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尊王攘夷,称霸春秋

尊王攘夷,称霸春秋

时间:2022-05-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齐桓公称霸尊王攘夷,会盟中原经过一系列改革,管仲终于初步达成了富国强兵的愿望。而管仲提出的这个“尊王攘夷”的口号,其实说白了,也就是“尊天子以令诸侯”的把戏,“尊天子”只是幌子,“令诸侯”才是目的。攘夷“攘”就是抵御、排斥。“尊王攘夷”合起来看,主要意思大概有这么两种:第一种,我齐国作为尊奉周王为天下之主的模范国家,奉天子之命,出兵抵御夷狄入侵。

7

齐桓公称霸

尊王攘夷,会盟中原

经过一系列改革,管仲终于初步达成了富国强兵的愿望。之所以说是初步达成,那是因为,富不富、强不强,不是自我感觉良好就行的,是骡子是马,得拉出来溜溜才知道。

既然如此,接下来管仲要做的,自然就是用现实行动来验证自己的改革成果。于是,管仲振臂高呼:齐国的父老乡亲们,为了皇图霸业、为了世界和平,杀啊!

当然了,在正式出兵之前,齐国还是需要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的,毕竟大家都是斯文人,先礼后兵,不要动不动就打打杀杀的。更何况,管仲和齐桓公也不好意思赤裸裸地说:我想称霸春秋,所以大杀四方。

要是这样的话,很容易就惹怒天下诸侯,到时候他们联合起来,齐国还真吃不消!

此外,当时的天下局势比较尴尬,虽然天下已经分割成大大小小数十个诸侯国,各国之间各自为政,但在名义上,天下还是周天子的天下,各诸侯国更是周天子的臣民。

那时候,如果哪个国家敢公然无视周朝的“天子”地位,绝对会招来无数口诛笔伐,光是唾沫星子都能让你无地自容。

寻常老百姓打架都要先占个礼字,国家之间打打杀杀,更需要师出有名。所以,齐国迫切需要一个拿得出手、说得出口、唬得住人、镇得住场子的借口!

于是,“尊王攘夷”这个震古烁今、青史留名的响亮口号被喊了出来。

尊王

所谓的“尊王”,就是明明白白地说:我齐国尊奉周王为天下之主,接下来我国的任何军事行动,都是奉天子之命、行臣子之事,那是相当的名正言顺!

说到这里,咱就不得不拉出曹操来说道说道。

众所周知,曹操当年攻伐八方时,也曾耍了一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把戏。开始的时候,他这招还收到了一点成效,但到后面,大家都把他认定为软禁天子、觊觎天下的“国贼”。

而管仲提出的这个“尊王攘夷”的口号,其实说白了,也就是“尊天子以令诸侯”的把戏,“尊天子”只是幌子,“令诸侯”才是目的。对比一下,跟曹操的把戏在目的上还是一致的。

但是,把两个口号对比来看,一个是“挟”,也就是“要挟”,另一个是“尊”,也就是“尊奉”,两者仅仅一字之差,但给人的感觉却是千差万别,最后的效果,更是天差地别。

攘夷

“攘”就是抵御、排斥。至于“夷”,大家应该也不陌生,古代特指中 原以外的少数民族,比如南蛮、北夷、东寇、西狄、中巫楚。

管仲之所以提出“攘夷”的口号,是因为当时的少数民族太彪悍、太过分了。那时候,长城还没建好,中原尚未统一,诸侯国各自为政,那些“夷狄”时不时就派兵侵扰周朝边境,齐国作为北方的国家,多多少少受其影响。

另外,当时的少数民族在中原人民心中的地位很低,几乎就相当于一群“未开化”的野蛮人,齐国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最受不了的就是被这些少数民族威胁。

为此,管仲提口号的时候,特地把“攘夷”加了进去,因为“夷狄之患”确实到了不得不处理的地步,齐国既然要称霸,首先就必须解决“夷狄之患”。

“尊王”和“攘夷”这两个口号的意思大致就是这样,分开来解释,较易理解,但是其真正的含义和作用,却必须组合起来才能见分晓!

“尊王攘夷”合起来看,主要意思大概有这么两种:

第一种,我齐国作为尊奉周王为天下之主的模范国家,奉天子之命,出兵抵御夷狄入侵。这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我齐国作为最强大的诸侯国,有能力、有资格也有必要承担这个历史使命。

换句话说,我这是为了大家的利益豁出命去了,人格够高尚、胸怀够宽广吧,就冲这个,大伙儿也该鼓个掌、敬个礼、喊声大哥!

这“大哥”一喊,不就等于说各诸侯国承认了齐国的“诸侯霸主”地位吗?

第二种,出兵抵御夷狄入侵,期间难免要从各个诸侯国借兵、借道、借钱,有时候夷狄太强大,光我齐国一个不是对手啊,那时候,各诸侯国总得派兵跟我组成联军吧!如果用得着你们的时候,你们却找借口搪塞,那我不小心灭了你,那也是奉天子之命,为大局着想,绝对是正义之师!

这意思说白了,就是我齐国乃正义之师,一旦出兵,绝非为了一己私利,最终的目的是攻打那些危害国家安全的夷狄,以及不服从国家管理的“乱臣贼子”。

上述就是“尊王攘夷”的两种主要意思,可能还有其他隐晦的意思没罗列,但也不影响大局,因为口号的真实意思,只有管仲和齐桓公他们知道,咱这都是断章取义,大致设想一下而已。

不过,不管管仲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到底有什么用意,有一点是毋 庸置疑的,那就是,这个口号提得绝妙。一个口号喊出来,千千万万个借口都冒了出来,而且每个借口都是正义的、合理的!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物资、军事、思想都准备好了,口号也喊得非常响亮,紧接着就是拉开架势大干一场了。

管仲,或者说齐桓公成为后世公认的“春秋五霸之首”,从此正式开始,其过程波折诡谲,比武侠小说还曲折、比魔幻电影还离奇,归纳下来,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齐鲁之争”,一个是“齐夷之战”,最后是“齐楚之盟”期间,齐桓公主持了三次武装会盟、六次和平会盟。

对“三武六文”这九次会盟,《论语·宪问》将其称为:“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另外附加一句:后世学者对这种“九合诸侯”的提法,也曾提出过不同的见解,其中影响较广的一种说法,是说“九合诸侯”中的“九”字,其实是一个通假字,正确的写法应该是“纠合诸侯”。

也就是说,“纠合诸侯”指的不是“三武六文”这九次会盟,而是齐桓公纠结了各个诸侯国开会,会上自封为老大,跟黑社会拜堂口有点类似。当然了,这种说法也没有太大的说服力。

好了,接下来就正式地介绍齐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全过程。

齐鲁之争

齐鲁两国,从历史角度来看,其实渊源颇深、关系匪浅,简单介绍一下:

齐国,建国于武王伐纣之后,历经三十二位君主,国运六百六十五年,疆域主要在现在的山东,东北南三面靠海,西至今河北。首位齐国公,正是周武王的师傅,大名鼎鼎的姜太公。而齐国最鼎盛的时期,正是齐桓公称霸春秋的那些年。

鲁国,同样建国于武王伐纣之后,历经三十六位君主,国运八百余年,疆域主要包括现在的山东南部,以及江苏、安徽、河北一部分地方。首位鲁国公,是周武王的胞弟,同样家喻户晓的周公旦,也就是那个专门替人解梦的周公。

对比一番,按说齐鲁两国应该是友邦才对,可是为何最终却走向相互征伐呢?

8

鲁庄公和曹刿

这个,追根溯源,其实主要还是源于公子纠和公子小白的夺位之争!

前面说过了,他们两兄弟夺位的时候,公子小白(现在的齐桓公)曾投奔莒国,而他的竞争者公子纠,投奔的则是鲁国(据说公子纠的母亲是鲁国公主)。

最后,公子小白在夺位之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了现在的齐桓公。可是,他刚继位那会儿,鲁国为公子纠打抱不平,曾企图用武力干涉齐国内政,最终,齐鲁展开“乾时会战”,鲁国败退,从此两国便结下了梁子。

于是,齐鲁两国在接下来的时间,纷争不断,大致可分为七个阶段:

灭纪剪郕

齐桓公二年(公元前684年),齐桓公为了报复鲁国协助公子纠夺位之仇,先后出兵灭了鲁国的两个附属国——纪国、郕国。这等于是剪除鲁国的羽翼!

长勺之战

还是公元前684年,齐国出兵伐鲁,双方展开“长勺之战”。该役,鲁国大夫曹刿发挥神勇,齐国没顶住,以失败告退。

齐国这次打了败仗,也是说得过去的,毕竟当时的管仲改革还没发挥出充分的作用,而且管仲也不是这次战争的指挥官,不用对此次失败负责。

反观鲁国,他们的指挥官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那可是赫赫有名的曹刿。

中学课本至今还收录了一篇非常有名的文言文《曹刿论战》,里面有一段经典对话:“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此典故就是源起于齐鲁这次“长勺之战”。

齐宋攻鲁

“长勺之战”败了,齐国很不服气,回头就约了宋国,一起出兵攻打鲁国。当时宋国估计太实诚了,说打就打,压根没等齐国。

大概公元前683年,宋鲁在秉丘(今山东巨野附近)交战,结果,宋国败退。齐国一看形势不妙,很没义气地收兵回国,根本没想给宋国报仇。

公元前682年,也就是第二年,宋国为了报仇雪恨,再次发兵攻打鲁国,结果又败了。

就这样,宋国被齐国忽悠着拖下了水,最终两战两败,丢了脸面不说,国内还因此发生政变,国力从此被大大地削弱。

至于鲁国,平白无故跟宋国干了两架,虽然最后都以胜利告终,但是,打仗这事,劳民伤财,而且那时候还不兴战败国割地赔款,最终,鲁国的国力也被削弱了不少。

回头来看齐国,管仲和齐桓公正在那里优哉游哉地坐山观虎斗,同时还顺手吞并了鲁国的另一个附属国——谭国,出兵的理由还特扯淡,说什么我(齐桓公)登基的时候,你这个小小的谭国居然没派人来道贺,简直就是瞧不起我泱泱大齐嘛,灭了!

北杏会盟

公元前681年,管仲在齐国的改革已经持续了三四年,收效显著。同时,齐国在这几年先后吞并了纪国、郕国、谭国,国力涨了不少!

管仲觉得是时候涨一涨齐国的威风了,于是建议齐桓公主持会盟。齐桓公早就想显摆了,遂邀请宋、陈、蔡、郑等国在北杏(山东聊城)会盟,目的是商讨宋国内乱的安定之策。

会盟期间,遂国不买齐桓公的账,居然没有来参加会盟。齐桓公为了找回面子、提高威望,直接派兵把遂国给灭了。

曹刿劫盟

还是公元前681年,鲁国见齐国的国力蒸蒸日上,且宋、陈、蔡等国都与齐国睦邻友好,国力日弱的鲁国觉得,要是再跟齐国死磕,迟早会大祸临头。

有鉴于此,鲁庄公不得不屈服于齐桓公的武力,与之约在“柯”这个地方进行会盟。

齐桓公见鲁国终于服软了,十分开心,特地把这次会盟布置得非常隆重,一来显示自己对鲁国的尊重,二来也可以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示威望。

可是,齐桓公没想到,他辛辛苦苦搭好的大舞台,最终却让别人唱了大戏。

这个唱大戏的不是别人,正是此前在长勺之战中一鼓作气的曹刿(史书写的是曹沫,但是后世学者考证后,推论说曹刿和曹沫是同一个人)!

事情是这样的,会盟有规定,除了齐桓公和鲁庄公以外,闲杂人等是不能“登坛会谈”的。曹刿作为鲁庄公的侍卫,执意要一起登坛,为此,他还怒瞪拦他的士兵。史书说,曹刿那一瞪,气势如虹,直接把士兵给吓退了。

于是,曹刿和鲁庄公一起登上了会盟坛。当鲁庄公被迫与齐桓公歃血为盟时,曹刿突然拔剑相向,剑尖直指齐桓公。齐桓公惊问:“你想怎样?”曹刿说:“齐强鲁弱,您恃强凌弱太过分了。您认为该怎么办呢?”

小命都被曹刿攥在手心里,齐桓公哪里还敢有花花肠子,直接就答应归还齐国占领的鲁国领土。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曹刿劫盟”,在《管子》、《战国策》、《吕氏春秋》等书里都有详细记载,由此可见,此事在当时被广泛流传!

从此,曹刿便被看做侠客的鼻祖之一,后世还有文人骚客为其赋诗一首:森森戈甲拥如潮,仗剑登坛意气豪。三败羞颜一日洗,千秋侠客首称曹。

“曹刿劫盟”实在很打击齐桓公的威信,齐桓公回国以后,本来想撕毁合约,不打算归还鲁国的国土。

这时候,管仲就适时地展现其远见卓识的眼光。他觉得,为了区区一点本来就不属于自己的领土而撕毁合约、背信弃义,传出去的话,对齐国和齐桓公的信誉损害太大,实在是得不偿失。

为此,管仲极力劝阻齐桓公,最终让其兑现承诺,归还了鲁国国土,为齐桓公今后的霸主地位奠定了宝贵的信誉基础。

鄄会盟

公元前681年,宋国改了朝、换了代,新的宋国公不满齐国的控制,于是叛变了。对于这种不和谐的声音,齐桓公直接就用拳头作出了回答。

公元前680年,齐国联合陈国、曹国,同时还向周王室申请派兵协助。周 王室估计也被齐桓公“尊王”的口号给糊弄住了,因此派大臣单伯率王师,会和齐、陈、曹三国兵马,直接向宋国发动了进攻。结果嘛,可想而知,宋国屈服了!

同一年,齐国顺手帮助郑国平息了内乱,趁此机会,管仲建议齐桓公出面,邀请周王室,以及宋、卫、郑三国会盟,会盟的地点是鄄。

第二年(公元前679年),齐桓公又以个人名义召集宋、陈、卫、郑四国,再次在鄄进行了第二次会盟。

幽会盟

公元前667年,距离之前的几次会盟已经过去了将近十年。这十年,齐国在管仲和齐桓公这对黄金搭档的管理下,国力达到了鼎盛。齐国周围的大小诸侯国,也渐渐默认了其霸主地位。

管仲觉得时机已经非常成熟了,于是,齐桓公以国家的名义,召集了鲁、宋、陈、卫、郑、许、滑、滕等国君,在“幽”这个地方进行了一场空前的盛会。

该会几乎囊括了中原的全部诸侯国,周王室更是派了大臣(召伯)参加。会中,召伯以周天子的名义,向齐桓公授予侯伯的爵位。

该爵位的品阶不重要,重要的是其潜在的象征意义,总之,此次会盟之后,齐桓公正式成为了被周王室承认的“诸侯霸主”!

齐夷之战

齐桓公的“春秋大业”算是圆满达成了。但是,能力越大,责任也越大。作为当时的诸侯国老大,齐国自然肩负了更多的责任、更重的使命,那就是抵御夷狄。

当时有北夷、西狄、南楚的说法,其中北夷(主要是山戎族)对中原诸侯的侵扰最为频繁。

征战山戎

公元前664年,山戎首领率兵万骑,集中力量攻打燕国。

燕国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非常多,最有名要属春秋时期的南燕国,以及战国时的北燕国。

北燕国乃战国七雄之一,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荆轲刺秦王”就是这个北燕国策划的。

这次山戎攻打的燕国,是南燕国。

南燕国在历史上的名声不是很大,也没听说出过什么历史名人,可以说,纯粹就是在春秋舞台上打酱油的小喽啰,犬戎之所以攻打它,也是拣软柿子捏。

所以,大家用脚趾头想都知道,南燕国的部队,肯定不是山戎蛮悍骑兵的对手。既然打不过,那就找帮手。南燕国还能找谁援助,除了齐国,天底下还有谁?

当然了,南燕国在当时不过是一个边陲小国,齐桓公这样的春秋霸主,开始根本没心思管其死活。

这时候,又是管仲站出来劝诫齐桓公:“桓公啊,咱好歹是霸主,得拿出点霸主的威风来,不能太小家子气。更何况,北夷、西狄、南楚这三个少数民族,我们迟早要收拾。现在山戎族自己打上门来,我们还是有必要解决此事的。我们只有先解决北方的威胁,然后才能集中精力收拾楚国。”

齐桓公听完这话,一拍大腿,懂了懂了,咱这就派兵去收拾山戎,顺便救一下南燕国,也好显示我们作为“世界警察”的责任心和担当力。

山戎听说齐国派了兵马过来,马上就卷铺盖逃跑。

齐国劳师远征,齐桓公和管仲都亲自出马了,哪里能走走过场、看看风光就班师回朝,齐军刚和燕军会合,立马就撵着山戎的屁股穷追猛打。

第一战,燕齐联军在“蓟门关”把山戎暴揍了一顿,山戎首领跑得快,率领一部分残兵败将逃到孤竹国(也是一小国,疆域在今河北西北部)。

燕齐二话不说就把孤竹国围了个水泄不通。

孤竹国国君也没啥骨气,一看自己被包了饺子,吓得赶紧逃进了内蒙古的一片沙漠。

孤竹国群龙无首,国内藏着山戎这群恶狼,国外更有燕齐这样的猛虎,这下该怎么办?

没办法,只能先关门杀狼,然后开城投降,献上山戎首领的人头和一部分投降的山戎兵将,以此平息燕齐怒火。

可是,事情真有这么简单吗?

诈降小伎俩是逃不过齐桓公的火眼金睛的。燕齐联军让山戎降兵充当先锋,深入沙漠追杀。

沙漠气候恶劣、环境复杂,大白天温度奇高,还时不时出现海市蜃楼;到了晚上,气温又特别低,简直能把人活活冻死。燕齐联军都没有在沙漠中行军打仗的经验,深入沙漠后,山戎降兵找了个机会逃之夭夭,而联军则像无头苍蝇一样,在沙漠中乱打转,很快就走散了。

怎么办?管仲想了个办法,敲锣打鼓,呼朋引伴!

于是,齐军擂起战鼓唱起歌,声如龙、音似凤,响声震九霄,沙漠中走散的士兵循声找到了组织。

可失散问题解决了,迷路问题又冒了出来。

沙漠夜冷日热、水源稀少,燕齐联军那么多人,自带的水根本不够用,必须尽快走出沙漠。可是,怎么走,往哪里走?

面对燕齐联军无数兵将的希冀目光,管仲沉思半晌,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同志们,沙漠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所以,我们不要灰心,不要气馁,路,就在脚下。我听说老马能识归途,咱跟着老马走,绝对错不了!”

于是,“老马识途”的典故,正式亮相历史舞台。

后来,山戎族被打得元气大伤,从此再不能对中原构成威胁。此间的战斗,完全就是一边倒的局势,无他可说,就此略过。

扫平狄乱

北夷(山戎族)的威胁解除了,接下来就是西狄。当时的狄人主要在中原西北部活动,大概就是内蒙古、甘肃、宁夏一带,侵扰甚为猖獗。

公元前661年左右,狄人先出兵攻打邢国(也是小国,主要在河北邢台附近)。齐国作为诸侯国的老大哥,也派兵助邢御狄。

后来狄人觉得邢国这块硬骨头不好啃,转而攻打卫国。这次狄人来势汹汹,卫国没能坚持住,最终灭亡,卫懿公被杀,数千百姓更被追杀至黄河沿岸。

当时宋与卫毗邻,出兵救下了卫国的逃难百姓,并在曹邑(今河南滑 县)拥立卫戴公为新任国君,帮助卫国复辟了。

齐桓公听到消息以后,心情估计颇为沉重,因为他母亲就是卫国公主(也有说只是一宫女)。为此,齐桓公特地派兵守卫曹邑,帮助卫戴公修建宫殿等等。

公元前659年,狄人再次出兵攻打邢国。齐桓公收到消息后,当场拍板出兵。这一次,齐联合宋、曹两国,三军齐发,援助邢国。结果可想而知,狄人死伤惨重,三五年是恢复不过来了。而邢国,也在两次战争中搞得国不国、家不家。

齐桓公跟宋曹两国君一商量,觉得邢以前的首都太偏远了,时不时遭狄人洗劫,干脆迁都。

于是,三国合计出力,帮助邢国迁都夷仪(今聊城西南方)。

齐楚之盟

北夷、西狄的威胁都解除了,需要齐桓公解决的问题,也就只剩下南楚了。

这里说的“南楚”,指的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楚国,该国地处荆楚,疆域大致为现在的湖北全部区域,以及湖南、重庆、广东、江苏、安徽、江西等部分地区。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楚国人杰地灵、群英荟萃,出过不少历史上大有名头的人物,文有“香草美人”屈原,武有“西楚霸王”项羽。后世对其评价极高,现在的岳麓书院都还保留着一副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管仲和齐桓公心里清楚,楚国不是好捏的软柿子,因此才放在最后来解决。

公元前657年,楚国派兵攻郑,管仲和齐桓公借题发挥,以援郑为理由,邀请各诸侯国联手出兵,共同抗击楚国。

于是,春秋时期名传千里的“八国联军”诞生了!

此次“八国联军”乃是由齐国发起,包括齐、鲁、宋、陈、卫、郑、许、曹等八国的军队,规模之大、人数之多、诸侯之众,可谓当时一绝。

“八国联军”刚一组建,立马就浩浩荡荡地南下攻楚,而他们第一战,就轻松灭掉了蔡国,也算拔除了楚国的屏障。

接下来,大军压境,剑指楚国。

楚国也不是动不动就喊打喊杀的蛮横民族,他们知道此次“八国联军”南下来势汹汹,若出兵迎战,胜负之数很难定夺。但不管谁胜谁负,最后受苦受难的还是老百姓。权衡利弊之后,为避免生灵涂炭的人间惨剧,楚国决定派人和谈。楚国派出去的和谈使臣,名为屈完。

一看到这个名字,大家肯定马上联想到了那位投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

没错,这次的和谈使臣“屈完”,确实跟 “屈原大夫”有着很深的渊源。

据《左传》和《离骚》考证,屈原和屈完都是芈姓家族的子孙,而芈姓家族在楚国,从来只有一家,不过分为很多旁系。屈原的生卒年大概是在公元前340278年,比屈完晚了将近300年。由于两人所处的年代相差太远,当时的文献资料又极少,因此,暂不能判定屈原和屈完之间是否有直系的血缘关系。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就是,这两位屈家子孙,都同样优秀。

这不是抬高屈完,更不是贬低屈原,而是实事求是的评价,二人在不同方面均表现出了智慧与才华。

此次和谈,屈完没有妄自菲薄,更没有夜郎自大,他从始至终都表现出君子一般的风度,说话谈吐谦恭有礼,时不时还蹦出一两句名言,其中有一句我们至今还挂在嘴边。

《左传·僖公四年》记载,屈完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此正是“风马牛不相及”这个成语的典故由来。意思是说,齐桓公你带兵过来是干什么,我们之间八竿子打不着,没事跑来骚扰干吗!

于是,双方坐下来理了理头绪,最终达成以下共识:

第一,齐国乃周王室御封的“五等侯、九级伯”,地位尊崇、责任重大,此次带兵攻打楚国,并不是吃饱了撑着,是为周王室的尊严而来。

第二,楚国不懂礼节,已经很多年没有进贡土特产(指包茅,一种祭酒的物件),这分明就是蔑视周王室。

第三,“八国联军”并不是非得灭了楚国,只要听话,乖乖进贡,暂时不会为难,等楚昭王南征回来再说。

这三个共识双方都表示认同,楚国按时进贡,齐国也遵守诺言,不再为难楚国,而是屯兵于“陉”(今河南郾县),一待就是半年。

第二年,无心打仗的管仲和齐桓公再次与屈完谈判。此次谈判,双方很快就做出决定:“八国联军”撤到了“召陵”(今河南郾县)。齐楚正式结盟,从此好兄弟,讲义气,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八方来贺,四海升平

蔡丘之盟,天下归心

公元前651年,周惠王逝世,齐桓公率领天下诸侯,拥立太子郑登基,后称周襄王。齐桓公拥立有功,周襄王毫不吝啬地为他开了一次“表彰大会”。

这一年,管仲和齐桓公都是65岁,已算英雄迟暮。二人自知行将就木,遂借“表彰大会”召集天下诸侯,于蔡丘(今河南兰考)举行最后一次会盟。

这一次蔡丘会盟,与之前几次相比,最特别的意义在于,它是齐桓公主持的最后一次会盟,可以说为其“霸业”划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

会盟期间,天下诸侯齐至,万侯俯首,八方来贺,场面极其隆重。周天子还特恩准他受赏时不用下跪。

“站着领旨、躺着谢恩、大明宫里不下轿、紫禁城里不下马”,这四种“特权”自古都是天子对臣仆最大的恩赐,虽然只是形式主义,但却极具意义!

9

管仲纪念馆

齐桓公位高权重,理当享受此等“特权”。但是,为避功高震主之嫌,他拼了一把老骨头,下跪受封,一时引得天下诸侯竞拜服。

自此,齐桓公在实力、权力、功劳、品德四大方面,彻彻底底地征服天下诸侯,被公认为“春秋五霸之首”。

生的伟大,死的凄凉

从被鲍叔牙推荐成为齐国宰相,到蔡丘之盟奠定齐桓公“春秋首霸”的地位,漫长的 35年,管仲从内政改革到外交攻伐,事无巨细,鞠躬尽瘁,他的功劳,当得上“春秋第一相”的赞誉。

公元前 645年, 71岁的管仲重病不起。他深知命不久矣,遂在死前为齐国做了最后两件事,一是推荐接班人,二是废除厚葬制。

推荐接班人这件事,对于管仲来说,并不算多难。他在主持齐国改革的时候,就非常重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手下有一批能干的人才供其挑选。其中有四人能力出众,颇受齐桓公的器重。

第一人名为易牙,是一个厨师,对中国四大菜系之一的鲁菜的形成和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同时也是最早使用食疗的名厨之一。但易牙这人大本事没有,只是能烧一手好菜,刚好对了齐桓公的胃口。

第二人名为开方,是卫国的公子,原本有望成为千乘之国的国君。但是这人善于隐忍,卫国国君不做,非要跑到齐国来侍奉齐桓公,一待就是 15年。齐桓公对他这种“明智而高尚”的行为颇为感动。

第三人名为竖刁,是个宦官,也就是太监。竖刁比一般人更有胆量和魄力的是,他的阉割是自己亲自动手的。

第四人名为隰朋,虽然职务只是一个礼官,但为人忠厚老实,敏而好学,且干活的时候特卖力,非常具有担当力和责任心。

前面三个人都深得齐桓公的信任,但管仲对他们没什么好印象,他心仪的接班人,是隰朋。

管仲推荐隰朋做接班人的时候,明明白白地对齐桓公说:“易牙、开方和竖刁这三人都不是什么好鸟,您最好疏远他们,不然齐国会毁在这三个小人手里。”

管仲归天后,齐桓公不仅没有疏远易牙三人,而且还直接忽略了管仲推荐的接班人隰朋,任命易牙为新一届齐国总理。

公元前643年,也即管仲死后的第三年,齐桓公两腿一蹬,易牙等人就按捺不住争斗起来。齐国被他们搅得乌烟瘴气,霸主地位转瞬即逝。

齐国乱相,齐桓公被荒置六七十天,无人入殓。一代霸主,何其悲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