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白莲教起义为什么会失败

白莲教起义为什么会失败

时间:2022-05-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白莲教起义为什么会失败白莲教起义为什么会失败?白莲教起义,也称为川楚教乱,是指从清嘉庆元年至嘉庆九年,发生在湖北、四川、陕西、河南地区的以白莲教为组织形式的农民反抗封建压迫的起义。白莲教起义在历时9年多的战斗中,占据或攻破州县达204个,抗击了清政府从16个省征调来的大批军队,歼灭了大量清军,击毙副将以下兵将400余名。嘉庆三年,襄阳白莲教起义军在湖北郧西被包围,王聪儿、姚之富兵败跳崖自杀。

白莲教起义为什么会失败

白莲教起义为什么会失败?

白莲教起义,也称为川楚教乱,是指从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至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发生在湖北、四川、陕西、河南地区的以白莲教为组织形式的农民反抗封建压迫的起义。

白莲教起义在历时9年多的战斗中,占据或攻破州县达204个,抗击了清政府从16个省征调来的大批军队,歼灭了大量清军,击毙副将以下兵将400余名。为了镇压这次起义,清政府耗费军费2亿两,相当于清政府4年的财政总收入。这次起义使清朝元气大伤,自此之后,清朝的统治逐渐走向衰落。

乾隆末年,由于人口增长迅速,土地兼并严重,河南、安徽、江西各地出现了大量饥民,他们受尽各种不平等的剥削,生活极为艰难。而民间秘密宗教白莲教,传播弥勒佛未来会“改造世界”,宣扬“教中所获资财,悉以均分”,“有患相救,有难相死,不持一钱可周行天下”。平均互助思想在贫苦百姓中间迅速流行,因此,参加白莲教的人越来越多。

面对白莲教势力的日益壮大,清政府唯恐其危害到自己的统治,于是下令严厉搜捕教中骨干,要求“全教拿获,毋使一名漏网”。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十月,白莲教各地首领除刘之协等少数人逃脱外,大多数被捕。地方官吏乘机勒索,如果有人不顺从,就以邪教治罪。清政府为了镇压湘、贵苗民起义,巧立名目,征收各种苛捐杂税,导致大批农民破产,流离失所。

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湖北各地白莲教首领约定在次年发动起义,起义的消息被清政府侦知,于是清政府以邪教为名大量抓捕教民,这就进一步激起了教众的反抗。

嘉庆元年正月初七(公元1796年2月15日),宜都枝江一带的教众首先发动起义。三月初十,襄阳女子王聪儿、姚之富等人也发动起义,成为各支白莲教军队的主力,在湖北、四川、河南、陕西各省游动作战。

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清军总兵德楞泰针对白莲教的流动作战方式,提出实行“令民筑堡御贼”的方法,“绅士梁友谷等筑堡团练,贼不能犯,保护乡里十余万人”。由于各支起义军互不统属,而且各自为战,无法相互呼应,于是被清朝陕甘总督杨遇春、总兵德楞泰、胜保率军队各个击破。

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襄阳白莲教起义军在湖北郧西被包围,王聪儿、姚之富兵败跳崖自杀。

此后,清军推行团练和坚壁清野战术,筑起大量寨堡,将村落百姓强行移居其中,又训练团练进行防守,从而切断了起义军粮草与兵源的来源。至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白莲教起义军被全部镇压。

修堡筑寨、固守一地与硬拼的作战方针,是白巾军起义初期被清军各个击破的主要原因;大踏步前进、后退,实施流动作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战争的主动权,粉碎了清军一网打尽的战略企图,但由于没有建立稳固的根据地,当清军实施筑寨团练和坚壁清野战术时,起义军就完全丧失了主动权,这是白巾军最终失败的主要原因;教、军合一的组织形式和封建家长制的管理制度,导致起义组织内部派系林立,战争中缺乏统一领导和指挥,各部只能各自为战,不能密切配合,这也是白巾军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