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童年隐忧的镜像

童年隐忧的镜像

时间:2022-03-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我国,“郁闷”这个本属于成年人心理感受的词汇,如今竟然成为越来越多的儿童的口头禅。41%的儿童认为压力来自老师,31%的儿童认为压力来自父母,还有28%的儿童的压力来自我施压。据上海市公布的一项少儿心理调查结果显示,有高达78%的儿童感到不快乐。调查人员认为,学习压力过大及家长不正确的教育方式成为儿童“郁闷”的主要原因。
童年隐忧的镜像_童年的隐忧:来自童年社会学的观察

一、童年隐忧的镜像

●快乐与幸福感下降

也许在许多经历过短缺经济时代的人们的眼中,现在的儿童们是最幸福的,因为他们生活在一个物质和精神财富都极大丰富的时代,生活在开放、多元化的时代,生活在一个多姿多彩的社会。他们没有经历、也无法感受到那种“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和“衣不遮体”的短缺经济时代的儿童的童年生活,也无法体验到改革开放以前的儿童们对食品和玩具渴望的那种心情。现在的儿童不缺可口的饭菜、不缺漂亮的衣服、不缺玩具和零花钱,不需要站在琳琅满目的副食品橱窗前无奈地舔自己的嘴唇……但是,如果我们真正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倾听儿童们的心声,也许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如今的儿童的幸福感和快乐感并不符合我们成人的惯常预期。《中国教师》的调查结果发现,接近半数的孩子认为自己的童年并不快乐,不快乐的原因主要是学习的压力、考试的折磨。[1]正如著名的媒体文化学者尼尔·波兹曼这样哀叹道:“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儿童的天真无邪、可塑性好奇心逐渐退化,然后扭曲成为伪成人的劣等面目,这是令人痛心和尴尬的,而且尤其可悲。”如今的儿童们裹挟着与这个年龄并不相称的风景,脸上流露出与稚嫩年龄相反的表情,让人百感交集,难以捉摸,如今的儿童失去了欢乐,失去了自由,失去了纯真……。[2]

面对日益多彩的社会生活画卷,面对丰富多彩的学习用具,面对琳琅满目的各种玩具,如今的儿童却失去了自由放野的活动空间,没有了自由戏耍的时间,没有了同伴之间嬉笑、打闹的真实的、悲喜交加的情感体验。如今的儿童们的童年几乎完全是一种程序化的模式,是在成人的意愿下度过的。

现在的儿童不但童年生活的时间过早地结束,而且即使在这有限的童年时期,他们也并不感到快乐和幸福。据英国媒体公布的一项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儿童的童年在11岁时就已结束。在我国,“郁闷”这个本属于成年人心理感受的词汇,如今竟然成为越来越多的儿童的口头禅。有关调查显示,儿童不快乐的主要原因是外在压力增大。41%的儿童认为压力来自老师,31%的儿童认为压力来自父母,还有28%的儿童的压力来自我施压。据上海市公布的一项少儿心理调查结果显示,有高达78%的儿童感到不快乐。调查人员认为,学习压力过大及家长不正确的教育方式成为儿童“郁闷”的主要原因。[3]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成人化的社会,处处渗透着成人生活痕迹的社会生活环境为儿童留下的空间越来越少,属于儿童自己的天地已经逐渐被成人生活所蚕食……如今,过度教育所造成的心理压力弱化了儿童童年的幸福和快乐的情感体验。

杭州市育才实验学校曾做过一个调查,调查内容就是问学生:“你觉得你的生活快乐和幸福吗?”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中感到不快乐和不幸福的比率竟然达到了30%以上,并且快乐与幸福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明显下降,六年级的学生中觉得不快乐和幸福的比率竟然达到47%以上。[4]这一调查结果,在某种程度上让我们成年人更加疑惑:调查结果反映的是欲望之镜还是现实之镜?是现在的儿童们缺少幸福和快乐的社会生活环境吗?是现在的儿童们不会感受幸福和快乐吗?为什么生活好了,儿童们却没有感受到幸福和快乐?

在社会心理学视野中,幸福和快乐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主观感受。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随着他们的身体的发育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心理和精神也在不断地成熟。对儿童来说,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投入到各种有意思的活动中,才能够获得最大的快乐与幸福。事实上,如今的儿童的快乐与幸福感在物质享受越来越丰富的现实环境下反而迷失了。这并不是说现在的儿童缺乏快乐与幸福的生活环境,而是缺少对幸福的感受,缺少感受快乐和幸福的心境,缺少对快乐和幸福的心理感受。

虽然快乐和幸福感是个人的内心感受,但快乐和幸福感的形成和具体内容是受时代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的。在不同的社会环境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人们对于快乐和幸福的感受是不同的。改革开放以前的近30年里,由于我国处于短缺经济时代,各种物质生活资料严重匮乏。因此,对于在那个时代度过童年的人们来说,往往有意或无意地把物质生活的享受与幸福和快乐感等同起来。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提高,的确是影响人幸福感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快乐和幸福感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人的自我心理感受,是一种具有个体差异的心理体验。不同生活经历的人,生活在不同社会环境之下的人对快乐与幸福的感受会有很大的差异。而且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对快乐和幸福的理解与感受也会存在差异。

在现实生活中,成年人有时候对幸福的感受和理解会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一些成人经常误把儿童的“高兴”、“愉快”当作幸福本身,甚至在儿童日常生活中也刻意去追求这种“高兴”、“愉快”的效果。在现实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一些父母们廉价的许诺:宝贝,把作业写完、这次考试成绩在90分以上,我就带你出去玩;在幼儿园里,一些幼儿园的老师把本应属于儿童自身权利之一的游戏作为幼儿学习的奖赏;在学校里,我们可以经常听到教师要求儿童“快乐地学习”。其实,面对各种压力,儿童脸上挤出来的“笑容”是短暂的,也是转眼即逝的,并不是建立在儿童对学习内容理解的基础上的灿烂笑容。

对儿童来说,他们快乐和幸福的感受来自于无拘无束的游戏和看似异想天开的各种涂鸦和创造,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带给儿童的只是外在的感受,并不一定能够使他们感受到真正的幸福与快乐。

我们成年人要真正知道:儿童的快乐和幸福感来自他们自身的心理体验和感受,来自于儿童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来自于他们对周围环境的感受和体验。幸福与快乐感并不完全来自于父母给儿童提供的各种物质生活条件,不是成人给儿童买的动画片,也不是你给他的一身漂亮的衣服和一桌丰盛的饭菜。儿童的快乐与幸福感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让他们的精神之花自由地绽放,让他们在自由而愉快的创造性活动中、在与同龄伙伴们的游戏和交往中获得快乐与幸福的情感体验。概括地讲,儿童的心理与周围世界融合在一起的感受,是他们真正能够产生快乐与幸福感的源泉。

●童趣的日渐凋零

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兴趣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兴趣是在儿童与事物的联系与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儿童通过探究周围世界所形成的兴趣,既是儿童探究周围世界的最初的心理动力,也是儿童获得知识和情感发展的重要心理机制。美国心理学家斯奇卡列说:“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指出:“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的兴趣。”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探索它,认识它;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特有的意向,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

如今,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面对升学就业等方面的压力,许多父母担心儿童“会输在起跑线上”。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理越来越强烈,因而过早地把成年人应对社会生活挑战时所派生的许多兴趣和愿望移植给了儿童,过早地加重了儿童的心灵负担。属于儿童自己的兴趣爱好日渐凋零,代之而起的是父母和整个家庭寄托在他们身上的无限期望所衍生的兴趣和爱好,在某种程度上,儿童的兴趣与爱好成了社会分工和职业选择以及社会竞争加剧所形成的社会兴趣的派生物。变成了成人兴趣在儿童身上的复制,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兴趣爱好被淹没在无休无止的过度教育和训练中。在现实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儿童的父母,往往在学校假期未开始的时候,就忙着让儿童报名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学钢琴学舞蹈,学微机学素描……儿童上学父母、爷爷奶奶接送,晚上作业家长挑灯陪读,总是希望儿童能够按照父母为他们设计好的人生道路前行,既是上不了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起码也要上个重点大学。

大多数父母并不知道,在这种看似多样化的以学习为核心的兴趣班的背后,其实反映着儿童自身兴趣爱好的凋零。儿童与成人处于生命历程的不同阶段,他们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兴趣爱好。现如今儿童的兴趣爱好不断地社会化和趋同化,为社会上不断增多的“兴趣辅导班”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市场,社会上各种所谓“兴趣”班实际上投射出的并不全是儿童的兴趣,更多的是父母的兴趣所在。有的父母还以为,大人所感兴趣的,儿童也一定感兴趣。面对着成人化的环境,成人的语言、成人的要求,儿童逐渐失去了满足自己兴趣和需要的渠道与机会。儿童一些纯真而简单的要求往往得不到成人的重视和理解,久而久之,儿童的兴趣爱好也就日渐凋零,变成了一个唯唯诺诺的所谓“听话”的乖儿童。

因为儿童没有时间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除了参加各种学习辅导班以外,再也没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活动,过去那种在自然环境中与同龄伙伴自由放野而产生的心灵愉悦之感已经荡然无存。孤独、压抑、概念模糊等成了儿童们无法挥去的困惑。他们没有同龄伙伴,没有时间与同龄伙伴们嬉闹玩耍,童心之乐、童心之趣消失了。据1998年《中学生时事报》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现在大多数儿童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厌学的倾向。在调查的中学生中,有34%的被访中学生说,有时“因功课太多而忍不住想哭”;58%的学生说“学习成绩下降,老师会嫌弃”;75%的学生说:“父母对上学期的成绩不满意”。面对来自老师和父母的双重压力,35%的学生坦言“做中学生很累”,41%的学生说“有点累”,更惊人的是,1/5的学生有过“不想学习想自杀”的念头。[5]

●孤独的童心

社会化理论和研究证明,在有机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很短暂的时间对某一特定刺激或对象可以形成一种永久性的铭记,这个时期被称为关键期。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心理需要具有很大的不同。儿童时期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关键期,这个时期的各种社会因素都会对儿童的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虽然现代社会是一个日益开放和多元化的社会,然而,如今喧嚣的成人社会生活与儿童日益封闭的内心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面对日益开放和多元化的社会生活环境,儿童的生活环境却在日益趋向封闭化,现在的儿童虽然衣食无忧、个性张扬,但在前所未有的社会环境变迁过程中,他们心灵却处于孤独的状态。即使在家庭这样的环境中,儿童与父母的交流大多局限在学习方面,其他交流少而又少。

儿童期是一个身心发展不够成熟和稳定的特殊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面对父母经常忙碌的背影,儿童往往会在心理上会产生莫名其妙的孤独感。这种心理孤独感如果得不到及时引导,就会形成心理疾患,导致心理障碍。有记者曾对甘肃省兰州市的学校进行过调查,结果显示,60%的儿童每夜盼望父母,大部分儿童放学回家以后,只能一个人写作业、看电视,处于孤独的状态。虽然有部分儿童有爷爷、奶奶陪伴,但由于没有同龄伙伴,在情感方面还是感到孤独。长期处在这种封闭的生活环境中,最终导致一部分儿童不愿意与别人交往,形成封闭心理和心理疾患。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20年以前全球儿童精神障碍会增长50%,成为最主要的5个致病、致死和致残原因。我国儿童的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状况也是不容乐观的。据统计,在我国17岁以下的儿童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其中,中小学生精神障碍患病率为21.6%到32.0%,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有关研究结果表明:1984年北京地区儿童行为问题患病率为8.3%,1993年为10.9%,而2002年中关村地区部分重点小学儿童行为问题患病率为18.2%。特别在大中城市,各类精神、心理障碍症患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突出表现在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学习适应性等方面。[6]据南京医科大学2000年对南京1.5万名中学生的调查,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高达9.1%。南京市中小学生卫生保健所的徐苹所长分析认为,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很多,学习和休息的时间比例严重失调,缺乏生活体验,没有朋友,和家长缺少心灵的交流等,这种单一、枯燥的生活使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烦躁不安、紧张疲劳等心理现象。据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南京630名儿童中,有同龄玩伴的从1984年的68.2%减少到1999年的31.1%。[7]在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中,伴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成人的工作压力不断增大,许多儿童的父母整天忙于工作,其无暇顾及儿童的现象随处可见。现代社会中“小饭桌”、“儿童照看中心”等代替父母照管儿童机构的出现便是一个明显的例证。在某种程度上,父母成了儿童眼中的“幻影父母”。伴随着父母与儿童在一起的时间的不断减少,儿童与父母之间的交流也在日益萎缩,儿童内心的孤独感日益明显。北京慧源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主任肖锋指出,“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和同伴玩耍是所有孩子快乐的重要源泉之一。但是,随着钢筋水泥都市化生活所带来的居住空间和心理空间的距离越来越大,随着成人世界的激烈竞争向儿童世界逐渐蔓延,与伙伴们一起玩耍、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童稚和童趣,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越来越陌生和奢侈”。

●童年的脚步匆匆

在现代社会究竟是成人辛苦还是儿童辛苦?常常可以听见一些父母抱怨说自己为了讨生活太辛苦。岂不知,现在的儿童在求学路上的辛苦程度丝毫不亚于成年人。

儿童心理学家艾尔凯德认为:“压力”是当代儿童生活的特色,现在的儿童被父母、学校以及媒体“催赶着”度过童年。[8]现代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的同时,由于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在纷繁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成年人多了许多的辛劳与疲惫。然而,我们应该正视的是,现在儿童的童年生活并不轻松,过去那种无虑无忧的童年生活已经离儿童远去了。如今在城市和乡村里每天出门最早就是学生,他们每天背着沉甸甸的书包,脚步匆匆地步入课室,许多儿童的背已经开始有点弯了。如今,儿童面临的压力不仅仅是学校学习方面的压力,而且还有来自家庭、社会的压力。现行的教材虽然改进了不少,但是难度加大了,课本的内容也在增加。学习不再是一件快乐的事,变成了一件十分辛苦的事。儿童放学之后,不仅必须完成一大堆作业,还要参加各种补习班。如今,各种考试成了儿童生活中必须面对的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儿童进入初中以后,考试成了他们紧张忙碌、并为之奋斗的目标,单元考试、月考以及即将要面临的中考成了初三学生学习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所有的初三学生都在为之透支着身体、透支着智力、透支着宝贵的快乐年华。

面对儿童起早贪黑辛苦忙碌的情景,面对儿童每个夜晚挑灯夜战的场景,面对儿童每天匆匆忙忙赶往学校的景象,我们成年人恐怕再也不能抱怨说我们自己辛苦了。有关材料显示,苏州市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指导中心成立一年的时间之内,就接受了1400多次咨询,其中学习问题排在第一位,占到39.1%,主要问题围绕学习压力过大、厌学、逃学、学习信心不足等。而且每当考试来临的时候,中心的短信平台就特别忙碌,一些儿童很晚还发来短信,诉说压力太大睡不着。

当我们成人在忙碌了一天之后,躺在沙发上随心所欲地观看电视节目、上网的时候,我们的儿童却在挑灯夜战,他们在一天紧张的学校学习生活之后,还不能有片刻的宁静和休息,甚至连他们生理所需的睡眠时间都难以保证。许多儿童本该轻松愉快的花样年华就这样在无休止的辛苦和忙碌中度过了。在现在儿童看似漂亮的书包中,在如今儿童的紧张忙碌中,儿童的心灵承载着多少难以承受的重压,在儿童和成人一样忙碌的身影中,包含着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多少辛苦与眼泪!

●童年游戏的失落。

一个人只有在童年时期充分地游戏、快乐、幻想,才能够获得健康、成熟的人生。游戏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元素,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正是通过童年的各种游戏活动,儿童的心灵才能得到快乐的体验、情感才能释放、才能了解自然、适应群体生活,懂得行为规范,才能逐步建立起一定的社会价值观,才能开始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渡。儿童在游戏过程中学会的交际、交流、协调、谈判、妥协等社会交往的技巧,对儿童人格的形成、品质的培养、社会角色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儿童的游戏活动五彩纷呈,曾经呈现一片繁荣的景象。那时的儿童游戏不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基本顺应着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从幼童时期的过家家、丢手绢、拔萝卜、老鹰捉小鸡、唱儿歌、捉迷藏,到少年时期的跳房子、跳绳、踢毽子、弹球、拍三角、放风筝等,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陶冶着各个年龄段儿童们的情志,给儿童的童年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乐趣。尤其是各种形式的户外游戏活动,不但加深着儿童对社会的感受和理解,而且极大地发挥着儿童的灵感和创造力。虽然那时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不宽裕,但经常游戏着的儿童的心情是快乐的。

遗憾的是,现如今,再也难以看到儿童们在一起戏耍、游戏的场面了。过去那种形式多样的游戏已经远离了现代儿童的童年生活。以至于面对丰富的制作精美的各种玩具,老师与家长们却惊讶地发现,现在的儿童们不会玩了!似乎现在儿童的玩具虽然多了,但儿童的户外游戏活动却越来越少了。由于社会竞争意识的普遍化和升学竞争压力的日渐增大,伴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大和课外作业量的不断增加,再加上独生子女的不断增多,缺乏游戏时间和伙伴已经成为许多儿童面对的现实。如今,既是在学校放学以后,许多儿童一般都是脚步匆匆地往家里赶,而且,家长在学校门口接孩子已经成为一大景观。既是在假期,也很难看到儿童游戏的身影,各种形式的课外辅导与特长班几乎填满了儿童全部的课余时间,各种形式的儿童游戏景象已经难觅踪迹。

如今,“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着游戏的童年”竟成了不少儿童内心的渴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