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先知先觉的神话时光

先知先觉的神话时光

时间:2022-05-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先知先觉的神话时光71.朱大可:先知先觉的神话时光朱大可的博客背景是一片绿色,置顶有几张长凳,凳子下方散落着花瓣,类似于印象风格的水彩画。与此相对应的是他的“守望者书系”,此书系共计五本书,在他的博文中均能找到,分别为《神话》《审判》《乌托邦》《先知》和《时光》。这是朱大可对文化的高度自觉担当。

先知先觉的神话时光

71.朱大可:先知先觉的神话时光

朱大可的博客背景是一片绿色,置顶有几张长凳,凳子下方散落着花瓣,类似于印象风格的水彩画。他的头像很有味道,蓝天下的海滩,海滩上一排栅栏伸向远方的大海,这正好应和了他的博客名称“朱大可博客@栅栏后的絮语”。他的影响力不小,拥有7028031(1)的点击量和9737的关注人气。

朱大可说,他注定要成为一个孤独的守望者,人们也称他为“中国文化的守望者”,这让人想起《麦田守望者》:“有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我呢,就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与此相对应的是他的“守望者书系”,此书系共计五本书,在他的博文中均能找到,分别为《神话》《审判》《乌托邦》《先知》和《时光》。朱大可在此系列图书的自跋中总结:“在自省的框架里反观自身,我此前的书写,经历了三个时期:狂飙时期(青春期)、神学写作时期和文化批评时期。其中30~40岁有着最良好的状态,此后便是一个缓慢的衰退和下降过程。我跟一个不可阻挡的法则发生了对撞。我唯一能做的是减缓这种衰退的进度。如果这衰退令许多人失望,我要在此向你们致歉。但在思想、文学和影像全面衰退的语境中,如果这种恐龙式书写,还能维系住汉语文化的底线,那么它就仍有被阅读或质疑的可能性。(2)

朱大可的博客设置了“新书启示”,链接着他的图书《文化批评》的电子版;“网站推荐”则有“影响力中国”的链接,并有注明曰“中国唯一的思想文化类网站”,实际上朱大可正是影响力中国网的特邀主持人,近年来,朱大可发起和参与了很多影响力中国的评选,比如几年前的“中国作家实力榜”就是代表。同时,他的博客还链接着和他有关的图书、电视视频,以及他的众多友人博客。

2005年,朱大可开始写博客,八年间从未间断,絮絮叨叨共写了492篇博文,都是思想精华,涵盖范围十分广泛,包括130篇“文化时评”、4篇“文化随笔”、104篇“学术探索”、25篇“历史解读”、51篇“建筑-地理随笔”、23篇“旧时记忆”、4篇“神话传说重释”、22篇“序跋与书评”、10篇“其他文体”、21篇“影像方志”、10篇“演讲稿”、51篇“媒体访谈”、15篇“教学资讯”、11篇“他人议论”、3篇“口水垃圾”,这充分显示了他的博闻强识。

2005年10月25日,朱大可在第一篇博文《马加爵事件:人民需要这样的戏子》中说:“事实上我非常注意观察媒体对马加爵事件的报道。最令人震惊的是:四个受害者,根本没有人去关心。几乎所有的媒体对此都表现出令人吃惊的冷漠!马加爵事件本身已经变成公众的一场狂欢,它就是一个公众娱乐节目,这就像美国打伊拉克一样。它已经超出了法律或道德事件的范畴。(3)”在朱大可看来,如果是有道德的,那么,关心受害者和杀人犯至少应该是同等的,这是最低要求;而一个更健康的社会,关心受害者应该甚于关心杀人犯。这就是中国人的“看客”心理,朱大可进一步指出,鲁迅早就在《药》中描述了这种“看客”心理,可悲的是我们今天仍旧还在充当“看客”,这是中国公共话语传媒的特征。

2013年7月18日,他的最新博文《朱大可:互联网广场的话语卫生》则讨论了当下的网络公共话语的生态环境特征,文中配有四幅“蒙娜丽莎的微笑”插图,只不过四张图中蒙娜丽莎的头都换成了鸡头,揭示出“长期以来,中国互联网是哄客的主要阵地,他们借助微博之类的自媒体,针对各种新闻事件发表看法,以匿名、化名或实名的方式,卷入舆论制造的宏大潮流”。但是,“蛊惑”和“迷失”“谣言”和“轻信”“误导”和“盲从”的所谓“乱象”并不是他研究的重点,他研究的重点在于“自媒体的本性”,他认为,自媒体在学堂和厕所之间摇摆,有正能量,也有负能量。以微博为例,他认为:“微博上的真相披露,有开启民智的强大功能,正在成为推动思想进步的力量,必须小心地加以呵护。”同时,他认为:“互联网的负能量,不是来自网民的表达激情,而是在于放肆的语言污染。我们已经看到,正是在以微博为主体的互联网广场上,大学教授和娱乐圈搞笑明星,以脏词跟网民对骂,直接把贫弹扔进茅坑,激起大面积污染。(4)

朱大可是一位很有良知和自觉的知识分子,是位难得的评论家,他的评论思想深刻,文字厚重,论证严谨,自成一派。博客中,他有“邾大可独白”,我不知道他为何把朱写成“邾”,或者可以把此看作他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但是,无论如何,这份独白却是真诚的,且肃穆的:“二十世纪的精神动乱,使我们处于丧失自己的预言精神的危难之中。中国游戏精神和后现代主义,从拒绝关怀未来的角度,深化了这一事端的后果。先知早已化为尘埃,只有他们的姓氏,滞留在历史的遥远景象里,仿佛是一些与我们完全无关的事物。这正是世界之夜本性的尖锐呈示:未来沉浸于巨大的黑暗,它已丧失了预言光辉的照看和眷注。而更令人惊异的是,几乎没有什么人对此发出不安的询问。——引自《先知之门》(5)

中国文化的守望者!这是朱大可对文化的高度自觉担当。他说:“今天,我们正站在这个伟大的刻度之上。历史就这样垂顾了我们,令我们成为转折点的守望者,并握有转述真相的细小权利。(6)

守望是一种态度,中国文学需要朱大可,中国文化需要朱大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