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韬光养晦,凡事都要留一手

韬光养晦,凡事都要留一手

时间:2022-03-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韬光养晦,凡事都要留一手儒家的处事智慧中,始终讲究中庸之道,在我们的人际交往中,同样如此,不妄自尊大、目中无人,同样也不要卑躬屈膝,在应酬中失去尊严。颍考叔在随后的战事中不负众望,一举攻下许国都城,自己手拿大旗率先登上了云梯,占领了许国都城。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的大聪明人,他不但可以领着千军万马决战于沙场之上,同时也可以韬光养晦,隐藏自己的锋芒。
韬光养晦,凡事都要留一手_中国式应酬规则与潜规则

韬光养晦,凡事都要留一手

儒家的处事智慧中,始终讲究中庸之道,在我们的人际交往中,同样如此,不妄自尊大、目中无人,同样也不要卑躬屈膝,在应酬中失去尊严。

生活中一个拥有才华的人想要在交际中不露出锋芒,保护自己,又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展示自己的智慧是非常有学问的。这其实就是在交际中懂得韬光养晦的道理。

“花要半开,酒要半醉”,我们在交际应酬中,当自己处于得意之时不要趾高气扬,无论你的才华有多么了不起,都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收敛起自己的锋芒,懂得韬光养晦,从而为自己争取最大范围的人际关系。

郑庄公准备伐许,在征战之前,他决定亲自举办比赛选择自己的先行官,众将士对此非常积极,因为他们知道露脸的机会来了。

郑庄公准备的第一个比赛项目是击剑格斗,众将士都使出了浑身解数,一时间比赛场上刀光剑影,最后有六位将士胜出,进入下一轮。

第二个项目是射箭,取胜的六位将士将各射三箭,射中靶心多的为胜。前面的几位表现很优秀,都射中了两箭,第五位上来的是公孙子都,他武艺高强,而且年轻气盛,向来不将其他人放在眼里,他三支箭接连射中靶心,然后看了一眼第六位选手后,退了下来。

最后的那位是一位上了年纪的武士,胡子都有点白了,名叫颍考叔,他一上来也是嗖嗖嗖三箭全部命中,两人打了个平手。

郑庄公此时派人拉出一辆战车,说:“你们二人都站到二百步以外,然后同时来抢这部车,谁先抢到,就算谁赢。”公孙子都不禁又对颍考叔投去了鄙夷的目光。谁知道比赛一开始,刚跑了几步的公孙子都突然一个趔趄摔倒在地,等到爬起来的时候,颍考叔已经占得了先机,公孙子都不服气,站起来就去抢战车,而颍考叔也是拉着战车飞奔,郑庄公赶忙阻止,宣布颍考叔胜出,获得了先行官的职位。

颍考叔在随后的战事中不负众望,一举攻下许国都城,自己手拿大旗率先登上了云梯,占领了许国都城。看到颍考叔大功告成,公孙子都的嫉妒心在此时又发作,他随即拿起弓箭,一箭竟将颍考叔射了下来,颍考叔就这样死于非命。

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这段故事,不由得为颍考叔叹息,但是这个故事也提醒我们应该时刻提防身边的小人,即便是你的能力非常出众,也要懂得韬光养晦。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人就是因为能力过高而遭人嫉妒,成为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最终死于非命的。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发现,自从刘备死后,诸葛亮虽然有很多举动,但却没有多少作为,其实这时的诸葛亮是在韬光养晦,是一种免于人言的为人之道。

在刘备这样的明君手下,诸葛亮得以实现自己的报负,尽情挥洒自己的才华,为蜀国贡献力量,因为他知道刘备不会猜忌他,而且刘备离不开他。但是刘备离开人世之后,刘禅继位,刘备曾经当着群臣的面对诸葛亮说过:“这小子如果可以辅佐,那就好好辅佐他,如果他不是做皇帝这块料,那就废掉他,你可以自立为王。”诸葛亮听到这里的时候,早已是手捏两把冷汗,赶紧哭拜着说:“臣当竭尽全力辅佐新主,不可一日有松懈。”这个时候的刘备天知道是怎么想的,所以之后的诸葛亮还是防了一手,最终抱憾而死。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的大聪明人,他不但可以领着千军万马决战于沙场之上,同时也可以韬光养晦,隐藏自己的锋芒。

当今社会的一些应酬中,同样也要在语言和行动上适可而止,适当的装傻充愣。当然,装傻对于“演技”也有一定要求,如果掌握得不够恰当,反而会弄巧成拙,对于这种演技,还是根据不同的情况自行选择方式。

在交际的过程中给自己留有一定余地,这是一种原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