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嘉峪关河西历史

嘉峪关河西历史

时间:2022-03-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嘉峪关地域属肃州卫管辖。明王朝虽划嘉峪关为华夷之界,但并未完全放弃关西之地,为经营西域在嘉峪关以西又建立赤斤蒙古卫、沙州、曲先、安定、阿端、罕东、罕东左、哈密七卫。自成化以来,吐鲁番崛起,嘉峪关周边多事,战事频繁,迫使明王朝不得不更加注意西北边防的建设。清初,仍沿明制,甘肃属陕西布政使司和陕西行都指挥使司,肃州置肃州卫,嘉峪关为营,设守备。
明朝时期_嘉峪关志

第一节 明朝时期

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宋国公冯胜西征,平定了河西。河西属边境地区,推行军政和民政合治的军事建制,不领州县。甘肃属陕西行都指挥使司。陕西行都司(先驻庄浪,后徙甘州)下设十二卫、四千户所。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十一月,置肃州卫,领左、右、中、前、后五所,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裁威虏卫,并入肃州卫,为中右、中中二所,共七千户所。嘉峪关地域属肃州卫管辖。明王朝虽划嘉峪关为华夷之界,但并未完全放弃关西之地,为经营西域在嘉峪关以西又建立赤斤蒙古卫、沙州、曲先、安定、阿端、罕东、罕东左、哈密七卫。这七卫长官皆由当地少数民族蒙古、藏、撒里畏兀儿、维吾尔族首领担任,和明朝保持着朝贡关系,是羁縻卫所。

明初,平定河西后,派兵屯田,移民垦耕,扶植农业生产。肃州、嘉峪关一带安插一些藏、蒙民族,耕牧并作,自洪武至弘治一百多年间,人民定居,户口增加,农村经济逐渐恢复发展。

明成化(公元1465年—公元1487年)以来,新疆吐鲁番西州回鹘(即今维吾尔族)部落逐渐崛起。弘治(公元1488年—公元1505年)期间,吐鲁番速檀阿黑麻先后杀哈密王罕慎,执陕巴,掠金印,并谋勒兵近塞扰关。正德年间(公元1506年—公元1521年),吐鲁番速檀满速儿得弟真帖木儿关于甘州等地情报,并诱使哈密王拜牙郎叛明朝投奔吐鲁番,日夜与部下头目聚谋侵犯甘肃。十年(公元1515年)春正月,吐鲁番寇掠赤斤、苦峪诸处。十一年(公元1516年),秋九月,吐鲁番牙兰复据哈密,满速儿自引万骑,绕过嘉峪关,直犯肃州。明世宗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九月,吐鲁番满速儿大举入寇甘肃,以二万骑入甘州,捣虚之计未能得逞后,又回头欲再围肃州。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二月,吐鲁番牙兰复据哈密,率众入沙州,侵犯肃州。这样,数十年间由于吐鲁番搅扰,使关内外战火纷飞,人民流离失所,动荡不安。

img14

关城图

洪武五年,冯胜在进军瓜沙、往来肃州途中看到嘉峪山西麓是千里河西走廊的咽喉瓶颈之地,也是西方戎夷入侵的必经之处,其下有泉水喷涌奔流,占有山水形势之胜,于是决定于此筑城置关,驻兵镇守。从此,嘉峪关结束了有关无城的历史,并成为明代万里长城西边的起端,并以此为前哨作为联络和控扼西域的要塞。自成化以来,吐鲁番崛起,嘉峪关周边多事,战事频繁,迫使明王朝不得不更加注意西北边防的建设。成化后期始,经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上百年中,陆续建嘉峪关城楼、罗城、外城,加固增高城墙,增置关城内外设施,构筑关城两翼西长城及东、北长城,在长城内外及其延伸地带增筑烽燧及城堡、营塞,构建成较为完整系统的防御体系。先后设防守指挥、守关指挥,隆庆中设守备管辖,与此同时,嘉峪关一带人民承受着筑边墙、修城堡等的劳役与交纳钱粮赋税的沉重负担,加上战争和吐鲁番、蒙古等族的侵扰,生产经济常遭受破坏,人民生活亦受影响。

img15

明代河西卫、所建制表

img16

嘉峪关东门楼(1910年3月拍摄)

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四月,清军甘肃副总兵米喇印(回族)在甘州发动回民反清起义,抚标副将丁国栋(回族)在凉州响应。米、丁合兵,连陷兰、岷、临洮,遂围巩昌,拥众十数万,号称百万,关辅大震。五月下旬清军集中兵力攻凉州,米喇印被清军首领张勇所斩,丁国栋至甘州据城固守。八月,清军西进围困甘州,最后因弹尽粮竭,公元1649年春,丁国栋、黑成印等退守肃州。此时,由于陕甘总督孟乔芳去山西平息大同总兵姜瓖的反叛,只留马宁、齐升等围肃州,起义军压力减轻,得以坚持十个月。十一月,张勇、马宁等攻破肃州,土伦太、丁国栋、黑成印等被杀,起义失败。肃州、嘉峪关复归于清。

清初,仍沿明制,甘肃属陕西布政使司和陕西行都指挥使司,肃州置肃州卫,嘉峪关为营,设守备。康熙三年,改设游击。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改卫所为州县制,肃州卫为肃州,隶甘州府。雍正三年裁陕西行都指挥使司及诸卫所,置甘肃布政司,治兰州。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升肃州为直隶州,并置安肃道于肃州,辖二直隶州三县。军政沿用明代镇的编制置总兵。嘉峪关营属肃镇;乾隆年间设巡检司,为嘉峪关地区设地方政权机构之始。明清时,凡市镇、关隘距县城较远的,大抵都设巡检分治。

清朝前期,由于长期战争破坏,河西地区地旷人稀,土地荒芜,疮痍满目,加之新疆蒙古准噶尔部和回部不断叛乱,清廷不时派大军西征。河西担负军需转输和支前的任务非常繁重。因此,安辑人民、恢复生产,不仅是清朝稳定内地秩序的第一大事,而且关系到西边军事明王朝为维护其在肃州、嘉峪关一带所推行的防卫体制,实施其西控西域,南隔戎羌,北遮胡虏的战略,在经济上采取耕战一体的措施,由政府提供屯田所需的耕牛、犁具及籽种;实行“量地力而区别征科”的税粮政策,对自行垦耕的荒田,原则上“永不起科”;建立既能耕种,又可御敌的大堡中筑小堡的屯堡制;重视水利建设,筑修坝渠、灌渠;给迁居移徙的少数民族,筑修城堡,优抚安置,既严格戒谕,又不许官吏、将卒苛剥,使蕃汉各族和平相处;设立“茶马互市”,开展边贸交易;设置“夷厂”安置西域、外国商人,以保持嘉峪关、肃州东西方交通要津的地位,以促进商贸发展,以保证嘉峪关作为贡使进出道路的畅通。

公元1643年12月,李自成农民起义军贺锦部占领甘州,肃州等河西各地都归附了农民军,嘉峪关也归农民军掌控。公元1645年,清军西征,直取秦陇,河西各郡县、卫所,包括肃州、嘉峪关一带望风归服,驻守甘州的农民军贺锦部也因力量悬殊而失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