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为民效力的汤斌

为民效力的汤斌

时间:2022-05-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为民效力汤斌 为民效力汤斌,清初理学名臣。汤斌这样做,不禁约束了下属官吏贪赃枉法,鱼肉百姓,而且制止了过往官兵对百姓的骚扰和抢掠,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百姓的利益和生活安宁。汤斌派人深入调查,了解到陈德军中用车不过两千辆。为了减轻百姓的负担,少派车辆,汤斌就巧设计谋引陈德自入圈套。百姓闻讯之后,非常高兴,都把勤于政事,爱民如子的汤斌比做中药中的救命汤剂——“黄连半夏人参汤”。

为民效力

汤斌 为民效力

汤斌(1627—1687),清初理学名臣。字孔伯,号荆岘,晚号潜庵,谥号文正。河南睢州人。出身明朝阀阅旧族,崇祯十四年应童子试,15岁前读毕《左传》、《战国策》、《公羊》等书,并著有《汤子遗书》等。

清朝初年,河南睢阳出了一位因清廉爱民而受到百姓爱戴的人。他就是历仕顺治、康熙两朝的进士汤斌。

汤斌生于明朝末年,自幼饱受战乱和颠沛流离之苦,并亲眼目睹了百姓遭受战乱和贪官污吏压榨,衣不蔽体,食不裹腹的悲惨情景,所以,在他为官期间,不汲汲于名利,一心只求尽职尽责,为朝廷和百姓多做几件好事。

顺治帝见汤斌才德兼备,委以重任,任命他为潼关道副使。

潼关地处晋、陕、豫三省交通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当时潼关贪官肆虐,官兵抢掠,盗匪猖厥,百姓生活极端困苦。

汤斌到任以后,首先告诫下属的官吏说:“从今以后,你们不要妄取百姓的钱财,也不要随便役使驿站的夫役,如有违犯,必严惩不贷。”

遇到清兵过境,汤斌都要和主将订立约法。约法中明确规定:“兵部规定供给的给养等物,如果没供应到,主将可申报朝廷处分汤斌;官兵如在规定供应范围之外,妄取百姓一草一木,汤斌也将申报朝廷处罚主将。”

汤斌这样做,不禁约束了下属官吏贪赃枉法,鱼肉百姓,而且制止了过往官兵对百姓的骚扰和抢掠,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百姓的利益和生活安宁。

有一次,总兵陈德调防湖南,过潼关时,借母亲有病,欲暂时驻兵潼关,被汤斌拒绝,于是陈德向汤斌强索军用车五千辆或折银自雇。汤斌派人深入调查,了解到陈德军中用车不过两千辆。为了减轻百姓的负担,少派车辆,汤斌就巧设计谋引陈德自入圈套。

汤斌先调集了两千辆车,藏匿起来,然后摆酒宴请陈德。酒席桌上,汤斌提出“以人量车”,凡士兵家眷坐满一车,即驶出城外,尽出为止。陈德不知是计,欣然同意,便与汤斌坐在城门楼上饮酒观看。

直到四更天,陈德属部士兵家眷皆乘车出城,用车还不到两千辆。陈德这才知道上当了,但因有约在先,无法反悔,只得怏怏离开潼关。

汤斌就是这样,时刻为百姓着想,替百姓节省每一文钱。所以,他不仅得到百姓的爱戴,而且也得到下属官员的尊敬和拥护。

康熙十八年(1679年),汤斌被任命为江苏巡抚。他仍以勤政爱民为本,发展农业,兴办教育,多方抚恤百姓,并严禁各级官吏损民、扰民、收受贿赠,使江苏的情况日见好转。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江苏遭受了一场百年罕见的大水灾。大批难民涌入苏州城里,城内秩序混乱不堪。适逢康熙帝南巡,总督衙门为了邀功请赏,制造为政廉明的假象,不仅不想办法赈济灾民,反而把大批灾民赶出城外,任其冻饿而死。他们见苏州城里道路比较狭窄,便下令拆毁路边民居和店铺,拓宽“御道”,又造成大批苏州居民无家可归。,

汤斌见此情况,尽力制止他们说:“圣上关心百姓疾苦,才到江南视察。圣上既是为了百姓而来,哪里能允许你们拆毁民居,使百姓无家可归这样的举措呢?”

等到康熙车驾到以后,汤斌马上向康熙帝启奏,说明事情的经过,请求赈灾安民。

康熙帝沿途本来已有所见闻,听了汤斌的报告以后,立即下令免除了江苏灾区的税银,并责令总督衙门对苏州城里因拆屋扩路而无家可归的居民给予补偿和妥善的安置。

百姓闻讯之后,非常高兴,都把勤于政事,爱民如子的汤斌比做中药中的救命汤剂——“黄连半夏人参汤”。

▶妙语点睛

汤斌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十位清官之一,被称为“豆腐汤”、“煮不出官味”。他众浊独清,刚正不阿,仁厚爱民,政绩斐然,却遭权贵陷害,抑郁而死。他的主要政绩在康熙朝,官至内阁学士、江宁巡抚、礼部尚书等。汤斌为官一生,有一年多的精力都集中在河务和漕运的治理上,并注意为百姓减轻负担、赈灾救施、兴利除害,从而始终躬身实践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民本”思想。

▶警世良言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

德惟善政,政在养民。   ——《尚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