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交谊舞牛仔裤

交谊舞牛仔裤

时间:2022-05-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交谊舞1.牛仔裤、交谊舞回避绝对自然的东西,就意味着加强,而且是以最病态的形态加强对它的兴趣。在大中城市,许多追求时髦的青年,穿起了紧裹臀部的牛仔裤。这才使牛仔裤逐渐留住了自己的阵地,进而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牛仔裤的意义在于突破了中国传统服装保守的审美观念,启动了款式更新的潮流。有着相似命运的是交谊舞。

交谊舞

1.牛仔裤、交谊舞

回避绝对自然的东西,就意味着加强,而且是以最病态的形态加强对它的兴趣。

在消费领域,得风气之先、领潮流风骚的往往是年轻人。

1978年,国门刚刚打开,中国青年就展示出对现代生活方式大胆追求的勇气。在大中城市,许多追求时髦的青年,穿起了紧裹臀部的牛仔裤。社会上一时间议论纷纷。学校里有人提出这种打扮是不是“正经”、是不是学生思想变坏的表现等问题。但不久,也就见怪不怪了。时尚的力量难以抵挡。不过有些老年人还是看不惯。

1981年夏,《纽约时报》驻华记者在上海街头惊奇地看到一位身穿紧绷臀部的牛仔裤时,还当作奇闻传回报社发表。后来,有人写文章说,这牛仔裤是美国西部放牛娃穿的衣服,它属于劳动人民的服装。这才使牛仔裤逐渐留住了自己的阵地,进而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牛仔裤的意义在于突破了中国传统服装保守的审美观念,启动了款式更新的潮流。1984年以后,随着全国10多所高校纷纷开设时装系。时装与流行的观念终于脱离了意识形态的束缚,被整个社会接受了。

有着相似命运的是交谊舞。

80年代初,在各大城市,交谊舞悄然兴起,但人们对“扭屁股动腰,搂搂抱抱”的青年却仍戴着有色眼镜。有一个事例可以充分说明问题:那还是1979年的元旦之夜,上海复旦大学同学之间,悄悄传递着一个通知:“立即到二楼平台上去!”22点后,二楼平台上忽然响起了欢快的华尔兹舞曲。但到23点,电闸被人有意拉掉了。这件被当时称作禁止了15年后中国大陆“首次大规模聚跳事件”,恐怕是可以写进历史的。在1983年之前,跳舞仍是一件带冒险的刺激行为。《中国青年》杂志曾报道:东北某市一团委书记的妻子、一个身为共产党员的大学生,在发现丈夫同女青年跳了3次舞之后,“刚烈”地上吊身亡。在今天的青年看来简直不可理喻。还有更不可理喻的呢,1981年《中国妇女》第11期曾向社会公开郑重声明:男性可以看《中国妇女》。原因是有些单位的领导不准男性青年阅读女性刊物,有的甚至还被强行退回订单,扣压杂志.

尽管有阻力,交谊舞还是逐渐为大多数基层单位所接受,有的地方的文化部门还开办了营业性的舞厅。最初有因参加舞会导致离婚者,也有在舞会上因争风吃醋而发生刑事案件者,但这毕竟是支流,舞会并没有因噎废食。尽管仍有人议论办舞厅是否适合中国现有的国情,但青春的力量在打破着文化禁锢的漫长冰封期,新的消费时尚正在促使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正如罗素所说的那样:回避绝对自然的东西,就意味着加强,而且是以最病态的形态加强对它的兴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