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近年来平菇有哪些新菌种

近年来平菇有哪些新菌种

时间:2022-11-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该菌株抗寒、抗杂、抗病力强,一般生产中污染率近乎为零,一般不会感染黄菇病、褐腐病等常见病害,高产稳产性与2006相仿,是近年来冬季及早春出菇时主选菌株种之一。在25℃以下时,菌盖呈现灰黑色。

10.近年来平菇有哪些新菌种?

每年都要更新菌种,否则,在同一地域内连续栽培同一菌种时,就会出现抗性差、产量低等诸多问题。

(1)8359:中广温型菌株,适应春秋季节出菇;发菌温度5~36℃,最适24~28℃;出菇温度5~25℃,最适18~20℃;丛生或覆瓦状叠生,大朵形,菌盖灰至深灰色,菌柄细短,菌褶白色、细密,叶片中等偏小,朵形紧凑,菌肉紧实,商品性好。该菌株抗杂抗病力强,一般生产中不会感染黄菇病等病害,丰产性好,按“爆发出菇技术”进行管理,一般第一潮菇生物学效率可达150%以上,试验中最高超过182%,是今后春季和早秋栽培当家种之一。

(2)HP(韩平厚片):中广温型菌株,适应春秋季节出菇。发菌温度4~36℃,最适25℃左右;出菇温度4~25℃,最佳16℃左右;菌盖灰至深灰色或浅黑色,菌柄硬实、细短,菌褶不齐、白色、细密,叶片中等偏小、较厚,菌肉白色,丛生或叠生,朵形紧凑,菌肉紧实,商品性高。该菌株抗杂抗病力强,一般生产中不会感染黄菇病、褐腐病等病害,高产稳产性与8359相仿,是今后春季和早秋栽培主导种之一。

(3)高温9号:高温型菌株,适应夏季出菇。6个高温菌株品比试验中,该菌株明显表现抗高温、抗病抗杂等指标优于其他菌株;发菌温度6~38℃,最适25℃左右;出菇温度12~36℃,最适20~25℃;菌盖灰色,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变浅,低于20℃时菌盖可变为深灰色,小拱棚栽培时显现浅灰至稍有褐色,菌柄较硬,稍长,菌褶白色、细密,叶片中等偏大,菌肉白色,丛生或叠生,少单生,朵形较紧凑,菌肉紧实,商品性高;夏季一般市场批发价在5元/千克左右。该菌株抗杂抗病力强,一般生产中污染率在5%以下,不感染黄菇病、褐腐病等,高产稳产性好,是今后夏季生产必选主导种。

(4)2006:低温型菌株,适应冬季12月至翌年2月出菇;发菌温度2~34℃,最适24℃左右;出菇温度0~26℃,16℃时长速与菇品质量均优于其他同类菌株。菌盖圆润、周正,深灰色至黑色,温度低于10℃时则表现油黑色。典型特点是耐低温性强,0℃时不长菌刺,即使结冰也不死亡,待化冻后继续生长,是粗放管理的代表种。菌柄硬而短,菌褶延生、色白、细密,叶片较厚、中等偏小,菌肉乳白色。丛生或覆瓦状叠生,朵形紧凑,菌肉紧实,商品性高。该菌株抗寒、抗杂、抗病力强,一般生产中发菌成功率近100%,不会感染黄菇病、褐腐病等病害,高产稳产性与特抗1号相仿,但抗性高,按“爆发出菇技术”进行管理,一般第一潮菇生物学效率可达150%以上,是今后冬季及早春季节出菇时主选菌株之一。

(5)厚黑93:低温型菌株,适应冬季11月至翌年3月出菇;发菌温度3~34℃,最适25℃左右;出菇温度2~28℃,在16℃左右时表现最佳。丛生或覆瓦状叠生,朵形紧凑,菌盖形态周正、光滑光亮,深灰色至黑褐色,温度低于10℃时则表现油黑色。典型特点是耐低温性强,0℃条件不长菌刺,短期结冰不死亡,耐二氧化碳能力强,适于粗放管理。菌柄短至近乎无柄,菌褶延生、白色,叶片较厚、表面黑灰色,菌肉白色。菌肉紧实,商品性高。该菌株抗寒、抗杂、抗病力强,一般生产中污染率近乎为零,一般不会感染黄菇病、褐腐病等常见病害,高产稳产性与2006相仿,是近年来冬季及早春出菇时主选菌株种之一。

(6)高温型平菇新菌株:高温型平菇,历来是以白色为主,即使有深色菌株,也大多表现为带有土色、褐色等,难以被消费者接受。

高温灰:菌丝在6~37℃条件下均可生长,但以28℃表现最好;出菇温度温度为10~36℃。随着温度的降低,菌盖色泽逐渐加深,最终成为灰黑色;达到或超过28℃以后,菌盖逐渐变浅为灰色、灰白色。菌柄较细、较短,菌株抗杂、抗病性能好,几乎不侵染黄菇病等病害。一般棉籽壳栽培生物学效率在100%~220%,为夏季栽培首选种。

高温黑:菌丝生长与子实体生长的温度性状,与高温灰相仿,只是在相同的温度下菌盖色泽稍微深一些。在25℃以下时,菌盖呈现灰黑色。该品种光泽度极好,朵形大、形态周正,商品性状好,抗杂、抗病性较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