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神经系统概述

神经系统概述

时间:2022-04-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神经系统是人体的主要调节机构。身体各器官、系统在神经系统的统一调节下相互协调,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大脑是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由左右两个半球构成。自主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内脏器官都受这两种神经的双重支配,但作用却相反。学前儿童常因兴奋占优势而忽略了疲倦感,就容易导致大脑过度疲劳。因此,要科学组织活动,保障学前儿童的充足睡眠。

神经系统是人体的主要调节机构。身体各器官、系统在神经系统的统一调节下相互协调,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

1.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神经细胞(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图2-15)。无数的神经元组成神经系统,仅大脑皮质就有约140亿个神经元。神经元由细胞体和与其相连的突起组成。树突较短,分支多,能接受刺激并将刺激传向细胞体;轴突较细长,只有一个,分支少,可将神经冲动从细胞体传出。突起又称为神经纤维,许多神经纤维集合成束就是所谓的神经。

图2-15 神经元结构

2.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图2-16)。

脑由脑干、小脑、间脑和大脑组成。

脑干包括延髓、脑桥和中脑,延髓被称为“生命中枢”,是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呼吸、吞咽、心跳等。

小脑具有调节躯体运动、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肌肉运动的作用。小脑若受损伤,会出现运动障碍,如站立不稳、走路摇晃、不能做精细动作等。

间脑由丘脑和下丘脑组成,是传入信息的中转站。下丘脑能够调节内脏活动和水代谢,控制体温,调节摄食和内分泌腺。

大脑是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由左右两个半球构成。大脑皮质对全身的各项活动具有控制、管理的作用,也对神经系统的其他部位有控制、管理的作用。此外,大脑还有进行思维活动和产生意识的功能。

脊髓是中枢系统的低级部位,主要功能是传导信息刺激和反射。

图2-16 中枢神经系统概观

3.周围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由脑神经、脊神经和自主神经组成,它们把中枢神经与身体各器官联系起来。脑神经支配头部各器官的运动,并接受外界的信息,使人产生感觉和表情;脊神经支配躯干和四肢的运动并感受刺激。

自主神经是支配内脏器官的传出神经,调节机体的呼吸、循环、分泌排泄、生殖等活动。自主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内脏器官都受这两种神经的双重支配,但作用却相反。如交感神经兴奋,可使消化管的运动减弱、消化腺的分泌减少;副交感神经兴奋,可使消化管的运动加强,消化腺的分泌增加。另交感神经在人情绪紧张发怒时也易兴奋。

(二)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

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包括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是机体先天固有的能力,只需要刺激物接触器官,不需要后天的学习和训练就可引起的反射性反应,是较低级的神经活动。如刚出生的婴儿,当乳头接触嘴唇时会立即产生吸奶的动作等。

条件反射是在后天通过学习和训练获得的,也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为需要大脑皮质的参与而成为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如“望梅止渴”。条件反射的建立提高了人适应环境的能力,并使机体具有某种预见性。在婴儿早期给予适宜的刺激和训练,有助于大脑皮质的发展。

(三)大脑皮质的活动规律

大脑皮质的活动有一定的规律,理解这些规律对于指导人们科学用脑,开发智力、提高工作效率大有帮助。

1.优势原则

人们的学习和工作,其效率取决于相关的大脑皮质区域是否处于优势兴奋状态。如果这一区域的兴奋状态占优势,就形成优势兴奋灶。处于优势兴奋状态的皮质,条件反射易于形成,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就高。学前儿童的优势兴奋灶容易形成,也容易消失。兴趣能促使优势兴奋灶的形成。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其注意力多集中而持久;对不感兴趣的事物容易“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2.始动调节

由于神经细胞与机体其他组织具有“惰性”的缘故,在学习、工作开始时,大脑皮质工作能力降低,此后逐渐提高。这种调节在一节课、一天、一周、一学期的开始都能够见到。因此,组织学前儿童教育活动时,要根据幼儿的神经特点进行安排,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逐渐增加难度,把难度大的活动放在神经兴奋高潮时进行。

3.镶嵌式活动原则

大脑皮质有着十分严密的分工。人在从事某项活动时,只有相应的区域在工作,处于兴奋状态,其他的区域则在休息,处于抑制状态。若活动的内容和性质改变,大脑皮质的工作区与休息区也会转换,这样就能使大脑皮质各区域劳逸结合,像闪烁的霓虹灯一样,保持较高的工作效率。

4.动力定型

当一系列的刺激总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和顺序重复多次出现后,这种时间和顺序就在大脑皮质上“固定”下来,形成动力定型,即习惯。好的习惯,能使大脑皮质在工作前就做好准备,帮助人们消耗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完成工作。好习惯一旦自小养成将终身受益。

5.保护性抑制

人在长时间的紧张活动中,如果消耗过程超过恢复过程,其机体的活动性就会逐渐降低,大脑皮质就会产生保护性抑制。在抑制过程中,细胞、组织或全身的功能活动暂时降低,大脑皮质就处于休息状态以防止进一步的功能损耗,通过加强回复过程,使大脑皮质的工作能力得以恢复。睡眠是大脑皮质的抑制过程,能很好地促进精力和体力的恢复。

学前儿童年龄越小,大脑皮质越容易进入抑制状态,越易产生疲劳。学前儿童常因兴奋占优势而忽略了疲倦感,就容易导致大脑过度疲劳。因此,要科学组织活动,保障学前儿童的充足睡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