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东学西渐”

“东学西渐”

时间:2022-05-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东学西渐”“东学西渐”在中国唐代的时候,外国人能来中国留学,是件很牛气的事情。唐朝对待这些留学生的政策还是非常优厚的,不但为其提供食宿,还提供“奖学金”。日本使节在觐见皇帝时,就会趁机提出安排留学等事宜,一般情况下,皇帝都会“所请并允”。这其中的几位留学生,已经在中国居住了二三十年,已经是“骨灰级”的留学生了,甚至经历了隋唐两代,成为地道的“中国通”。

“东学西渐”

“东学西渐”

在中国唐代的时候,外国人能来中国留学,是件很牛气的事情。因为唐朝才是当时的超级大国:有钱、有文化、有水平。于是,周边国家,尤其是日本、朝鲜、越南,有不少人远涉重洋,来到唐朝留学,学习中华文化;有的还参加了科举考试,金榜题名后还长期在唐朝做官;有的,甚至直接移民了。

日本官方向中国派出留学生,是在唐朝初年的时候。写到这里,禁不住腹诽,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要清朝末年才出发,比日本晚了那不是一点半点啊。日本派出留学生的目的很实在:最大限度地从唐朝先进的文化中汲取养分,为日本社会的发展探求出路。所以当时日本的留学生规模都相当庞大,动辄一百甚至数百人。在派留学生的同时,日本也想展示一下自己国家的文化和技术的水准,并且期望与中国人有一个面对面的交流。所以,在出使中国的队伍中,还能见到船匠、翻译人员、医师、画师、史生、锻生、铸生等各种类型的专业人士和工匠。

唐朝对待这些留学生的政策还是非常优厚的,不但为其提供食宿,还提供“奖学金”。 日本学者大庭修说:“不论抵达唐土何处,当地官员即按接待外国使节规定予以接待,同时报请长安,根据指示决定入京人数,按公差由各州县顺次护送至长安。”日本留学生随遣唐使前往长安,一路上或乘官船,或走驿站,所有费用均由唐朝政府提供。到达长安后,首先住进京郊的长乐驿,然后有政府官员率马相迎,并以酒脯慰劳;其次在相关官员的引领下,下榻于专门接待外国使节的四方馆,由特设的监使照料其衣食住行等;最后是使节贡献方物,等候皇帝召见。日本使节在觐见皇帝时,就会趁机提出安排留学等事宜,一般情况下,皇帝都会“所请并允”。 [4]

与现在很多人通过“留洋”镀金不同,当时的日本留学生,还是非常踏实的,有的在中国一读就是十年,超过现在国际顶尖大学博士学位的获得年限了。来唐朝求学的日本留学生大多被安排在中央的国子监,系统学习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及唐代典章制度。其中一个著名留学生,就是阿倍仲麻吕。在唐玄宗开元五年(公元717年)的时候,日本学者阿倍仲麻吕随遣唐使来中国留学,他取了一个中国名字叫晁衡,后来考取进士,留在唐朝做官。晁衡先后担任过左补阙、左散骑常侍兼安南都护之职,与当时著名诗人李白、王维等友谊深厚,并有诗篇唱和。

在中国待的时间长,难免会想家,晁衡于是中途回家一趟。不知道谁传回一个消息,说他在海上遇到台风溺水而死了。李白闻讯后着实痛哭流涕了一番,还写了《哭晁卿衡》一诗。不过实际晁衡并没有死,几年之后,他又辗转返回长安,直到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长眠于中国。日本另一个著名的留唐学生是吉备真备,他在唐四门助教赵玄默的指导下学习儒家经典,在长安留学17年。由于才学出众,唐玄宗特授予他银青光禄大夫、秘书监、卫尉卿等官职。

没有确切的资料显示,当时这些留学生的汉语水准到底如何,不过肯定是不会有统一的考试的。唐朝政府对日本留学生虽持积极接受的态度,但由于官学名额有限,经费还是比较紧张的,所以因为个别留学生汉语水平太低,也曾出现过“拒收”现象。还好,这种情况不是很常见。

当圣德太子因为国内日渐突出的矛盾焦头烂额时,他派出的留学生,陆续学成归国了。

公元623年留学生惠日等上奏推古天皇,认为“留于唐国学者,皆学以成业,应唤”,“大唐国者法式备定之珍国也,常须达”[5]。于是,朝廷决定召回继续在唐学习的留学生。这其中的几位留学生,已经在中国居住了二三十年,已经是“骨灰级”的留学生了,甚至经历了隋唐两代,成为地道的“中国通”。他们回国后积极传播自己在中国学到的知识,在部分贵族中产生了强烈影响——改革的“春风”就这么吹起来了。这时候,改革的代表人物是中大兄皇子(626—671)和中臣镰足(614—669)。中大兄皇子是舒明天皇之子。中臣镰足出身于世袭祭官的家庭,相传幼年好学,广览书传,尤其潜心于兵法兼政书《六韬》。这两个人的共同之处,就是他们的老师都是中国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