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第十一节物质迁居嫩江流域

第十一节物质迁居嫩江流域

时间:2022-03-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十一节 物质生活一、民居(一)达斡尔族的传统屯落达斡尔人对其住宅建设十分讲究。院落分内外院,人畜分开且距离较远,防污防噪,有一定的科学性,显示出达斡尔族院落配置所特有的民族个性。达斡尔族的居室以西为贵,西屋是长者的居室,故西屋设施和装饰十分讲究。仓房底离地二尺左右,通风干燥,宜于谷物、皮毛等的贮藏,是达斡尔族特有的建筑形式之一。
物质生活_中国达斡尔族

第十一节 物质生活

一、民居

(一)达斡尔族的传统屯落

达斡尔人对其住宅建设十分讲究。屯址必须选择依山傍水,视野开阔,山阳的岗坡地。屯落的格局一般以东西为一条线,排列整齐,形成一条街,每家房屋的东西两侧和房后一片地为园田,屯中东而和南北间均有道路相通。各户的院落皆为南北狭长的院落,分南北两层院,以中轴线为中心,安排住宅和仓房、畜圈。中轴线北端的里院是住宅,人字形的高大土木结构房,分两间或三间,南北两间均有木格结构的窗户,采光充足,冬暖夏凉。近半个多世纪来,在缺乏木料的地区出现了平顶土房。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砖瓦结构的住宅在达斡尔族农村正在普及。

屯址的选择 达斡尔人将屯落称为“爱里”(Ail),都建在依山傍水,视野开阔,地势较高的岗坡或山脚下。即使在平原地区,屯落也建在临近河川的高地。依山,选择山的阳坡,冬季风小,便于砍取家庭做饭和取暖的木柴,便于就近狩猎或采集山货。傍水,既可捕鱼,又可解决生活用水及牲畜饮用水,还便于采集各种野菜。河川,则是达斡尔人夏季游泳、冬季滑冰的好场所。早在达斡尔人居住在黑龙江北岸时,他们的屯落均分布在外兴安岭南麓,黑龙江北岸及其支流石勒喀河,精奇里江、牛满河及这些河流的支流沿岸。迁居嫩江流域后,分布在大兴安岭东麓、小兴安岭西南麓,嫩江及其支流甘河、讷漠尔河、诺敏河、阿荣河、雅鲁河沿岸。

屯落布局 达斡尔人的屯落都建在依山傍水的岗坡或山脚下,即使在平原地区,村屯也建在临近河川的高地。屯落布局宽畅、整齐。屯落内房舍建筑必须排列整齐,每排房舍几乎都在一条直线上,面向南,前后房舍间形成条路街,宽阔整齐。每座房屋的两侧和房后,是大片的园田,四周用细柞木或柳条编的篱笆为围墙。房基与房基间有通向南北路的通道,在屯落中央或两侧有呈南北走向的大道。俯视达斡尔屯落,背靠山林青翠一片,南望草地绿荫无边,清澈江水潺潺而过,屯落房屋成行,街道有序,园田环抱,炊烟四起,马嘶鸟鸣,一派大自然园林美景尽收眼底。由于达斡尔人从事农牧猎林渔等多种生产活动,故屯落规模不宜过大,一俟户数人口密集时,便分出新的屯落。屯落的户数多为五六十户,户数多的宗屯亦不过百余户。

img47

20世纪30年代的达斡尔族民居

(二)房屋类型

达斡尔族民居按其发展来说大致分四类:

一是达斡尔族先人所居住的类似“斜仁柱”构造的原始帐篷式的“柱克查”;

二是“柱克查”的改进形式,称为“乌如格”;

三是近几百年来达斡尔人所居住的突脊“人”字坡草盖土房;

四是平顶土房。

柱克查(jukqaa)是达斡尔族的早期原始住房。其构造与鄂伦春人的“斜仁柱”(xeiringjuu)近似,即用数十根木杆搭成圆锥形屋架,上覆狍皮或桦树皮,可随时搭盖或拆卸,适于游猎生活之用。这种帐篷式的住房只有简易的门,没有窗,被称为“柱克查”。

乌如格·格日(urgee geri)是达斡尔族早期民间建筑形式,是原始简陋的“柱克查”帐篷式建筑的一种改进形式。迁居嫩江流域后亦有遗存,房墙的正南设门,东西两侧各开一扇窗户称为“乌如格·格日”。后演变成为“人”字形房脊朝向南北的简陋草土房。南面墙设门,门的东西两侧各开一扇窗户,类似当地汉族的“马架子”房。

平顶土房由起脊式“人”字型房屋演变而来。自民国以后缺乏木材的达斡尔族地区,将“人”字型房顶改为平顶,以节省房梁、人字架等木材。室内结构和装饰与传统的居室基本相同。

(三)院落格局

达斡尔人的院落是十分讲究的,院落四周是墙,因经济状况不同,以木板(称“哈叠”,hadie)、杆木(称“库西布勒”,kuxilbur)、细柞木或柳条编笆(称“郭尔吉木勒”,goljimul)为墙。一般院落为南北狭长的长方形,中间以柳笆墙相隔分为主、副院,有3米~4米宽的门。主院在北,中轴正中为正房,为二间或三至五间,面南。正房左右侧分别为狗舍与猪圈。在正房双耳相隔一米左右为高高耸立的土烟筒。右侧烟筒后铺上小石子为温苗床。房后有人字坡形木制神龛。副院沿中轴线有一条直路通向外门,左右有柳笆墙间隔成左右小院,左小院分为马厩和牛圈,各自有通行的门。右小院为柴院或牛圈。

海拉尔地区达斡尔人因饲养牲畜数量多,马厩和牛圈均分为二间,并有牛犊圈。羊圈设在院落外。院落分内外院,人畜分开且距离较远,防污防噪,有一定的科学性,显示出达斡尔族院落配置所特有的民族个性

哈叠(hadie) 是达斡尔族传统的院落板墙,称为“哈叠”。以二米多的间隔埋好两则挖有豁沟的柱子,再横镶进木板即成为木板院墙。此种木板院墙多为生活殷实家庭所设,并配有木板大门框,美观气派,1947年土地改革时还有遗留。

库协(kuxie) 是达斡尔族传统的院落和园田的围障,称为“库协”,分为两种。其一,用柞木或桦木杆埋于地,筑成一米半左右的围障,称为“巴勒木乐·库协”(balmul kuxie),多用作院墙;其二,用柳条或细柞木条编的围障,称为“果尔吉木乐·库协”(goljimul kuxie)。柳条编笆多用作院墙,颇为美观;柞木条编笆多用作园田围墙。

(四)传统民居

达斡尔族建筑格局具有中轴对称特征。以柞木杆做等距离木桩,间以坚固的柳木辫式横列结构篱笆墙为套院。院内北侧正中为正房,两侧有木制阁楼式仓房,外院为畜栏,房后为菜园,具有田园风格。正房内顶为木框架,上盖“人”字形的一层柳条编成的八字纹的柳笆(达斡尔语称为“海吉”haij),涂上泥后再覆盖苫房草为冠,两端有双鱼雕饰的白木板挡板。正房朝南开门,有南窗和西窗。正房二间或二至五间不等。正门内中间为厨房,设南北般灶。北灶内侧连西屋北炕的是凹形烘炕,达斡尔语称为“额勒乌”(elwu)。厨房两侧室为居室,西屋室内有南西北三面相连的“匡”炕。海拉尔达斡尔人二间房的东西屋的三面炕中间用木板间隔成南北间,开隔扇门相通。

达斡尔族的居室以西为贵,西屋是长者的居室,故西屋设施和装饰十分讲究。正房的烟道在其两侧距一米左右远的双耳处,便于防火和利用余热做温苗床。仓房底离地二尺左右,通风干燥,宜于谷物、皮毛等的贮藏,是达斡尔族特有的建筑形式之一。居室与厨房间有墙及隔扇门。隔扇门上多木雕或花纹,有满、汉文的“福”“禄”“寿”或八宝,吉祥如意等纹饰。

img48

达斡尔族居室木雕特色

房屋结构 达斡尔族民居的房屋结构有浓厚的民族特征。达斡尔族民居一般面南,是人字坡苫草冠顶,木构架的土房。室内顶棚多为柳编“人”字形顶盖,顶棚有梁。房屋墙体多用草皮坯垒成,房间多为两间或三间。其中两间房分内外室,外室在东,为厨房,门两侧有木格窗,窗上糊浸油的高丽纸,光照充足。厨房内有南北两个锅台,北侧锅台内侧连一个烘炕。烟道从地下一直延伸至房的双耳相距一米左右的地方,这样的结构易于防火。内室有三面环绕的火炕,地为坚固的夯土面。西屋有西窗两扇,南窗三扇,室内采光充足。三间房的房屋中间为厨房,左右两侧为居室。

室内设施 达斡尔族民居多为两间或三间。其室内设施不论三间或两间大体相同,但建三间房的人家因经济状况好些,较两间的设施也复杂些。

以两间为例:房间分内外室。内室是居室和客厅两用,有三面环绕的土火炕,地为坚固的夯土面。炕上原铺兽皮或桦树皮薄片,后改用了芦苇或高粱秆编的炕席。南炕北炕为老少夫妻的居所,靠墙均有厢式双开门木柜,柜上一般叠放整齐的被褥。南炕有待客的小炕桌,北炕炕柜上方供奉神龛箱。西炕无摆设,有单扇或上下两扇的窗。西窗两扇,南窗两扇,使内室采光充足。内室的房梁上有垂挂的两条有木吊钩的宽皮带条,用来挂婴儿摇车。内外室之间是有窗格的四扇屏门,中间两扇升启,而两侧的门是固定的。外室在东,是门厅也是厨房。进出的门为南向的单开木板门,在门的两侧有窗,使外室光照充足。外室设南北两个灶台,灶台里侧贴端有木碗架,后灶台连接一面土炕为烘干粮食的烘炕。三间房的人家东西两间为居室,中间为厨房,设施与两间的基本相同。

烘炕 达斡尔语称为“桑勒乌”(sangLwu),烘干粮食的池式火炕,达斡尔族住宅的一大特点。设在厨房北侧,东与灶相连,西与西屋北炕相接。高约80厘米,上面是凹进半尺深的池,里面用黄土抹成光面,平时用木板覆盖,使用前用水擦净炕面。用于烘干稷子、荞麦、燕麦谷子等粮食。碾燕麦米、荞麦米、稷子米之前,先在锅中蒸沸后再在烘炕中烘干,为的是能碾出精米。

桑格勒(sangal) 仓房,是达斡尔族特有的民居建筑形式之一。仓房多为木制构造。建造时先将4~6根直径25厘米左右的木桩埋于地,露出地面约70厘米,横撑上镶木板条。墙壁采用圆木垛或是镶木板条拼联而成。房顶为人字坡,早年铺木板或桦树皮,后改用苫房草覆盖。仓内为通间,无间壁,其底部悬空通风干燥,宜于贮藏毛皮、谷物、肉食等。

仓内一侧用木板隔出箱式间隔,达斡尔语称“齐根”(qigin),用于贮存粮食。其内再用木板隔成数间,存放不同品种的粮食。仓库正面在建造时留有80厘米至1米宽的通栏凉台,可晾物品。达斡尔族仓房是其狩猎时代建筑形式的延续和发展。多数仓房的一侧连接碾房或车库,形成一个整体。

抓勒(jual) 旧时照明灯,也叫糠麻灯。做法是,把苏子油渣和小米糠拌匀后,粘在细麻秆上,然后炕干。约有小拇指粗,约1米长。使用时插在小床板的孔里,点燃用于照明。直到20世纪20年代仍有使用。

苏子油灯达斡尔族传统照明灯。把用棉线捻成的灯芯放入苏子油瓷碗里,点燃灯芯即可照明。光亮较小。至20世纪30年代仍有使用。也用麻子油点灯照明。

图列(rulie) 木柴,达斡尔语称为“图列”。山区达斡尔人以柞木为燃料,春秋季到附近山中砍来碗口粗的柞木,劈成约半米长的木柴棍,在内院的西南侧码成与院墙齐高的木柴堆,供日常烧饭和供暖用。此种木柴堆,达斡尔语称为“图列吉奇”(tuleijiqi)。

哈日格勒(hargal) 燃料,即干牛粪。把冬春季节的牛粪晒干,存放在专设的“哈日格勒·库谢”(干牛粪柳笆围子)或棚子里,自家牲畜少的人家到野外拾牛粪晒干。干牛粪易燃、火旺,没有异味,是很便利的燃料。

二、饮食

达斡尔族的传统饮食以多样性为其特点。米食除稷子米和小米外,有燕麦米、荞麦米;面食除荞面外,有白面、稷子米面等;副食更为多种多样,有菜食、肉食、奶食。菜食除柳蒿芽、野葱、野韭菜等多种野菜外,还有白菜、土豆、萝卜等多种园田菜蔬。肉食分为家畜家禽和野兽野禽以及鱼类等。奶食除日常食用的鲜奶、酸奶外,还有奶皮、奶油以及奶酒等多种,达斡尔人饮食的烹调亦多有民族特点。

(一)米食

达斡尔人的主食分为米食、面食两种。米食的种类有稷子米、小米、荞麦米、燕麦米等,米饭亦有干稀之分。日常以稷子米和小米饭为主。

稷子米达斡尔人传统的主食。有两种加工和烹制方法:一是蒸熟后炕干碾出,这种米称为“敖苏木”(aosum),没有黏性,有轻微煳香味,适合做干饭和煮鲜牛奶粥。二是未经蒸熟而碾出,这种米称为“西吉木”(xi-jim),稍有黏性,做干饭和鲜牛奶粥。把“希吉木”磨成面,做发糕(达斡尔语称为“浩热·乌图木”,haor utum)、糕点(称为“希日格勒”,xirgeel)和苏子馅饼等。

敖苏木·布达(aosum budaa)“敖苏木”(ausum)是稷子米的一种。稷子蒸熟炕干后碾出的米,没有黏性,有轻微煳香味,达斡尔人喜食之米种。“敖苏木·布达”,即稷子米饭。可做稷子水芸豆干饭,亦可做稷子米鲜牛奶粥或稷子米狍子肉粥,别有风味。

img49

达斡尔族丰盛的宴席

西吉本·布达(xijim hudaa)未经蒸熟炕干碾出的稷子米,达斡尔人称为“西吉木”(xijim),稍有黏性。用此种稷子米做的饭,称为“西吉木·布达”,可做干饭和鲜牛奶粥,西吉木米磨成面,可做蒸糕和苏子馅饼,还可做油炸糕(“希日格勒”,Xirgel)。

夸林颇·布达(kualimp budaa)燕麦米饭。将燕麦蒸熟后炕干,然后碾出的燕麦米做的主食,达斡尔语称为“夸林颇·布达”。吃法有芸豆干饭拌酸牛奶、煮鲜牛奶粥与狍子肉块一起煮成肉粥,皆别有美味,是很具特色的饮食。

阿勒木·布达(alearn budaa)“阿勒木”(aleam),将荞麦蒸熟炕干后碾出的荞麦粒,用来做的饭称为“阿勒木·布达”(Alem buda)。多用狍子肉一起做成肉粥,或用酸牛奶拌做奶粥,属风味饮食。

拉里(laili)酸奶稠粥,达斡尔语称为“拉里”。有两种:一种是“尼吉·拉里”(nijlaali),即用荞麦脐子做的;另一种“西吉木·拉里”(xijim laali),即用未经蒸熟炕干的稷子米做的。做法是,把洗净的米放入兑有适量水的酸牛奶中,在锅里用慢火熬煮而成。具有黏性,食用时拌人黄油和白糖。也用牛犊出生后头几天挤的牛奶做“瓦日勒·拉里”(warel laali),即初牛乳稠粥。头几天挤的牛奶比较稠,色黄,奶油含量高。积存了几天的牛奶开始变酸,做出的稠粥具有酸香的味道。在吃“瓦日勒·拉里”时,要请一些亲戚、邻居前来共享,表示亲邻和睦,牛畜兴旺。

尼吉(nii)荞麦脐子,是磨荞麦面粉时经箩筛后留在萝筛子里的硬碎粒。达斡尔语称为“尼吉”。用于做两种饮食:一是做“拉里”(酸奶稠粥);二是把它放潮后磨成面粉,粉质精白,用于包饺子,是很具特色的食品。

哈格(haag)炒面。把炒熟的燕麦米碾磨后再过箩筛,漏下的细面便是炒面,达斡尔语称为“哈格”。留在箩里的燕麦碎米,达斡尔语称为“新特斯”(Xintel)。食用时,拌酸奶、奶油和白糖,也可以冲开水食用。耐饿,便于携带是野外劳动者时常携带的食品。

新特勒(xinten)细粒炒面。将炒熟的燕麦米碾磨后过箩筛,留在箩筛里的燕麦碎米,称为“新特勒”。食用时先用水泡胀,再拌酸奶即可食用。很耐饿,便于携带,可供野外活动时充做午餐

(二)面食

达斡尔人的面食分为荞面、白面两种。达斡尔人早期很少种植小麦,面食多以荞面为主,“达勒·布达”(荞面饸饹)为最佳传统面食。白面面食有面条、烙饼、饺子、包子、馅饼等多种。其中饺子是春节期间初一至初三的早餐,年前腊月里即包好冻藏。

达勒(dal)达斡尔人做荞面饸饹的炊具。起初用大的牛肩胛骨锥出漏孔,将和好的荞面放在上面用手反复挤压成面条。肩胛骨,达斡尔语称为“达勒”(Dal),“达勒·布达”之名由此而来。达斡尔族民间藏有牛肩胛骨饸饹板遗物。现已改进为底部有漏孔铁片的饸饹床子。

达勒·布达(dalbudaa)荞面饸饹,达斡尔语称为“达勒·布达”。把和好的荞面放入木制饸饹床里,压出的面直接落人沸水锅中煮熟。捞出面过水后,浇上野禽或狍子等做的肉汤,或拌酸牛奶食用,是达斡尔人节日和招待贵客的传统食品。达斡尔人对荞面饸饹的肉汤十分讲究,飞龙汤为上品,其次为沙鸡或野鸡汤,狍子肉汤再次之。现在也用白面做饸饹,浇鸡肉汤。

托古列(togolie)白面面片,达斡尔语称为“托古列”。把和好的白面擀成面饼,揪成面片在鲜牛奶锅中煮熟,吃时拌奶油、白糖。亦可将面片揪到肉汤锅里,吃肉汤面片。

拉尔斯·布达(larsbudaa)白面条,达斡尔语称为“拉尔斯·布达”。吃法有两种。其一是煮好的面条拌酸牛奶吃;其二是备好沙鸡、野鸡或狍子肉、羊肉做的汤,浇面条吃,亦可将面条煮在肉汤锅里,吃连汤面。

巴勒提·乌图木(baltiiutum)苏子馅饼,达斡尔人传统的面食,达斡尔语称为“巴勒提·乌图木”。将苏子洗净炒熟后在臼中捣碎,拌入白糖或红糖,做苏子馅饼。早期苏子馅饼多以荞面为皮,自普遍种植小麦后,多用白面做苏子馅饼。

巴勒(bal)苏子,也称紫苏。达斡尔语称为“巴勒”。有两种食用方法:一是把炒熟的苏子放在臼中捣碎,做成拌糖的苏子馅,做荞面或白面的馅饼或包子。二是用苏子榨油,用于炒菜、炖菜和烙饼。苏子油原系达斡尔族传统的食用油,自20世纪初自市场上出现以大豆榨制的食用油后,榨苏子油逐渐停止食用。

img50

达斡尔族的炉烤大饼

瓦特(wat)达斡尔族传统的糕点,达斡尔语称为“瓦特”。原料有炒熟的稷子米面、晒干磨成的稠李子粉或山丁子粉、白糖,把这些原料与熟牛油和在一起。把和好的糕料摊在面板上,用手拍打成筷子厚的糕片,再用刀子纵横划割成为每块有5厘米长宽的糕,放凉即可食用,有酸、甜、香的味道,很适口。“瓦特”是达斡尔族婚宴和定亲送彩礼时不可缺少的糕点。

希日格勒(xirgel)用稷子米面做的油炸糕点,达斡尔语称为“希日格勒”。把经发酵的稷子米面和好后,搓成指粗的面坯,再拧成麻花状,放入油锅中炸熟。是节日饮食和婚宴上的糕点。定亲送彩礼时,亦送“希日格勒”作招待女方宾客之用。

(三)菜食

达斡尔人没有种植蔬菜前以野菜为副食,采食的野菜有昆米勒(柳蒿芽,亦称为库木勒)、莽格斯、瓜格斯(野韭菜,亦称卡列日)、昂果勒(山芹)、给罗齐(黄花菜)、索尔苏(韭菜花)等。开始种植园田作物后,采集上述野菜为副食的传统仍延续下来。

17世纪时达斡尔人在园田中种植的蔬菜有白菜、黄瓜、胡萝卜等,后又增加茄子、辣椒、西红柿、大萝卜等,品种达二十余种。早期达斡尔人的菜食烹制多以炖菜为主,自20世纪初起菜肴种类开始多样化,除炖菜外也流行各种炒菜,配之以各种肉食、奶食,饮食更加多样化。

储存过冬菜达斡尔人传统的储存过冬菜有三种方法。其一,在室内挖小地窖,储存土豆。其二,晒干菜。扁豆角、西葫芦、茄子削成细长条,晒干后编成辫储存,架豆角则整棵晒干。晒干储存的还有柳蒿芽、野葱等野菜。其三,腌酸菜。收获的长白菜除去菜根并劈成两半在开水中焯后取出来沥去表面的水,放进缸中数日,待其发酸后每半棵为一块,冷冻后储存。此种菜达斡尔语称为“朱顺·奴瓦”(jusunnuwaa,酸菜)。

豆角丝 在夏季,达斡尔族妇女挑出鲜嫩无子的扁长豆角,放在室内一二日,使其水分蒸发变软。准备一片锋利的小白铁片,或备刮胡刀片取其一半,将其一头嵌入拇指粗的木条内,以铁丝扎紧固定,即可作为削丝小刀。用此刀从豆角边上的一头削至尾端,将豆角调头接着削,直到将整个豆角削成细丝,轻轻展开,挂在细麻绳上晒干后,编成一组组长辫卷起,以备冬春食用。食用前用凉水泡软,可配肉类、马铃薯等煮食或煮熟捞起炒菜、做成馅等食用。

茄子条 达斡尔族妇女在夏秋季,将鲜嫩的茄子挑出,用小刀(制法同豆角丝削刀)从茄子头部向下削片至尾端,调头接着削,直到将整个茄子削成长长的细条,轻轻展开,挂在横木杆上晒干,以备冬春食用。食用前用凉水泡软,可配肉食、马铃薯煮食或炒菜等。

茭瓜条 即西葫芦条。在夏季,达斡尔妇女将鲜嫩茭瓜(西葫芦)竖立,用一木杆插入直立的茭瓜瓤内拿稳,再用削条小刀从茭瓜的上端外侧横向削起。随着茭瓜的旋转,瓜条即削下来,挂在横木杆上晒干,以备冬春食用。食用前用凉水泡软,可煮食、炒菜等。

干豆角在秋季,达斡尔妇女挑出豆粒饱满的成熟豆角,用白线穿上细针,将豆角头部用针线一一穿起。细线上穿满豆角后,将针取下,系紧两端线头,将豆角串挂在木杆上晒干,以备冬春食用。食用前用凉水泡软,可配肉类、马铃薯炖煮食用。

萨斯根(sasgen)原指达斡尔人传统的菜肴炖制,开始吃炒菜后齐齐哈尔达斡尔人仍将炖、炒、熘各种菜,统称之为“萨斯根”。布特哈等地区达斡尔人仍将炖菜称为“萨斯根”,炒菜称为“库鲁库顺·奴瓦”。

昆比勒·萨斯根(kunmil sargen)柳蒿芽炖菜,达斡尔人传统的菜食,称为“昆米勒·萨斯根”。在柳蒿芽采集季节不仅可以吃鲜柳蒿芽炖菜,还可将鲜柳蒿芽焯后拌凉菜。肥肠炖柳蒿芽、鲶龟炖柳蒿芽、排骨炖柳蒿芽等,是达斡尔人最喜爱的菜肴。海拉尔和塔城地区的达斡尔人用羊肉炖柳蒿芽,同样味美可口。

库陆库顾·奴瓦(kulkusen nuwaa)炒菜,达斡尔语称为“库陆库顺·奴瓦”。分素炒、肉炒多种。瑷珲达斡尔人十分讲究烹调手艺,曾有不少闻名乡里的厨师,为办理红白喜事者掌勺烹饪。

西乐(xil)汤羹,达斡尔语称为“西乐”。达斡尔人做汤羹原以飞禽为主。飞龙汤最佳,称为“呼德·西乐”(hudeeXil),沙鸡汤次之,称为“伊托·西乐”(Ito xil).均在年节或招待宾客时上桌。鸡汤又次之,称为“卡克拉·西乐”(Kakra xil)。平日以菠菜、鸡蛋、豆腐等做汤佐餐。

达日顺·奴瓦(darsen nuwaa)腌的咸菜。秋季将扁豆角、黄瓜、胡萝卜等腌成咸菜,作为一冬和翌春佐食之小菜。达斡尔人碾磨的韭菜花、白菜末、辣椒糊,更是别具风味的小菜。

索日斯(sors)韭菜花小菜,达斡尔人传统的佐餐小菜。农历八月野韭菜开白花时采来摘洗净,配盐和葱蒜为佐料,用碾子压成菜末,达斡尔人称为“索日斯”(sors)。是平日佐餐的上等小菜,也是吃手把肉的最佳佐料。用白菜配葱蒜盐碾压菜末,达斡尔人称为“音德顺·奴瓦”(lndesen nuwa),碾压的辣椒糊,称为“音德顺·钦卓”(In dosen qinjoo),均为达斡尔人佐餐的传统小菜。

(四)肉食

达斡尔人传统的食品,其种类较多,食法多样。野禽类有飞龙鸟、沙鸡、野鸡,主要清炖做汤,可做荞面饸饹、面条的肉汤。家鸡做清炖汤或面食的肉汤,亦可做鸡块炖粉条等。兽肉类有狍子、野猪、鹿,多为吃手把肉,狍子肉亦可做面食的肉汤。家畜类有猪、羊、牛肉,可与土豆或粉条炖食,亦可做饺子、包子馅。猪肉和羊肉都可煮制手把肉,是年节或待客之佳肴。

手把猪肉 农区和山区达斡尔人每逢年节和婚丧宴时必杀猪吃手把肉。宴席上手把肉讲究其部位,头桌和二、三桌分别上尻背骨和肩胛骨,以下分别上肘骨和肋骨。席上由年轻者动手把肉切成片,依次送长者尝食后大家才动手进食。吃手把肉以咸汤和韭菜花为佐料。

手把羊肉 海拉尔达斡尔人以牧业为主,很少养猪,故其手把肉以羊肉为主,席上不同的桌上肉时讲究其部位。新疆塔城地区达斡尔人多与信仰伊斯兰教的哈萨克人杂居,普遍养羊,很少养猪,故其手把肉亦以羊肉为主。杀羊后按其部位肢解后煮烂盛在盘中,羊头放盘顶,浇上盐、葱、蒜和孜然拌的调料。开席,桌上年轻者将羊头肉割一小片送长者尝食后,将盘中羊肉的骨头剔除,众人用手抓羊肉进食。

片白肉 将猪肋骨肉剔下来整块煮熟后切成薄片上桌,蘸咸汤或韭菜花进食。在达斡尔人的除夕饭和各种宴席上,片白肉是不可少的佳肴。片白肉,达斡尔语称为“皮牙尔顺·米亚”(piaIsenmiah),讲究刀口,旧时以膘厚为佳。

血肠 杀猪后将其新鲜血接入盆中,加适量水搅匀,放葱蒜、野韭菜、花椒和盐等调料灌入肠中,煮熟后切成薄片上桌,系达斡尔人餐桌上的佳肴,各种宴席不可缺。婚丧宴席后,给近亲好友送骨节肉时,血肠是不可少的尝鲜品。

生食狍肝 猎人习俗。达斡尔族猎人猎得狍子剥皮后,首先取出其肝洗净后,蘸盐水生食。达斡尔人认为吃生狍肝,有助于增强和保护视力,故生吃狍肝之俗甚盛。

(五)鱼类食品

鱼类食物是达斡尔人副食的重要部分。打鱼人在野外吃鱼,多为盐水煮鱼或篝火上烤鱼。家庭里清水加佐料炖鱼,或将鱼过油后文火炖,保持鱼的原汁原味,不仅吃鱼的肉,还讲究喝鱼汤,很少用酱油红烧。齐齐哈尔达斡尔人还有鱼炖柳蒿芽的吃法。爱辉达斡尔人善于焙干鱼,做鱼酱,吃鱼肉馅饺子。

(六)奶食

在达斡尔人的饮食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在以牧为主或农牧并重的海拉尔和塔城地区达斡尔人中,奶食是重要的副食品。鲜奶煮稷子米粥,酸奶拌稷子米或小米干饭,是家常的饭食。过去缺少食用油时,用鲜奶熬豆角或窝瓜,作为下饭的副食。春耕、夏锄或上山伐木者,常用醴奶拌的米饭作为午餐。奶茶是海拉尔和塔城达斡尔人的日常饮料。

朱松·苏(jusun suu)酸奶,也称为“齐嘎”。做法是,把鲜牛奶存入坛子里,加盖后放在热炕上,两三天后使其自然发酵变酸即成。食用方法一是作为夏季消暑解渴的饮料,到野外劳动时盛入桦皮桶里携带饮用;二是拌米饭、面条或炒面食用。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食。

苏·德日格(su deerig)奶脂。鲜牛奶在罐中存放数小时后,上面浮出一层油脂,用勺子撇出即成奶脂,达斡尔语称为“苏·德日格”,海拉尔达斡尔人称为“欣格”(xingee)意为浮在牛奶上面的油脂,可涂在馒头、面饼上吃或拌稠粥吃。

沙日·托苏(xar tos)黄油。撇取牛奶上面的浮脂,积多后放在盆里用木棍搅拌,使牛奶分离出水分和油脂。再把油脂放入锅里加热提纯便可制成,达斡尔语称为“沙日·托苏”。可放入奶茶中饮用,也可放入“拉里”(奶熬稠粥)和牛奶面片中食用,是奶食中的精品。

阿日其(aarq)酸奶渣,达斡尔语称为“阿日其”。把酸牛奶加热烧开后装入布口袋挂起,滤出水后剩下奶渣。再把奶渣挤出水分,放在扁形柳筐中晾干。可以拌米饭,也可以摊在桌子上做成薄片的“霍若勒格”(horoo1eg),即奶渣糕点,可放入奶茶中饮用或为日常零食。

乌如木(ururn)熟奶皮。把鲜牛奶放入锅里用慢火加热,不断用勺扬。当牛奶表层出现豆大泡沫时盖上锅盖,不再加火。一两个小时后牛奶的上面便结成筷子厚的奶皮,达斡尔语称为“乌如木”。泡入奶茶中饮用,或夹在面饼中食用。也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多在秋季牛奶油脂多时制作。

切·额乌斯(qieeus)一种可作为茶的野生植物,长有半尺高,开蓝花。在秋季采集。晒干后在锅中蒸,除其草味,之后将其压成坨,可随时掰下一块放人水中烧煮。其水呈茶色,稍有甜味,可助消化。其学名不详,达斡尔人称其为“切·额乌斯”,意为“当茶喝的草”。

奶茶 海拉尔和塔城地区达斡尔人的日常饮料。先用适量水将砖茶熬开,放进少量炒熟的稷子米,开锅后加入牛奶和盐即可饮用。

桦树汁 放排和打猎的达斡尔人在野外饮用解渴的天然饮料。夏季里,把山上的桦树砍出一道口,饮其流出的汁。略呈黄色,有甜味。

达斡尔·阿日给(daorargi) 达斡尔酒。发酵的稷子米为原料,采用蒸馏法酿制而成。一次可酿制十来斤,主要用于祭神。清康熙年间方式济著《龙沙纪略》记载:“黄米,酿米儿酒,阅日而成。糜亦堪酿,味甘而薄。祀神用之,取其速成而洁,有醴酒之遗意焉。”这种酒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沙日·阿日给(xarargi) 奶酒。把牛奶放人缸里使之变酸,并不时用“布鲁日”(搅杠)搅动。数日后,把变酸的牛奶放入锅中,上面放约60厘米高的木桶,木桶上面放盛凉水的锅。锅的下面是一根细木槽,从木桶的一侧倾斜伸出桶外。把酸牛奶加热时,其蒸气就在上面盛凉水的锅下底结成水珠,积多时顺细木槽流出,便是奶酒。达斡尔语称其为“沙日·阿日给”,直译为“黄色的酒”。

车坡日特(qepert) 马奶酒。多由达斡尔族老年妇女用马奶制作,制作方法同于制“沙日·阿日给”。

三、服饰

(一)达斡尔族的传统服饰

在黑龙江北岸居住时,达斡尔人很少与外界进行经济交往,他们的服饰以自产的兽皮为主,从衣冠到鞋靴,创造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服饰。自17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对外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的加强,纺织品开始成为达斡尔族服饰的主要用料,出现了用棉布制作的日常穿用的常服和用绸缎为面料的衣饰,款式、工艺十分讲究的在节日和重要礼仪场合穿着的礼服。尤其是女子服饰,从头冠到足履,形成一整套具有民族特点的服饰系列。

1.男服饰

早年达斡尔族男子一年四季均着皮装,随着与其他民族交流的增加才出现了布制服装。

春秋两季,男子穿长至膝盖的皮袍“哈日密”,皮料取自春、夏和初秋的狍皮。

冬季的袍是长过哈日密的长大衣“布贡奇·德力”,皮料用猎于秋末初冬的狍皮,保暖性好。

割庄稼时穿的皮上衣左下摆过膝,是一种别致的短img53皮衣,称“卡尔塔米”。

皮袍的普遍特征是下摆正中开衩,便于骑乘和劳动。开衩处有几何形的图案装饰,兼顾牢固和美观。

img54

20世纪30年代的达斡尔族服饰

男裤分皮裤“阿热斯·哈裤如”和皮套裤“绥毕”两种。皮裤的皮料若取自夏季狍皮则可春秋穿,而毛厚的秋冬料则用于冬季皮裤。皮套裤上端有带系于腰上,利于保暖,适合在冰雪环境中活动。在皮套裤的膝处常有圆形台纹样,以云卷纹居多。

男帽除了仿生帽外还有长毛皮帽、马鞍型的元宝帽,元宝帽与汉族四喜帽结合产生的新的帽顶,有装饰花纹的四喜帽。在参加重大活动时,男子还会用豹尾、貂尾、灰鼠尾或野鸡翎来插饰帽子以示庄重。

img55

达斡尔族现代中年男装

男子在冬季戴带腰的皮手闷子。这种手套只有拇指分出,且在手腕处有口,可在劳作时将手方便地伸出来,很实用。

达斡尔族男子脚上常穿柔软的板皮做腰的软底短靴,或者穿白布腰黑边的皮底软靴。靴左右腰上多古钱纹、蝴蝶纹等补花饰,与契丹短靴造型很相似。

达斡尔族男子夏季穿的布面长袍造型与皮袍相似,颜色多以蓝、藏蓝为主。头戴疙瘩帽或礼帽,腰间所系腰带的两端从后背左右向下垂20厘米左右,这种装饰承袭了契丹旧俗,是达斡尔族独有的带饰。在参加重大活动时不系腰带会被认为不讲礼貌。腰带上挂烟荷包、烟袋及火镰等物品,既是实用品也是装饰物。

达斡尔族男子服饰上的装饰图案很突出也很具有民族特色。在皮袍的边沿、衩口,皮套裤膝上,烟荷包口、手套背部、四喜帽的顶部等都有精美的刺绣图案,显示出达斡尔族男子服饰文化的民族特色。

德力(deeli)皮大衣。达斡尔族男子的冬季防寒服,多以秋末初冬刚长齐绒毛的狍皮制作。其毛厚密实,不宜脱落,保暖性强。其款式为窝领或圆形短立领,衣领为两端呈弧形的月牙状,右衽紧袖,下摆过膝,四面开衩。前后开衩长约25厘米,衩顶端补饰左右对称的几何图案,呈“×”形或圆环形,在对称图案上部有小圆点或菱形图案。右衽的大襟上有密缝线条纹饰。这些补花最早是为了增加袍服衩口或边沿的牢固度,后渐渐演变成一种装饰。有时皮袍上会有破洞,达斡尔族妇女在上面用补绣的方法遮挡,很别致。穿着此袍时会在腰间系黑布腰带,腰带上插猎刀和系烟荷包、火镰等物。大襟上的扣子原为编结而成,后改用铜纽扣。

哈日米(haarimi)达斡尔族男子春秋在狩猎或砍柴时穿的轻便皮袍。皮料选自春季脱绒后长新毛的狍皮,款式与德力大致相同,只是长度在膝盖以上。用农历八月的狍皮缝制的叫“克日·哈日米”(ker haarimi),伏天的狍皮缝制的叫“挂兰其·哈日米”(gualanq haarirni)。狩猎时将其毛朝外穿,并配以狍等动物头皮做的仿生帽进行伪装,以便接近野兽。

阿热新·哈裤如(ars hakur)皮裤。达斡尔族男子的服装之一。皮裤以皮板为面,毛朝里。冬季穿以秋末冬初的皮毛做的裤子,保暖性好。春秋则穿以夏季皮毛做的皮裤,轻便暖和。

绥毕(suibii)套腿。在野外劳动时套在裤腿上,起到保暖和不使裤子受到刮磨的作用。前面长到腰下,上端钉有细皮带,系在裤腰带上。有皮制和布制两种。比较讲究的在上下口镶有蓝、黑布边,膝盖处贴缝图案。

达奥(dawu)用img56皮或帆布制成的肥大的外套。猎人进山行猎时穿用,以御寒、防雨雪,亦可保护贴身衣服。

博斯(bes)腰带。达斡尔族男子在长袍的外面系结用,有布制和绸制二种。布料长约2米,绸料长约4米,宽度有些是用整幅的布料,有些是整幅布料从中破开。有蓝、黑和黄等颜色。束腰时讲究在后腰上把长袍打出对称的褶,把腰带的两头掖在身后,露出半尺多长的穗,自然垂在后面。扎腰带可起到保暖和结束腰身的作用,并在上面佩挂烟具、刀具。同时,参加各种礼仪时也是一种礼貌的标志。

卡尔特尔格(karterg)烟荷包。亦是达斡尔族民间日用刺绣工艺品,有男用和女用两种类型。男用烟荷包造型多近似葫芦形,分上下两个部分。上半部分是以狍腿毛皮缝的向上突出的半圆,有皮镶边和对称向内的云卷纹装饰,上口有皮套扣,下面是布制袋囊,一般同火镰一起相连,系于腰带上。女用烟荷包外形偏小,式样较为丰富,有葫芦形、圆形、长方形、宝瓶形、倒扇面形等。烟荷包口分紧口、抽线口、平口等几种。

img57

狍皮插手手闷

img58

狍腿皮缝制软底皮靴

女用烟荷包两边都有穗饰。荷包一般以白色或浅色较为常见,并以带底纹的浅花条包边,除葫芦形荷包外其他形状的荷包口均为黑或深色的。荷包的正反两面均有与底色形成强烈对比的刺绣图案,以飞禽走兽花草为主,亦有人物故事。如有松鹤同春、仙鹿衔灵芝、花卉蝴蝶及后羿射日、张良抬履和宣扬封建女性贞节的故事等。画面题材丰富,颜色鲜艳,技法多样,非常具有民族特色。

img59

狍子头皮帽

img60

男帽

米亚特·玛格勒(miaat magal)达斡尔族男子所戴的仿生皮帽。此帽是用狍、狐或狼的头皮整剥下来制作,最常见的是狍头皮帽。做法是将狍子头皮连角整个剥下来鞣制后缝制。做成的帽子有双耳双犄角,狍子双眼合缝成一条线或在上面用白布黑布缝出眼白和黑眼仁。狍子颈后的皮毛留下来,在帽后垂披到肩或后背。后来帽后披肩逐渐消失,只留到狍头皮双耳以下部位,另做前额和短帽耳饰。这种仿生帽是达斡尔人狩猎时代的产物,有助于伪装接近猎物,提高狩猎效率。近现代,这种帽子逐渐演变成了儿童的装饰帽,寄托着达斡尔人对后代茁壮成长的期盼。

巴里·玛格勒(bali magal)大耳帽,冬季戴用。用布吊面,絮棉花,两个帽耳里层吊细毛兽皮,长至下颏,额头外面也吊细毛兽皮作为装饰。

坎特·玛格勒(kant magai)毡帽。除两个帽耳外,前后有帽舌,俗称四耳帽。在帽耳和帽舌上吊兔皮或狐狸皮、松鼠皮,冬季戴用。

博力(beeli)达斡尔族民间使用的毛皮手套。有带腰手闷、五指手套及儿童手闷三种类型。

带腰手闷(额莫替·博力,emti beeli)是一种适合劳动的手套。手闷由腰及掌两部分组成,腰与掌在腕处的缝合口朝前留一个手掌宽的横口,方便伸出手掌,便于猎人伸出手指勾动扳机或在劳动时手握工具和绳套。毛茬边用皮条包裹镶边。手脚的腰以鞣制的狍腿皮毛朝外拼缝成筒状,长约20厘米,毛短硬,金黄色,非常美观。掌部是以冬季带绒毛的狍皮为料缝制的。做法很特别,先取一比四的两块椭圆形的皮块,小的做掌心。缝制时将大皮块向内折与小皮块缝在一起,由于皮块大小不一,又要完全对合,只有将大皮块沿小皮块边沿折成半圆的弧形。另取一块扇形皮缝成柱状接在掌心上方即成拇指。手闷掌部看上去像拳击手套。手闷上常见的装饰就是拇指正面的鹿头黑皮补花绣,鹿眼以红布补绣。手闷掌部的皮料取自冬季狍皮,厚密的长毛会从手闷腰与掌间的开口伸出形成毛边。

五指手套(霍若·博力,horoo beeli)是妇女们用于礼仪场合的一种手套。取夏季短毛狍皮,毛朝里分五指缝制而成,腕部用毛朝外的狐或猞猁皮,既实用又有装饰性。手套多以黑布条在腰处做装饰,手背正中的补花绣通常是黑色皮块的圆形适合纹样或方形云卷纹,五指指端处有指甲状装饰,关节处有图案化的补花绣,关节与指尖间以波浪线串接,意喻手指上的血脉。有时图案的下面会衬以蓝色或红色的布做衬底以增加图案的色彩。

儿童用的手闷与当代手闷的造型相同,拇指单独分开。用料为狍皮,无纹饰,两只手闷用皮条连接,不用时两手套交叉在背暖处交接在一起,方便孩童玩耍。

奇卡米(qikamii)早年达斡尔族男子冬季所穿的一种软底短靴,在后跟处有皮环,用皮绳穿皮环系于脚面上。奇卡米的短腰是用毛朝外的狍腿皮鞣制后缝制而成。靴底是用鹿、img61或牛的脖颈皮制作,脖颈皮厚、耐寒。鞣制脖颈皮一般都用木制砸皮器锤砸,这样做出的靴底不仅结实而且柔软舒适,走在冰雪上既暖又不滑,轻便跟脚。

奥洛奇(olooq)达斡尔族男子春、夏、秋三季所穿的布腰布底或皮底的短腰软靴。以白布做靴腰,腰口装饰黑边。左右腰上多有补花装饰,补花图案以古钱纹、蝴蝶纹居多,其造型与契丹短腰靴的造型相似。

德热特莫勒(dertcrnee1)早年达斡尔族男子冬季穿的一种高筒靴,靴筒是结实、保暖的img62腿皮鞣制成革缝制的。

2.女服饰

达斡尔族妇女早年因布匹少,除内衣裤用布外,同男子一样着皮袍、皮裤、软皮靴,只在装饰位置上与男装有差别。女皮袍在左下摆开衩处缝缀宽大的黑皮剪花图案,间以做补花细饰。

img63

达斡尔族鹰猎服装

达斡尔族妇女喜着青色服饰是承袭辽代妇女的“垂青”之俗。自清朝初年后,随布匹绸缎等不断流入,布料成了妇女服饰的首选,样式也逐渐增多了。清末至民国年间,蓝色袍服较为普遍。年轻妇女喜用鸭蛋青、浅蓝、天蓝、浅紫色等颜色,年龄越大服色越深。

女服外套以短矮圆领右衽式长袍为主,礼仪场合在长袍上着绸缎坎肩。

新疆塔城地区的达斡尔族妇女因受当地妇女服饰习惯的影响,喜爱穿用淡红和绿色的服饰。

海拉尔地区的达斡尔族妇女所穿的夏季袍为立领,袍身上窄下宽,长至脚面,下摆无衩,右衽布排扣至膝以下,类似蒙古袍。

img64

达斡尔族青年装

冬季穿棉袍、小棉袄和棉裤。老年妇女的袍服依然色重且外加黑缎面右衽上衣。老年妇女喜在长袍外加坎肩。夏季为单坎肩,冬季则在坎肩内缝上狐或猞猁等名贵动物的皮毛。款式有立领、圆领、窝领及对襟和右衽襟之分。女袍在开襟、袖口、领口,下摆的边沿用机绣的成品花带进行装饰。条带底色多为黑、蓝、深紫、玫瑰紫等深色,图案为鲜艳的花草蝶虫,以不同的底色来区分年龄的长幼。

少妇和女孩子袖口上的花边有时可达三四层。在已婚妇女右衽襟胸上侧布扣上常挂有穗的装野生香草的荷包和手帕或银耳勺、锥子、眉毛镊子等佩饰。礼仪帽为平顶圆帽。其中青年妇女夏季头戴绣有艳丽花草图案的礼仪帽子,中年妇女戴的则是黑大绒暗花帽,冬季的礼仪帽均为内外皆皮毛的平顶圆帽。达斡尔族妇女家常或劳作时喜用白布或白毛巾裹头并在脑后打结。

达斡尔族妇女多穿白布袜和矮腰平口布鞋,鞋腰及鞋尖面上确绣花和装饰。袜腰多在裤腿内,上有布条绑腿。

新疆塔城地区的达斡尔族妇女受周围其他民族妇女的影响喜穿木底鞋,袜腰很长,上部为浅红或绿色,中为黑,下为白,老年妇女则仍保留着系腰带的习俗。

嘎格日(gagcr)达斡尔族成年男子在暖季穿的右开襟的长衫,下摆齐脚背,男女式样略同。男式的称为“嘎格日”,以浅灰色为多。女式的称为“奥尔图·钦奇”(orto qinq),多为蓝色或深灰色。在礼仪场台,无论男女均在长衫外着罩衣“库如木”或马褂“奥鲁布”。

库日特(kurt) 棉袍。式样、颜色与单妊衫略同。男式称为“库普图”,女式称为“库滚提·钦奇”(kugumi qinq),多为成年人尤其老者穿用,少年多穿短棉袄。

库如木(kurum) 达斡尔族男女长身礼服,均称为“库如木”。长身、对襟、宽袖,比长衫稍短,穿在长衫外,分出长短之层次。多用绸缎为料,衣边和袖口镶各种图案的边。颜色因性别而有不同,女服重花色,男服重深颜色素面衣料。

img65

达斡尔族儿童装

奥勒布(olbo) 马褂,有夹、棉(皮)和男女之分,达斡尔人统称为“奥勒布”。以绸缎为面料,对襟、宽袖,衣边和袖口镶有各种图案的边。暖季穿用夹马褂,冬季穿着的马褂则絮有棉花。一般在重要礼仪场合穿着。

和日格尔奇(hergelq)坎肩,成年女子的着装,分日常穿用和礼仪场合穿用两种,统称为“和日格尔奇”。礼仪场合穿用的坎肩十分讲究,绸缎为面,贵重者以水獭之类细毛皮为里,衣边镶绣花的边,对襟、紧腰。新婚和中年女子在节日或礼仪场合穿用。

旗袍 居住在海拉尔地区的达斡尔族妇女中曾流行过绣花旗袍。旗袍剪裁后在前胸下摆处通体绣花,绣梅花枝或其他小朵连枝花,如同一幅花卉图,极为精美。

坎其尔特(kanqirr)套袖。约30厘米长,用羊皮或兔皮制作,皮毛朝里,外面吊布面(讲究的用缎子面),绣花边,冬季把手抄在里面保暖。达斡尔语称为“坎其尔特”。另外还有两种,一种称为“乌色勒特”(useit),是细袖套,毛绒短,放在宽袖口的棉衣袖里抄手;另一种称为“巴扬”(bayan),比较宽大,也在袖外套用,抄手后两边袖套口可翻起。

img66

达斡尔族斡包会上多姿多彩的服饰展

绣花鞋 达斡尔族妇女喜欢穿着鞋面上有刺绣花纹的绣花鞋。妇女平时穿矮腰平口布鞋,礼仪场合则穿平绒或绸缎做的鞋。老年妇女穿与鞋面同色、用深浅不同的线绣出的暗花绣花鞋,有些老年妇女还在鞋尖上加附饰,如从左右两边翘起2厘米左右的几何形附件。中年妇女的绣鞋色彩略有变化。少女和少妇的鞋面绣花比较艳丽,多以花草连枝缠绕为主,也有瓜果花连茎图案,并以鞋面周饰为其特色。小姑娘的绣花鞋为最美,鞋面采用鲜艳的颜色,并在鞋尖上用绸料折叠出有立体感的花卉,栩栩如生。达斡尔族妇女的寿鞋也很有特色,妇女们一般在年轻时就开始准备有绣花的半成品,过了60岁就请人把这些半成品做成成品,这种习俗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达斡尔族刺绣艺术的发展。

毛勒格(maolgee)棉鞋。鞋底用袼褙韵麻线制作,鞋面用深颜色布料,絮棉花。轻便舒适,适合老年人在家日常穿用。

袜斯(waas)袜子。有布制和皮毛制两种。布制的用两层白布做腰,袜底多加一两层布,把各层缝在一起,也有的缝出各种图案。皮毛制的,达斡尔语称为“卓贡吉”(jogunJ)i,用羊皮、狗皮或冬季打的狍皮为料做成,保暖性好。

阔谢(koxiu)围裙,在劳动时围系。女子围裙用布制作,有的在上面缝绣花草等图案。男子用去毛鞣软的img67皮或鹿皮制作,长过膝盖,围至后腰,在身后系带,皮制的还要衬白布里子,有利于保持外衣裤干净和不受磨损。

绣花枕头达斡尔族成年人的枕头为长方形,两端堵头为正方形,有4到5厘米宽的边,内里为白布或绸地儿的刺绣品。刺绣图案题材丰富,技法精美,是达斡尔族绣品中的精品。题材主要取材于达斡尔族及满、汉等族的民间故事,吉祥图案、风景图案及传统经典文学故事等。如松鹤同春、亭台楼阁、三顾茅庐故事等。在技法上树干、树叶等为平绣;山石等多用折叠绣,使其凹凸的层次感产生浮雕效果;人物和动物则多使用堆绣,再补以其他针法显得有层次、有质感。

四、交通

达斡尔族传统的交通工具分为陆上交通工具和水上交通工具两种。

古老的陆上交通工具“肯古楞”(滑雪板),今已失传。

达斡尔车,是达斡尔人自制的传统陆上交通工具,有不同用途的改进型的车种。

骑马出行,是达斡尔人最普遍的外出赶路形式。

水上交通有独木舟、桦树皮船等早期工具及后来的木板船。

(一)肯古楞(kengulen)

滑雪板,达斡尔人早期交通工具。用松木、桦木板制作,约长1.2米、宽15厘米,前端翘起。在底面贴带毛的野公猪脊皮,鬃毛向后,或贴夏季的狍子脊皮,以减少摩擦,提高滑速。滑雪时双手撑杆,在冬季雪厚时在山野中代步或追踪野兽。迁居嫩江流域后,肯古楞已失传。

(二)达斡尔·特日格(Daor tereg)

达斡尔车,亦称为大轮车或大轱辘车。用黑桦木和柞木制作。轮高约1.5米,车辋是黑桦木经熏烤弯曲而成,两到三根辋圈成一轮。车毂是用约40厘米长、30厘米直径的黑桦木制成,上面安18到22根辐条。在轴和毂眼处安装铁制锏,以减少磨损。车辕约4米长,套马、牛拉车,载重达千斤。

普通的大轱辘车被称为“抗盖·特日格”(hangai tereg),即有简单车厢的车。出于遮挡风雨和美观的需要,还有三种类型的车:

一种是苇厢车,称为“卡日奇莫勒·特日格”(karqmul tereg),在车厢的左右和后部三面夹围苇子。

一种是篷车,称为“木拉日·特日格”(mular tergg),在车厢上架设柳木半圆形篷架,苫盖桦树皮或苇席篷。

一种是板篷车,称为“柯敖·特日格”(kiao tereg),用薄木板拼装车厢和篷,有的还在木厢板上绘制图案。普通车用于运输木柴、庄稼、饲草等物品,苇厢车和篷车用于人乘,乘坐时车上铺毛毡或兽皮坐垫。连夜赶路的人还可在篷车上躺卧。

大轱辘车具有轻便、耐用、易修和多用途的特点,适宜在草地、山林中运行,由于车轮较高,可在浅水处涉水过河和沼泽地里行走。

(三)铁车

img68

尼尔基水库之畔的达斡尔族勒勒车轮雕塑

自民国年间起齐齐哈尔达斡尔人使用的车辆。车轴和车毂连在一起,车轮一转动,车轴和车毂一起转,俗称为“连轴转”。车轮围有一层铁瓦,故称为铁车。两根车辕头之间连一根横木,用以套牛拉车。此种铁车系达斡尔族木匠制作,一直用到20世纪50年代初。

自20世纪30年代起,虽有先进的钢轴车传入齐齐哈尔达斡尔族中,但价格昂贵,只有少数富有者购入使用。自20世纪50年代起,铁车被钢轴车、胶轮车替代。

(四)坐骑

达斡尔人赶远路要骑马,远出行猎也离不开马,马是达斡尔人重要的交通工具。因此,达斡尔人十分爱护自己的坐骑,尤其专门训练的“走马”更得主人的珍爱。生活殷实人家的坐骑,专供主人骑用,不用于拉车等其他杂役。

(五)爬犁

约有3米长、1.5米宽。两根底杠的前端向上弯曲,在底杠上是木架车厢。在底杠前面系两根辕子,用于套马。在冬季使用,多用于运输饲草、木头、烧柴。人乘时在车架上面铺木板和皮毛坐垫。海拉尔地区达斡尔人有一种有篷的爬犁,即在车架上架几道一米多高的拱形木条,上面苫毡子,以避风雪,出远门时使用。

在狩猎时,达斡尔人还用柞树枝或白布把爬犁伪装起来,催马慢慢接近猎物,以利猎捕。

(六)图鲁肯·特日格(tulku tereg)

独轮手推车,达斡尔人短途运送少量物品时使用。人力推动,只有一个前轮。轮子约有50厘米高,用榆木弯制成车辋加辐条做成。辕长2米左右,两个辕下都有点柱,用以支地放平车,便于装卸物品。车的前头宽约50厘米,后面宽约80厘米。两辕之间由四根横木相连,作为车架,上面可以放筐、装粮食的口袋、麦秸、干牛粪等。

(七)莫恩果·沽毕(mongoo jiebi)

独木舟,达斡尔族古老的水上交通工具,后被木板舢板船替代。选用粗大的松木开槽而成,可乘坐二人或运载百公斤左右的货物。

(八)桦树皮船

达斡尔人早期水上交通工具,可载二人或百余公斤货物。以桦树皮制作后被木板船替代。

(九)斯瓦斯·洁毕(suas jiebi)

木板船,船身四五米长、一米多宽,形状为前头略窄,中间宽于前后两头。多用松木板制作,在镶拼木板时中间抹和细麻的石灰,以防渗水。船内一般有三至四个舱。用桨划船,用于渡江河、捕鱼和水上运送物资。

(十)特米(temi)

木筏,古老的水上交通工具。用麻绳或皮条把碗口粗的木杆并排编成。渡水时用长木杆撑筏。多为临时编制,涨水无法徙涉过河时,用以渡河。

(十一)摆渡口

达斡尔族地区多江河,往来交通需要渡江河的设施。自清康熙朝中期起以齐齐哈尔城和布特哈总管衙门所在地宜卧奇屯为中心,出现了几处渡口,摆渡过往行人及货物。

(十二)齐齐哈尔地区渡口

17世纪中叶达斡尔族迁徙到嫩江河岸定居后,以木筏、舢板或小船为渡河网鱼之工具。待齐齐哈尔建城后,就已有人在齐齐哈尔城北哈拉屯开始摆渡过往行人,提供舟楫之便。

咸丰五年(1855年),正式设哈拉摆渡口,即朱尔金北江民间渡口。初为八旗水师营兼理,后为私人经营。

光绪十一年(1885年)建官摆渡,由水师衙门管理。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新辟敖宝、齐齐哈、五家子三处商船渡口,隶属省公署渡支司旗务处,由私人经营。哈拉摆渡口、官摆渡口均由军政管理。

1915年,朱尔金渡口(哈拉摆渡)、敖宝、官摆渡、化木等渡口同时运渡,主要营运木材和山货,皆由警察厅警察大队统管。

1918年大水,敖宝、齐齐哈两渡口停摆。1921年5月敖宝、齐齐哈两渡口恢复摆渡。齐齐哈渡口有船2只,水手13人,运载旅客、牲畜和货物,靠人力撑杆拉纤渡运。

1933年,朱尔金南江渡口建成,距新江村东江渡口3公里。1935年与北江渡口合并,改称朱尔金渡口。南北两江之间有3公里土路,经朱尔金村达雅尔塞通齐查公路。同年,嫩江大桥建成通车。渡口仅剩朱尔金、官摆渡两处,由私人合股经营。每月运送马车近30台,500多人次。

1940年,官摆渡口私人船主发展到7人,28个船夫,对子船3只,30吨位船2只,22吨位船1只。

1946年4月24日,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从龙江县接管了官摆渡口和朱尔金摆渡口。1947年官摆渡口恢复营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两渡口变为国有。国家加大投资改建码头,改造渡船。客运量、货运量、营业收入大增。

20世纪90年代,嫩江公路大桥建成通车后,两渡口已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