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追求和谐的发展理念

追求和谐的发展理念

时间:2022-03-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追求和谐的发展理念千百年来,哈尼族人民为开拓祖国边疆山区不断进行辛勤劳作,默默无闻地构建着具有哈尼人特色的“和谐社会”,创建着具有人类发展意义的“和谐文化”。“和”是哈尼民族的先祖,是哈尼族最早的氏族称号。哈尼族的父子连名及其谱系,不仅是哈尼族的优秀文化遗产,而且是全世界各族人民的宝贵财富。宽容、忍让、和谐的人生态度,使哈尼族社会形成良性社会生态系统,哈尼族地区实现了长期平安、稳定的局面。
追求和谐的发展理念_中国哈尼族

第一节 追求和谐的发展理念

千百年来,哈尼族人民为开拓祖国边疆山区不断进行辛勤劳作,默默无闻地构建着具有哈尼人特色的“和谐社会”,创建着具有人类发展意义的“和谐文化”。

哈尼族以“和”为民族的称号并奉为民族精神。哈尼族是由远古和夷部族群在南迁过程中逐渐聚合不同部族、民族而形成的一个部族群体。20世纪50年代初国家划分民族时,根据本民族的共同愿望,以“哈尼”作为民族的总称。“和”是哈尼民族的先祖,是哈尼族最早的氏族称号。哈尼族民间警言说:人都是天神倭和的子女。哈尼族传说“和牙”中说,在人神不分的远古时代,和牙是天神倭和的儿子;和牙是远古游牧部落中最勇敢的英雄和自然的首领,在长期的征战实践中和放牧护畜的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地理知识、天文知识及战斗经验,成为氏族的首领,氏族崇拜的偶像,氏族的象征。

和夷一名始见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尚书》,这是最早记述哈尼族先民的古籍。历史上,哈尼族人由于不同历史时期的迁居环境、民族交往、文化融合的情况不同,形成了众多的自称、他称和史载名称。其中称哈尼、和尼、黑尼、阿尼、雅尼(阿卡)、卡多(嘎都、和泥)、豪尼(布都)的人数最多。这些称谓同史籍记载的和蛮、和泥、禾泥、窝泥、斡泥、俄尼、倭泥、阿泥、阿宁、哈尼、黑泥、罗缅(自称和泥)、糯比(自称和泥)等相同和相似,是略带有部族和地方音差的同一个词,语义即汉语之“和人”。表明各分支同属一个古老的民族“和夷”。从“和夷”开始的2000多年里,哈尼族始终有一个较为统一的名称“和人”。

“和”是民族的精神所在。数千年来,本民族内部以和为要,注重团结、崇尚和睦、彼此包容、互相帮助,使哈尼族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携手并肩、不屈不挠、齐心协力、勇往直前,努力建设文明富裕、繁荣进步、和谐安定的生活。哈尼族具有与各兄弟民族相互尊重、团结友爱、共同发展的悠久历史传统,为巩固和促进中华各民族的大团结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哈尼族是一个十分注重人与人和谐的民族。哈尼族的古歌常常以“亲亲的一娘生的兄弟姐妹”开头,这深刻地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理念。哈尼族认为,人都是平等的,应当互相尊重。清人王思训在《滇南杂志》中说,哈尼族“上下相接皆有礼”。在哈尼族社会中,家庭、家族内部十分融洽和睦,尊老爱幼,蔚然成风。哈尼族的邻里关系十分融洽,亲朋之间、邻里之间在婚、丧、嫁、娶及栽秧、打谷、盖新房等重大生产、生活活动时,互帮互助。一家有事,邻里帮忙,全寨出钱出力。哪家盖新房,全寨人主动帮忙打土基、抬木料、砌墙、上梁,新房落成,参加盖房的人喝新房酒,唱新房歌;村寨道路坍塌或被荆棘遮挡,也是家家出工、人人出力,共同维修。在淳朴的哈尼山乡,无论是否相识,见面都会相互打招呼,路遇也会让在一边,请对方先走;若请人帮忙,帮忙完毕时必定会说谢谢。若有远方来客路过屋外,不管认不认识都是要喊来家里喝水吃烟;客人进家时,先以烟、水相敬,再以美酒佳肴相待;若来的是其他民族,言语不通,也会用客人民族的语言加上手势来打招呼和交谈。

哈尼族内部人际关系和睦融洽,具有强烈的内聚力和向心力。父子连名制维系民族内部关系,通过名字追踪血缘关系,通过血缘关系稳固民族内部的团结,增强凝聚力。哈尼族是一直沿用父子连名谱系的民族。这种紧凑、准确而且形成血缘集团链的父子连名谱系,可以追溯单个或整个民族约60~80代的人名,其谱系与民族的重大历史、事件、人物传记融为一体。父子连名习俗的沿袭、延续,使成千上万个家庭谱系成员具有了天然的血缘关系,而且这种血缘关系互相都能找到共同的血缘祖源。父子连名谱系在哈尼族社会成员交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哈尼族人通过父子连名谱系来确定自己的族人,无论在世界哪个角落的哈尼族人,只要沿袭父子连名的习俗并能熟练地背诵谱系的,都能准确找到共同的祖先,也能准确推断出相隔的代数。

20世纪80年代前,由于山水阻隔、交通不便,以及行政区域管辖、活动范围局限等原因,造成不同地区的哈尼族往来联系困难。80年代后,红河的哈尼族到西双版纳寻亲,西双版纳的哈尼族到红河、普洱、玉溪等地寻根,越南、老挝、缅甸、泰国的哈尼族(阿卡人)到国内问祖。通过背诵、追溯父子连名谱系,长期的空间地理隔绝导致的心理距离顷刻间消失,相互之间的情感上取得认同,并推断彼此间的相隔代数和确定辈分。从不同地区、不同分支哈尼族父子连名谱系的说明,境内外哈尼族、阿卡人同祖同宗,血脉相连。哈尼族的父子连名及其谱系,不仅是哈尼族的优秀文化遗产,而且是全世界各族人民的宝贵财富。

哈尼族村寨之间及与周边其他民族的关系非常友好。在哈尼族的传说、故事中,把同在哀牢、无量山区的各民族称为一娘生的亲兄弟,表现了哈尼族与各民族友好相处并力图促进民族友好关系的愿望。哈尼族地区村寨之间相距不远,相依相靠,有梯田相连,沟渠相接,并有山路相互沟通。哈尼族“苦扎扎”(六月年)等传统节庆活动,邻近村寨的各民族男女青年要相互串寨,寨内外青年一起在磨秋场唱歌跳舞,比赛打磨秋、荡秋千,这种串寨活动历史悠久,加强了哈尼族村寨间的沟通联系,加深了民族内部的情谊。

宽容、忍让、和谐是哈尼人的一种人生态度,也是哈尼人一贯坚持的人生信条。哈尼族认为,各民族都是兄弟姐妹,理所应当地要互相爱护、互相尊重、互相帮忙;对同处一地的其他民族都表现出真诚的尊重,称为大哥。对别人的缺点也十分容忍,从不与其他民族计较,在进入哀牢山区的千余年间,没有和其他民族发生过任何争斗和冲突。在哈尼族社会,总是充满着宽容豁达的融融气氛,少有激烈的言论与行动,相互交往总是谦逊有礼、老少尊卑不乱;对哈尼人来说,似乎没有什么事物不可以理解,即使犯了错误也要给以改正的机会。宽容、忍让、和谐的人生态度,使哈尼族社会形成良性社会生态系统,哈尼族地区实现了长期平安、稳定的局面。

哈尼族认为,人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生活在山高谷深的哀牢、无量山区的哈尼人,把大山看成是自己的家园,是自己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哈尼族民歌唱道:“天和地离得虽远,雨丝把它们连在一起;山和山隔得很远,云海把它们连成一片。”哈尼族把自己看成是大自然之子。将一切自然物都看作是有灵魂的东西,对山川树木、悬崖巨石、风雨雷电等自然物和自然现象都会顶礼膜拜。在自然膜拜中首当其冲的是对寨神林的崇拜。在哈尼族看来,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里,栖息着众多人格化的山神,它们具有无穷的威力,能够鉴察真伪,辨识善恶。创建新村之时,要在接近村落上方选择一座有茂密森林的小山作为护寨神栖息的山林,这是一年一度的寨神林祭祀活动场所,也是村落生态的重要标志。林中的一草一木都受全体村民的保护,凡人不能随便进入,不准攀折砍伐林中的一草一木,不能捕杀林中的飞禽走兽,更不允许在林中大小便。每年以杀牲进行祭祀神林活动,是哈尼族对森林崇拜的直接表现。每户由一名男性参加,由村里推选出来的咪谷主持,所祭献的猪肉要平均分到各户,由各户分别祭献家中神龛,每个家庭成员都要吃一点肉,以求寨神保佑风调雨顺、人畜兴旺、五谷丰登。

对“神树林”的崇拜和保护,强化了对森林崇拜的传统文化信仰理念,从而调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准则,客观上保护了森林资源,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珍稀濒危物种的形成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直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哈尼族地区还到处都是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目前,哈尼族地区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个,哀牢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金平分水岭自然保护区、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哈尼族地区还有元江(干热河谷稀树灌木草丛、亚热带森林及野生动物)、糯扎渡(森林及野生动植物)、墨江桫椤(桫椤及其生长环境)、元阳观音山(亚热带中山苔藓常绿阔叶林)、阿姆山(森林及野生动物)等5个省级自然保护区。

哈尼族一般居住在海拔1500~1800米的等高线上,气候温和,为人类理想的居住地。哈尼族说“要种田到山下,要生娃娃在山腰”,村寨选址时多选在向阳、开阔、凉爽并有泉溪流淌的半山腰上。走进哈尼村寨,村寨四周种植棕榈、竹及梨、李、桃等果木。哈尼族村寨上方都有茂密的森林,是水、木材、薪炭之源,一年四季提供源源不断的水源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森林里的清泉流经村寨,既保证人畜用水,又可将人畜的粪便、生活垃圾、腐殖质等有机肥料冲进梯田进行施肥。村寨左右两边和下面是层层梯田,田里放养鱼、鸭、鹅等。哈尼人向上可到森林里打猎采集,往下可种田捕鱼。梯田的最下面是江河沟壑,河底高温蒸发升腾的水蒸气在山顶形成云雾笼罩着森林,提供充足的水量,终年绵绵不断,周而复始。

哈尼族围绕着梯田的构筑,对森林、水与生存的关系有着深刻的认识。哈尼人认为:“有好山就有好林,有好林就有好水,有好水可以开出好田,有好田就可以养出好儿孙。”“梯田的命根子是水,水的命根子是森林。”对森林、水源的重视与管理,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严密有效的梯田文化系统,特别是在水源的管理上发明了“刻木分水”的办法。即根据每一片梯田的用水量的不同,将刻有不同刻度的横木安放在分水口处,随着沟水流动来调节各个片区梯田的用水量,保证每块梯田都能得到充足的水量供给,既达到哈尼族之间、哈尼族与其他各民族平等相待,也达到了节约用水的目的。作为公共设施,平时,水沟有专人(沟长)负责维护,遇到水沟坍塌或堵塞,情况严重时动员全村共同修复,情况较轻微时,谁看到就主动进行疏通,以免造成大的损失。哈尼梯田呈现出的森林——村寨——梯田——江河沟渠等四元素同构的良性农业生态系统和独特的梯田文化景观,是中外任何梯田都难以比拟的;它所蕴涵的人与自然高度和谐发展、人与人和睦相处的古老文化特征,正是21世纪人类所追求的一种精神,被公认为是世界农耕文明史上的奇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