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茶园耕作与除草

茶园耕作与除草

时间:2022-11-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茶园行间中耕,其主要作用是破除土壤板结层,改善土壤通气透水状况,消灭茶园杂草。对于衰老茶园的土壤深耕,应结合树冠更新进行。茶园耕锄合理与否,与茶树生长、土壤结构、水土保持等都有密切关系。耕锄后土壤要平整均匀,防止幼龄茶树根外露,造成死亡。茶园杂草对于茶树的危害很大,它不仅与茶树争夺土壤养分,在天气干旱时会抢夺土壤水分,而且杂草还会助长病虫害的滋生蔓延,给茶树的产量和品质带来影响。

任务4.1 茶园耕作与除草

□问题导入:

Q:茶园耕作类型有哪些?茶园耕作带来的效应有哪些?茶园除草技术包括技术环节?

4.1.1 茶园耕作

茶园耕作能疏松土壤,提高通透性,有利于好气性微生物的生长繁衍,加速物质分解转化,以提高土壤肥力

1)茶园耕作类型

根据茶园耕作的时间、目的、要求不同,可把它分为生产季节的耕作和非生产季节的耕作。

(1)生产季节的耕作——中耕与浅锄

一般来说,生产季节的茶园耕作深度不到15cm的都叫中耕。茶园行间中耕,其主要作用是破除土壤板结层,改善土壤通气透水状况,消灭茶园杂草。通常每年都要进行春耕、夏锄、秋锄和冬耕。春耕和冬耕以松土为主,春耕耕作深度为10cm左右,冬耕耕作深度为10~15cm。生产季节的茶园耕作深度为2~5cm的叫浅锄。春锄、夏锄、秋锄以除草为主,锄草次数常因杂草生长不同而有一定差别,锄草深度以5cm左右为宜。新开辟茶园的第一年,为了避免带动茶籽和茶苗,距茶苗30cm以内的杂草宜趁雨后用手连根拔除,30cm以外的照常进行浅耕,待茶苗长大后可用手锄除草。

在茶树幼年和青年阶段,茶园行间空隙大,容易生长杂草。为了减少杂草争夺土壤水分和养分,浅耕常在追肥之前进行一次。夏秋季杂草多,要适当增加浅耕的次数。浅耕作业时,力求把草体完全埋入土中。

壮年茶园如果树冠覆盖度高,其生长好、产量高。由于采摘、施肥、除虫等作业较频繁,茶行间土壤容易板结,浅耕以疏松土壤为主,次数可适当减少1~2次,一般每年进行2~4次,多结合追肥进行。

(2)非生产季节的耕作——深耕

耕作深度超过15cm即可称为深耕,其改良熟化土壤的作用比浅耕要强,但对根系损伤较多。因此,必须根据不同的茶园类型,灵活掌握深耕。

①幼龄茶园。对于种植前深垦过的幼龄茶园,一般要结合施基肥进行深耕。深耕初期在离茶树根部20~30cm以外开沟30cm左右深度,茶树长大后开沟的部位逐步向行中间转移。开垦时仅在种植行中深垦的茶园,一般要结合施基肥,在茶行间宽1m左右深耕50cm。深挖的土壤先放置于道路上,然后施基肥与心土混合,施入沟中,再将第二段表土翻入第一段。这样依次深耕,逐步完成。

②成年茶园。对于过去已深垦过的成年茶园,如果土壤疏松可不再深耕。若土壤很黏重,在尽量减少伤根的前提下,适当缩小宽度,深耕30cm左右,以后不再深耕。

③衰老茶园。对于衰老茶园的土壤深耕,应结合树冠更新进行。其深耕的深度和宽度都比较大,一般行距1.5m的茶园,以不超过50cm×50cm为宜,并要结合施用有机肥料,将肥料与土壤混合,使土肥相融。

总之,深耕一般是在全年茶季基本结束时进行。这个时期深耕、施基肥,有利于断根的再生恢复。由于各地气候条件不同,茶季结束时期也不尽一致,一般宜早不宜迟。深耕是花费劳力多、需要有机肥多的作业。通常在开垦前进行一次,如果土壤黏重可在开采初期缩小宽度再进行一次。在正常情况下,待20年左右茶园产量大幅度下降时再深耕改土一次,其他时期不再深耕。

2)茶园耕作的效应

茶园耕作会对茶园土壤肥力、茶树根系生长以及茶叶产量和品质都会带来较大的影响。

(1)耕作对上壤肥力的影响

茶树是多年生作物,长期的人工作业容易使茶园土壤表层板结,土壤结构被破坏,使土壤通透性变差、雨水不易渗漏,茶树根系的生长也受到影响。因此,耕作可疏松土壤,提高土壤通透性,增加土壤孔隙度,加速雨水渗透,提高土壤含水量

耕作提高了土壤的通透性,也改变了土壤的水热状况,从而促进了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因此,茶园土壤深耕后,土壤中微生物总数、纤维素分解强度和呼吸强度明显增强。

由于土壤深耕后,土壤通气条件改善,生物活性增加,从而促进了土壤有机质矿化和矿物质的风化分解,加速了土壤熟化进程,提高土壤有效养分的质量。但在只深耕不施有机肥的条件下,土壤中全氮和有机质含量下降,因此,深耕且施有机肥是保持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

土壤耕作对茶园水土流失影响也很大。坡地茶园深耕可促进茶园水土流失的现象发生,这是深耕带来的弊端。但深耕结合茶园铺草,可有效防止茶园的水土流失。

(2)耕作对茶树根系生长的影响

随着茶树的不断生长,茶园行间布满根系并相互交错,无论是深耕或是浅耕都会造成断根现象,给茶树生长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越是成龄茶树或耕作深度越探,幅度越宽,耕作所造成的伤根就越是严重。

由于茶树根系有较强的再生能力,根系因耕作而被切断,但其伤口能迅速愈合并再发新根。断根的恢复速度与深耕断根的季节有关。研究表明,8月上旬的伏耕,断耕的愈合再生能力最强、最快,到翌年春茶前有较好的恢复;12月上旬冬耕,断根后再生愈合最慢,直到翌年夏茶时期,新根数量还很少;3月中旬春耕,断耕的愈合再生较快,但等有较好恢复时,已是当年秋茶的后期了。因此,根系断根再生能力最强是在8月的“伏天”,其次是秋季10月和春季3月,冬季12月断根再生能力最差。

(3)耕作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耕作可有效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同时也造成了茶树断根,以及带来对茶园水土的冲刷,最终表现在对茶树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上,不同耕作时期、耕作深度、茶树树龄所得结果都是不一样的。

茶树在种植前进行深耕,尤其是深耕配合施肥,有改土的作用,没有伤根的后果。因此,生产实践和试验结果都一致表明,茶树种植前的耕作对茶树生长以及以后的增产提质效果十分明显,而且持续时间长远。耕作越深,效果越好,持续时间也越长,尤其是在深耕配合施底肥的条件下,其效果更为明显。

3)茶园耕作注意事项

茶园耕锄合理与否,与茶树生长、土壤结构、水土保持等都有密切关系。茶园耕锄时间应选择晴天或雨后土壤稍干时进行。如果土壤过湿,耕锄时容易粘结成土块,同时又破坏了土壤结构,不利于茶树生长,过干容易引起死苗。此外,耕锄时应尽量结合施肥进行,这样既有利于扩大土壤吸收范围,有利于茶树吸收,又可消灭杂草,提高肥料的经济效益,而且又可减少根系损伤的次数。耕锄后土壤要平整均匀,防止幼龄茶树根外露,造成死亡

4.1.2 茶园除草

茶园除草是茶园土壤管理中一项经常进行的工作。茶园杂草对于茶树的危害很大,它不仅与茶树争夺土壤养分,在天气干旱时会抢夺土壤水分,而且杂草还会助长病虫害的滋生蔓延,给茶树的产量和品质带来影响。在茶园栽培管理中,除草是一项经常性的作业。

1)茶园杂草的主要种类

茶园中杂草种类繁多。适宜在酸性土壤生长的旱地杂草,大多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到茶园中,并在茶园中生长繁衍。我国主要产茶省均对茶园杂草进行过调查,由于各地生态环境不一致,茶园杂草种类变化较大。

茶园杂草中有一二年生的,也有多年生的;有以种子繁殖的,也有以根、茎繁殖的,甚至种子、根、茎都能繁殖的;有在春季生长旺盛的,有在夏季或秋季生长旺盛的,因而一年四季中杂草种类不尽相同。茶园中发生数量最多、危害最严重的杂草种类,有马唐、狗尾草、蟋蟀草、狗牙根、辣蓼等几种。了解这几种主要杂草的生物学特性,掌握其生育规律,有利于对杂草发生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1)马唐

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匍匐地面,每节都能生根,分生能力强,6—7月抽穗开花,8—10月结实,以种子和茎繁殖。

(2)狗尾草

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茎扁圆直立,茎部多分枝,7—9月开花结实;穗呈圆筒状,像狗尾巴,结籽数量多,繁殖量大,在环境条件较差时也能生长。

(3)蟋蟀草

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6—10月开花,有2~6个穗状枝,集于秆顶,以种子、地下茎繁殖。

(4)狗牙根

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平铺在地表或埋入地下,分枝向四方蔓延,每节下面生根,以根茎繁殖,两侧生芽,3月发新叶,叶片形状像犬齿。

(5)辣蓼

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多分枝,茎通常呈紫红色,节部膨大,以种子繁殖。

(6)香附子

又名回头青,莎草。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有匍匐茎,蔓延繁殖,叶丛生,细长质硬,3—4月间块茎发芽,5—6月抽茎开花,以种子和地下茎繁殖。

(7)菟丝子

旋花科,一年生寄生蔓草,全株平滑无毛,茎细如丝,无叶片,缠绕寄生,用茎上吸盘吸收寄主养分,夏天开花,以种子繁殖。

上述茶园杂草对周围环境条件都有很强的适应性,尤其一些严重危害茶园的恶性杂草,繁殖力强,传播蔓延广,在短期内就能发生一大片。但是各种杂草在其个体发育阶段中也有共同的薄弱环节,因此,生产上要尽量利用杂草生育过程中的薄弱环节,采取相应措施就能达到理想的除草效果。一般地,草种子都较细小,顶土能力不强,只要将杂草种子深翻入土,许多种子就会无力萌发而死亡;杂草在其出土不久的幼苗阶段,株小根弱,抗逆力不强,抓住这一时机除草,效果较好;极大部分茶园杂草都是喜光而不耐阴,只要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或茶树行间铺草,就会使多种杂草难以滋生。

2)茶园除草技术

(1)人工除草

人工除草目前是我国茶区主要的除草方式,人工除草可采用拔草、浅锄或浅耕等方法。对于生长在茶苗、幼年茶树及攀缠在成年茶树上的杂草可采用人工拔草,并将杂草深埋于土中,以免复活再生。使用阔口锄、刮锄等人为工具进行浅锄除草,能立即杀伤杂草的地上部分,起到短期内抑制杂草生长的作用。用板锄、齿耙进行浅耕松土,同时兼除杂草,能把杂草翻压入土,除草效果比浅锄削草好。

(2)化学除草

茶园化学除草具有使用方便、杀草效果好、节省大量人工、经济效益明显等优点。化学除草剂可分为触杀型和内吸传导型。触杀型除草剂只能对接触到植株部位起杀伤作用,在杂草体内不会传导移动,应用这类除草剂只作为茎叶处理剂使用。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可被杂草茎叶或根系吸收而进入体内,向下或向上传导到全株各个部位,首先使最为敏感部位受毒害,继而整株被杀死。这类除草剂既可作为茎叶处理剂,也可作为土壤处理剂使用。

除草剂的种类有很多,在茶园中使用必须具有除草效果好、对人畜和茶树比较安全、对茶叶品质无不良影响、对周围环境很少污染的特点。我国茶园常应用的有西玛津、茅草枯、百草枯和草甘磷等除草剂。

近年来,欧盟等国家对茶园中除草剂的选用有严格的限制,大部分除草剂不得在茶园中使用。因此,使用除草剂时应谨慎。

(3)其他措施

茶园杂草的大量发生必须具备两个基本因素:一是在茶园土壤中存在着杂草的繁殖体种子或根茎、块茎等营养繁殖器官;二是茶园具备适合杂草生长的空间、光照、养分和水分等。改变或破坏这两个因素,茶园杂草就会难以发生。茶树栽培技术中很多措施都具有减少杂草种子或恶化杂草生长条件的作用,从而防止或减少杂草的发生。

①土壤翻耕。土壤翻耕包括茶树种植前的园地深垦和茶树种植后的行间耕作。它既是茶园土壤管理的内容,也是杂草治理的一项措施。在新茶园开辟或老茶园换种改植时,进行深垦可以大大减少茶园各种杂草的发生,这对于茅草、狗牙草、香附子等顽固性杂草的根除也有很好的效果。浅耕可以及时铲除1年生的杂草,但对宿根型多年生杂草及顽固性的蕨根、菝葜等杂草以深耕效果为好。

②行间铺草。行间铺草的目的是减轻雨水、热量对茶园土壤的直接作用,改善土壤内部的水、肥、气、热状况,同时对茶园杂草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茶园未封行前在行间铺草,可以有效地阻挡光照,被覆盖的杂草会因缺乏光照而黄化枯死,从而使茶树行间杂草发生的数量大大减少。茶园覆盖物可以是稻草、山地杂草,也可是茶树修剪枝叶。一般来说,茶园铺草越厚,减少杂草发生的作用也就越大。

③间作绿肥。幼龄茶园和重修剪、台刈茶园行间空间较大,可以适当间作绿肥,这样不仅可以增加茶园有机肥来源,而且可使杂草生长的空间大为缩小。绿肥的种类可根据茶园类型、生长季节进行选择。在1~2年生茶园可选用落花生、大绿豆等短生匍匐型或半匍匐型绿肥。3年生茶园或台刈改造茶园可选用乌豇豆、黑毛豆等生长快的绿肥。一般,种植的绿肥应在生长旺盛期刈青后直接埋青或作为茶园覆盖物。

④提高茶园覆盖度。提高茶园覆盖度不仅是增加茶叶产量的要求,也是提高土地利用率的要求,同时对于抑制杂草的生长十分有效。实践表明,凡是覆盖度达到80%以上的茶园,茶树行间地面的光照明显减弱,杂草发生的数量及其危害程度大为减少;覆盖度达到90%以上的茶园,茶行互相郁蔽,行间光照很弱,各种杂草就更少了。可见,扩大茶园覆盖度,可以在茶树栽培过程中实现,不必另外耗费人力或物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