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草莓脱毒原种苗的繁育
1.配制培养基
培养基是植物组织离体培养的重要物质基础,被称作“白色土壤”,按其形态分为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即在培养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凝固剂如琼脂。草莓组织培养多采用固体培养基。培养基从成分上可分为基本培养基和附加部分,基本培养基是前人经过试验获得的较理想的营养配方,有很多种。例如MS培养基、WPM培养基、White培养基、N6培养基等。包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钙盐、铁盐、有机元素等。附加部分是培养者根据离体材料的不同而加入的部分,大多为各种激素。草莓组织培养时常采用MS培养基、1/2MS培养基和White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所用激素有6-BA、NAA、IAA、GA3、IBA等。
草莓茎尖诱导时可在培养1/2MS+6-BA0.5毫克/升+ GA30.1毫克/升+IBA0.2毫克/升中进行;继代培养可在MS+6-BA0.5~1毫克/升中进行,生根在1/2MS+IBA0.2~1毫克/升或1/2MS+IAA0.5~1毫克/升中进行。蔗糖30克/升,琼脂7~8克/升。
(1)配制母液
母液分为基本培养基母液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母液。通常基本培养基母液的浓度是培养基浓度的10倍、100倍或更高。无机盐类的母液可以在2~4℃冰箱中保存。维生素等有机营养的母液要在冷冻箱内保存,在使用前取出,温水中溶解后取用。配制母液时,应该把Ca2+与SO42-、Ca2+与PO43-放在不同的母液中,以免发生沉淀。MS培养基母液配方见表4-1。配制母液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MS培养基通常可以配制三液式、四液式或五液式等。一般情况下,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有机元素、钙盐、铁盐分别配制母液。配置好的母液,在瓶上注明母液号、配制倍数、日期。发现有霉菌或沉淀变质时,应该重新配制。配制植物生长及母液时,有毫克/升(mg/L)和毫摩尔/升(mmol/L)两种浓度单位供选择。摩尔单位直接代表每升溶液中的分子数,这使得不同生长剂之间具有可比性。此外,在国际性刊物中,摩尔单位是通用单位。植物生长调节剂母液通常用1~10毫摩尔/升,这样的浓度既便于计算也
表4-1 MS培养基母液配方
可以避免冷藏时结晶。由于多数生长调节剂物质难溶于水,因此配法各不相同。NAA可溶于热水或少量95%酒精中;2,4-D、IAA、IBA、GA3和ZT可先用少量95%酒精溶解后再定容,摇匀后贮藏于试剂瓶中,贴上标签,放在2~4℃冰箱中保存。
(2)制备培养基
制备培养基的具体步骤如下:
①取出母液并按顺序放好,经有机营养物质母液溶化待用。将洁净的各种玻璃器皿如量筒、烧杯、移液管和玻璃棒等放在指定位置;
②取一只烧杯,放入1/3左右(配制培养基总量的1/3左右)纯水,将母液按顺序加入,并不断搅拌;
③加入植物生长调节剂和蔗糖(30克/升),待糖溶解后定容;
④将定容的培养基倒入容器中,加入琼脂(7~10克/升),并加热使其完全溶解;
⑤调整pH,用预先配好的氢氧化钠或稀盐酸进行调整;
⑥将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瓶中,装入量为培养瓶总容量的1/5~1/3,封好瓶口;
⑦灭菌,用高压锅灭菌(121℃,15~20分钟)或过滤除菌;
⑧灭菌后待高压锅温度降至50℃以下时,便可取出、冷却凝固后待用。
2.外植体的采集
在草莓匍匐茎发生最多的季节,剪取5厘米左右的顶梢,剪去叶片,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3.外植体灭菌与接种
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0%酒精浸蘸3~5秒,用0.1%~0.2%的氯化汞或6%~8%次氯酸钠灭菌2~10分钟,用无菌水冲洗3~4次后,用解剖针剥去茎尖外面的幼叶和鳞片,露出生长点,切取带有1~2个叶原基(0.3~0.5毫米)大小的茎尖接种到预先制备好的培养基中。
4.离体培养
将已接种的培养瓶置于25~28℃、光照为2000勒克斯、每天光照10小时的无菌培养室中(培养室常采用定期熏蒸灭菌的方法)。经10~15天,外植体开始萌发,再过7~10天,外植体周围会产生很多小芽形成芽丛,接着芽丛萌发,约经80天左右瓶内无根苗长到3~4厘米时,就可进行继代培养了。
将初代培养的无根苗切分成带3~4个芽的芽丛,接种到继代培养基上进行增殖培养,一般一个月左右可进行一次。
当继代苗长到3~4厘米时,同样切分成带3~4个芽的芽丛,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上,大约30天左右可长出大量白色的不定根。也可将继代苗取出洗净,扦插到珍珠岩内生根,在18~20℃温度下,大约20天可长出3~4条1.5~2.5厘米长的根。此时应注意保湿。
5.温室炼苗
温室内准备好苗床,苗床上应选用疏松、透气性好、富有一定养分的营养土,并要经过消毒,也可使用5厘米×5厘米营养钵内装营养土。温室要有防蚜虫措施,以防感染病毒。生根的瓶苗要在组培室中开口1~2天,以适应室内环境。栽植时,应用镊子夹住草莓叶从培养瓶中轻轻拉出,在清水(或600倍多菌灵液)中洗净附着的培养基,再将苗栽植到苗床或营养钵中。注意培养基一定要洗净,否则会造成病菌大量繁殖,影响成活。栽后应立即灌透水,栽植初期应覆膜保湿,以后逐渐增加放风时间,随着苗木生长和对温室环境的适应,逐渐将膜撤除。脱毒苗经过2个月左右的温室驯化锻炼和生长,可长成具有3片以上展开叶、5条以上长达5厘米左右根系,此时即可作为原种苗定植到生产苗繁育圃,也可在有保护或隔离条件下经过1~2代扩繁,将其匍匐茎苗作为原种苗定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