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欲是人的本质和其他的本质

欲是人的本质和其他的本质

时间:2022-03-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学者大都认为马克思在《手稿》中把人的本质理解为劳动,而且赞同马克思的观点,这同上述哲学家的看法是一致的,但在进一步的论述中,分歧就出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概括起来看,并未摆脱古典人道主义的窠臼。
人的本质_人学的足迹

人的本质是什么,对于任何关于人的理论无疑都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当然不会例外。应该指出,对人的本质概念本身的理解,大多数流派都是一致的,即指人之所以为人而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的最根本的东西,分歧在于人的本质具体指什么。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家们差不多都以赞同的语气谈到马克思在《手稿》中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即劳动。例如马尔库塞说:“按这种观点看来,劳动是特殊的人的‘本质肯定’:

在劳动中,真正人的存在得到了实现和‘证实’。”[4]弗洛姆引用了马克思的话:“生命活动的性质包含着一个物种的全部特性、它的类的特性,而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的特性。”[5]然后说:“马克思所说的‘类的特性’是指人的本质;它就是一般的人,它是在通过人的生产活动的历史过程中实现的。”[6]列斐伏尔在其著作中常常大量引证《手稿》,其中包含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规定,例如马克思的话:“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直接把人跟动物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正是仅仅由于这个缘故,人是类的存在物。”

我国学者大都认为马克思在《手稿》中把人的本质理解为劳动,而且赞同马克思的观点,这同上述哲学家的看法是一致的,但在进一步的论述中,分歧就出现了。我国有的学者认为作为人的本质的劳动固然有其抽象的一面,但并不存在某种理想的劳动状态,抽象的劳动就存在于各个时代各种劳动者的具体劳动之中,而马克思在谈到人的本质的异化,即劳动的异化时,则假定了这种理想的劳动状态,所以后来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加上了一句限制语,即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上述哲学家的理解则与此不同,而且作了自己的引申。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大多忽视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论断,总把人的本质设想成某种离开社会关系总和的理想的东西。例如马尔库塞特别强调马克思所说的劳动的自觉性,进一步认为人的本质就是自由。他说:“人的普遍性——与动物的本质局限性不同——就是自由,因为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7]这显然是马尔库塞的引申。弗洛姆则重复古老的说法,把食欲和性欲说成人的本质。他说马克思把人的欲望区别为两种,一种是不变的或固定的,如食欲和性欲,它们只能在不同的文化中所采取的形式上和方向上有所改变,另一种是相对的欲望,它们起源于一定的生产和交换的条件,前者是人的本性的组成部分,后者不是人的本性的组成部分。[8]其实,前者只是人的自然基础,而不是人的本性或本质,因为它们尽管是普遍的必然的,但并不能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后者倒可以说是人的本质的表现,即由人类社会的生产水平(劳动能力)以及社会关系所决定的生活方式和婚姻方式。食欲和性欲是人和其他动物共具的本能,而不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的东西。而列斐伏尔则引申出意识的统一性是人的最根本的东西。“对每个个人来说,他的意识的统一性和他的意识里边的统一性是他的实在性,其余的不过是命运、外在性、必然性而已。”总之,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家们没有从《手稿》前进一步,像马克思那样,从抽象的劳动前进到具体的社会的劳动,而是退回到古典的人道主义观点,即退回到承认思维、意识、精神、主观能动性、自由或食欲、性欲是人的本质的观点,大家知道这些正是西方启蒙时期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家们对人的本质的了解。

萨特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值得予以特别研究。他把自由看成人的本质,但有其独特理解,这种理解包含在他的著名论断——“存在先于本质”之中。这一论断包含着人的存在是先有的,而人的本质是逐渐形成的思想,他反对把人的本质看成是生而有之,凝固不变的,这一思想是正确的。但究竟什么是人的本质呢?根据他的著名论文——《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他所说的人的本质在每个人那里都是不同的,即每个人通过自己的行动而形成的那种人,或为英雄,或为懦夫;或为爱国者,或为叛徒;或为伟人,或为平民。这样他就否定了人的本质的普遍性。但是,他又认为,每个人之所以成为他自己,都是由他自己造成的,即自己选择的或自己创造的,而这是人人所共有的,所以,人的本质就是自由。这样,他又承认了人的本质的普遍性,从而使自己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界。不仅如此,他所说的这种自由,如果指的仅是一种愿望,当然是存在的;如果指的是他的一种主张,即主张人应该自己决定自己的道路,亦即自我设计、自我奋斗,只要加以一定条件的限制,这种做法也是可以肯定并鼓励的;如果指的是事实,显然是不存在的,而且将来也不会出现的,因为一个人走什么道路,成为怎样一种人,除了主观努力而外,客观条件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没有一个人是百分之百地靠自己塑造出来的,而且每个人据以创造自己的原则也不可能是天生的,它们只能是社会环境和历史传统的产物。从存在与本质的相互关系来说,很难说哪一个在前,哪一个在后,因为二者是相互依存的,既不能有本质而无存在(现象),也不能有存在而无本质。本质表现为存在,本质有一个形成过程,存在同样有一个形成过程。因此,存在先于本质的观点尽管有其合理之处,不能全盘否定,整个说来是经不起推敲的。

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概括起来看,并未摆脱古典人道主义的窠臼。不管他们怎样说明人的本质,它终归是某种抽象的理想的东西,只有这种东西的异化才是坏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