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迁移流动人口流出地和流入地的基本状况

迁移流动人口流出地和流入地的基本状况

时间:2022-03-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是否将市内人户分离的人口算作迁移流动人口,学界目前对此也尚未达成共识,本章则将之统一纳入到迁移流动人口中,以便反映我国当前人口迁移流动的总体态势。这种变化一方面是由于地区迁移流动人口总量的大幅增加,另一方面是由于迁入人口相对于迁出人口的大幅增加。
迁移流动人口流出地和流入地的基本状况_人口迁移流动与城镇化发展

第三节 迁移流动人口流出地和流入地的基本状况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迁移流动人口数量增长巨大,迁移流动更加活跃。与2000年“五普”相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全国迁移流动人口总量从14439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26094万人,增加了11655万,增幅80.7%。

2010年普查公报的一个重要特点,除了继2005年1%抽样人口调查之后再次将流动人口问题写进公报之外,还第一次将市内人户分离公布在公报中。2000年全国市内人户分离的人口数量为3538万人,到2010年这一数字变为3991万,十年增长453万,增长12.8%。对于是否将市内人户分离的人口算作迁移流动人口,学界目前对此也尚未达成共识,本章则将之统一纳入到迁移流动人口中,以便反映我国当前人口迁移流动的总体态势。

一、迁移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

从空间分布上来看,迁移流动人口的分布十分广泛,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均存在一定数量的迁移流动人口。即使是数量最少的西藏地区,也有近30万人的迁移流动人口,而规模最大的省份——广东省,2010年的迁移流动人口数量达到了3680.66万,比1990年全国的迁移流动人口总量还要多,可见这20年来人口迁移流动的态势是持续增强的。

从省际迁移流动的规模上来看,全国各地区的迁移流动人口中,迁移总量最高的为广东省,有3680万迁移流动人口,占全国迁移总人口的比重达到了14.11%,其规模在全国范围内占有绝对优势。如表3-2所示,占比较高的其余省市依次是浙江、江苏、山东、上海和北京,这些地区的迁移流动人口在总迁移流动人口中的比重分别达到了7.63%、6.99%、5.25%、4.86%和4.02%。可以看出,东部沿海地区各省市人口的迁移流动表现出日益活跃的态势。

表3-2 2010年全国按地区分的迁移流动人口规模及各地区比重(单位:万人,%)

img14

(续表)

img15

资料来源:国家人口普查办公室。

从地区人口构成上看,表3-2显示出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2010年我国各地区非户籍迁移流动人口占本地常住人口比重最高的为上海,达到55.11%,其次为北京,比重为53.53%,二者均超过了半数,表明该地区一半以上常住人口均为外来人口。紧接着比重较高地区为与之相邻的沿海其他城市或省份,如天津为38.27%,浙江为36.56%。作为迁移流动人口规模最大的省份,2010年广东省的迁移流动人口占该省常住总人口的比重也达到了35.28%之高。从表3-2可以看出,沿海地区的流动人口占当地常住人口比重最高,中西部地区大致相等。这种地区人口结构,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发展的状况也是密切相关的。

二、人口迁移流动的地带及省际差异

由于我国不同地区在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其迁移流动人口在地区分布上也表现出一些不同的特征。如表3-3所示,21世纪以来,我国东、中、西部地带人口的迁入和迁出状况表现出更加明显的差异性。东部地区在人口迁入量上占有绝对优势,其迁入人口占全国省际迁移总人口的比重达到了81.42%,西部地区其次,为12.12%,中部地区对人口的吸引力最弱,其迁入人口比重仅为6.45%。与2000年相比,人口向东部地区的集中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的吸引力差距进一步加大。

表3-3 东、中、西三大地带省际迁移流动人口的规模及迁入迁出状况(单位:万人)

img16

资料来源:国家人口普查办公室。

从迁出地状况来看,中部地区为主要的人口迁出地带,其迁出的绝对量已经占到全国跨省迁移总量的一半,西部地区其次,迁出人口占省际迁移总人口的比重为32.1%。从表3-3中也可以看出,中部地区迁出的人口中又有87.02%的人口迁往东部沿海地区,而迁往中部地区内部和西部地区的比例则相当。

从区域人口迁移的状况来看,东部地区表现出的主要是区域内部人口的迁入和迁出,由东部地区省份迁往东部其他省份的人口占其总迁移人口的比例达到了75.71%。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则更多地表现出跨区域的人口迁移,且向东部沿海地区迁入的集中化趋势明显。与中部地区迁往中、西部的人口比例接近不同,西部地区在区域内部迁移的人口数量为512.41万人,是其迁往中部地区人口数量的3倍多,从而表现出相对较强的区域内部迁移态势。

表3-4 按现住地分的户口在外省的迁移流动人口(迁移矩阵)

img17

资料来源:国家人口普查办公室。

img18

总体来看,迁移流动人口的流向和迁移的地域分布主要表现为中西部地区人口继续向东部沿海地区迁移,从而使得东部地区人口比重比2000年上升2.41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人口下降1.08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人口下降1.11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人口下降0.22个百分点,人口的地域分布继续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

根据表3-4的人口跨省迁移矩阵,我们可以得出如表3-5所示的全国各地区迁移流动人口的迁入和迁出状况。从该表的最后一项净迁移人口比重可以看出,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北京、天津、内蒙古、辽宁、上海、浙江、江苏、福建、广东、海南、西藏、青海、宁夏和新疆为净迁入地区,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为净迁出地区。

表3-5 全国按现住地分的省际迁入迁出状况(单位:%)

img19

(续表)

img20

资料来源:国家人口普查办公室。

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我们可以发现近十年来我国的人口迁移流动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在全国四个直辖市中,北京、上海和天津这三个超大城市的净迁移大幅度增长,净迁移人口比重分别从2000年的17.48%、18.24%和6.63%,增长到2010年的34.52%、37.91%和21.01%。这种变化一方面是由于地区迁移流动人口总量的大幅增加,另一方面是由于迁入人口相对于迁出人口的大幅增加。其他省市迁移流动人口的比重也在不断加大,如浙江的净迁移人口比重从4.80%增长到18.32%,增加近四倍。

从迁出地来看,重庆仍然是迁移流动人口的主要迁出地,其净迁出人口的比重从2000年的1.97%增长到2010年的8.88%。安徽的净迁出人口的比重从6.94%增长到14.97%,从而一跃成为全国最主要的人口迁出中心。

从表1-3也可以看出,上海、北京、天津、浙江、广东等东部沿海地区为主要的迁入中心,其净迁入量占净迁入总量的82.64%,安徽、江西、四川、湖南、贵州等中部成片地区为主要的迁出中心,其净迁出人口数量占全国净迁出人口总数的53.61%。

从三大地带来看,东部地区除山东和河北之外,继续成为净迁入地区,西部边疆地区和省份如宁夏、青海、西藏和新疆等也是净迁入,而中部省份自山西由净迁入变为净迁出以后,全部变成净迁出地区,由此形成了东、西部迁入,中部迁出的新格局。

人口迁移在规模加大,速度加快的同时,其宏观流向也在波动中发生了一些变化,一方面向东部沿海地区集中式的迁移继续成为主流,东部地区凭借其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经济水平,继续吸引着大量的中、西部人口的迁入。另一方面,中部地区成为人口的主要迁出区。相对于东部的蓬勃发展而言,中部的吸引力在不断减弱,成为了第一大人口迁出地带。

如果我们观察这些净迁出地区的地理位置和产业结构,能够发现一些共同的特点。如,这些地区多为老工业基地或者是农业的主产区,因此在沿海开放经济的发展中处于相对不利的位置。而东北和中部等地区的人口净迁出,可能是这些地区在90年代末、21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影响加深、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具体反映,就业机会在地区和产业之间的转移引起了人口在不同地区之间的迁移。

另外,西部地区虽然在东部地区强大“聚集”效应的影响下,仍然有大量人口迁出本地带,但其净迁入地区迁入人口的比重在小幅上升,而且迁出人口比重也低于中部地区,显示出该地带内部具有一定的凝聚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