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蒙古军西征与回回东迁

蒙古军西征与回回东迁

时间:2022-03-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蒙古军先后攻占了中亚、西亚直至东南欧大片领土,建立了横跨亚、欧的蒙古大帝国。这些工匠,或随蒙古军服役,或被发送后方。在大西南的云南行省,是元代回回人的重要聚居地区。据不完全统计,蒙古帝国及元代时期来华的西域“回回”军人和工匠总数应在60万至80万之间。这些“回回”成为现代回族的主要来源。史载,蒙古帝国及元代时期回回先后任平章以上宰臣职务者达22人。
蒙古军西征与回回东迁_回族文化概要

一、蒙古军西征与回回东迁

13世纪,蒙古人先后发动五次大规模西征,即成吉思汗西征(1219—1223年)、哲别和速不台西征(1220—1224年)、绰尔马罕和拜住西征(1230—1245年)、拔都西征(1236—1242年)和旭烈兀西征(1253—1260年)。蒙古军先后攻占了中亚、西亚直至东南欧大片领土,建立了横跨亚、欧的蒙古大帝国。在西征的同时,蒙古军大规模南进,连续进攻金朝,攻灭西夏。窝阔台、蒙哥即汗位后,继续率军南下攻灭南宋王朝。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征战,忽必烈于1271年建立元朝。

蒙古贵族征服中亚、西亚后,大批操突厥语的各地区各部族人(不花剌人、撒马尔罕人、花剌子模人、哈剌鲁人、阿儿浑人、康里人、钦察人)以及部分波斯青壮年,组成“西域亲军”和“探马赤军”随之东来,参加蒙古贵族对中国各地的征服战争。探马赤军是蒙古人从被征服的西域各部族中挑选士兵混编成的精锐军队,其职司是“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18],兼有扈从、先锋之职责。同时,蒙古人对有手艺的工匠俘而不杀,带回蒙古本土和中原各地,为蒙古贵族制作兵器和各类生活用品。与蒙古西征同时代的波斯史学家志费尼在其鸿篇巨制《世界征服者史》中多次提到蒙古人从中亚征服区人民中间签发随军工匠和青壮年入伍的事:如攻陷撒马尔罕城后,“三万有手艺的人被挑选出来,成吉思汗把他们分给他的诸子和族人,又从青壮中挑选出同样的人编为一支签军”[19]。攻下玉龙杰赤后,“把为数超过十万的工匠艺人……驱掠而去”[20]。这些工匠,或随蒙古军服役,或被发送后方。志费尼还说,蒙古人结束了花剌子模的战斗,“把居民中的工匠瓜分,送往东方诸国。现在,那些国土内,很多地方还有花剌子模人在耕垦和居住”[21]。元史学家洪钧也承认中亚诸国人被签从军来到中国的事实,“其东归朝廷,入兵籍”[22]。西征结束后元帝国皇帝忽必烈为了征服南宋,继续从中亚、西亚的察合台、金帐、伊利等蒙古汗国签发回回东来充军,如至元七年(1271年)“蒙古主签诸道回回军”[23]。除了这些强行征集的军士和工匠之外,还有主动归附蒙古的西域部族军队(1211年,突厥葛逻禄部酋长阿尔斯兰汗、斡匝儿相继摆脱西辽的控制,臣服了成吉思汗,参加西征后随蒙古军进入中原)、来东方经商的商人、仕元的官员、学者等,这些人在元代官方史书中称作“回回”。

战争结束后,元朝令散处各地的“回回”军士就地入社,屯聚牧养,“与编民等”,成为“回回户”。如至元十年正月诏以“陕西京兆、延安、凤翔三路诸色人户,约六万户内,签军六千。”[24]此外,《甘肃古代史》援引《元史》史料的统计,元世祖至元年间(1264—1294年),甘肃等处行中书省所辖军民屯田计有:1.管军万户府屯田,在甘州共有军户2290户,屯地1166顷64亩。2.宁夏等处新附军万户府屯田,有军户2340户,屯地1498顷633亩。3.宁夏营田司屯田,有2700丁,屯地1800顷。4.宁夏路放粮官屯田,有904户,屯地446顷650亩。5.亦集乃(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屯田,有屯田91顷650亩。这些从事屯田的各族人中,“也有从内地,西域乃至中亚、波斯、阿拉伯征调来的人”。[25]后人在评述回回人在河西的屯田历史时曾这样写道:“当时军屯遍于西北各地区,但主要仍在河西走廊一带。……而于元朝则以活动河西之回回屯田为其代表,足见当时河西回回屯垦之盛。”[26]

除西北外,在东北和西南也有大量回回屯田户。《元史·成宗纪》载:“[元贞元年(1206年)七月]壬午,立肇州屯田万户府,以辽阳行省左臣阿散领其事。”肇州(治今黑龙江省哈尔滨)立屯田万户府,掌事人阿散(即合散)是回回人,曾在武宗和仁宗朝两度出任丞相,其属下屯田户中肯定有不少回回人。在大西南的云南行省,是元代回回人的重要聚居地区。至元十一年(1274年),著名回回政治家赛典赤·瞻思丁出任行省平章,回回人大批进入云南。云南行省辖军民屯田12处之多,屯田面积达40余万亩,屯田军民中回回人占相当大的比重。这点从《民国昭通县志稿》卷十《人种志·汉人》所载史料可以说明:“元置宣慰司,调云南及四川军屯田,回兵而外,汉人约三千人。”同书卷十《人种志·回子》载:“[昭通]自元时置宣慰司,屯田,戍兵类多回族,半皆流落于此。”至于回回人在内地屯田的仍然很多,其中比较集中的地区在汴梁、南阳、襄阳等地。[27]由于屯田牧守的需要,回回人逐渐形成许多小的聚居点或聚居区,星罗棋布,遍及全国城乡各地,从而历史地形成了“元时回回徧(遍)天下”的局面,[28]和大分散,小聚居的居住格局,这对以后中国回族的发展和区域分布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除上述屯田的“回回”户外,元代还有大量的从西域俘虏来的精巧手工艺人被分配到各地政府或宗王所办的匠人局服役。仅河北弘州(今河北信阳)有“西域织金绮纹工三百余户”。[29]始建于元太宗时的兴和路荨麻林(今河北万全西)人匠提举司,安置有“回回人匠三千户”,全为中亚撒马尔罕、不花剌人。[30]元代设有制毡和毛织品的匠局、织染提举司、金银器盒局等等,百色工匠,无不具备。据王恽《秋涧文集》记载:元代“籍人匠四十二万,立局院七十余所,每岁定造币、缟、弓、矢、甲、胄等物。”这些人使当时的蒙古国都和林、岭北地区和中原的手工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虽然上述匠人中也有大量的汉族和其他民族人员,但从中亚来的色目回回肯定不少。据不完全统计,蒙古帝国及元代时期来华的西域“回回”军人和工匠总数应在60万至80万之间。这些“回回”成为现代回族的主要来源。

元代东来的回回穆斯林数量不仅远远超过唐宋时期,而且终元一世,蒙古统治者一直将以穆斯林为主的中亚西亚色目人视为其进行统治时可以信赖的主要助手,当时“居于统治地位、享有特殊利益的是蒙古人,色目人中的上层分子次之,他们是蒙古统治者的得力助手。”[31]按元制,在中央和地方行省任左右丞相、平章政事、左右丞、参知政事者,均有宰相之位,其中前两职是宰相,后两职是副宰相。史载,蒙古帝国及元代时期回回先后任平章以上宰臣职务者达22人。[32]这种优越的社会地位对吸纳西域穆斯林大量来华和其他族群的成员融入回族,客观上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些回族与所在地汉、蒙古等族结成婚姻、成家立业、繁衍后代,形成了现代回族。

另外,元中叶安西王帐下屯戍西北各省的十余万蒙古军皈依伊斯兰教,对形成今西北回族注入了大量的新血液:至元九年(1272年),忽必烈的皇三子忙哥剌受封为第一代安西王,辖区包括今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川、西藏等省区。所辖蒙古军、探马赤军遍布陕、甘、宁、青各地。至元十七年(1280年),忙哥剌病死,四年后其长子阿难答承袭了安西王位,史载:“铁穆耳合罕在原来的基础上,把忽必烈合罕给予忙哥剌的那支军队,以及原属于他的唐兀惕地区,赐给了阿难答。”[33]阿难答幼时“被托付给了一个名为蔑黑帖儿·哈散·阿黑塔赤的突厥斯坦伊斯兰教徒,让这个人抚养他。……他背诵过《古兰经》,并且用大食文书写得很好……同时,他还使依附于他的十五万蒙古军队的大部分皈依了伊斯兰教。”[34]除安西王部属外,融入回族之中的还有察合台支系的西宁王后裔。察合台孙阿鲁忽(察合台汗国第四代汗王)之子术伯和合班于13世纪70年代因反对海都的斗争失败后,率部逃入元朝领地,世祖忽必烈把他们安置在河西一带守边。至元朝后期术伯统兵西陲,在与海都、笃哇等反元集团的斗争中屡立战功,被朝廷封为威武西宁王,后来改封豳王。1331年术伯之孙速来蛮袭封西宁王。在《莫高窟造像记》中,有速来蛮家族成员的名字,如世子养阿沙(牙罕沙)、诸子速丹沙、阿速台等。[35]养阿沙这个名字中的“养阿”(YagHan)为突厥语“象”之意,“沙”(Shāh)则是波斯语“君王”之意。养阿沙的父亲速来蛮、兄弟速丹沙的名字为阿拉伯语或波斯语,证明这个家族已接受伊斯兰教。西宁王速来蛮曾修西宁城南著名的凤凰山拱北。西宁王后裔降明后继续充任沙州卫、西宁卫首领,这个家族及其部分属下后来融于甘、青回族之中。

元朝统治期间,有无其他蒙古人改宗伊斯兰教,因无史料印证不得而知。元朝覆亡之后,留居中原的蒙古人和色目人社会地位一落千丈,为了避免歧视和压迫,部分蒙古人改了汉姓,融入汉族,如太祖成吉思汗时的功臣木华黎之后改姓为李。也有部分蒙古人因过去与色目人社会地位相近,交往较深或有姻亲等关系,自然地融入回族。这部分人中著名的有元末臣相脱脱之后以脱为姓,成为东北回族大姓。据辽宁《脱氏宗谱》载“脱脱为始祖,始祖之伯父伯颜公,父马扎儿台公均为元朝丞相,相传至今已二十余世矣……”[36]西北地区的回族大户铁姓,应是取之蒙古名“铁木尔”之首音。西北地区的回族帖姓来源也与此有关。而且入明以后仍有部分蒙古人融入回族之现象。如15世纪驻牧于阿尔泰山一带的卫拉特蒙古(瓦剌)绰罗斯部封建主马哈木家族部分后裔融入回族。[37]今西北回族中一大部分应该是来源于这些伊斯兰化的蒙古人。《回族姓氏初探》说:“脱、妥、铁、帖、达、朵、贴、燕、何、塔、忽、萨、合、和等姓氏,从姓氏考察几乎都来源于蒙古人的姓氏。”[38]

有学者认为,元代的“回回”指的是“突厥后裔西迁后,又回来”的一群人。[39]追根溯源,此说有一定的历史根据,但不完全正确。因为构成元代“回回”的不全是突厥语族群,应该还包括早期来华的阿拉伯人、波斯人、甚至犹太人等。至于说构成“回回”族源的主体部分——中亚、西亚突厥人,他们来到中国,实际上就是“重返故土”。因为突厥人在唐朝以前就生活在蒙古高原至阿尔泰山一带。中外典籍和突厥文考古史料也证明了这一情况:6至8世纪属于东突厥汗国的《暾欲谷碑》(1887年在今蒙古国乌兰巴托附近的巴颜楚克图地方发现)、《阙特勤碑》(1889年在今蒙古国呼舒柴达木湖畔发现)和《毗加可汗碑》(1890年在蒙古国喀喇巴喇哈逊附近柴达木河畔发现),属于回鹘汗国的突厥文《磨延啜碑》(1909年在今蒙古国希乃乌苏发现),都说明突厥部落原来居住在蒙古高原和今新疆天山、阿尔泰山地区,突厥人更早的祖源据说是“平凉杂胡也”。[40]后来东、西突厥汗国连遭内乱并受到唐朝打击后灭亡。突厥人建立的漠北回鹘汗国也因内乱削弱后遭黠戛斯打击崩溃,这样,大部分突厥人陆续西迁至中亚西亚。成吉思汗征服中亚回师时,部分臣服于他的突厥回回(属色目人,早已成为伊斯兰教徒)以军人和工匠身份东返故乡,至中国定居后与当地妇女婚配繁衍后代。由此可见回族并非“外来”民族,从族源上讲,其主体在中国。可以说,回族是以伊斯兰化的突厥人、蒙古人为主体,与先期来华的阿拉伯人、波斯人等国外民族和汉族等国内民族,在伊斯兰教影响下相互融合,最后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