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夏秋蚕饲养技术

夏秋蚕饲养技术

时间:2022-11-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夏秋蚕是从6月中、下旬开始,陆续饲养到10月中、下旬,在此期间,气温高,桑叶生长快,可进行多次养蚕,以提高桑叶和设备利用率。夏秋期连续饲养,为防止小蚕期感染病菌,便于彻底消毒,小蚕必须专室、专具,严格避免与大蚕混养。如夏秋蚕饲养多丝量品种,应狠抓消毒防病措施,改善饲养环境,提高叶质,精心饲养,才能取得较好的饲养成绩。

九、夏秋蚕饲养技术

夏秋蚕是从6月中、下旬开始,陆续饲养到10月中、下旬,在此期间,气温高,桑叶生长快,可进行多次养蚕,以提高桑叶和设备利用率。一般夏秋蚕茧生产占全年总产量的60%,因此夏秋蚕蚕茧增产与否,对提高蚕桑经济效益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实践结果来看,夏秋蚕普通存在着“产量不稳,效益不高”的倾向,在生产中很大程度上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同时饲养管理上也存在很多薄弱环节。但只要合理布局,加强技术措施,仍有很多潜力可挖。夏秋蚕饲养有如下特点:

①气候变化大:从夏蚕开始到晚秋结束,气象条件变化很大,高温干燥、高温多湿或低温,不适应蚕的生理要求,如果不采取相应措施,势必导致夏秋蚕饲养失败。

②桑叶质量差:夏秋期气温高,桑树生产快,需要足够的肥料和水分,才能满足桑树的正常生长,否则桑叶减产、叶质老化;另外夏秋期桑树病虫害多,治虫不及时,往往会降低桑叶的产量和质量。

③蚕病发生多:夏秋季节有利于病菌的大量滋生,加上连续养蚕,病源多、毒力强,如消毒防病稍有疏忽,就会引起蚕病,损失惨重。

④桑田、水稻治虫用药频繁:夏秋蚕饲养季节也是桑田虫害和稻田病虫害发生时期,桑田、稻田治虫十分频繁,如果不注意防止农药中毒,就会发生大面积中毒事件。

因此,我们只有正确认识自然规律、掌握夏秋蚕的特点、严格贯彻科学技术,才能取得夏秋蚕的丰收。夏秋蚕的饲养技术如下:

(1)蚕室选择 稚蚕期应设置“三专一选”共育室。夏秋期连续饲养,为防止小蚕期感染病菌,便于彻底消毒,小蚕必须专室、专具,严格避免与大蚕混养。可采用湿匾覆盖育、塑料薄膜围台育,更应推广坑房育,有利于降温保湿,使蚕发育健康齐一。大蚕室远离小蚕室,房屋要求通风宽畅,前后搭凉棚,便于降温通风。

(2)选养良种 选养适合夏秋用良种是获得丰收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夏秋期的气候恶劣,叶质不良,因此蚕品种要求选用体质强、抗病性好,对不良叶质适应性强的蚕品种。如夏秋蚕饲养多丝量品种,应狠抓消毒防病措施,改善饲养环境,提高叶质,精心饲养,才能取得较好的饲养成绩。

(3)严格消毒防病,控制蚕病发生 夏秋蚕由于连续饲养,增加了蚕期之间交叉感染的机会,因此需认真做好饲养前、中、后的消毒防病工作。饲养前蚕室、蚕具、环境消毒要全面、彻底;配置药液浓度要准确,用量要到位,方法要正确;每期蚕结束后都需做好回山消毒工作。蚕期中养成蚁体和起蚕的防僵粉消毒常规工作制度,重撒石灰和防僵粉两把灰,定期添食氯霉素和灭蚕蝇,在饲养技术上要严格提青分批,及时淘汰弱小蚕并妥善处理。蚕座内保持蚕头稀,蚕沙薄。要养成给桑前后要洗手;桑夷沙及时运出蚕室,除沙后及时清洁地面和消毒;采桑篮和桑夷沙篮要严格分开,贮桑室定期清洁和消毒;换下的蚕具及时洗净,摊晒并妥善保管等卫生习惯。总之重防轻治,把蚕病控制在最低范围。

(4)采取措施,控制不良气候 在夏秋蚕期中,最不利的气候是高温闷热和高温多湿气候,使蚕体温升高、水分蒸发困难,影响蚕的生长,因此要加强蚕期中的通风、换气、降温和排湿工作,具体做法如下:

①高温闷热天气:环境闷热对将眠蚕、眠中及起蚕时的危害最大,在中、大蚕期饲养时,蚕室门窗需经常开放,俗话说:“秋蚕靠风养”,在无风天气,蚕室内要使用电风扇,促进空气流通。

②高温干燥天气:首先要千方百计降温补湿,室外搭凉棚,门窗要挂湿草帘,白天墙壁上可喷井水。饲养时多吃水叶,同时要注意良桑饱食。

③低温多湿天气:蚕室里要采用加温措施,既补温又排湿。饲养中要求蚕座稀放,除沙勤,并多用干燥材料。

④雷阵雨季节:雨前气候会异常闷热,必须敞开门窗,促进气流畅通,并立即喂新鲜桑叶;阵雨降临时,风力较大,要适当关闭进风门窗,开放背风面的门窗,以防强风及地面高温侵入蚕室,待风稍弱后,再开门窗,调换新鲜空气。

(5)提高饲料质量 夏秋期容易遇到不良气候,叶质营养不如春期,要采到适熟叶比较困难,故对于稚蚕用桑应加强肥水管理,注意氮、磷、钾肥搭配,多施有机肥,遇干旱季节及时进行灌溉,确保小蚕用叶嫩绿柔软。为提高叶质,桑树夏伐后,应及时施肥,促使其发芽长条。由于夏秋采叶次数多,为达到“养、用”结合与消耗和供给的统一,还要做到养一次蚕,施一次肥,以满足桑树生长发育的需要。同时夏秋季桑树害虫种类繁多,许多害虫不但危害桑树,其尸体、粪便还污染桑叶,随着采叶把病菌、病毒带进蚕室,使蚕生病,为保证夏秋叶产量和质量,并杜绝来自桑叶的病菌,应及时做好治虫工作,并做好桑叶的采运贮工作,提高桑叶的新鲜度。

(6)合理收蚁,加强眠起处理 夏秋期气温高,蚁蚕容易陷入饥饿和疲劳,因此收蚁时间宜早不宜迟,要求在上午7时进行,一小时内结束收蚁工作。

夏秋期由于气候、肥料和虫害的原因,往往使桑叶叶质老嫩不均匀,养分不一致,导致蚕发育不齐,加上饲养时批次多,有大小蚕混育现象,因此应更加重视眠起处理。要掌握“三早一迟”的原则,即早扩座、早分批、早饷食、迟止桑,并做到分批就眠,分批开口,防止受饿。

(7)合理布局,重视桑树“养、用”结合 桑叶是桑树的营养器官,夏秋期各期采叶都应做到采养兼顾。根据各龄蚕的需要和桑树生长特点,进行合理采摘。

夏期采叶:1~2龄先采新条上的适熟叶,3龄开始疏芽。为了多留条,疏芽分两次进行,第一次疏芽,采尽横条侧枝;第二次定条疏叶,每株留条7~8根,采用新条基部叶4~5叶(留叶12叶左右),以保证有足够的桑叶进行同化作用,使桑树生长旺盛。

早中秋采叶:小蚕期在枝条上选采适熟叶,4龄起利用枝条基部叶,从下而上采,梢端保留8叶左右,有利光合作用,制造和积累养分。

晚秋蚕需看叶养,蚕期结束至少留叶3张,继续积累贮藏养分,供明年发芽利用。因桑树仍在缓慢生长,不留叶会引起枝条萌发新芽,降低枝条的充实度而影响明年发芽。

由于分期养蚕,适时利用良桑,可做到上期采叶不采光,下期用叶不硬化。既充分利用了桑叶,又兼顾桑树生理,提高了桑树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夏秋发种比例以春蚕为100%计,夏蚕应为25%~30%,早秋70%~80%,中秋90%,晚秋10%~20%,发种时间上要做到批批清,并一定要考虑到5龄期,特别是上山结茧时与农业治虫高峰的矛盾,避免不结茧蚕大量发生。

(8)避免农药中毒 农药中毒主要由桑田治虫时药液浓度不准,残效期未过或误用农药,或稻田治虫污染桑叶、空气等三方面原因造成。因此应采用如下措施:

①掌握农药治虫情报,加强与植保员及桑田周围农田承包户联系,摸清用药时间、品种、使用药械,做到互相协调、减少矛盾。

②适当调整养蚕布局,力争错开壮蚕期与农田用药治虫高峰的矛盾。同时严格掌握收蚁上簇时间,春蚕及中秋蚕应掌握在25天上簇,夏早秋蚕应掌握在20天上簇,使之真正达到提前发种,错开农田治虫高峰的目的。

③凡使用过农药的桑田及农田周围桑田的桑叶,都应试吃之后再大批用叶。

④蚕期前、蚕期中尽量做到不使用杀虫脒、杀虫双等农药。

⑤避免蚕具同化肥、农药混放,不可用农药污染过的水清洗蚕室、蚕具或添食。

⑥养蚕人员在养蚕期间要尽量避免接触农药,养蚕户不能使用防蚊蝇药剂。

⑦如果发生大面积的中毒事件,应首先摸清毒源,进行隔离,然后视中毒症状分别处理:有机氮中毒造成麻痹症状的蚕,用肾上腺素针剂4支(每支1毫升)加水1千克,浸渍中毒蚕2~3分钟后,捞起让其清醒,清醒后的蚕再用2支加1千克水的药液喷叶喂蚕1~2次;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蚕使用阿托品针剂进行解毒。方法如上,可尽量减少中毒损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