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阿拉伯文书法和民间工艺

阿拉伯文书法和民间工艺

时间:2022-03-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东乡族马继智是阿拉伯文书法的后起之秀,两幅作品参加了突尼斯中国文化节并获优秀奖,并多次参与州内各种展览。
阿拉伯文书法和民间工艺_中国东乡族

第四节 阿拉伯文书法和民间工艺

一、阿拉伯文书法

进入东乡族人家,在上房最显眼的地方常常可以见到阿拉伯文书法条幅挂在中堂

20世纪30年代,著名历史学家、地理学家、民俗学家和红学研究专家顾颉刚考察西北,走到临夏时看到了漂亮的阿拉伯文对联及中堂,于是,他在作品中这样描写:“其字以竹帚书写,顿若山岳,扬若轻烟,有似散花之舞,知中土飞白书即用此种笔墨,亦是中西交通史上文化沟通之一例也。”

东乡族的阿拉伯文书法体种类繁多,不胜枚举,主要有库法体、三一体、誊抄体、签署体、波斯体、公文体、行书体、花押、王冠体、雷哈尼体、马格里布体、西雅格特体等。各类书体具有鲜明的艺术造型和严格的书写规则,强调和发挥了阿拉伯字母净化的线条美,借以抒发书法家的感情,寓情于点线之间。优秀的书法作品能使欣赏者产生难以言表的美的联想,给人以美的启迪与享受。

7世纪中叶,伴随着伊斯兰教传入中国,阿拉伯书法艺术也相继在穆斯林聚居的东乡大地“安家落户”,并且经过长期的流传演变,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影响、彼此融合,逐渐形成了融中国书法传统与阿拉伯书法于一体的宗教艺术形式。

从早期的中国体阿拉伯文书法作品看,其书写的总体构思仍是建立在阿拉伯传统书法美学的范畴之内,这种书体并不限于一种形式,诸如受纳斯赫体、苏勒斯体和波斯体影响的竹笔体,受中国汉字书法影响的毛笔体,受大字匾额影响的榜书体,受库法体影响的方体和篆刻艺术,受汉字草书影响的仿汉草体,以及中阿书法融为一体的阿汉合书体等。这些书法形式因其文字多为伊斯兰教经典警句名言,款式形状多呈图形画意,故被中国穆斯林称为“经字画”,而阿拉伯人将其称之为“中国体”。它兼容了中国汉字书法的间架布局、笔法着墨、题款用印等方法,既保留了阿拉伯文书法传统的艺术风格,又体现了中国汉字书法的内涵意境。

img34

陈坤书法

在东乡族聚居区,最初的阿拉伯文书法多用于清真寺礼拜殿的装饰与碑文铭记,其书体基本上保持着阿拉伯文书法的原貌与风格。在后来的传播与发展中,东乡族人民主要是通过清真寺的经堂教育传承阿拉伯书法。由于没有现成的经书,在学习中全凭学员亲自誊抄缮写,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一代代地次第相传,既学习和弘扬了伊斯兰教教义,也为提高阿拉伯文书写技艺创造了条件,同时造就了大批具有中国风格的阿拉伯文写经家和书法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点的书写形式,俗称“中国体”,其中著名的东乡族阿拉伯文书法家穆罕默德·尤素夫·陈坤曾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人书法展,获国际国内多项大奖,并于2006年出版了《阿拉伯文书法艺术》一书。东乡族马继智是阿拉伯文书法的后起之秀,两幅作品参加了突尼斯中国文化节并获优秀奖,并多次参与州内各种展览。

img35

马继智书法

阿拉伯书法艺术是一座璀璨的宝库。这种书法和图案的古朴、优美,使世人叹为观止,并乐于在他们的建筑、艺术品、书卷装帧等方面采用阿拉伯书法字母、图案作为艺术装饰。近年来,东乡族工艺师马志勇在葫芦上雕刻阿拉伯文书法,其作品潇洒典雅,细腻飘逸,深受人们的喜爱,常用来馈赠亲友和收藏。

中国体的阿拉伯文书法在意境上讲究气韵,这也是与汉字书法的共通之处。譬如牌匾,大多是线条粗犷严正之作,显得大气磅礡。如中堂,中心一笔若擎天大柱,两侧笔画婉蜒曲折,一笔呵成,不但动静相宜,且气势连贯。小幅作品则多为扇形、拱形、圆形,对称和谐中透着雅气。

中国体的组编与书写,不仅丰富多彩,而且严谨周密。作品夸张、变形、分割、组合,统一协调于一体,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每一段文字,从笔画的粗细、曲直、长短到相互之间的排列、交叉,组合成整体。笔法上轻重缓急随势运笔,起承转合自然流畅,笔墨浓淡美观得体,给人以书画相谐之感。长期生活在汉语环境中的中国穆斯林所养成的审美习惯自然也反映在阿拉伯文书法艺术之中,处处体现着立足于民族之林的气质。

img36

马志勇雕刻的葫芦

经字画的内容大多为敬主拜主、赞主赞圣以及伊斯兰经典中伸张正义、主持公道、团结友爱、行善止恶、扶弱济贫、尊长爱幼、款待亲友、怜恤孤儿等方面的警句、格言及赞词等,无不体现出穆斯林虔诚的宗教信仰和美好的道德规范,闪烁出永恒的人性光芒。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穆斯林阿拉伯文书法艺术中,集阿拉伯书法与伊斯兰艺术于一体的“经字画”,可谓是中国穆斯林精心研究与创造的又一朵艺术奇葩,它同样几百年来在古老的东乡大地常开常艳,极受东乡族民众的喜爱。

二、织褐子

东乡族把织褐子叫“木褐诺克”,在院子里、场台上,随便一块空地,支起架子即可制作。毛线一般各家各户由自产的羊毛捻成,东乡语叫“木褐他木”。东乡族农民几乎人人会捻,毛线均匀如发。褐子纬线有400根、800根、1200根不等,他们能在褐子上织出美丽的几何花纹。东乡褐子有灰、黑、红等天然色,还可染成各种色彩和图案。用褐子做成衫、裤、被面等,用精细的褐子做制服、大衣,显得美观大方,毛感很强,既暖和又漂亮。人们对东乡褐子评价说:“织工精细,洗染俱佳,赛过呢子。”东乡褐子远销兰州、陕西、宁夏、新疆等地。[1]

img37

加工地毯

三、擀 毡

img38

毡匠在擀毡

制毡是东乡族的传统工艺,在东乡族地区极为普遍。制毡的工具主要有3件,即弹弓、竹帘、沙柳条。从擀毡的程序看,擀毡匠人先把羊毛堆在地上,拌上细土后再用沙柳条狠狠抽打一遍,然后将羊毛放在上面用弹弓(形状像弓,但比弓大几倍甚至几十倍)弹松,然后把羊毛铺在竹帘上卷起来再用绳子捆住,并放在木椅上用滚烫的开水洗刷,如此经过多次洗刷、脚蹬、手搓后放在板案上用搓钩揉弄出四条带棱的边就算结束,铺开后就是一张漂亮的毡。

四、钉 补

专门钉补细瓷、眼镜的手工业者被东乡族民众俗称为钉匠。东乡县锁南坝的钉匠、韩则岭的钉匠,继承了先辈的传统工艺,很有名气。

元、明、清、民国时期,在偏远的大西北,瓷器、铁器很少,也很名贵。碗碟、茶具等细瓷家什破了常送到钉匠处钉补。钉补工具有小火炉、金钢钻、小铁锤、小铁砧等,叮叮当当,不一会儿就将破瓷、破锅修铆完好。金光闪闪的蚂蟥钉不仅有钉铆作用,还有艺术点缀效果。特别是修理东乡族人民喜爱的眼镜是东乡钉匠的一绝。

img39

钉 匠

五、毛毛匠

熟皮工艺有揉制法和酿制法。揉制是洗净,用茯茶泡制后生搓致熟;酿制是用硝和药水浸泡半个多月致熟。然后裁制成皮袄、皮大衣、皮鞋、皮帽、车马挽具、皮绳等。此类手艺,至今仍是东乡群众生财致富的门路。

六、刺绣工艺

东乡族妇女十分喜爱刺绣。刺绣作为一种创造美的工艺形式有数千年的历史。东乡族先民撒尔塔妇女喜欢在衣领、衣袖、口袋、腰带、袜底、鞋垫、墙挂、荷包、针扎、电视罩、冰箱罩上,在枕头、门帘、被罩上绣花,针法套路有平针、插针、垛针等多种,还创造出了盘绣、挂绣、拉锈等绣法手段。在图案内容上她们既保留着延续千载的寓意吉祥、美满、健康的古老传统,表达着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和祝福,又不断从生活中、大自然中寻找着灵感,反映着时代的审美情趣。她们设计的图案形式,结构严谨,节奏分明,既有给人以安定、活泼、大方视觉感受的几何图案,也有以花果、草木、人物、动物为题材,在自然基础上装饰变形的纹样。巧妙运用点、线、面结构装饰手法,但其效果依然与写实物象一样生动、逼真,更增添了几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之美。在绣品的色彩处理上,大胆采用色彩,运用装饰手法,表现出一种无拘无束、开朗奔放的高原民族的气质。一枝一蔓、一花一鸟,处处体现着她们的审美情趣和独到的感受,一针一线代表着她们纯真情感世界的心路历程。

img40

刺绣工艺品

在东乡许多地方流传着这样的民歌:“十岁学针线,十三进绣房,进了绣房绣牡丹,百花百鸟都绣上,小伙穿上做新郎,姑娘穿上做新娘。”也就是说,十岁的女孩初成人时就从师亲人习刺绣。十三岁待字闺中开始绣嫁妆。

img41

切磋刺绣技艺

东乡族姑娘出嫁时要有自己制作的绣花、鞋袜、绣花手巾和绣花床罩等,花样别致的绣制品在出嫁之日要摆于院中,让亲友来观赏,以显示姑娘的刺绣艺术水平。

男人外面走,带着女人手。每一个订婚或结婚的男人身上最少得有一件心上人精心绣制的东西,刺绣的一件件充满童趣的婴幼儿衣帽鞋袜,针针线线都包含着博大的母爱。东乡族妇女的刺绣体现着心灵手巧的妇女们对日常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