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青少年如何培育民族精神

青少年如何培育民族精神

时间:2022-03-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国内研究现状民族精神研究一直是国内学界较为关注的问题。从研究成果来看,近年来关于民族精神研究的专著较多。近年来,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总体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国内研究现状_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研究

(一)国内研究现状

民族精神研究一直是国内学界较为关注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从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到20世纪60年代末这一时期,虽然并不多见研究中华民族精神的学术著作,但每当一个新的时代人物涌现、一种新的时代精神诞生时,都有对之讨论、反思和宣传。改革开放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新的思想解放,对传统文化走向的探讨引发对民族精神的思考,并带来了中华民族精神研究的热潮。进入21世纪以来,围绕中华民族精神在新世纪如何崛起的问题,理论界加强了对民族精神的研究。

从研究成果来看,近年来关于民族精神研究的专著较多。最新的代表性专著有张曙光主编的枟民族信念与文化特征——民族精神的理论研究枠(9)、詹小美著的枟民族精神论枠(10)、卞敏著的枟中华民族精神研究枠(11)、陈金龙著的枟改革开放与民族精神枠(12)、宇文利著的枟中华民族精神现当代发展新论枠(13)、欧阳康主编的枟文化反思与价值建构——全球化与民族精神枠(14)、王利华著的枟全球化进程中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研究枠(15)、刘献君主编的枟现实挑战与路径选择——民族精神的对策研究枠(16)、杨先农著的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民族精神的升华研究枠(17)等。这些论著虽然都没有以“当代青少年”为特别研究对象,但为论题的研究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近年来,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总体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1.关于民族精神的含义研究

关于民族精神含义的研究,诸多学者均有论述。张岱年认为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故也可以称之为中华精神。”(18)钱穆认为民族精神除去其文化精神的内涵外,更多的是历史精神,“民族精神,乃是自然人与‘文化意识’融合而始有的一种精神,这始是文化精神,也即是历史精神。”(19)杨叔子认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培育起来的,并通过他们特定的社会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思想观念、价值信念、性格与心理的总和。”(20)唐凯麟等认为:“民族精神指一个民族群体意识所显示出来的精神风貌或精神状态。”(21)冯秀军认为:“民族精神是为本民族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民族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的综合体现。”(22)总之,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来诠释民族精神。这些视角或者倚重思想文化,或者侧重社会发展,或者突出本质属性,或者强调外在表现等。大量研究文献认为,民族精神属于具有多层面结构体系的民族意识的范畴,包括民族追求的共同理想、确立的共同价值观、形成的共同思维方式。

2.关于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意义研究

近年来,多数学者结合时代环境的变迁、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对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目的和意义进行了分析。总的来说,全球化浪潮给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带来的冲击和挑战、民族精神培育针对性的缺位、民族意识弱化等问题的存在都显示了进行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必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价值所在。研究者认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增强综合国力,应对国际间综合国力竞争新态势的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条件,是解答经济全球化推进所提出的文化发展新课题的需要”。(23)关于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意义,研究者认为,当代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在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中担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任务;当代青少年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了他们是民族精神培育的重点对象;当代青少年是各个阶级的争夺对象,必须加强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加强对青少年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了解祖国的历史和文化,了解祖国的过去和未来,增强对祖国、对民族的热爱;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自觉地把自己的成长同祖国的命运结合起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24)诸多研究者把开展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意义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当代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联系起来,并着重从这些方面进行探讨。

3.关于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内容研究

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学者多有论述。张岱年认为,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上凝结于枟周易大传枠中的两句名言之中,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25)方立天认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具体包括“重德精神”“务实精神”“自强精神”“宽容精神”“爱国精神”五个方面。(26)刘纲纪认为,中华民族精神内容可概括为“理性精神”“自由精神”“求实精神”“应变精神”四个相互联系的方面。(27)学者们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要把民族文化认同教育、国家意识教育、现代公民教育作为民族精神教育的主要内容。”(28)“民族精神教育包括历史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时代精神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29)“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必须加强历史传统教育,增强民族自信心;加强国情教育,增强民族责任感;加强世情教育,增强民族忧患意识”。(30)也有学者提出,在全球化进程中,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必须有世界的眼光,要把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放在首位,把开放精神、竞争精神、兼容精神、科学精神、理性精神以及平等精神、创新精神、契约精神、民主精神等作为重要内容。

4.关于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途径研究

关于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途径,大多研究者认为,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运用社会实践这一载体,注重发挥网络的作用等。“民族精神教育应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社会和家庭合力教育等途径,采取陶冶法、评价法、网络教育法、隐性教育法等进行。”(31)“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培育,应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高度重视当代大学生历史文化教育,建设优美高雅和谐的校园文化,引导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切实发挥优秀网络阵地育人功能,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民族精神培育体系。”(32)“在新形势下培养当代青少年的民族精神,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创新,发挥共青团组织凝聚青少年的作用,发挥网络的功能,培养青少年自我教育意识。”(33)也有学者提出,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的实践培育应根据当代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思想实际来设置活动载体,在吸引当代青少年参与中使之受到教育和启发。还有学者提出,要通过重大事件和节日庆典强化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运用大众传播媒介进行舆论宣传教育等。

5.关于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中外比较研究

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中外比较研究是一项重要且很有价值的研究。苏振芳在枟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枠一书中指出:“美国虽然历史短暂,但是美国人格外珍视自己的历史,并以此作为维系国家和人民的纽带。美国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开设美国历史课程,通过历史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34)杨治华撰文对中美高校民族精神教育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两国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方面,各自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可从两国高校民族精神教育的比较中,获得许多有益的启示。”(35)田玉敏在枟韩国的青少年民族精神教育枠一文中从“弘扬和培育青少年民族精神是韩国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完善道德教育的课程和教材体系、中国儒家思想是韩国民族精神教育的基础、民族精神教育方法与途径灵活多样、立体性的民族精神教育网络”(36)等方面介绍了韩国开展民族精神培育的成功经验。

总体而言,当前学界在论题研究方面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是研究缺乏整体性,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期刊论文方面,多数研究都是就某一个问题进行论述,尚缺乏整体性研究;二是学理研究尚需拓展,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学位论文研究主要以硕士学位论文居多,而博士学位论文鲜见,在学理研究上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笔者认为,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研究需要从两个方面突破。

(1)开展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体系化研究。

目前,学界对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研究成果体系化和系统性不够,因而需要使研究深化。对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作体系化研究,有助于更宏观地把握论题,更全面地阐述相关理论,破解理论难点,形成理论成果。

(2)开展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实效性研究。

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既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又是一个需要根据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不断探索创新的命题。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的培育在于寻求现实问题和价值目标的统一路径,必然要从当下的状况出发,从实证的角度去寻求走向理想彼岸的科学路径。为此,本研究从体系化的角度,立足当前的研究成果,纳入研究体系的内容有: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史的研究——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发展历程;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比较研究——借鉴其他国家的有益实践;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实践路径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视野下探索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