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研究视角与方法

研究视角与方法

时间:2022-03-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本文中,笔者试图采用这种过程性的视角来对梧桐树这一南京城市意象进行描述性的研究,通过对梧桐树组成的林荫道周围的种种社会变迁的描述勾勒出南京城市社会的变迁,并揭示南京城市的生命力。南京城内的梧桐树和林荫大道的规划,实际上是国民政府在南京执政期间进行的。其二,这种城市变迁发展的过程也体现在梧桐树下物理空间的社会属性与社会功能上的接替。
研究视角与方法_城市角落与记忆Ⅰ———社会生态视角

三、研究视角与方法

社会学研究的是关于“人”的学科,既然我们不能否认人作为区别于一般动物的主体性,那么正如埃利亚斯讲到的,当“人”既作为研究者又作为研究对象而同时存在的时候,“人”本身的发展(不论是身体性的或是认知性的),都构成了研究对象的发展和变化。因此,我们的社会学研究,不应该仅仅是关注“静态”的结构和研究对象,而是应该发展一种“动态”的社会学,即过程性的视角,将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社会历史的连续体来加以研究(8)。在本文中,笔者试图采用这种过程性的视角来对梧桐树这一南京城市意象进行描述性的研究,通过对梧桐树组成的林荫道周围的种种社会变迁的描述勾勒出南京城市社会的变迁,并揭示南京城市的生命力。

在研究方法上,笔者主要采用了实地调查的方式,徒步对南京市林荫道的主要分布地区进行了考察,积累了一定的图片和音像资料,并且对有关文献进行了疏理。

1.梧桐:城市的自然地标

在房地产业如火如荼的今天,我们经常会在路边的地产广告上看到诸如“××楼盘,城市新地标”之类的广告语,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什么是地标?在我看来,所谓“地标”,即指一个地理空间的标志物和标识物。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这个地理标识不一定非要高大宏伟,因为现在的城市建筑中,称得上高大宏伟的着实太多了。而对于南京而言,一个重要的地标就是梧桐树以及梧桐树组成的林荫大道,之所以说梧桐树以及林荫道构成了南京城的地标,笔者认为主要有“现实的”和“历史的”两个方面的原因。

img40

南京市区的梧桐大道分布示意图

首先来看“现实”,上图是笔者在调查过程中自行绘制的当前南京城内林荫大道的分布示意图。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林荫大道几乎覆盖了南京城的交通主要干道:城北从中央门长途汽车站始,城西北自中山北路最北端,城南一直延伸到中华门城楼,其间覆盖的主干道路包括中山北路、中央路以及中山南路等;而在东西方向上,则覆盖了包括北京东路、北京西路、汉中路、中山东路以及建康路、长乐路等交通干线。可以说单单从分布上看,从城南到城北,从城东到城西,都有林荫大道相连接,林荫大道构成了整个南京城的“骨架”;另外,南京市城内的林荫大道不仅几乎覆盖了南京城的所有交通干线和交通要道,同时,南京主要的中心地区,即新街口商业中心区、湖南路—山西路商业步行街和夫子庙商业区,南京三个相对繁荣和集中的商业地区,通过林荫大道构成了连接,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林荫大道在南京城市发展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现实的城市交通体系与城市发展网络之中,无论是从林荫大道的数量、长度以及在南京各个道路之中所占的重要程度来看,还是从林荫道所连接和覆盖地区的繁华程度来看,由梧桐树所组成的林荫大道都堪称“南京城市的骨架”,勾勒了南京整个城市的脉络。

在考察了笔者所谓的“现实的因素”的同时,我们再来看一下“历史的因素”。所谓“历史的因素”,实际上就是指南京梧桐树的来历。南京城内的梧桐树和林荫大道的规划,实际上是国民政府在南京执政期间进行的。特别是“中山大道”的修建,更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情愫可以追溯:当时的“国父”孙中山病逝后,为了给孙中山先生举行国葬,因此修建了通往孙中山先生陵寝——中山陵的林荫大道,并且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建设,构成了当下南京城内的林荫大道格局。我们提及南京这个城市的时候,总是会习惯在潜意识之中将“南京”二字同“历史感”联系起来,这个并不是没有理由的:南京是六朝古都,同时又是国民政府执政时期的首府,南京城确实有很多“历史元素”。梧桐树虽然时间算不上久远,形象也称不上雄伟,但是因其具有的特殊情怀和巨大的现实意义而成为南京的“地标”,然而与城墙等古老人文建筑所不同的是,梧桐树这个地标是一种“自然地标”,在钢铁线条和灰色调为主的现代都市中,这一抹绿色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2.林荫大道:城市变迁的指针

在这篇文章中,笔者之所以将梧桐树以及梧桐树组成的林荫道作为南京的城市意象,一个原因在于上文中提到的梧桐树构成了南京城市的“自然地标”,在南京的城市建设中(或者说是城市景观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另外的原因就在于梧桐树记载并反映着南京城市发展变迁的进程,而这种变化进程包含了两个主要方面。

其一,是从商业繁荣程度与林荫道之间的关系来考察的:从南京市林荫大道的分布形状来看,呈现出了从点状到面状扩展发展的特点——在东西走向与南北走向的林荫道的诸多交叉点上,包括了新街口地区、湖南路商业街等重要的交通结点,而且这些交通结点往往是南京城市中较为繁荣的地区。

同时,在实地的调查走访中,笔者发现了这样一个规律,如果我们以汉中路—中山东路和中央路—中山南路这两条南京城内最为典型的林荫道的交叉点——南京市新街口地区作为中心,我们会发现无论是向南抑或是向北,其商业发育水平与繁荣程度都在随着林荫道的延伸而有所变化:在位于相对中心的新街口地区,是一种以现代商业形式呈现出来的商业发育水平;而在汉中路西端,笔者则见到了相对低水平的商业发展模式,而两张照片的拍摄地点相距没有超过4公里的距离。类似的情况在其他路段也有同样的呈现。乍一看,这似乎与林荫大道并没有什么联系,但是这些场景却都是发生在同一片梧桐的绿色之下,而且随着整个商业水平的异质性变化,从中心到边缘,从相对繁荣到相对萧条,梧桐树本身也在发生着变化:树木由粗到细,树龄由长到短。可见,南京的城市发展是这种由点到面的辐射状的发展,梧桐树则成为这种发展轨迹的最好见证,同时也成为了城市发展变迁的指针。

img41

img42

其二,这种城市变迁发展的过程也体现在梧桐树下物理空间的社会属性与社会功能上的接替。走在林荫道两旁,我们最容易发现的,是这些物理空间在社会功能上越来越多地向商业区过渡与发展。如果只看这些地区,那么“十亿人民九亿商”这句歌词则成为最为形象的概括。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功能上的“侵入”与“接替”恰恰说明了城市在由“传统”的范畴逐渐过渡到“现代”的范畴。而梧桐树,则成为这种过渡过程和变迁轨迹的见证。因此,笔者认为,作为南京城市意象的梧桐树和林荫道,起到了城市意象的中介作用,这种中介作用就是人们可以通过它们感知南京这座城市自主的生命力,可以感受南京这座城市发展的脉络。

3.梧桐树下的“传统”与“现代”:艰难地并存

如果说高楼大厦是现代城市和现代概念的标识的话,那么梧桐树则可以称为南京城市历史的年轮。当梧桐树遇到高楼,当林荫道遇到地铁,在这种传统与现代的冲击过程中,纵然有侵入与接替,但更多的是并存。值得注意的是,在南京城,在梧桐树下,这种并存显出了一丝艰难的味道。下图(右)是笔者在南京市中山南路旁的南京交通规划设计局拍摄的。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座建筑的门前生长着四棵可怜的小树,而其两侧则都是粗壮雄伟的法国梧桐。笔者询问后得知,这里原来的几棵梧桐树由于要给高楼的门面“让路”,被“发展”给替换掉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下图(左)的法国香榭丽舍大街的街景。在左下图中,我们看不到树木让路于某个建筑物的情形,看不到这种“青黄不接”的现状,也看不到“现代”对于“传统”的残酷接替。

img43

img44

笔者并无意否认“发展”的意义,但是在当前这种“发展主义”的基调之下,经济发展成为任何一个中国城市的首要目标,而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水平往往又能够通过城市的景观、建筑、道路等外在物给人的印象表现出来,因此,在我们的发展逻辑当中,似乎要“立新”,只有“破旧”这一条路可以走得通。在这种思维惯性之下,城市中的“传统”与“现代”的并存就平添了一种艰难和生硬的味道。在艾煊的《城市批评·南京卷》的《树悼》一文中,作者提到:在老城区内,无远见地见缝插针造楼、杀树造路,即破坏了民族文化古城,新的城市膨胀问题,依旧是永远得不到解决的(9)

这也不禁让笔者想起了当年在南京城市道路改造的过程中曾经发生的“杀树造路”的争论。笔者无意站在支持砍树或者不支持砍树中的任何一方,只是由此想说明,梧桐树,不仅仅是一种植物这么简单,对于现在的南京来说,它已经成为了南京城市的一种标识物,而这个标志又不是一天两天、一月两月乃至一年两年可以完成、再造乃至重生的。梧桐树下的那一席绿色,是几十年的历史留给我们的财富,是这座城市发展的年轮,是南京人感知南京生命的意象。

我们知道,实际上路是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的,南京的梧桐树组成的林荫大道实际上恰恰象征着南京这座城市的变迁印迹和路向:由传统走向现代,只是笔者希望,这种传统到现代的过程中,两者的并存更加和谐自如。

参考文献

1 [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 [德]诺贝特·埃利亚斯.个体的社会.翟三江,陆兴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3 李小山.南京越来越不像自己.见:王干.城市批评·南京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

4 叶兆言.老南京.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0

5 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中外城市形象比较的社会学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点评】

城市一直是在一种类似于乡愁的情愫中得以感知与记忆。北京的胡同、上海的石库门、广州的吊脚楼、南京的梧桐等等,这些都是寄托那些古往今来的触摸过城市的人的灵魂的印记之物。我们在这种城市的影迹中获得了对于城市的怀恋和乡愁。南京城市的梧桐,如同一道道额头的绿色眉毛,拂动着南京城的美丽荫凉。然而城市的影迹是需要得到保护和爱护的,没有了它,我们将会找不到心里的乡愁。本文作者对南京的梧桐影迹作了生动细致的素描,使人们从这些随处可见的梧桐地图中获取了对于城市的那种融合了浪漫、期待、乡愁般的记忆。

读者感言】

【注释】

(1)李小山.南京越来越不像自己.见:王干.城市批评·南京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3

(2)叶兆言.老南京.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0:59

(3)本文作者:孟庆延,南京大学。

(4)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07

(5)[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6)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中外城市形象比较的社会学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7)[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8)[德]诺贝特·埃利亚斯.个体的社会.翟三江,陆兴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175

(9)艾煊.树悼.见:王干.城市批评·南京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