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静载试验怎么计算出承载力

静载试验怎么计算出承载力

时间:2022-11-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桩基的受力情况,桩可采用多种形式的平面布置。对于规范规定需要验算沉降变形的桩基础尚应计算沉降变形量,其沉降量不得超过建筑物的沉降变形允许值,具体计算方法可参考本章9.5.5节。预制桩的分节长度应根据施工条件及运输条件确定;每根桩的接头数量不宜超过3个。桩的混凝土设计强度达到70%及以上方可起吊,达到100%方可运输。

一般桩基础设计按下列步骤进行:

(1)收集建筑物的有关资料,建筑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建筑场地与环境条件的有关资料等。

(2)选定桩型,并确定桩的断面形状、尺寸和桩长、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

(3)确定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4)确定群桩基础的桩数和平面布置,并按建筑平面和场地条件确定承台标高及尺寸。

(5)验算桩基竖向抗压承载力或抗拔、水平承载力,对有软弱下卧层的桩基还应验算软弱下卧层承载力,对有沉降变形要求的桩基,应进行沉降变形验算。

(6)桩基中各桩的结构设计

(7)承台结构设计。

(8)绘制桩基施工图。

在进行桩基础设计时,规范规定设计需满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两种极限状态的要求,如在以上步骤中出现不满足这些要求时,应修改设计参数甚至方案,直至全部满足要求才可结束设计工作。

确定桩型一般应经过3个步骤:

(1)根据上部结构类型、荷载性质及大小和场地土层及地下水位分布列出可用的桩型。

(2)根据施工设备条件、施工环境因素、施工经验和制桩材料供应条件决定许用的桩型。

(3)根据经济比较决定采用的桩型。

上述第一步骤可根据文献资料和实践经验进行选择;第二步骤则必须通过调查和实地考察做出结论;第三步骤一般应通过计算作出结论,其中工期长短应作为参与经济比较的一项重要因素。

同一桩基础中,不宜采用不同类型的桩,同时也不宜采用不同直径、不同材料、桩长相差过大的桩,避免桩基产生不均匀沉降甚至丧失稳定性。

1)确定桩长

桩长是指承台底至桩端的长度。在承台底面标高确定之后,桩长主要取决于桩端持力层选择和桩底(端)进入持力层深度。

桩基宜选择层位稳定的硬塑~坚硬状态的中、低压缩性黏性土和粉土层,中密以上的砂土和碎石层,微、中风化的基岩作为桩端持力层。桩端持力层为第四系土时,其厚度宜大于6~10d(或宽度)。桩端持力层下有可液化土层或软土时,持力层的承载力和沉降变形量应满足要求。当桩采用打(压)入工艺时,应判断桩能否穿过持力层以上各地层顺利进入持力层。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对于黏性土、粉土不宜小于2d,砂土不宜小于1.5d,碎石类土不宜小于1d。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桩端以下硬持力层厚度不宜小于3d。对于嵌岩桩,嵌岩深度应综合荷载、上覆土层、基岩、桩径、桩长诸因素确定;对于嵌入倾斜的完整和较完整岩的全断面深度不宜小于0.4d且不小于0.5m,倾斜度大于30%的中风化岩,宜根据倾斜度及岩石完整性适当加大嵌岩深度;对于嵌入平整、完整的坚硬岩和较硬岩的深度不宜小于0.2d且不应小于0.2m。季节性冻土地基中的桩基,桩端进入冻深线或膨胀土的大气影响急剧层以下的深度应满足抗拔稳定性验算要求,且不得小于4d及1D,最小深度应大于1.5m。

2)桩的截面尺寸

如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截面形状均为圆形,其直径一般随成桩工艺有较大变化。对于沉管灌注桩,直径一般为300~500mm之间;对钻孔灌注桩,直径多为500~1200mm;对扩底钻孔灌注桩,扩底直径一般为桩身直径的1.5~2倍,且不应大于桩身直径的3倍。

混凝土预制桩断面常用方形,边长一般不超过550mm。

1)估算桩数

初步预估桩数时,暂不考虑群桩效应,桩基在竖向轴心受压或偏心受压时,桩数n应满足下式要求:

式中:Fk——作用在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轴心压力标准值(kN)。

Gk——承台及其上方填土的重力标准值(kN)。

Ra——单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kN)。

μ——桩数在考虑偏心影响时的经验系数。轴心受压,或偏心受压时桩的布置使得群桩横截面的重心与荷载合力作用点重合时,取μ=1.0;偏心受压不满足前述条件时,取μ=1.1~1.2。

2)桩的中心距

考虑桩与桩侧土的相互作用以及施工条件的要求,桩型不同时,其桩的最小中心距要求也不尽相同。如大面积桩群,尤其是挤土桩,由于存在挤土效应,要求桩距较大;当施工中采取减小挤土效应的可靠措施时,可根据当地经验适当减小。通常桩的中心距宜取3~4d,且不小于表9-10的规定。中心距过小,桩施工时互相影响大;中心距过大,则桩承台尺寸太大,不经济。

表9-10 桩的最小中心距

注:(1)d—圆桩直径或方桩边长,D—扩大端设计直径;

(2)当纵横向桩距不相等时,其最小中心距应满足“其他情况”一栏的规定;

(3)当为端承型桩时,非挤土灌注桩的“其他情况”一栏可减小至2.5d。

3)桩的布置

根据桩基的受力情况,桩可采用多种形式的平面布置。如等间距布置、不等间距布置,以及正方形、矩形网格、三角形、梅花形等布置形式,如图9-18。

图9-18 桩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排列基桩时,宜使桩群承载力合力点与竖向永久荷载合力作用点重合,并使基桩受水平力和力矩较大方向有较大抗弯截面模量,以减小荷载偏心的不利影响。对于桩箱基础、剪力墙结构桩筏(含平板和梁板式承台)基础,宜将桩布置于墙下。对于框架核心筒结构桩筏基础应按荷载分布考虑相互影响,将桩相对集中布置于核心筒和柱下,外围框架柱宜采用复合桩基,桩长宜小于核心筒下基桩(有合适桩端持力层时)。桩离承台边缘的净距应不小于d/2。

对于需要考虑承台效应,或偏心受压,或持力层下存在软弱下卧层的桩基础,应验算桩基承载力,具体计算方法可参考本章9.5.2至9.5.4节。对于规范规定需要验算沉降变形的桩基础尚应计算沉降变形量,其沉降量不得超过建筑物的沉降变形允许值,具体计算方法可参考本章9.5.5节。

1)桩身构造要求

(1)灌注桩

当桩身直径为300~2000mm时,正截面配筋率可取0.65%~0.2%(小直径桩取高值);对受荷载特别大的桩、抗拔桩和嵌岩端承桩应根据计算确定配筋率,并不应小于上述规定值。端承型桩和位于坡地岸边的基桩应沿桩身等截面或变截面通长配筋;桩径大于600mm的摩擦型桩配筋长度不应小于2/3桩长。对于抗压桩,主筋不应少于6ϕ10;纵向主筋应沿桩身周边均匀布置,其净距不应小于60mm。箍筋应采用螺旋式,直径不应小于6mm,间距宜为200~300mm;当钢筋笼长度超过4m时,应每隔2m设一道直径不小于12mm的焊接加劲箍筋。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小于C25;灌注桩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5mm,水下灌注桩的主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50mm。

(2)混凝土预制桩

混凝土预制桩的截面边长不应小于200mm;预应力混凝土预制实心桩的截面边长不宜小于350mm。预制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40;预制桩纵向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30mm。预制桩的桩身配筋应按吊运、打桩及桩在使用中的受力等条件计算确定。采用锤击法沉桩时,预制桩的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8%。静压法沉桩时,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6%,主筋直径不宜小于ϕ14,打入桩桩顶以下4~5倍桩身直径长度范围内箍筋应加密,并设置钢筋网片。预制桩的分节长度应根据施工条件及运输条件确定;每根桩的接头数量不宜超过3个。预制桩的桩尖可将主筋合拢焊在桩尖辅助钢筋上,对于持力层为密实砂和碎石类土时,宜在桩尖处包以钢钣桩靴,加强桩尖。桩的混凝土设计强度达到70%及以上方可起吊,达到100%方可运输。

2)桩身结构设计

(1)灌注桩

灌注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一般可分为轴心受压桩和偏心受压桩。轴心受压灌注桩桩身强度可按9.4.1节的方法计算;偏心受压时,可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按偏心受压计算桩身截面所需的受力钢筋,实际配筋尚需满足构造要求。

(2)混凝土预制桩

混凝土预制桩在设计时需满足使用中的强度要求,计算方法同灌注桩,同时桩身配筋还需满足吊运、打桩过程中的强度验算。桩在吊运时可看作梁式构件,一般桩长小于18m时设置两个吊点,在打桩架龙门吊时,设置单吊点。吊点的位置按桩身在自重作用下产生的正负弯矩相等原则计算确定。如图9-19所示,式中q为桩单位长度自重,K为考虑桩在吊运过程中可能受到的冲击和振动而取的动力系数,可取1.5。在运输或堆放时,桩的支点应和吊点位置一致。通常,桩在起吊和吊立过程中引起的内力对桩的配筋起控制作用。

图9-19 预制桩的吊点位置和弯矩图

桩基承台类型多样,常见的形式有柱下独立桩基承台、平板式和梁板式筏形承台、箱形承台和柱下或墙下条形承台梁等。桩基承台的受力十分复杂,作为上部结构墙、柱和下部桩群之间的力的转换结构,承台可能因承受弯矩作用而破坏,亦可能因承受冲切或剪切作用而破坏。因此,承台设计时,应满足抗弯承载力、抗剪切、抗冲切和上部结构的要求,同时还应满足规范规定的构造要求。当承台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柱子的强度等级时,还需验算承台的局部受压承载力。

1)构造要求

承台底面标高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承台厚度、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周边环境条件、桩的受力情况、桩的刚度和施工条件等综合确定。在满足各种要求的前提下尽量浅埋,埋深不小于0.6m。当承台埋置于冻土中时,承台应位于冻胀线以下0.25m,高层建筑承台的埋置深度一般为建筑物总高度的1/18。

柱下独立桩基承台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500mm,边桩中心至承台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桩的直径或边长,且桩的外边缘至承台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m。对于墙下条形承台梁,桩的外边缘至承台梁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75mm。承台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300mm。高层建筑平板式和梁板式筏形承台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400mm,墙下布桩的剪力墙结构筏形承台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200mm。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承台底面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当有混凝土垫层时不应小于50mm,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此外,尚不应小于桩头嵌入承台内的长度。

柱下独立桩基承台纵向受力钢筋应通长配置(图9-20(a)),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0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对四桩以上(含四桩)承台宜按双向均匀布置,对三桩的三角形承台应按三向板带均匀布置,且最里面的3根钢筋围成的三角形应在柱截面范围内(图9-20(b))。纵向钢筋锚固长度自边桩内侧(当为圆桩时,应将其直径乘以0.8等效为方桩)算起,不应小于35dg(dg为钢筋直径);当不满足时应将纵向钢筋向上弯折,此时水平段的长度不应小于25dg,弯折段长度不应小于10dg。承台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12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柱下独立桩基承台的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15%。

图9-20 承台配筋示意图

柱下独立两桩承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中的深受弯构件配置纵向受拉钢筋、水平及竖向分布钢筋。承台纵向受力钢筋端部的锚固长度及构造应与柱下多桩承台的规定相同。

条形承台梁的纵向主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关于最小配筋率的规定(图9-20(c)),主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架立筋直径不应小于10mm,箍筋直径不应小于6mm。承台梁端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及构造应与柱下多桩承台的规定相同。

筏形承台板或箱形承台板在计算中当仅考虑局部弯矩作用时,考虑到整体弯曲的影响,在纵横两个方向的下层钢筋配筋率不宜小于0.15%,上层钢筋应按计算配筋率全部连通。当筏板的厚度大于2000mm时,宜在板厚中间部位设置直径不小于12mm、间距不大于300mm的双向钢筋网。

桩嵌入承台内的长度对中等直径桩不宜小于50mm;对大直径桩不宜小于100mm。混凝土桩的桩顶纵向主筋应锚入承台内,其锚入长度不宜小于35倍纵向主筋直径。对于大直径灌注桩,当采用一柱一桩时可设置承台或将桩与柱直接连接。

2)承台受弯计算

桩基承台应进行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并根据受弯计算的结果进行承台的钢筋配置。柱下独立桩基承台的正截面弯矩设计值可按下列规定计算:

(1)两桩条形承台和多桩矩形承台

两桩条形承台和多桩矩形承台弯矩计算截面取在柱边和承台变阶处(图9-21(a)),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图9-21 承台弯矩计算示意图

式中:Mx、My——分别为绕x轴和绕y轴方向计算截面处的弯矩设计值(kN·m);

xi、yi——垂直y轴和x轴方向自桩轴线到相应计算截面的距离(m);

Ni——不计承台及其上土重,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的第i基桩或复合基桩竖向反力设计值(kN),224-01

(2)等边三桩承台(图9-21(b))

式中:M——通过承台形心至各边边缘正交截面范围内板带的弯矩设计值(kN·m);

Nmax——不计承台及其上土重,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三桩中最大基桩或复合基桩竖向反力设计值(kN);

sa——桩中心距(m);

c——方柱边长(m),圆柱时c=0.8d(d为圆柱直径)。

(3)等腰三桩承台(图9-21(c))

式中:M1、M2——分别为通过承台形心至两腰边缘和底边边缘正交截面范围内板带的弯矩设计值(kN·m);

sa——长向桩中心距(m);

α——短向桩中心距与长向桩中心距之比,当α小于0.5时,应按变截面的二桩承台设计;

c1、c2——分别为垂直于、平行于承台底边的柱截面边长(m)。

上述3种形式的承台,其受弯承载力和配筋应满足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规定,一般可采用下列简化公式进行计算:

3)承台受冲切计算

在轴心竖向荷载作用下,当桩基承台的有效高度不足时,承台将产生冲切破坏。承台冲切破坏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沿柱(墙)边或承台变阶处的冲切;二是单一基桩对承台的冲切。柱(墙)边或承台变阶处冲切破坏锥体斜面与承台底面的夹角不应小于45°(图9-22),该锥体斜面的上周边位于柱(墙)边与承台交接处或承台变阶处,下周边位于相应的桩顶内边缘处。

图9-22 柱对承台的冲切计算示意图

(1)柱对承台的冲切

对于圆柱及圆桩,计算时应将其截面换算成方柱及方桩,即取换算柱截面边长bc=0.8dc(dc为圆柱直径),换算桩截面边长bp=0.8d(d为圆桩直径)。

① 对于柱下矩形独立承台受柱冲切的承载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Fl——不计承台及其上土重,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作用于冲切破坏锥体上的冲切力设计值(kN);

ft——承台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N/mm2);

βhp——承台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当h≤800mm时,βhp取1.0,当h≥2000mm时,βhp取0.9,其间按线性内插法取值;

h0——承台柱边冲切破坏锥体的有效高度(m);

β0x、β0y——柱(墙)冲切系数,由式(9-32)、式(9-33)求得;

λ0x、λ0y——冲跨比,由式(9-34)、式(9-35)求得,当λ<0.25时取λ=0.25,当λ>1.0时取λ=1.0,其间按线性内插法取值;

hc、bc——分别为x、y方向的柱截面的边长(m);

a0x、a0y——分别为x、y方向柱边离最近桩边的水平距离(m);

F——不计承台及其上土重,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作用下柱(墙)底的竖向荷载设计值(kN);

∑Qi——不计承台及其上土重,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冲切破坏锥体内各基桩或复合基桩的反力设计值之和(kN)。

② 对于柱下矩形独立阶形承台受上阶冲切的承载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β1x、β1y——柱(墙)冲切系数, 由式(9-37)、式(9-38)求得;

h1、b1——分别为x、y方向承台上阶的边长(m);

λ1x、λ1y——冲跨比,由式(9-39)、式(9-40)求得,当λ<0.25时取λ=0.25,当λ>1.0时取λ=1.0,其间按线性内插法取值;

h10——承台变阶处冲切破坏锥体的有效高度(m);

a1x、a1y——分别为x、y方向承台上阶边离最近桩边的水平距离(m)。

对于柱下两桩承台,宜按受弯构件(l0/h<5.0,l0=1.15 ln,ln为两桩净距)计算受弯、受剪承载力,不需要进行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2)角桩对承台的冲切

① 四桩以上(含四桩)承台受角桩冲切的承载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图9-23):

式中:Nl——不计承台及其上土重,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作用下角桩(含复合基桩)反力设计值(kN);

β1x、β1y——角桩冲切系数;

a1x、a1y——从承台底角桩顶内边缘引45°冲切线与承台顶面相交点至角桩内边缘的水平距离;当柱(墙)边或承台变阶处位于该45°线以内时,则取由柱(墙)边或承台变阶处与桩内边缘连线为冲切锥体的锥线(图9-23);

h0——承台外边缘的有效高度(m);

λ1x、λ1y——角桩冲跨比,λ1x=a1x/h0,λ1y=a1y/h0,其值均应满足0.25~1.0的要求。

图9-23 四桩以上(含四桩)承台角桩冲切计算示意图

② 三桩三角形承台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受角桩冲切的承载力(图9-24):

底部角桩:

顶部角桩:

图9-24 三桩三角形承台角桩冲切计算示意图

式中:λ11、λ12——角桩冲跨比,λ11=a11/h0,λ12=a12/h0,其值均应满足0.25~1.0的要求;

a11、a12——从承台底角桩顶内边缘引45°冲切线与承台顶面相交点至角桩内边缘的水平距离;当柱(墙)边或承台变阶处位于该45°线以内时,则取由柱(墙)边或承台变阶处与桩内边缘连线为冲切锥体的锥线。

4)承台受剪切计算

柱下独立桩基承台,应分别对柱(墙)边、变阶处和桩边连线形成的贯通承台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进行验算。当承台悬挑边有多排基桩形成多个斜截面时,应对每个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进行验算。等厚承台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图9-25):

图9-25 承台斜截面受剪计算示意图

式中:V——不计承台及其上土自重,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斜截面的最大剪力设计值(kN);

ft——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N/mm2);

b0——承台计算截面处的计算宽度(m);

h0——承台计算截面处的有效高度(m);

α——承台剪切系数,按公式(9-49)确定;

λ——计算截面的剪跨比,λx=ax/h0,λy=ay/h0,此处,ax、ay为柱边(墙边)或承台变阶处至y、x方向计算一排桩桩边的水平距离,当λ<0.25时取λ=0.25,当λ>3时取λ=3;

βhs——受剪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当h0<800mm时取h0=800mm,当h0>2000mm时取h0=2000mm,其间按线性内插法取值。

【例9-2】 某柱下独立建筑桩基(摩擦型桩),采用500mm×500mm预制桩,桩长14m。建筑桩基设计等级为乙级,传至桩顶的竖向荷载标准值为Fk=3000kN,Myk=900kN·m,其余计算条件见图9-26所示。试验算基桩的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ηc=0.06)。

图9-26 例9-2图

【解】 (1)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按规范推荐的经验参数法(公式(9-3))计算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2)单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3)基桩承载力特征值

因为是摩擦型桩,桩数为6根,并且sa<6d,故复合基桩承载力特征值计算时应按式(9-12)考虑承台效应。

(4)验算基桩的竖向承载力

承台及其上土的自重设计值:G=4×2.5×20×2=400kN

因此,基桩竖向承载力满足要求。

【例9-3】 某建筑桩基设计等级为乙级,柱截面尺寸为500mm×500mm。采用柱下独立桩基础,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桩径为500mm,桩长20m,单桩现场静载荷试验测得其极限承载力为Quk=2600kN。承台底面标高为-1.8m,室内地面标高±0.000,传至地表±0.000处的竖向荷载标准值为Fk=5500kN,Mky=400kN·m,竖向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为F=6500kN,My=500kN·m。承台底土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20kPa。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ft=1.27N/mm2),钢筋选用HRB 335级钢筋(fy=300N/mm2),承台下做100mm厚度的C10素混凝土垫层。设计该桩基础。

图9-27 例9-3图

【解】 (1)桩数的确定和布置

初步估算桩数时,不考虑承台效应,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

考虑偏心作用,桩数231-02,取桩数为5根。

根据表9-10的规定,取最小桩间距为3d=1.5m,采用如图9-27所示布桩形式,满足最小桩间距及承台构造要求。

(2)复合基桩承载力验算

承台底面面积为A=3.2×3.2=10.24m2

基桩桩端荷载标准值

复合基桩承载力特征值计算时考虑承台效应。

桩基承载力验算

承载力满足要求。

(3)承台计算

① 冲切承载力验算

初步设承台高度为h=1200mm。承台下设置垫层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取50mm,承台有效高度为h0=1150mm。

a. 柱对承台冲切验算

当800mm<h0<2000mm时,βhp在1.0~0.9之间插值取值,βhp=0.97。冲切验算时将圆桩换算成方桩,边长bc=0.8d=0.8×500=400mm。冲切验算示意图见图9-28。

图9-28 冲切验算示意图

柱对承台冲切承载力满足要求。

b. 角桩对承台冲切验算

桩顶净反力如下:

角桩对承台冲切承载力满足要求。

②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验算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满足要求。

③ 抗弯验算(配筋计算)

各桩对垂直于y轴和x轴方向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分别为

沿x方向布设的钢筋截面面积为

基础配筋间距一般在100~200mm之间,若取间距150mm,则实际配筋22233-0322(As=8359mm2)。

沿y方向布设的钢筋截面面积为

取间距160mm,则实际配筋20233-0322(As=7598mm2)。

9-1 深基础有哪些类型?

9-2 桩有哪些类型?桩基础适用于什么范围?

9-3 端承桩和摩擦桩受力情况有什么不同?当各种条件具备时,应优先采用哪种桩?

9-4 高承台桩和低承台桩各有哪些优点?它们各自适用于什么情况?

9-5 单桩轴向受压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有哪些?

9-6 怎样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

9-7 简述单桩、单排桩计算步骤及验算要求。

9-8 简述桩基的设计步骤。

9-9 钻孔灌注桩成孔时,泥浆起什么作用?

9-10 “群桩效应”的定义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群桩效应?试说明单桩承载力与群桩中一根桩的承载力的不同。

9-1 某预制桩桩径为400mm,桩长12.0m,穿越厚度为4m的黏土层后,以密实中砂层为持力层,已知qs1k=50kPa,qs2k=90kPa,qpk=6500kPa。桩基同一承台采用3根基桩,不考虑群桩效应。试确定该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和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

9-2 某预制桩基础如图,桩径d=0.4m,桩长16m,承台尺寸3.2m×3.2m,底面埋深2.0m,承台上作用竖向荷载标准值Fk=3500kN,弯矩标准值Mk=300kN·m。土层分布从上而下为:①填土,厚2m;②黏土,厚13.5m,qs1k=40kPa;③粉土,厚0.5m,qs2k=50kPa,qpk=3000kPa。假设承台底233-05深度范围内地基土极限阻力标准值qak=200kPa,ηc=0.3,试验算桩基的竖向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

图9-29 习题9-2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