时稳准,不偏不倚,流畅洒脱。

img34

张氏飞叉

新中国成立后,文化部从北京、上海、天津、沈阳、吴桥等地,集中一批优秀的杂技艺人在文化部会考,张金顺凭着《飞叉》这一炉火纯青的绝技,从来自全国的几百名应考者中脱颖而出,进入“中华杂技团”,从而成为数不多的留京艺人之一。由一名闯荡江湖的艺人成为新中国第一代杂技演员,张金顺感慨万千。

img35

张氏飞叉表演

20世纪50年代,杂技《飞叉》作为“中华杂技团”担纲节目,张金顺随“中华杂技团”(后改为“中国杂技团”)先后出访苏联、民主德国、法国、英国、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意大利、荷兰等国家和地区,为中国杂技外交事业做出了贡献,他的《飞叉》绝技令外国友人大加赞叹,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后,为了加快自治区的建设步伐,中央从各地陆续抽调了各个领域的工作者支持宁夏建设,“支宁”成为当时最为流行的话语。为支援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事业,作为中国杂技团支援宁夏的10名成员之一,张金顺携两个儿子张树林、张树国,从北京出发,踏上了前往宁夏组建杂技团的道路, 《飞叉》绝技也由此带入宁夏。

宁夏的第一个杂技团建立起来了,杂技《飞叉》成为宁夏杂技团的看家节目,经常参加各类大型演出,到部队、工厂、矿山去慰问演出,受到社会各界的极大赞赏,赢得了广泛的声誉。张树林、张树国兄弟二人随父亲来到宁夏后,一门心思投入到跟随父亲承习杂技的事业中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父子同场训练,相互切磋,那份执著让人敬佩、感动。扎实的基本功,娴熟流畅的表演,父子同台演出,常常赢得经久不绝的掌声和喝彩声。

20世纪60年代,为了丰富、活跃基层的文化生活,杂技团一成立就被安排下乡,到部队、工厂、矿山去慰问演出,一年中有大半年的时间不着家,不管刮风下雨、酷暑严寒。记得最艰苦的还是在1959年冬天,天下着大雪,自治区正在修建贺兰山机场,杂技团专程到贺兰山下慰问部队宫兵,演出没有剧场,就选一片空地。演出要穿着绸缎布料的演出服,表演时,身体许多部位都要露在外面,几场下来许多演员的脸、手、脚都被冻裂,痛得直流眼泪。张金顺更是不例外,飞叉表演整条胳膊都需要露在外面,一不小心,就会被金属件粘掉一层皮。但当时大家的干劲都很足,精神很饱满,他们的演出也因此受到社会各界的极大欢迎。随父亲来到宁夏的张树林、张树国两兄弟,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父子三人同场训练,同台演出,成为当时杂技团里一道独有的风景。60年代在中卫、中宁演出时,为了看戏,当地的许多老乡步行二十多里地追着杂技团赶场子, 每次演出时台下都是人山人海。宁夏杂技团的演出,遍及了全区所有的县、市、区。20世纪60年代宁夏的杂技已成为当时水平最高、最受群众欢迎的演出团体,他们先后受到区、市政府多次表彰,成为宁夏文艺工作者的自豪,也让更多的人因宁夏杂技团的表演而知道了宁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