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古敢水族乡古敢中学

古敢水族乡古敢中学

时间:2022-03-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民间教育根据史籍记载,从明代开始,水族聚居地荔波就办了县学,但随即废置。据民国年间资料,清代荔波县全县的廪生292名,其中水族52人,其他任文武职官、塾师和擅长雕刻、书画的艺术家有24人。民国年间,三都县共有小学27所,其中约有10所设在水族聚居地;荔波县有中小学66所,设在水族村寨的有36所。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是水族社会过去和现在对青少年、儿童,甚至全体成员进行教育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民间教育_中国水族

第一节 民间教育

根据史籍记载,从明代开始,水族聚居地荔波就办了县学,但随即废置。到了清代雍正时,荔波设学,乾隆五年(1740年)三脚屯(今三都水族自治县)开始立义学。嘉庆年间,荔波设立荔泉书院和桂花书院,到了同治时,都江一带创办的义学达13所。同期,三脚屯也设立了崇文经馆、养正蒙馆。光绪时,办了书院。都匀地区学校的设置比荔波、三脚屯还要早。当时,进义学、蒙馆、书院学习的水族子弟可能不多,但汉文化教育的传播,对水族聚居地区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无疑有一定的影响。据民国年间资料,清代荔波县全县的廪生292名,其中水族52人,其他任文武职官、塾师和擅长雕刻、书画的艺术家有24人。水族中不断出现文举和武举。辛亥革命后,办学点深入到水族村寨。民国年间,三都县共有小学27所,其中约有10所设在水族聚居地;荔波县有中小学66所,设在水族村寨的有36所。同时,都匀县、独山县等地的水族大村寨也都办了学堂,以后又办了高中。榕江县设了国立师范,为水族学生的继续深造创造了条件。抗日战争期间,许多大学从北方和沿海地区迁往内地,有一些到了贵州,因此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水族已有大学毕业生10多名。

1949年以后,政府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和提高,水族聚居地区的教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县有高中、师范,区办了中学,乡办中心小学,一般的村寨都有了小学。在民族聚居区办了民族中小学。为了帮助少数民族提高文化水平,政府采取了免费或减收学费甚至送学上门等许多措施,使水族知识分子成批成长。

水族历来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要子女孝顺父母,尊敬长者,敬老爱幼,和睦相处,要勤俭持家,勤劳致富等。家庭教育的方式一般是由父母对子女、兄长对弟妹,在日常生活中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既讲道理,又加以指导。由于水族长期受封建社会伦理思想的束缚,重男轻女,男尊女卑,在家庭教育上也有所表现。例如对年轻一代男子的教育,从为人处世,到生产技能,主要由父兄负责;而年轻一代女子主要从母亲和姐嫂那里学习纺纱织布、刺绣蜡染,操持家务、主持家政,乃至与周围、上下、远近各种关系的相处,代代相传,相沿成习。

img73

教师向学生传授水书

社会教育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以外的传统的和当代的种种民间教育。社会教育的对象应该是整个社会的全体成员,但主要是对年轻一代。社会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有一些可能与家庭教育甚至学校教育有共同之处,如乡规民约,与学校制定的校纪校规近似;年长者对青少年一代言行的影响与家庭教育共通等等。但社会教育有它本身的特点,例如在共同劳动、节日集会乃至婚丧礼仪等集体活动中,年轻人通过耳闻目睹,亲身体会,潜移默化,然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今后的言行。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是水族社会过去和现在对青少年、儿童,甚至全体成员进行教育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水族民间流传的水书文字主要用于择吉,十分难认、难记、难写,由于水书文字远远不能作为记录语言、交流思想的通用工具,而且水书文字实际上只被少数水书先生掌握,一般群众如果不经过专门的学习,无法认识和运用,所以水族聚居地区的文化教育实际上以汉文教育为主。水书文字的教育和学习则是由水书先生选择弟子直接传授,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负责教学。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水书研究的深入,水族聚居地开始把水语和水书作为重要的水族文化在中小学进行适当的教学,编写了相关的教材,这对水族的文化传承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水族最集中的地区是三都水族自治县,下面简要介绍三都县教育发展情况。

一、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特别是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起点。三都县根据各个时期的特点,制定了切合实际的办法来推动小学教育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初,接管旧小学时,重点放在挖潜力扩大招生额方面。1952年,全县有小学27所,比1949年只增加了4所,但学生却由1735人增加到了5775人。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民族聚居地区先后建立了6所民族小学,使少数民族儿童入学人数大大增加。到1957年,全县有103所小学,在校生为12163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43%。

为普及农村小学教育,改变广大农村文盲充斥的文化落后状况,教育部门根据边远山区人口居住分散的特点,采取早晚班、女生班、隔日班等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使适龄生入学率大幅度提高。1976年,全县公办、民办小学达490所,在校生33362人,适龄儿童入学率高达95.7%,出现了普及小学教育的高潮。但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工作上脱离实际,这种局面只维持了一个短暂时期。

20世纪80年代,对农村小学进行了调整和压缩。1980年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政府重新确定水龙、九阡、上江、三洞小学为民族小学,享受民族补助待遇,免收学杂费和书本费。1982年又对边远山区的板甲、坝街、恒丰、拉揽等18个公社的学校,拨给补助经费,解决学生书本费、学杂费的困难。1982年,全县小学共307所,学校虽然减少,但在校生比1981年增加了2873人,入学率达71.8%。全县37个公社,有13个公社入学率达到85%以上。1989年,全县有小学139所,教学点198个。

这些年来,小学和初中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2006年,全县共有小学校点234个,其中小学校141所,独立设置的少数民族小学7所,九年制学校小学部3所,教学点83个,在校学生共41044人。全县共开设教学班1185个,平均班额34.6人,全县共有小学教师1732人。小学校点布局合理,综合调整优化学生就近入学,学校办学规模基本满足普及小学义务教育的需要。全县各中小学校点布局调整基本合理,数量基本满足教育发展需要,初步形成了学前教育、普及教育、高中教育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局面。全县小学适龄儿童37015人,适龄儿童在校生数3657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小学的辍学率控制在0.9%以下,小学阶段“两基”巩固的各项指标达到复查要求;全县初中在校生数17831人,初中阶段的入学率为97.18%,初中阶段的入学率和巩固率基本达到“两基”复查要求。全县中小学占地面积11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2.3万平方米。各中小学校均安装了远程教育接收设备。

2006年,全县15~50周岁人口177813人,其中丧失学习能力1002人,非文盲人数175101人,非文盲率达99%。各级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278所,完成扫盲数2261人,农技校培训39177人次,扫盲教育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为抓好扫盲工作,采取“一堵二扫三提高”措施,90%的行政村建立了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各乡镇积极组织教师利用假期进村入户开展脱盲教育,脱盲巩固率保持在96%以上。各农技校培训农民3.5万人次,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为保障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入学权益,2006年,春秋两季国家提供“两免一补”经费770.67万元。全县获免费教科书学生14840人,获生活补助的初中学生2043人,免除杂费的学生64092人,为全县“两基”控辍保学工作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达到了普及农村小学教育的目的。

二、中等教育

三都水族自治县在狠抓小学和初中教育的基础上,注意发展中等教育,努力提高少数民族的文化水平。1950年,只有1所三都中学,随着形势的发展,到1958年创办了1所林业中学和1所工业中学,并在佳荣、恒丰、九阡、周覃、水龙等地创办了9所农业中学。1960年,在周覃、丰乐增办了2所普通中学,这样,使大批的小学毕业生有了继续升学的机会。这些新办的中学,在1961年经济困难时期,绝大部分都停办了,只保留了周覃初级中学。1965年,重新开办了3所农业中学和2所林业中学,“文化大革命”期间,这批学校又经历了一番波折。直到1970年,创办了7所初级中学。1974~1976年,又在33所小学中附设了69个初中班,完全中学由原来的2所增至7所。

由于中学的急剧发展,教师奇缺,小学和初中的骨干教师相应抽去教初中和高中,教学质量深受影响。20世纪80年代,对中学教育采取了并、转、停的措施,确保了小学教育,巩固和稳定了中等教育。1983年,全县中等学校在校生达4858人,教职工374人。1989年底,全县有民族师范1所,中学4所。

2006年,全县共有中学22所(其中完全中学2所,职教中心1所),除拉揽乡、扬拱乡适龄中学生就近乡镇中学入学外,其余乡镇均设1所中学,学校分布均匀,基本满足学生接受初级中等义务教育的需要。全县共有中学专任教师1007人,其中初中专任教师777人,高中、职中专任教师230人。全县初中班级数295个,学生数17883人,平均班额60.6人;高中班级数94个,学生数5089人,平均班额54.1人。中等教育为三都建设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2006年,全县小学教学仪器配有率74%,初中教学仪器配有率91%,各中小学教仪配备基本满足教学要求,各项附属设施逐步完善,各级各类学校配备了基本的实验教学仪器、图书室藏书和教学设备。鹏城希望学校、周覃小学等学校自筹资金改造实验室,添置了部分实验室设备。全县中小学校教仪图书的使用和管理工作已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截至2006年底,贷款购置计算机开设信息技术教育的中小学校共有36所,263所乡镇中小学安装了远程教育设备,2.5万名中小学生能接受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民族中学、第二中学、鹏城希望学校、周覃中学和都江中学等18所学校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

三、职业教育及业余教育

开展业余教育,使劳动人民摆脱文盲状态,并不断提高文化水平,是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20世纪50年代初,掀起扫盲热潮,创办了许多识字班和夜校,推广了“速成识字法”,使一大批青壮年脱了文盲帽子。以后又通过夜校,培养了农村记工员、会计员和初级卫生人员。1958年以后,扫盲工作流于形式,20世纪60年代中期,“文化大革命”使农村文盲大量增加,民族地区尤甚。20世纪80年代,业余教育才走上了正轨,开创了新局面,建立了领导机构,有了专职工作人员,落实了办学经费,使扫盲工作层层有人管,级级有人抓。1982年,全县建立了156所夜校,学员4257人。当年验收了53所,脱盲598人。为了适应脱盲农民对文化的需求,有的夜校续办了小学班,并涌现出一批先进夜校。全县各行业都举办了各种类型的文化补习班和轮训班、培训班,以提高各行业职工的文化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进入21世纪,职业技术教育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1999年将原县民族职业技术学校、县卫校、农广校、中华会计函授学校三都分校、县就业培训中心、农科所6家单位合并组建成三都水族自治县民族职业教育中心,为融合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各种职业培训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办学机构,担负着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初、中级应用型技术人才,高素质劳动者和各类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以及为城乡新增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在职人员、农村劳动力和其他社会成员提供多形式、多层次的职业培训的任务。2006年,职业教育培训中心职高在校生843人,中职招生683人。共开办电子焊接、电工技术等7个专业。开办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班16期,共培训学员1126人,转移培训后上岗1003人,转移就业率达89%;开展“阳光工程”培训,转移就业率达95%,“安全技术”民工培训348人次。民族职业教育中心职业技术教育初步具备重点职高、初职、培训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

四、幼儿教育

img74

三都水族自治县免费为师生提供《水族文化进校园小读本》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抓好幼儿教育,是学校教育最基础的一环。三都水族自治县于1959年已创办了幼儿全托班,到1964年发展为幼儿园。到1972年,已发展到219人。20世纪80年代,由于落实了农业经济政策,实行了生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经济收入不断提高,农村出现了举办幼儿教育的热潮。1980年,烂土大队集资办了幼儿班,以后三合公社的几个大队也办起了幼儿班,接着,廷牌、大河、上江等地小学也相继办班,到1982年,全县共有幼儿园(班)9个,入园儿童740名。

2006年,全县有幼儿(学前)教师共85人,幼儿园15个(其中民办幼儿园13个),在园学生1091人;学前班99个,在班学生3698人。幼儿园和学前班在园(班)学生共计4789人。幼儿教育正朝多元化办学方向发展。其中,三都水族自治县第二幼儿园创建于2001年,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拥有两座教学楼。园内环境幽雅,幼儿活动场地宽敞、设备齐全、生活设施完善。开设8个教学班,5个功能室,在园幼儿228人,专任教师正在向专科化、本科化迈进。

在深圳特区的大力对口援助之下,2010年三都县、荔波县和其他水族聚居地区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上无青壮年文盲,教育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