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秸秆高效开发用尿素制作氨化秸秆饲料的技术要点

秸秆高效开发用尿素制作氨化秸秆饲料的技术要点

时间:2022-11-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农作物秸秆不经任何处理,只是铡短后作为饲料来饲喂牛羊,不仅消化率低,粗蛋白含量低,而且适口性差,采食量也不高。实践证明,少用精料主要依靠氨化秸秆来饲喂牛羊是完全可行的,这就开辟了饲料的新途径。饲喂方法,取出的氨化秸秆喂前需经2~4天自然通风,将氨味全部放掉才能喂用。

12 秸秆氨化——开发牛羊饲料的新途径

纵观世界,不难发现一个规律——畜牧业的发展对粮食有很大的依赖性。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谷物产量的40%被用作牲畜饲料,发达国家甚至达到70%~80%。近十几年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历史也证明了这种依赖关系。自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农业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粮食总产量大幅度上升,人均粮食占有量在370千克左右,畜牧业也同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但是,随着人口不断增加,耕地逐年减少,粮食供求矛盾日趋突出,粮食不足,集中表现在饲料用粮不足,必然会使畜牧业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必须减少畜牧业对粮食的依赖,狠抓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大力开发秸秆资源,提高秸秆资源利用率,这是加快我国畜牧业和整个农业发展的一项战略性措施。

我国的“秸秆养畜、过腹还田”示范项目,已发展到1995年的27省(区、市)113个县,秸秆养牛示范县占全国总县数的5.3%,存栏牛却占全国的14.2%,生产牛肉占全国的1/4,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1995年全国氨化秸秆2 149万吨,比上年增长35%,青贮7 513万吨,比上年增长17%,两项合计节约饲料粮1 980万吨,秸秆养畜、过腹还田项目的发展,为缓解我国粮食供求矛盾,做出了贡献。

秸秆是农作物生产的主要副产品,其数量巨大,资源丰富。据统计,现今世界秸秆年产量的20多亿吨,其中我国秸秆产量占比例很大,每年产量约5~6亿吨。秸秆的种类很多,其中稻草、麦秸、玉米秸是我国主要三大农作物副产品,具有巨大潜在生物能。

(1)秸秆氨化是开发牛羊饲料的有效手段

农作物秸秆不经任何处理,只是铡短后作为饲料来饲喂牛羊,不仅消化率低,粗蛋白含量低,而且适口性差,采食量也不高。牲畜连维持生命需要也难以满足,这就限制了牛羊生产性能的提高。

秸秆通过氨化后,发生氨解和碱解反应,破坏联结木质素多糖之间的酯键,提高秸秆的可消化性。氨与秸秆中的有机物发生化学变化形成有机铵盐,被瘤胃微生物利用形成菌体蛋白被消化吸收,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氨化可使秸秆的木质素纤维膨胀疏松,增强消化酶的渗透性,提高了适口性及采食量。试验表明,秸秆经氨化处理后,粗蛋白含量可提高1~2倍,消化率提高15%~30%,采食量提高10%~20%,能量利用效率提高80%,适口性也大为改善。其营养相当于中等品质的青干草。这样可大大节省精饲料消耗。据我国有关部门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合作在河南省所做的一项试验表明,用氨化秸秆喂牛,每天只补饲0.5千克精料(棉籽饼与麦麸)牛日增重达35千克,(比喂普通麦秸提高一倍多)每千克增重只消耗1.4千克精料。实践证明,少用精料(或不用粮食)主要依靠氨化秸秆来饲喂牛羊是完全可行的,这就开辟了饲料的新途径。

(2)氨化秸秆的制作方法

氨化方法很多,有用液氨、氨水、尿素、碳铵等对秸秆进行氨化处理。目前所用氨源中以尿素氨化在我国最为普及的一种方法。它简便易行,安全无毒害,不需要多少设备,储存运输方便,比碳铵含氮量高,效果好。

用尿素制作氨化秸秆饲料的技术要点如下:

修建氨化池(窖)池(窖)选择在平坦开阔,向阳背风,地势高燥,便于贮存和饲喂的地方修建。建筑材料可因地制宜可选用砖、石头、水泥建成永久性池(窖),形式可建成地上、地下、半地下多种。建池(窖)以长方形为好,如在池中间砌一隔墙,即双联池则更好,可一池氨化,一池取喂、交替使用,也可一池(窖)制作青贮饲料

池(窖)的大小应根据需要饲养家畜的种类、数量和牲畜采食秸秆的数量而定。一般每立方米的池(窖)能装切碎的风干秸秆(稻草、麦秸、玉米秸)120~150千克左右;若作青贮池(窖)用,则每立方米能装青贮原料(秸秆干物质25%)650千克。牲畜采食秸秆数量,它与饲喂精料水平,牲畜大小和种类有关,一般来说,牛日采食秸秆量为其体重的2%~3%,如一头200千克的架子牛,日采食秸秆4~6千克,年需要氨化秸秆约1.5~2吨。知道上述数据,再根据每年养多少牲畜,氨化次数等具体情况,设计池(窖)的大小。

除用池(窖)外还可用堆垛,塑料袋,水缸来贮装秸秆。袋装一般不宜过大。

总之,要求修建池(窖)要光滑平整,不漏气,不渗水,保证清洁,密封等。

氨化原料以小麦秸、稻草、玉米秸为好,原料要求新鲜、干净、无霉变杂物。铡成2~3厘米短节。

尿素用量根据选用氨源计算用量,一般情况下,氨的用量占秸秆干物质重量的2.5%~3.5%。要达到这个标准,每100千克秸秆用尿素4~5千克。其他氨源用量为:液氨2%~3%,氨水10%~12%,碳铵10%~13%。

操作方法按上述标准,将尿素用40℃温水溶解,配成1∶10的尿素溶液。将尿素水溶液喷洒,拌匀在铡短的秸秆中,然后分层装池(窖),踩实。原料装填要高出池(窖)面30厘米,以防下陷,上面用塑膜覆盖密封,再用细土(或泥巴)压好。

为了适应农户少量制作,也可采用小垛法、缸贮法和袋贮法。小垛法是在家庭院内向阳处地面上,铺2.6~3平方米塑料薄膜,取尿素4~5千克,加温水40~50千克,将尿素溶液均匀喷撒在100千克麦秸(或铡短玉米秸)上,堆好踩实,最后用13平方米塑料布盖好,封边,越严实越好。缸贮法和袋贮法,加尿素水溶液量和喷洒拌草方法与小垛法相同,然后袋缸或装于塑料袋中,注意密封严,不漏水,不漏气。

此外,还可利用池(窖)制作青贮饲料。即在铡短的青贮原料(最好是青绿玉米秸)中,添加相当原料重0.5%左右的尿素。添加方法是原料装填时,将尿素(或用少量水溶解)均匀喷洒在原料上,然后分尽压实,踩紧密封。

管理氨化密封反应时间,应根据气温高低来确定,温度越低,氨化需要的时间越长。气温5℃~15℃时氨化需28~56天,15℃~25℃时,需14~28天,25℃~35℃时,需7~10天。氨化期间要经常查看,以防人畜残踏,大雨大风天气尤应注意,一旦发现破损,要及时封堵,切忌进水或漏气。

开池(窖)取用饲喂氨化一定时间后即可开池取用。开池后对氨化秸秆要进行感官鉴定,处理好的氨化秸秆色泽呈棕黄色或浅褐色,气味有强烈的氨味,放氨后呈糊香味或略有酸味,质地柔软不结块,松散。如果秸秆颜色灰黑、灰白,发粘或结块,气味发臭或霉味,说明秸秆已经霉变,不能饲用。开池时要从一角取出,切勿掀顶,影响效果。

饲喂方法,取出的氨化秸秆喂前需经2~4天自然通风,将氨味全部放掉才能喂用。放氨后如果一时喂不完,要保存起来,可重新堆垛,防止漏雨霉烂。喂量由少到多,少给勤添,可按40%~60%的比例与其他饲草混喂,7天后即可全部饲喂氨化秸秆。喂时应搭配些混合精料,以提高育肥效果。

(3)影响秸秆氨化质量的因素

秸秆氨化后其质量与氨的用量,秸秆含水量,环境温度,氨化时间以及秸秆的原有品质等密切相关。

氨的用量氨的经济用量在秸秆干物质重量的2.5%~3.5%范围内。用尿素、碳铵处理秸秆时,它们的用量可根据各自的含氮量进行换算。生产中氨化100千克秸秆(风干),用尿素4~5千克,或碳铵10~12千克。

秸秆的含水率用尿素或碳铵处理秸秆,含水率要适宜。因为含水率过高,操作运输很不方便,秸秆还有霉变的危险,但含水率过低,秸秆过干时使氨处理无效果。实践证明,在池(窖)的顶部和底部的秸秆被水雾湿润了,这些湿的秸秆消化率最高,家畜也喜欢采食。所以在确保秸秆不致霉变的前提下,秸秆的含水率在45%~50%为合适。

环境温度和时间环境温度越高氨化所需的时间越短。通常,随温度升高而加快,温度提高,氨化秸秆的消化率和含氮量也相应提高(见表12)。夏季氨化的麦秸与冬季氨化相比,粗蛋白含量高83%,全日粮干物质消化率高12%,有机物消化率高12.3%,麦秸采食量高19.3%。

表12 氨化处理的温度与所需时间

img4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