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赵匡胤威名日盛

赵匡胤威名日盛

时间:2022-05-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赵匡胤将皇甫晖等人解往世宗寿州城下大营。他身为赵匡胤的败军之将,却由衷地夸赞了赵匡胤。这一位骁勇彪悍的武夫,死于赵匡胤的剑下,也不算丢人了。赵匡胤告诉父亲,这是大帝柴荣的命令,赵弘殷只好作罢。第二天,赵匡胤感到父亲这番话实在灭自家威风,未免“夺志”。直到擒了皇甫晖,淮南平定,赵匡胤功居第一。就像高平之战,赵匡胤名声鹊起一样,江淮之战,赵匡胤更是威名日盛。此时的赵匡胤已经成为公认的一代名将。

赵匡胤将皇甫晖等人解往世宗寿州城下大营。

皇甫晖的伤情甚重,被人抬着见了柴荣。他躺在担架上,对柴荣说:“臣下不是不想忠于所事奉的君主,只是士兵有勇猛胆怯的不同,才导致胜负不同。臣下往日曾多次与契丹交战,但还是从未见过像您这样精锐的军队。”

他身为赵匡胤的败军之将,却由衷地夸赞了赵匡胤。

柴荣看到皇甫晖的伤势,很是同情,对这位当年抵抗契丹的老将晚年处境感到悲哀,赐给他金带、鞍马,释放了他。

几天后,皇甫晖还是伤重而亡。这位当年在魏博煽动赵在礼叛乱的兵痞,成长为一位耻于事奉契丹的将军。他瞧不上石敬瑭而归附南唐,让人感到了他的“生人气”。这一位骁勇彪悍的武夫,死于赵匡胤的剑下,也不算丢人了。

宋人笔记《国老谈苑》说一个意见,认为周世宗征淮南,老赵掌管部分军权。但是赵弘殷对皇甫晖有点惧怕,皇甫晖魏博兵变,江湖传闻已久。滁州一仗,赵匡胤正面对敌皇甫晖,赵弘殷就密告儿子赵匡胤“移军”,也即躲开皇甫晖,不要正面作战。赵匡胤告诉父亲,这是大帝柴荣的命令,赵弘殷只好作罢。按照军中规定,他人有对柴荣军事部署的异议,需要直接向柴荣汇报。第二天,赵匡胤感到父亲这番话实在灭自家威风,未免“夺志”。于是,挺身死战,以图报效君王,以至于流血都湿了袖子。直到擒了皇甫晖,淮南平定,赵匡胤功居第一。

史称大宋“王业肇于是矣”。

这话的意思就是:由于淮南之战,老赵立功,为后来提升为“殿前都点检”做了职场铺垫,这才有了后来的陈桥兵变。如果当初老赵听父亲的意见,存一份私心,转移军阵,按周世宗的规矩,则非常有可能发生一场祸事。如果那样,岂能建立“不拔之基,以延祀于万世”呢?

老赵临阵,不动摇,即使面对传说中的骁勇大将,连老爸都被夺气的狠人,也不为之稍稍动摇,且越是激发起必胜之心,这在任何时代,都是名将风采。

在后来的日子里,世宗继续得到来自老赵的捷报:

攻克天长(今安徽天长市),制置使耿谦投降,缴获粮草二十多万。

就像高平之战,赵匡胤名声鹊起一样,江淮之战,赵匡胤更是威名日盛。年轻的赵匡胤,更别出心裁,每临阵战斗,一定要用精美的装饰捯饬战马,所披铠仗晶亮鲜明。

有人说:“这样,很容易被敌人认出来啊!”

赵匡胤答:“我就是要让敌人认识我!”

此时的赵匡胤已经成为公认的一代名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