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时间:2023-11-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秸秆生物反应堆主要有三种方式,即内置式、外置式和内外结合式。使用前一天或当天,菌种必须进行预处理。使用该技术禁用化肥和非食草动物的粪便,研究证实,使用鸡、猪、鸭等非食草动物的粪便,会加速线虫繁殖与传播,导致植物发病;使用化肥会影响菌种活性,同时还会使土壤板结,加速病害的发生。按行距30厘米、孔距20厘米,用12#钢筋打孔,孔深以穿透秸秆层为宜。

秸秆生物反应堆主要有三种方式,即内置式、外置式和内外结合式。其中内置式又分为行下内置式、行间内置式、追施内置式和树下内置式,外置式又分为简易外置式和标准外置式。选择应用方式时,主要依据种植品种、定植时间、生态气候特点和生产条件而定。

一、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应用的条件

行下内置式:秋、冬、春三季均可使用,高海拔、高纬度、干旱、寒冷和无霜期短的地区尤宜采用。

行间内置式:高温季节、定植前无秸秆的区域宜采用。

追施内置式:作物生长的整个过程均可使用,方法比较灵活,秸秆宜粉碎穴施。

树下内置式:果树、经济林、绿化带及苗圃等种植区宜采用。

二、秸秆、菌种及辅料的用量及处理方法

行下内置式:每亩秸秆用量3000~4000千克、菌种8~10千克、麦麸160~200千克、饼肥80~100千克。

行间内置式:每亩秸秆用量2500~3000千克、菌种7~8千克、麦麸140~160千克、饼肥70~80千克。

追施内置式:每亩秸秆粉(或食用菌废料)用量900~1200千克、菌种3~4千克、麦麸60~80千克、饼肥80~100千克。

树下内置式:每亩秸秆用量2000~3000千克、菌种4~6千克、麦麸80~120千克、饼肥60~90千克。

使用前一天或当天,菌种必须进行预处理。每千克菌种掺20千克麦麸、10千克饼肥,加水35~40千克,混合拌匀,堆积发酵4~24小时就可使用。如当天使用不完,可摊放于室内或阴凉处,厚8~10厘米,第二天继续使用。

种植蔬菜、水果和豆科植物,可用食草动物(牛、马、羊等)的粪便,每亩一般用3~4立方米,与内置式反应堆结合施入沟中效果更佳。使用该技术禁用化肥和非食草动物的粪便,研究证实,使用鸡、猪、鸭等非食草动物的粪便,会加速线虫繁殖与传播,导致植物发病;使用化肥会影响菌种活性,同时还会使土壤板结,加速病害的发生。

三、不同内置式反应堆的使用期与秸秆的选择

行下内置式:定植或播种前15~20天使用,秸秆粉碎或不粉碎均可。

行间内置式:定植后至开花结果前使用,植株矮时用整秸秆,植株高时用碎秸秆。

追施内置式:定植后的任何时期都可使用,采用秸秆粉或食用菌废料。

树下内置式:一年四季均可使用,落叶至发芽前采用整秸秆,生长季节采用碎秸秆或整、碎结合的秸秆。

四、内置式反应堆操作程序

1.行下内置式

操作程序为开沟、铺秸秆、撒菌种、拍振、覆土、浇水、做垄、打孔和定植。

(1)开沟:一堆双行,宜采用大小行种植,大行(人行道)宽100~120厘米,小行宽60~80厘米。在小行位置开沟,沟宽60厘米或80厘米,沟深20~25厘米,开沟长度与行长相等,挖出的土壤均匀放在沟两边。

(2)铺秸秆:开沟完毕后,在沟内铺秸秆(玉米秸、麦秸、稻草等),一般底部铺整秸秆(玉米秸、高粱秸、棉柴等),上部铺碎秸秆(麦秸、稻草、玉米皮、杂草、树叶以及食用菌下脚料等)。铺完踏实后,厚25~30厘米,沟两头露出10厘米秸秆茬,以便进氧气。

(3)撒菌种:每条沟用处理后的菌种6千克,均匀撒在秸秆上,并用锨轻拍,使菌种与秸秆均匀接触。

(4)覆土:将沟两边的土回填于秸秆上,覆土厚度20~25厘米,形成种植垄,并将垄面整平。

(5)浇水:浇水量以湿透秸秆为宜,3~4天后将垄面整平,秸秆上的土层厚度保持在20厘米左右。

(6)打孔:在垄上用12#钢筋(一般长80~100厘米,并在顶端焊接一个T行把)打3行孔,行距25~30厘米,孔距20厘米,孔深以穿透秸秆层为准,以利于进氧气发酵,促进秸秆转化。

(7)定植:定植时一般不浇大水,只浇小水,一棵一碗,定植后高温期3天、低温期5~6天浇一次透水。待能进地时抓紧打孔,要与前一次错位打孔,生长期内每月打孔1~2次。

2.行间内置式

多数反应堆在定植前没有秸秆,故先定植,待秸秆收获后再在行间铺放,操作程序基本同行下内置式。一般离开苗15~20厘米,挖土深15~20厘米、宽60~80厘米,铺放秸秆20~25厘米厚,沟两头露出秸秆10厘米。将拌好的菌种按每行6千克均匀撒施,并用铁锨轻拍,使菌种与秸秆均匀接触。土壤回填于秸秆上,大行不浇水,小行浇水,水可渗入大行湿润秸秆。按行距30厘米、孔距20厘米,用12#钢筋打孔,孔深以穿透秸秆层为宜。

3.追施内置式

为保证全生育期持续增产,弥补因定植时没有秸秆或秸秆量不足而造成的缺失,在生长期内宜使用该方式。方法是:将新秸秆用粉碎机粉碎,按每亩菌种3千克、麦麸60千克、饼肥30千克、秸秆粉900千克、水2000千克(其比例为1∶ 20∶ 10∶ 300∶ 666)的用量混合拌匀,堆积成高60厘米、宽100厘米的梯形堆升温,用直径5厘米的木棍在堆面上打9个孔,盖膜,发酵,升温至45~50℃即可穴施。穴距30厘米,离开作物15厘米,每穴0.5~1.0千克;施完随即覆土,每穴打3~4个孔;追施后7~10天一般不浇水,以后根据墒情进行常规浇水,一般作物在生育期内追施2~3次。

4.树下内置式

树下内置式根据不同的应用时期又分全内置式和半内置式两种,主要适用于果树,绿化树、防沙林等附加值较高的树种也可参照使用。

(1)树下全内置式:果树休眠期适用此法。在树干四周起土至树冠投影下方,深10~25厘米(内浅外深),使大部分毛细根露出或有损伤;坑底均匀撒一层疫苗,上面铺放秸秆,高出地面10厘米;再将菌种均匀撒在秸秆上,撒完后用锨轻拍;坑四周露出秸秆茬10厘米,以便进氧气;然后将土回填于秸秆上,3~4天后浇足水,隔2天整平、打孔、盖地膜,待树发芽后用12#钢筋按30厘米×25厘米见方破膜打孔。

(2)树下半内置式:果树生长季节适用此法。将树干四周分成六等份,呈扇形挖土(隔一份挖一份),深40~60厘米(挖土时防止主根受伤);撒一层疫苗再铺放秸秆,铺放一半时撒一层菌种,待秸秆填满后再撒一层菌种,用铁锨轻拍后盖土,3天后浇水整平,按30厘米×30厘米见方打孔。一般不盖地膜,高原缺水地区宜盖地膜保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