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先和孩子成为“朋友”

先和孩子成为“朋友”

时间:2022-05-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先和孩子成为“朋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习惯往往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要想和孩子成为“朋友”,就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孩子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在上面的案例中,小雨希望和妈妈一起出去找小朋友玩。

先和孩子成为“朋友”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习惯往往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要想让孩子掌握交朋友的能力,父母需要先学会和孩子做朋友,用自己的行动来告诉孩子如何选择有益的朋友以及如何与朋友相处,保持长久的友谊。

一、小雨的“恨”

我发现班里的小雨性格特别孤僻,在课堂上对老师的提问从不主动回答,在课间也总是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很少和同学们一起开心地玩耍。我试着和他谈过一次,鼓励他多去和他人交往。但是小雨似乎有着很强的防备心理,当时一直默不作声地听我讲,偶尔配合地点点头。事后依然是把自己封闭起来,甚至见到我也总是有意地躲开。

我想和小雨的父母好好地谈一谈,但他的爸爸妈妈似乎一直都很忙,打了好几次电话,才终于约定了见面时间。

我见到小雨妈妈林女士的时候,她正在拖地,卫生间里的洗衣机也在嗡嗡地响着,小雨则在屋里对着电脑看动画片。

小雨的妈妈把我让到客厅坐下,一边继续手头的活儿一边抱歉地说:“刘老师,真是不好意思,让你打了好几次电话,又亲自跑来。我这也实在是没有时间,你看看到现在地还没拖!让您见笑了!”

通过聊天得知,小雨的爸爸经常到外地出差,妈妈照顾小雨的同时还要上班,怪不得总是那么忙。我理解一个妈妈单独照顾孩子的无奈和艰难,同时也对小雨孤僻性格的形成有了初步的认识。

我把小雨的情况对林女士说了一下,林女士无奈地说:“刘老师,不是我不让他去和别的小朋友玩,他要出去了我还能好好地收拾一下家里,把手头没做完的事情做完。他要在家,把我闹腾得没有办法,什么事都做不成。我让他去他不去,我有什么办法?要么就非得拉着我一起出去,我天天忙得要死,哪里有时间陪他出去玩?”

说着话,林女士已经把外面的地板拖好了,她站起身,一边捶着腰一边舒了口气。看得出来她确实挺累了。

林女士去放拖布,经过卧室的时候往里面看了一眼,忽然冲里面的小雨怒道:“你看看你,我刚拖好的地,你又把它弄成什么样子了!你让我喘口气行不行?”

我忙起身去看,只见地板上撒了很多剪得很碎的纸片。小雨面前的电脑桌上有几个装着小零食的食品袋,葡萄干和小饼干掉了很多在桌上和地上。桌子上还有倾倒的饮料瓶子和同样被剪碎的纸片,显得一片狼藉。

妈妈的责骂激起了小雨心中的委屈,他哭着冲妈妈喊:“谁叫你不带我出去玩!我同学都去动物园玩了,就我没去,我讨厌你!”

林女士也觉得有些对不起孩子,停下了要打他的动作说:“要不是你从早上就开始跟我闹,我能到现在还没做完家务吗?像你这样故意给我找事儿,我什么时候能做完?什么时候能有时间带你去动物园?”

小雨显然并不相信妈妈的话:“你做完了也不带我去,你总骗人!”

林女士说:“屋里那么多玩具你不玩,为什么非要去动物园?动物园有什么好玩的?那些东西你在电视上不都能看到吗?”从林女士的话中可以看出小雨的怀疑是有根据的,妈妈以前一定也曾经以种种借口拒绝他的请求或不兑现对他的承诺。

小雨哭着说:“我不玩玩具,我就要去动物园,就要去动物园!”我看到了屋里确实有很多玩具,散乱地堆得到处都是。林女士为了哄孩子,就给他买了很多玩具让他自己玩,但却忽略了小雨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林女士对孩子的“不讲理”很头疼:“你怎么就不知道体谅我一下?我忙完工作忙家里,还要照顾你,我有多累你知不知道?我这么辛苦还不是为了你?”

小雨哭道:“你们就知道工作,就知道挣钱,从来都不管我!还说是为了我!我恨你们!”一边说一边使劲儿地把桌子上的东西都打到了地上。

小雨的控诉令我和林女士很震惊,原来这孩子的心里竟然有这么深的怨念。林女士更是觉得不可理解和痛心。她为孩子付出了那么多,换来的竟然是孩子的“恨”!

我尽力安抚小雨的情绪,然后问他:“如果妈妈陪你去动物园,以后也花很多的时间陪你玩耍,和你谈心,像朋友一样,你还会恨妈妈吗?还会总是给妈妈制造‘麻烦’吗?”

小雨忍着眼泪,认真地想了想,然后说:“不会!”

那天下午,我和林女士陪小雨在动物园里玩到很晚,小雨玩得很开心,而我也和林女士谈了很多。分别的时候,林女士说:“刘老师,谢谢你!如果不是你,我也许真就把这孩子给害了。”

第二天,我在班上再次见到小雨时,他正手舞足蹈地和同学讲去动物园玩的情景,身边围了好几个同学。看来,小雨之前并不是不想和小朋友交往,而是找不到交流的话题,并因此而产生了自卑感和对同学的排斥。看到他的改变,我由衷地为他感到开心。有了妈妈的关爱,相信他的朋友一定会越来越多的。

二、怎样和孩子成为“朋友”

知识是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和人生阅历积攒起来,重要的人际关系也多是成年以后获得的,唯有与人交往的能力,也就是交朋友的能力是可以从小培养的,也是需要从小培养的。

要培养孩子交朋友的能力,父母们就要从自身做起,试着去做孩子的第一个朋友,通过与孩子“朋友式”的相处,让孩子获得交朋友的方法和与朋友的相处之道。

那么,怎么和孩子成为“朋友”呢?

第一,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要想和孩子成为“朋友”,就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孩子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在上面的案例中,小雨希望和妈妈一起出去找小朋友玩。孩子的这种做法其实是自我保护意识的一种体现。因为在孩子心里,爸爸妈妈是最亲近的人,是可以相信的人,有爸爸妈妈陪同会让孩子有安全感。

林女士并没有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觉得孩子已经到了可以自己出去找朋友玩的年龄了,根本不需要大人的陪同;却没有想过,因为小雨的爸爸不在家,妈妈又没有时间,使小雨从小就缺少与人交往的机会,对外界始终有着一种陌生和恐惧的感觉。这不是能力上的问题,而是心理上的障碍

再比如,小雨把纸剪碎丢在地上给妈妈制造麻烦,其实是因为导致妈妈不带他出去的“元凶”是“家务”,所以,小雨对家务也有着深深的反感,同时也是为了得到妈妈更多的关注,才故意制造出这样脏乱的场面。

我把孩子的这种心理告诉林女士,林女士叹口气,说自己确实是忽略了这些东西,是自己没有做好,怪不得孩子。

第二,做一个倾听者。你有多久没有和孩子谈心了?你了解孩子在想什么吗?知道他想和你分享什么吗?知道他需要你做些什么吗?孩子其实是很愿意和爸爸妈妈分享他们内心的感受的,例如他和小朋友今天玩得很开心,他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他认识了一位新朋友……但是父母往往觉得这些都是小孩子的事,对此毫不在意,甚至会表现出不耐烦。渐渐地,孩子就不再“烦”你了,但是你也无法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更不会成为他的朋友了。

第三,温柔地对待。记得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有一次,听他说:“我喜欢我们班的?菖?菖,他是我的好朋友。”我一时兴起,便问他:“那妈妈是不是你的好朋友?”他想都没想就回答“不是”。我忍不住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她总打我。”孩子的回答令我很惊讶,也很受触动。

因为年纪小,孩子对朋友的概念还很模糊,但他已经懂得,朋友不应该由一个人以压制的方式对待另一个人。爱打人的妈妈不能成为孩子的好朋友,只有和孩子温柔地相处,才能获得孩子的“友谊”。

第四,多抽出点时间陪陪孩子。和孩子关系最亲近的就是父母,但是,很多家长都要工作,下班回家后还要做家务,能够陪孩子的时间少得可怜。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往往性格上会比较偏执,不会与人相处。

例如,有的孩子很内向,不喜欢说话,这样的孩子很难敞开心扉,自然也很难交到朋友;而有的孩子则很暴力,因为爸爸妈妈忙得没有时间管孩子,被孩子闹得没有耐心的时候往往会打骂孩子,孩子受父母的影响,性格上也带上了暴力的因子,这样的性格在与人相处时显然也是不利于友谊的发展和维持的。

第五,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爱好。父母不应该为了把孩子培养成“全能人才”,而强迫孩子去接受他们不喜欢的东西,更不应该去扼杀孩子的兴趣和爱好。比如,孩子喜欢画画,而妈妈却觉得弹钢琴更有艺术气质,强迫孩子放弃画画而去学钢琴。尊重孩子,才能让孩子学会去尊重他人。

第六,对孩子要宽容一些。很多家长都对孩子寄予厚望,希望孩子将来能够成龙成凤,出人头地。父母的心我们能够理解,但却不能因此而苛刻地对待孩子,更不能因为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而去打骂孩子。例如,有的家长经常骂孩子笨、没有用等等。需知凡事都有个过程,何况孩子只要健康快乐地成长,其他的真的并不太重要。

孩子的要求其实并不高,做他们的“朋友”也并不难,只要父母愿意多花一点时间去倾听孩子的心声,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孩子的行为,尊重他们、关爱他们,就一定会成为孩子最好的“朋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