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典型矿床特征

典型矿床特征

时间:2022-11-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主要由上部和下部两个矿体组成,两者之间由无矿带或矿化体分开。矿石自然类型主要为矽卡岩型矿石,次为花岗斑岩型矿石及黑云正长片岩型矿石。氧化带有褐铁矿、钼华、钼铅矿等次生矿物。碳酸盐化和铁锰碳酸盐化发育于龙家园组白云岩中。地表褐铁矿化和锰矿化,可形成铁帽和锰帽,见有方铅矿或孔雀石零星分布。矿区及外围存在4个激电异常,ηs背景值0.5%,异常值3%以上。

研究区内已知矿床仅有夜长坪钼钨矿,为20世纪70年代铁矿会战时发现的大型斑岩-矽卡岩型矿床。

1. 矿区地质概况

矿区处于潘河-马超营断裂带的南侧,地质构造格架表现为轴迹北西西向褶皱及走向、倾向脆性断层交织的断块构造(图2-11)。

图2-11 夜长坪地质构造简图

(据胡元第等,1981)

1. 第四系残积冲积物;2. 巡检司组;3. 龙家园组;4. 铁锰碳酸盐化;5. 正长岩脉;6. 花岗斑岩脉;7. 煌斑岩脉;8. 压性断裂,晚期叠加张性;9. 压性断裂(带箭头者兼具扭性);10. 挤压碎裂岩带;11. 张性断裂及角砾岩带;12. 破碎角砾岩分布范围;13. 复式背斜轴;14. 复式向斜轴

出露地层为北西西向展布的中元古界官道口群龙家园组和巡检司组,岩性为薄层层纹状白云岩、中厚层状白云岩夹燧石条纹白云岩、燧石条带白云岩。北部以龙家园组为核部的夜长坪背斜与南部以巡检司组为核部的鸡笼山向斜构成舒缓波状的褶皱,褶皱轴面北倾,倾角75°左右;背、向斜分别向东倾伏、扬起,发育与主要褶皱轴大致平行的次级褶曲。发育7条近东西向舒缓波状延伸的断层,间距600~1000m,走向70°~100°,倾向北,局部反倾,倾角一般80°左右,向深部近直立;断裂长度1~3km,宽度0.5~10m,一般1.5m左右;构造岩石由圆化角砾、挤压透镜体及片理化带组成,见有片理化正长岩或棱角状无定向排列的构造角砾,铁锰碳酸盐化蚀变比较普遍;表现为以早期逆断层形迹为主、晚期正断层改造的特点。3条北西—北西西向断裂,延伸大于1km,宽2~16m不等;倾向北东,倾角陡立;发育片理化带和挤压透镜体,属左行平移逆断层。北北东向断裂带最为发育,个别地段走向近南北,共有11条断层,走向20°~30°,倾向北西,倾角50°~70°;发育有宽1~5m的构造角砾岩带,常见摩擦镜面及擦痕,局部有煌斑岩脉充填;构造角砾长轴与断面的锐夹角及断面擦痕指示略具左行平移的正断层属性,断层发育部位可能继承了与早期近东西向断层垂直配套的张裂面。岩浆岩不发育,主要有燕山早期碱性脉岩(169Ma,Rb-Sr)和晚期夜长坪隐伏钾长花岗斑岩体(肖中军,2007),隐伏岩体呈锥状岩枝侵位于官道口群龙家园组地层中,Si O2含量为73.05%~76.42%,K2O+Na2O为含量8.17%~10.16%,K2O/Na2O为2.76~3.42,具有高硅、富碱、钾/钠比值大的特点。在近东西向断裂中有3处花岗斑岩脉露头,北北东向断裂中见有煌斑岩脉。

2. 矿床地质特征

矿体产于隐伏钾长花岗斑岩体与龙家园组白云岩的内外接触带上,形成顶面圆滑、中下部不规则状的穹状钼钨矿体(图2-12)。矿体由中心倾向四周,中部倾角缓倾为5°~15°,边部倾角40°~50°。矿体分布范围:东西长800m,南北宽500m,距地表最小埋深70m,深部未完全控制。主要由上部和下部两个矿体组成,两者之间由无矿带或矿化体分开。上部矿体厚150~230m,下部矿体厚180~230m。

矿石自然类型主要为矽卡岩型矿石,次为花岗斑岩型矿石及黑云正长片岩型矿石。矿石呈浸染状、细脉状和条带状构造,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硫化物粒径0.3~1mm。主要金属矿物为辉钼矿、白钨矿、磁铁矿,次为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钼钙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透辉石、透闪石、白云石,次为蛇纹石方解石钾长石、黑云母等。氧化带有褐铁矿、钼华、钼铅矿等次生矿物。矿区钼品位0.03%~1.36%,平均0.133%,钨品位一般0.07%~0.98%,平均0.102%,伴生有低品位磁铁矿。

围岩蚀变主要有铁锰碳酸盐化、碳酸盐化、硅化、高岭石化、钾长石化和绢云母化等。其中硅化、高岭石化、钾长石化、绢云母化见于花岗斑岩内部。碳酸盐化和铁锰碳酸盐化发育于龙家园组白云岩中。地表褐铁矿化和锰矿化,可形成铁帽和锰帽,见有方铅矿或孔雀石零星分布。

3. 矿区地球物理特征

1∶ 5000地磁测量,对应矿体或隐伏岩体上方,中心为1.3km×1.2km的等轴状正磁异常,强度0~1100γ,周围负磁场。

图2-12 夜长坪矿区剖面示意图

1. 白云石大理岩;2. 钼钨矿体;3. 花岗斑岩;4. 钻孔

矿区及外围存在4个激电异常,ηs背景值0.5%,异常值3%以上。其中GY4异常与已知矿体对应,东与GY4相邻的GY2异常,经激电测深在深100~300m范围内存在高极化率异常,推测为矿致异常(肖中军,2007)。

4. 矿区地球化学特征

1∶ 5000岩石地球化学测量,Pb、Zn、Ag异常面积较大,Cu异常次之,Mn、Mo异常分散(图2-13)。各元素异常均有若干浓集中心,均有近东西和北东两个展布方向。对应隐伏岩体中心位置向外的元素水平分带序列为Mo-Cu-Zn-Pb-Ag-Mn(张本仁等,198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