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生物学习性

生物学习性

时间:2022-11-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生活习性与泥鳅相似。泥鳅在不同水体的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其食物各有一些差异,但可以认定其是偏动物食性的杂食性鱼类,主食昆虫幼虫、小型甲壳动物、藻类及高等植物。环境中食物的易得性及喜好性是影响泥鳅食物组成的重要原因。另外,泥鳅的食物组成表明,其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较强,在动植物饵料均缺乏的情况下,也能摄食有机碎屑和活性淤泥来维持其能量供应。

一、生物学习性

1.分类地位及分布

泥鳅隶属于鲤形目,鳅科,花鳅亚科,泥鳅属。广泛分布于亚洲沿岸的中国、日本、朝鲜、俄罗斯及印度等地。在我国除青藏高原外,全国各地河川、沟渠、水田、池塘、湖泊及水库等天然淡水水域中均有分布,尤其在长江和珠江流域中下游分布极广,群体数量大,是一种小型淡水经济鱼类。

2.形态特征

真泥鳅:泥鳅体腹鳍以前呈圆筒状,由此向后渐侧扁。吻突出,眼小;口下位,呈马蹄形。触须5对。唇软而发达,具有细皱纹和小突起。头部无细鳞;体鳞极细小。体表黏液丰富。背鳍无硬刺,起点在腹鳍起点上方稍前;尾鳍圆形,尾柄上、下方有窄扁的皮褶棱起。体背部及两侧深灰色,腹部灰白色。尾柄基部上侧有一个明显的黑斑点。

大鳞副泥鳅:体形酷似泥鳅,鳞大,外形美丽。须5对。眼被皮膜覆盖。无眼下刺。鳞片较泥鳅体鳞为大,埋于皮下。尾柄处皮褶棱发达,与尾鳍相连。尾柄长与高约相等。尾鳍圆形。肛门近臀鳍起点。生活习性与泥鳅相似。

3.生活习性

泥鳅为小型经济鱼类,属温水性鱼类,生长水温为15~30℃,最适水温22~28℃,水温高于32℃则钻入淤泥中,水温低于7℃潜入泥中冬眠。泥鳅不仅能用鳃呼吸,还能利用皮肤和肠进行呼吸,对环境适应能力强,耐缺氧能力较强。通常生活在水底层,有钻泥的习惯,喜欢中性及微酸性的黏性土壤。

4.食性

泥鳅属杂食性鱼类,对食物的要求不十分挑剔,水中的泥沙、腐殖质、有机碎屑都是其食物,摄食的饵料生物种类有:硅藻类、绿藻类、蓝藻类、裸藻类、黄藻类、原生动物类、枝角类、桡足类和轮虫等。泥鳅在全长为3~5cm时,喜食腐殖质,其次为小型甲壳动物、昆虫等,胃肠食物团中,泥沙和腐殖质的重量比例高达70%左右,生物饵料的重量只占30%。全长5~8cm时喜食水中浮游动物、丝蚯蚓等,偶尔也食藻类、有机碎屑和水草的嫩叶与芽等。当全长8~10cm时,食性偏杂,主食大型浮游动物、碎屑、藻类和高等水生植物的根、茎、叶、种子,也食部分微生物。生活在不同水体的泥鳅,其食物组成有所不同。有研究人员做不同水体的泥鳅食性观察,发现稻田、池塘、排水沟和污水沟的泥鳅肠道中的食物成分各有不同。

泥鳅在不同水体的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其食物各有一些差异,但可以认定其是偏动物食性的杂食性鱼类,主食昆虫幼虫、小型甲壳动物、藻类及高等植物。环境中食物的易得性及喜好性是影响泥鳅食物组成的重要原因。自然界中泥鳅喜食动物型活饵料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活饵料易感知;二是适口性好。通过观察发现,泥鳅摄食水生昆虫时并不是主动向目标移动,而是当昆虫游至泥鳅触须感知的范围内激起水波,泥鳅感知后,才突然前冲,将昆虫吞入口中。因此,泥鳅的摄食方式是半主动的方式。另外,泥鳅的食物组成表明,其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较强,在动植物饵料均缺乏的情况下,也能摄食有机碎屑和活性淤泥来维持其能量供应。因此可以认为,泥鳅不仅能适应水质恶劣的环境,而且还可以摄食多种饵料以维持其生长。

5.生长

泥鳅的生长速度,取决于饲料的质量和数量。一般刚孵化的鳅苗,体长约0.3cm,一个月后长到3.0cm左右,半年后长到6.0cm左右,第二年底体长可达13cm,体重15g左右。

6.繁殖

泥鳅为一冬龄性成熟,繁殖时间每年4~9月份,其中6~7月份最旺盛,产卵时要求水温18~28℃,以25℃最好。20℃以下一般在晴天的清晨或上午10点前产卵,20~28℃时多在雨后或半夜产卵。受过精的卵有一定黏性,但极易脱落。泥鳅卵为圆形、米黄色、半透明,卵径为0.8~1.0mm。水温在25℃时11个小时就可出苗。泥鳅怀卵量多少与体重有关(表3-9)。

表3-9 雌鳅怀卵量与体长的关系

img3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