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摩托车行驶跑偏的原因是什么?如何修理?
行驶跑偏,就是摩托车在行驶中必须用力握住方向把,稍一松动,车辆就会偏离原前进直线。
跑偏现象的产生,与摩托车的许多零部件的相互位置有着极大关系。
一般装配后的摩托车,前后轮的共线面偏差较大时,在后轮的作用下,会产生一个能使整车转动,以前轮接地点中心为转动中心的转矩,这个转距与臂长有关。臂长是前后轮在前进方向上与地面接触点之间的直线距离。根据力学原理,这个臂越长,转距越大。
另外,影响转距的原因很多。因此跑偏现象的排除,还应考虑到与之有关的许多零部件,如车身、前后轮、前后减震器、后架以及其他可能因素,这些零部件在受损或变形后,以及在装配、修理不得当时,均会产生跑偏现象,严重的还会影响到行车安全。
为了便于查找引起跑偏的直接原因,以便于检修,下面分述各零件可能引起跑偏的几种情况。
车身。摩托车受过碰撞后,或严重超载时,致使转向轴线与车身主体中心不在一个平面上。
后摇架。因碰撞或超载使后摇架弯曲或扭曲,影响前后轮共面。此外,因后摇架与车体连接轴或孔磨损过度,安装不慎等缘故,造成后轮左右偏摆或倾斜。
前后车轮。轮圈严重翘曲、外胎厚薄不匀或旧轮胎充气后弯曲,轮胎气压不足时扁瘪的胎轮在不平整的路面行走时,辐条松动或轴承松动,轮轴未将轮毂紧固,使车轮倾斜或顺轴向偏移,后轮轴调整不当或前后轮轴上加垫不合理,使车轮偏离正常位置。
前后减震器。柄管弯曲,使前轮倾斜;两侧减震弹簧力和减震器油液量相差悬殊,致使减震器的连接平面受力不一,轮子便倾斜;后减震器一边严重损坏,失去支撑能力,使后轮倾斜。
其他因素。如转向轴与其配合件过度损伤或调整不当而松动,转轴与下联板不垂直,使前叉以及前轮倾斜,在安装前叉时,上下联板没有对准,负载过重而使重心左右偏移大时,也有跑偏的感觉。此外,方向柱转动不灵活,车辆也会失去自动平衡的能力。
出现跑偏现象时,一般应作如下检查:
a.检查方向柱的间隙,间隙过大,方向柱轴不起作用,造成转动不灵活;间隙过小,方向柱很紧,也会造成转动不灵活,均应调整。
b.检查前减震器的装配是否正确,前减震器相对于上联板的位置应左右一致,一般前减震器上端应与上联板的安装孔平齐。如果装配不正确,应松开上联板和下联板的螺栓,重新装配前减震器。
c.将方向把扶正,在车辆前方或后方观察前后轮是否在一个平面内,如不在一个平面内,且相差很大,可检查后轮轴位于后摇架左右两边位置的刻度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应进行调整,方法是:拆下开口,松开后轮轴螺母和链轮轴螺母,转动调节螺栓,使两边的刻度一致。此时,应注意链条的自由间隙。调好后,分别将链轮轴螺母、后轮轴螺母拧紧,装上开口销。
d.检查方向柱与上下联板是否垂直,如不垂直,应进行矫正,方法是:把下联板用压力机或其他可靠方法夹固,在变形的孔中夹人撬棒或旧叉管,用撬棒调正,至两条叉管夹人后,与转轴线三者相互平行为止,通过这样矫正的联板,再不会使前叉一高一低了,因而所出现的跑偏现象也就消除。
e.通过以上检查、矫正,如仍然出现前后轮不在一个平面内,说明车架、后摇架变形,应分解整车,予以校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