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不安生的朝鲜半岛

不安生的朝鲜半岛

时间:2022-05-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不安生的朝鲜半岛不安生的朝鲜半岛朝鲜半岛,在东亚,从古到今,都是个不安分的地方。于是,隋炀帝认为,这一套应该适合更远的地方,包括东北的朝鲜半岛以及东方的日本。隋炀帝一副踏平朝鲜半岛的架势过去了,却带来超重的后勤负担。当时朝鲜半岛并存三个独立国家,北部为高句丽,南部偏东为新罗,南部偏西为百济。

不安生的朝鲜半岛

不安生的朝鲜半岛

朝鲜半岛,在东亚,从古到今,都是个不安分的地方。

隋朝大业七年(611年),隋炀帝下诏讨伐高句丽。第二年,百万隋兵先后开赴辽东战场。这场战争,一直被后世历史学家认为是隋炀帝好大喜功、不切实际的产物。这次以及随后的征伐朝鲜半岛的活动,耗费了隋朝全国的军力、民力和财力,隋炀帝几乎是把整个国家的命运都毫不客气地压到这场战争上去了。理所当然,这场战争,改变了东亚的历史进程。

隋朝建立,其广阔的地域对东亚的局势产生了非常震撼的影响,其表现之一就是周边国家力图寻求与隋朝的平等对话,比如日本的那次平等的外交术语就是其中表现之一。在对外关系上,隋朝将自己比做辉煌的汉朝。[7]隋文帝曾大举讨伐突厥。很快,突厥沙钵略可汗、达头可汗等纷纷臣服于隋。契丹部落随后也纷纷内附,周边国家均感受到隋朝的强大压力。于是,隋炀帝认为,这一套应该适合更远的地方,包括东北的朝鲜半岛以及东方的日本。

大业年间,由于隋朝使得东西突厥臣服,打通西域,征服西南,四方来朝,基本建立起了以隋为中心的国际关系秩序。而唯有高句丽,仍在坚持自己的立场。同时,高句丽还试图搞好和突厥的关系,阻碍其他国家臣服隋朝。被一个蕞尔小国私下里搞这种手段,隋朝最终怒了。于是,大业七年,隋炀帝下诏讨伐高句丽,想除掉这个阻碍其主导东亚秩序的眼中钉

大业八年,隋炀帝集合全国兵力113万大军,汇集在京城的西南,然后分批浩浩荡荡奔往高句丽。可以想见其场面是多么壮观:113万大军分成左右各12军,日发一军,相去40里,经过40天全军才出发完毕。各军首尾相接,鼓角相闻,旌旗相连960里。炀帝的御营共有12卫、3台、5省、9寺,分别隶属内、外、前、后、左、右6军,依次最后出发,又连绵80里。如此浩大的声势,史称“近古出师之盛,未之有也”。若再加上200多万运送军需的民工,从这条奔向辽东的路走过,真可以想象寸草不生的样子了。

此等规模,很难想象最后的结局很灰头土脸吧?

事实就是如此。

隋炀帝此次下了决心倾巢而出,几乎动员了全国的力量。不过隋朝原本没有那么多军队,有很大一部分是临时凑数的,谈不上有太大的功用。隋炀帝一副踏平朝鲜半岛的架势过去了,却带来超重的后勤负担。这个一百多万的大军行动迟缓、应变能力差。高句丽军队人数虽少,但相当精悍,对付这个庞大的军队,虽然吃了不少苦头,但总算不辱使命,几次将隋军打得落花流水。隋炀帝生气之余,也产生了心理阴影和诸多遗憾——这辈子,高句丽是动不了了。不但动不了高句丽,后方还起火了:农民起义,地方势力崛起加叛乱。很快,隋炀帝自己也见上帝去了。

接下来对付高句丽是唐朝的事情了。

隋炀帝没打赢高句丽,直接影响了唐朝对高句丽的政策,那就是:接着打。这要怪高句丽并没有意识到当时的形势,坚持要与比隋朝更强大的唐朝对抗。在这一点上,显然,它的邻居新罗要灵活一些。本来,唐朝建立之初,曾与高句丽互派使者通好。当时朝鲜半岛并存三个独立国家,北部为高句丽,南部偏东为新罗,南部偏西为百济。其中新罗一直与唐朝保持朝贡关系。这几个国家之间也是不停地你打我一下我打你一下。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九月,新罗派遣使者到唐朝诉苦来了,说百济攻占其四十余城,并与高句丽图谋断绝其与唐朝的通路。唐太宗李世民于是派人出使高句丽,试图以中间人的身份调解这场纠纷,但高句丽人不买唐朝的账,于是唐太宗也感觉被这个小国深深侮辱了,决定发兵东征高句丽。 贞观十八年十一月,唐太宗诏命刑部尚书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率水陆大军分道进击高句丽。

作为高句丽的邻居日本,此时在大化改新的刺激下有点晕头转向,居然也跋山涉水,加入到这场火热的斗争当中。这事,要从大化改新的影响说起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