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后生包裹体的成因

后生包裹体的成因

时间:2022-05-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后生包裹体的成因三、后生包裹体的成因1.出溶作用在较高温度下结晶的宝石,可以含有浓度较高的杂质成分,温度降低后,晶体中能容纳的杂质的能力变小,要排出这些多余的成分。图8-3-8 高温处理的粉色蓝宝石中的浑圆状晶体包裹体及盘状裂隙5.溶蚀作用在高温处理中,原来的出熔体再次被寄主宝石不完全吸收,形成残晶,例如红、蓝宝石中的金红石针变得不连续。

后生包裹体的成因

三、后生包裹体的成因

1.出溶作用

在较高温度下结晶的宝石,可以含有(或者溶解)浓度较高的杂质成分,温度降低后,晶体中能容纳的杂质的能力变小,要排出这些多余的成分。如果温度下降的速度比较慢,这些杂质就会沿主晶结构薄弱面析出形成定向的小晶体,成为宝石中的包裹体。例如蓝宝石、石榴石中的金红石针。假如温度下降很快,晶体中的杂质来不及聚集成晶体,就不会形成包裹体。

2.应力裂隙

寄主宝石中的包裹体往往和寄主宝石有不同的热膨胀系数,如果包裹体的热膨胀系数小,在温度降低后,由于寄主宝石的体积收缩大,包裹体的体积收缩小,在包裹体周围就形成内应力场,并引起破裂,形成圆盘状的裂隙。例如橄榄石中荷叶状的裂隙(图8-3-6)。

img74

图8-3-6 橄榄石的荷叶状裂隙

锆石包裹体也容易引起应力裂隙,并被称为“锆石晕”。这是由于锆石中含有放射性元素,破坏锆石晶格,使之蜕晶化造成体积增大所致。

3.裂隙的充填愈合作用

宝石晶体形成后的裂隙,可以被溶液充填、再结晶形成愈合裂隙。裂隙中也可以填充次生矿物,如铁、锰的氧化物等在玛瑙中形成苔藓状的包裹体(图8-3-7)。

img75

图8-3-7 玛瑙中的苔藓状的包裹体

4.熔融作用

宝石如果经过高温处理,当温度超过固体包裹体熔点会导致包裹体熔蚀,固体包裹体变成浑圆状,带有应力裂隙,并且熔融的熔体会充填到应力裂隙中形成各种图案(图8-3-8)。

img76

图8-3-8 高温处理的粉色蓝宝石中的浑圆状晶体包裹体及盘状裂隙

5.溶蚀作用

在高温处理中,原来的出熔体再次被寄主宝石不完全吸收,形成残晶,例如红、蓝宝石中的金红石针变得不连续。

6.后生充填作用

宝石晶体生长结束后形成的开放裂隙,由后期的与寄主晶体生长无关的充填作用形成各种充填物。

7.人工充填作用

为了提高宝石的外观及净度,针对裂隙较多的宝石和多孔的多晶质宝石,采用注油、注塑、玻璃充填等方式弥合裂隙,提高宝石的透明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