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能为十死零生而礼赞吗

能为十死零生而礼赞吗

时间:2022-07-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零战无疑是当时世界上最强战机。到战败日为止的6年间,日本共生产出由二郎设计的10425架零战。里面披露了零战鲜为人知的二次空中解体事故。这是在高速俯冲后急速拉起之际发生的。事故的调查报告送至海军总部。而一贯自负的二郎则对军部的这些做法不持任何异议。而神风队员“玉碎”的飞机就是二郎设计的零战。这个时候,你还能为“完美”的零战所带来的十死零生而礼赞吗?

确实,问题的回放还必须落在崛越二郎这位历史人物身上。这位东京帝国大学(东京大学前身)航空专业毕业的高才生,入社三菱内燃机(现三菱重工)。他先后设计出七试舰上战斗机和九试单座战斗机(后来的九六式舰载战斗机)。在战时接受军部指令,从事零式舰上战斗机(简称零战)的研发。零战无疑是当时世界上最强战机。它的最大优势就是具有很好的垂直机动能力。与零战缠斗,很难从背后将其咬住,甚至会遭到零战的反转被其咬住。日本航空学专家加藤宽一郎在《零战的秘术》(讲谈社,1992年)中,将零战的特性归纳为五点:机体超轻量化;配置大口径的20毫米机关枪;运动性能和操纵性能一流;惊人的续航能力;视野良好,特别是在后方。

到战败日为止的6年间,日本共生产出由二郎设计的10425架零战。但到1945年8月15日战败这天,仅剩下6架。最后留给这位设计师的,是满地飞机的残骸和残骸下埋葬的生命。不错,每一块铁片,每一颗螺丝,都是他亲手画出。他曾忘情地说过,我在一瞬间忘记了自己是这款飞机的设计者,只感到美。“飞机不是兵器而是纯粹的完美之物。”他在影片中如是说。对此,《每日新闻》发表东京大学教授藤原归一的批判文章,说:与战争的现实相切割,只惑溺于战斗机的美态,不就像小孩一样吗?

实际上,为美而设计是个非常袖珍非常脆弱的球体,往往一捅就破。当来自前线的海军军部一再强硬要求寻求最大攻击力的时候,二郎将飞机用材一轻再轻,以至将急速俯冲后拉上就有解体危险的设计提交了出去。这难道也是为美而设计吗?2005年,三菱重工公开了当年与二郎搭档的另一位设计者曾根嘉年多达10本的手记。里面披露了零战鲜为人知的二次空中解体事故。

一次是在1940年3月11日的海军横须贺基地。这是在高速俯冲后急速拉起之际发生的。原因解释为金属疲劳。而引起金属疲劳的原因是金属板轻量化的结果。事故的调查报告送至海军总部。但是军部无视改善的要求,再次强调攻击第一。

另一次是在1941年4月17日。也是在急降后的上升,由于主翼金属板太薄,无法受力导致折叠。主翼一变形,对空气的阻力就增大,机体异常抖动,导致空中分解。在事故报告书中,写明了强度实验没有过关,但是军部隐瞒了这个问题。而一贯自负的二郎则对军部的这些做法不持任何异议。他当然知道高速拉上时要有受力的机体作保证。但他最后还是选择了只有900马力的“瑞星”引擎,而没有选择1000马力的“金星”62型引擎。因为后者要比前者重34公斤。故意忽视战斗机的基本要素,是为了让军方更多地杀人,这与美有什么关系呢?

二郎在去世前的1976年,曾接受作家柳田邦男的采访。当被问到“您对公司委任您这样的新人担任设计是否感到惊讶”时,他回答道:为什么惊讶?公司其实很不景气,我可是为数不多的东大航空系毕业生之一,说不定他们把我当做走出困境的希望(参见《零式战斗机》,文艺春秋,1977年)。显然,当时只有30多岁的二郎,一点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参与制造“杀人的锋利屠刀”。倒是日本老牌的《历史街道》杂志,2013年9月号发表专访崛越雅郎的文章。这位已经76岁的长男想为父亲作点技术性的开脱,但一不小心,陷入了逻辑的陷阱:“父亲对日本卷入世界战争感到非常恐惧。在日德意三国结盟的那天,他对母亲说,这样的话日本就在战争的道路上笔直向前了。好像他从心里预感如果战败的话,他的工作就会被剥夺了。”这里,最后一句话非常有逻辑看点:战败了就会失业。为了不失业,就不让其战败。而不让其战败,就必须拼命为军部设计最新武器。

《起风了》剧照

这就令人想起作家大冈升平在《莱特战记》中的一句话:“在传统与大义的美名下,年轻人无益的去死,这是神风特攻最为丑恶的部分。”而神风队员“玉碎”的飞机就是二郎设计的零战。如有神风特攻第一号之称的关行男大尉,就是在菲律宾战区驾驶着零战去死的。这个时候,你还能为“完美”的零战所带来的十死零生而礼赞吗?

影片中有这样的细节:在零战的研发中,用超薄铝合金挤压出的钢材部件送到了二郎这里。打开盒盖,里面的钢材用报纸包裹着。而报纸的记事恰恰有日本军进攻中国的消息。这表明战争又扩大了。但是二郎没看报纸一眼,而是急忙取出钢材。这个细节描写表明战争死了多少人并不在二郎的视野之内,他只关心他的用材如何使飞机更轻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