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张尚瀛的信(二)

张尚瀛的信(二)

时间:2022-03-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张尚瀛的信(二)流萤主任大鉴:答复之信,我恐他人投邮有误,是老伴儿亲送邮局的,但越小心偏出了岔子,使你久候,今天邮局的不负责任令人一叹!信中“集资数千金维峻择而受之”与“万勿驿递”有相连关系。“安札”堪为国家文物,十分可贵,诚增加了三陇的光辉份量,应当永远珍宝之并影印以扩大其身价,补史料之阙如。祝大安张尚瀛2002年11月29日
张尚瀛的信(二)_萤光集

张尚瀛的信(二)

流萤主任大鉴:

答复之信,我恐他人投邮有误,是老伴儿亲送邮局的,但越小心偏出了岔子,使你久候,今天邮局的不负责任令人一叹!

关于两个手札题序,文字简练,无楔可入,仅大胆供愚见如次,仅供参考。

《安序》我以为应在第三行转字之后加“福建道”三字,第五行国字之后增“请斩罪臣以发社稷”八字。因为安上疏的重点是在诛“秦桧”李鸿章的,这样较明显地指出了要害之处和他人不敢言者。托出了安维峻的形象和主题。

关于你更正《清史稿》安维峻传的错误之处,是完全正确的。《清史稿》成之仓促,没有作详细的考证,你的考证又有“基志”为铁证,可知《清史稿》之讹误处。“史书也有不可靠处”,我赞同这个观点。两月前我发表在《团结报》的“陇上铁汉安维峻”一文就依所考证的时间写的,我当时和你是同感的,同时有《甘肃新通志》在,我们是不能以讹就错的。

“华卿”不可能指荣庆,荣庆是满族,安维峻虽同他有一段共事的历史,而不是同乡、同窗,绝不会称“乡后学”的,最好容后考订,我想在陕、甘过去名人中查一查是否有华乡其人,我手头的资料翻阅了一下,是没有发现的。

红色八行信笺是有名的“薛涛笺”,在明清一代名人手札多有用此笺者。我这里还存过去人用此书写的旧札,用不着怀疑。

此信我臆想是当时在他赴张家口之时托甘肃的某公转的,因中有“兹有家书一函,务望先生专人送至舍下,并代慰家君不必介意……”诸语,因当时滞留在京的公车上书举人多达数十人,安赴张家口之先,他们必去送别,同时李叔坚和侯乙青还获送安至张家口以防意外,故极有可能是甘、陕籍同乡。

信中“集资数千金维峻择而受之”与“万勿驿递”有相连关系。“交专人送至舍下”可能有“择而受之”的部分转家中养亲之举,故“万勿驿递”,免生枝外,这是测度,只能商榷,仅作谈资。

“安札”堪为国家文物,十分可贵,诚增加了三陇的光辉份量,应当永远珍宝之并影印以扩大其身价,补史料之阙如。

吴于范札之意见:在杨锦清之后即写“字新吾”可将“二通三纸”的“杨”字删去。“书画”之前增以“诗”字,因范老有“诗书画三绝”之誉。我们就以“大家”代之可也。去“著名”字改为“已故”。“亦余之挚友”移左陈明之前,这些都是我的管见,斟请处。

杨锦清字新吾,与陈少亭毗邻,杨善书,其所押印,多为陈锡,故范札落入陈手。

杨锦清曾任马鸿逵部混成族上校参谋长,民初驻防宁、绥一带,当时甘肃通经北京邮件,多由此路,故范之家信可能是在北京未赴济源县前,寄杨转交的。

据范老自撰于民国二十七年十二月之《教场降表碑刻》有云:“老绪癸卯编成进士、官二部法部改官河南济源县,迎先姚署……”据范札二通交杨新吾,可能是托杨代办迎楼太夫人去豫之一事有关,因靖远当时敦政未通故也。

杨后与马鸿逵意见相左,致使神经错乱,民国二十年前后归里,家道中落,未有继者。他原是保定毕业生。

写得很凌乱,不及处请来信示明,以便再为考稽。

祝大安

张尚瀛

2002年11月29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