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特立独行的宁波人

特立独行的宁波人

时间:2022-03-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宁波民俗及宁波人的性格特征的形成与宁波特殊的地理环境分不开。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家保险公司,是由宁波人宋汉章创立的;中国的第一家银行、第一家证券交易所、第一家房地产公司是由宁波人发起的;中国的第一家日用化工厂、第一家机器染织企业、第一家灯泡制作厂也是由宁波人发起而成立的。其实,宁波人的这种踏实,与宁波重视教育大有关系。宁波被称为“院士之乡”,截至2008年12月,宁波籍院士就达96位,名列全国各城市之首。
特立独行的宁波人_宁波民俗与宁波人

第一节 特立独行的宁波人

地理环境是人类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影响着各地域、各民族物质生产方式的类型和文化的区域性特征;地理环境还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习惯、性格面貌和社会心理,这种影响是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宁波民俗及宁波人的性格特征的形成与宁波特殊的地理环境分不开。

提及宁波,自然会想到悠远的河姆渡文化。作为网民,如果你查找“宁波文化网”,会发现“宁波文化网”的网络名称是“nb7000”,意思是“宁波七千年”,表示宁波的历史文化有7000多年悠久的历史。那么,宁波7000年历史,又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呢?这和宁波的河姆渡文化有关。河姆渡是宁波四明山下、姚江边上的一个小镇名,现属宁波下设的余姚市。从今天的地理位置来看,河姆渡南有四明山与余姚江,实际上是扇形海边平原地区。遗址北边地势低平,在远古是一片低洼的沼泽地。因成陆早,居住在山麓、谷地的越人纷纷迁来居住,从而创造了河姆渡文化。退可上山,进能出海,有山麓淡水资源,有沿海海上资源,这是河姆渡人得以生存的理想地理环境。

河姆渡遗址实物的发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古文字记录的不足,让我们看到了7000年前宁波人的生存方式及其文化成果。河姆渡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习俗、精神信仰,与后世越人基本相似,如崇拜鸟图腾,善驾船只,住干栏房子,种植水稻,喜用几何形印纹陶等。

地理特征促使一个地区的居民形成独特的心理素质和性格特点。我们都知道“海洋文化”“黄土文化”这两个名词。陕西、山西就是“黄土文化”的代表之一。陕西、山西远离海洋,临近黄河,海洋的开放文化对陕西、山西人影响微乎其微,而受“黄土文化”和中国传统思想影响很大,因此陕西人、山西人具有憨厚朴实、相对守旧的性格特点。广东则是海洋文化的代表地区。海洋文化是开放的文化,在临近海洋的地区生活,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海上航行交流的机会很多,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也多,这样就形成了广东人容易包容和接受外来文化及新鲜事物的心理特征。

宁波背靠四明山,地处东海岸,一望无际的大海极大地影响了宁波文化和人文内涵,使宁波的人文内涵更呈现出山海文化的特征,培育了宁波人开放、博纳、兼容的胸怀,更历练了“闯海”“弄潮”“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宁波人的冒险精神历史悠久,早在秦代以前,宁波已有近海岛屿上的渔贩盐商;唐宋时期,宁波的商船远航海外;北宋时期,开往南亚、中东、非洲以及日本、高丽的商船也大多从明州出发;南宋时期,明州是市廛所会、万商之渊。虽然明朝厉行海禁,但宁波商人为了寻找商业资本的出路,还是铤而走险,进行着海上的走私贸易。清康熙朝开放海禁,宁波商船则已驶往南洋群岛等地经商。

世界上最早的邮局就是由宁波人在1403年创立的。宁波商人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40年代前后两次较大规模的海外创业,其风险则更大。清末光绪年间,一批宁波人为生活所迫去海外谋生。所谓“三把刀子闯天下”,即裁缝刀、厨刀和理发刀。他们含辛茹苦,从下层劳动者做起,日积月累,把自己的事业一步步做大。慈溪的吴锦堂(后成为日本有“关西财阀”之称的巨商),1882年在上海一香烛店当佣工,1885年东渡日本经商。鄞县的胡嘉烈(后成为新加坡巨商),1924年去新加坡谋生,也在一家商店当学徒。20世纪40年代前后,内陆社会经济动荡不安,宁波商人大批地从上海等地到香港、台湾地区闯荡。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家保险公司,是由宁波人宋汉章创立的;中国的第一家银行、第一家证券交易所、第一家房地产公司是由宁波人发起的;中国的第一家日用化工厂、第一家机器染织企业、第一家灯泡制作厂也是由宁波人发起而成立的。还有太多太多的中国第一也是由宁波人创造的,同时他们也正在创造着现代的中国第一:中国第一个世界船王——董浩云;中国第一家合作制银行——鄞州农村合作银行;中国捐资助学第一人——邵逸夫;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美国两院院士(美国历史上也仅有23位)——毛昭宪。宁波人敢说敢做,敢于吃螃蟹,敢为天下先。宁波商人朱葆三、虞洽卿在1909年集资创办的第一家新型航运公司——宁绍商轮公司,创办之初,就敢与英商太古公司和法华合资的东方公司相抗衡。

历史积淀、历史文化对人的性格有巨大影响。一个地区的人的性格同一性,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才形成的。一个地区的历史进程和历史文化对人的性格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受儒家文化影响,山东人的伦理道德观念非常强烈而且比较守旧。他们的家族观念比其他地区都要强烈,并且在伦理道德观念尤其是性观念上是非常传统的。同时,受中庸之道影响,山东人从政的很多,人也很精明。满族等游牧民族多生活在中国东北,游牧生活要求他们必须有强健的体魄和近乎野蛮的性格。游牧民族能歌善舞,鲁莽冲动,又很讲义气,这些性格特点流传下来,影响着现代北方人尤其是东北人的性格。游牧民族很少有生活在中国南方的,因此他们的民族文化也就很难对南方人的性格产生影响。

宁波商人除了具有“敢为天下先”的冒险精神之外,宁波人的踏实也是一种难得的性格特质。宁波人常说的一句话是“下饭呒告饭吃饱”,意即没什么菜,饭要吃饱。从中可以看出宁波人的精明中透着务实。宁波人历来注重实效,不爱空谈,崇尚少说多做,埋头苦干,不事张扬,低调务实。无论是近代著名的商人叶澄衷、虞洽卿,还是当代的包玉刚、应昌期,无不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埋头苦干最后做到成就辉煌,更为可贵的是成为商界巨子之后,他们仍不事张扬、低调务实。

其实,宁波人的这种踏实,与宁波重视教育大有关系。东汉高士严子陵,晋代天文学家虞喜,唐代政治家、书法家虞世南,明代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明末清初中日文化交流使者朱舜水,思想家、文学家黄宗羲等,都诞生在宁波这块充满灵气的土地上,这些彪炳史册的历代名士,为宁波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浓郁的儒气,也让宁波后代文人辈出。宁波被称为“院士之乡”,截至2008年12月,宁波籍院士就达96位,名列全国各城市之首。据新编《鄞县县志》统计,仅该县在宋、明、清三代便分别出了718名、297名、162名进士。虽然宁波人不是个个都是学者,但生活在院士之乡的宁波人,还是或多或少、耳濡目染地继承了学者严谨、务实的品质。

中国传统文化讲求“信”,人无信不立;讲究“诚”,以诚待人。中西文化兼容并蓄的宁波人,在与人交往中十分遵守诚信原则。宁波有句俗语叫“天下之主,不如买主”。宁波人在商业经营实践中视顾客为“衣食父母”,其商业传统是待客如宾,不管新老,端凳请坐,敬烟献茶;货款不足,派人跟取;携带不便,送货上门;买错货物,允许调换。总之,宁波人做生意很注重服务,以诚、以信赚钱。这和宁波人的“儒气”不无关系。

宁波有一句很古老的老话:“严嵩势力也要过,杨苗‘家计’(音,书面语为‘家当’之意)也要败。”[1]宁波人认为,现在你这人是有钱有势了,但总有一天会落败,即使你这一代没落败,但你的子孙后代也会有落败的一天,所以做人还是务实低调些好,没什么可以向人炫耀的东西。同时这也注定了宁波人务实低调、帮人守信的性格。

生活方式影响人的性格。北方地区居民大多以种田为生,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很少与外界合作,因此,北方人的性格特征更适合做独立性较强的工作。林语堂曾夸赞广东人个个都是男子汉。广东人是非常勇敢的,这种勇敢与北方人的勇敢不尽相同,不是匹夫的单打独斗,而是有团队精神的勇敢。广东大部分地区都是沿海的,绝大多数人都以打渔为生。在海上,每天都要经历大风大浪,并且需要很多人合作,这就促使广东人形成了极强的团队精神。

宁波的先人们几乎世代都在惊涛骇浪中捕鱼度日,与风浪搏斗的谋生方式培养了宁波人的合作精神,险恶的生存环境激发了宁波人的群体意识,宁波人意识到群体是个体的依靠,因而特别注重同乡友谊、亲热亲帮、团结合作。有人将宁波人的这种精神归结为“黏性”,即善于团结、善于互助、善于凝聚。宁波有谚语“同乡三分邻,同姓三分亲”,民间素有乡邻互助的传统习惯,民国《鄞县通志》就有市人“团结自治之力,素著闻于寰宇”的记述。在近代中国乃至海外,凡是有宁波人活动的地方都有同乡会一类的组织。如上海开埠后大批涌入的宁波人,特别是在上海没有亲戚关系的人大部分都是通过同乡关系找到职位的。《上海县志》就曾记载:“在相当长时期内,四明公所成为宁波人至上海进入商界的一个主要途径。”宁波人的这种团结精神就像宁波汤圆一样,具有抱团性与浓浓的黏性。

气候和饮食习惯使人的生理产生变化进而影响性格特点。古人曾这样形容吴越一带人的性格与气候的关系:“南风之来兮,可以解民之愠;南风之熏兮,可以富吾民之财。”意思是吴越一带气候温润,没有北方凛冽的西北风,使这里的人脾气温和,能经商发财。除气候因素外,饮食习惯对他们性格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宁波人靠海吃海,喜欢吃清淡食物和鱼虾蟹类,脑子灵活不能不说与此有很大关系。

现代科学证明,鱼类所含的DHA在人体内主要是存在脑部、视网膜和神经中。DHA可维持视网膜正常功能,婴儿尤其需要此种养分,促进视力健全发展;DHA也对人脑发育及智能发展有极大的助益,亦是神经系统成长不可或缺的养分。婴幼儿无法自己制造足够脑细胞与神经发育所需的DHA,他们的DHA须由母乳或是婴儿配方食品获得。母乳中DHA含量丰富,喂哺母乳的婴儿,在视觉发展及智能认知发育方面,都比喂食婴儿配方奶粉的婴儿好,以母乳喂食婴儿的时间越长,婴儿的智商也愈高,长大后的学业表现也较优异,所以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食物。母亲若未于怀孕或是授乳期间补充足够的富含DHA之食物,体内就无法含有足够的DHA,以致婴幼儿的体内DHA浓度不足。所以怀孕及授乳期的妇女应该多摄取深海鱼类,以提高怀孕期间体内的DHA量,使得婴幼儿智商增强。

长期的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形成一个地方特有的民俗。民俗是一种文化现象,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基底色文化。在漫长的中世纪,在中国这个以农耕为主的国度里,儒家文化主导一切。但在儒家文化辐射力较弱的浙东海隅,却前仆后继地诞生了一大批与众不同的宁波人。宁波人在长期的生活和劳动中建构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事象,这些民俗事象与民众的现实生活密不可分,蕴含着宁波人的智慧和才干。因此,研究宁波人、研究宁波文化就不能忽略宁波的民俗研究。宁波民俗作为宁波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与当地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宁波地区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因素,对于宁波民众的生活习俗和行为模式具有重要的影响,它们往往成为导致和促成宁波民众某些习俗行为方式的重要条件。

风俗习惯是民众的田园牧歌,是生活的描摹,是生命的赞美。美国学者怀特在《文化科学》一书中指出,一个人一旦诞生在某种文化环境中,他就必须受这一文化环境的影响;事实上,他所隶属的文化决定着他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决定着他讲何种语言,穿什么式样的衣服,信奉什么样的神,决定着他如何结婚,怎样选择和准备食物,采取何种方式治病以及处理死者。当一个人从受孕、十月怀胎到出生,从满月、牙牙学语到成年,从订婚、新婚燕尔到结婚、死亡,各种神龛神祇、风水、家族、祖宗、菩萨、祠堂、庙宇、妖孽、投胎、轮回、袅袅香烟中的祭祀、禁忌、信仰、迷信等习俗,几乎包容了人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这些传统的风俗习惯对人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从某种程度上说,传统的风俗习惯几乎就是人们生活的准则、社会的规范,它就是法律,就是舆论,是判断是非的标准。

代代相因,辈辈相传,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天经地义。由此而形成的同质性不仅体现在同代的民众之间,而且也表现在每一代之间,正如美国学者罗伯特・雷德菲尔德在《民俗社会》中所说的:“老人们可以察觉到,年轻人所干的事也正是他们在同样的年龄所干的事,而且也是他们认为正当和适当的东西。”[2]

其实正是这些风俗习惯,使得民众们个个都是那么似曾相识,风俗文化构成了他们共同的行为方式、社会心理。这是旧事物、旧观念存在的最深厚土壤,风俗文化中包含的价值观念和陈规陋习是束缚民众的无形枷锁。文化是人类创造活动的产物,可是反过来,一旦文化形式形成了,它们又会阻碍人们创造力的持续。民俗作为一种文化形式也是这样,人们创造了它,反过来又受到它的束缚。

人说吃鱼的脑袋特聪明,这是民间的通俗说法。换个文绉绉的说法,那是海陆文化兼容的产物。海边的宁波,对内陆人来说,是大陆的尽头,是天涯海角,有点蛮气,显得有点可怜。而对于海边的宁波人来说,我处在大陆与海洋的交汇点上,一头通向漫漫的内陆,另一头通向浩瀚的大海,既接受大陆文化的影响,又接受海洋文化的影响,多么灵活,多么自豪。反差越强,思考越多。一半是大陆、一半是海洋的宁波人,成天在两种异质文明的强烈对比影响下,脑子就会特别开窍。用今天时兴的话,创新是宁波传统文化的主旋律。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浙东学术文化和特殊的海洋文化背景有机结合在一起,造就了宁波人。

可以这样说,在宁波人的整个奋斗历程中,儒家文化的影响为其事业成功提供的是一种必不可缺的道德基础和准则;浙东学派则解放了宁波人的思想,让宁波人抛弃了封建社会长期“以农为本”“重农抑商”的保守落后的思想包袱,为宁波人出外谋生提供了思想基础;而宁波靠海的特殊地理位置为宁波人走出宁波,放眼中国,放眼世界,提供了实践的基础。因此,强调“诚信义礼”的传统儒家文化、重视个人逐利和务实的浙东学派文化、兼容并包的海洋文化三者有机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宁波人特有的文化,成就了宁波人的巨大成功,造就了影响力巨大的“宁波人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